楼主:
Silvanus (台海危机1950)
2011-12-07 09:50:061.每个将领棋的背景色代表什么?(规则2.2.1)
背景色为不同国家,魏、蜀、吴分别对应为红、绿、蓝的将领。其他将领为独立势力,像
是吕布为灰色、刘璋为深绿色,而在野将领依背景色可能为魏蜀、蜀吴或吴魏的将领。
2.什么是将领的忠诚度?(规则2.2.1)
忠诚度为将领棋左边长方形区域的颜色,若是没有斜线,则无法“离间”变成别国将领;
独立势力将领中有斜线且有己方颜色的将领,则表示可以“同盟”(正反面为不同将领)
或“离间”(正反面为同一将领);所有的在野将领都可以“离间”。进行“同盟”或“
离间”行动时,必须要有己方的颜色才可以进行。
3.游戏规则中写到“取点数较小的骰数+1为魏国玩家的行动点数”,这里应该是“较小”
还是“最小”?(规则3.2.1)
是选择3个骰子中“最小”的点数。
4.战斗结束后撤退时能否退到同盟的独立势力所在区域吗?(规则3.2.2)
可以,但是玩家此时属于“攻方”(比同盟势力晚进来此区),由于同盟只有一个回合的
时间,所以在回合结束前必须离开此区,不然会根据规则3.2.2“不同国家的将领在同一地
区”的叙述,立刻撤退。
5.支配时期可否用同盟独立势力进行支配检定?同盟支配此区时可不可以产兵产粮(规则3
.2.3)
因为同盟只有一个回合的时间,所以同盟的独立势力在行动时期结束时必须移走玩家的支
配记号,因此也不能用同盟的独立势力将领来进行支配检定,因此也不会产兵产粮。
6.如何让独立势力中的知名将领,如赵云(公孙瓒势力)、张辽(吕布势力)、张郃(袁
绍势力)、贾诩(李傕势力)、黄忠、甘宁(刘表势力)、太史慈(刘繇)等加入自己?
(规则3.2.5)
有以下三种方式:(1)离间,蜀国的游说值是1-4,最有机会离间将领,有2/3机率,吴国
机率是1/2,魏国机率是1/3。(2)战斗,战斗后掷骰保祐不要让此将领战死,有1/2的机
率可以召降。(3)第3回合开始前消灭此一势力,最有机会消灭的是刘繇、李傕、公孙瓒
和吕布,各有两位将领。
7.独立势力的3等级武将,继承人再战死,是不是认为该势力不复存在?(规则3.2.5)
若继承人也战死,但是还有其它同势力的将领,此独立势力就算还存在。
8.群雄剧本3人游戏“登场时期”在野武将如何选?每个回合只有2个在野武将可选,也就
是如果没有归隐武将的话顺位最高的玩家,肯定就没了吗?(规则3.2.5)
这个不一定,魏国是唯一一个一定会在每回合结束时获得至少1个在野武将的玩家,在三人
游戏中,若前一回合蜀国顺位较低,则由蜀先选在野将领。若是吴国较低,则由吴先选在
野将领。不管如何魏国一定会获得一位在野将领,这是因为所有的在野将领都有一面背景
色是红色的,吴国和蜀国在视谁顺位较低,才较有机会获得。若此回合有上一回合归隐的
在野将领,则可能三位玩家都有机会获得1位在野将领。
9.“吕布”战死后,背面的陈宫是灰色的不属于魏、蜀、吴,那也就是说他只能是变成在
野武将放在下一回的在野将领准备区吗?(规则3.2.5)
没错,陈宫可以于下一回合登场时可以选择带1兵进入衮州。若张辽也在这回合出来,由于
陈宫还没死,所以张辽必须也放在衮州不带兵(张辽的出生地是并州)。
10.将领登场设置的时候有没有位置的要求,是只能放在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只能放在自己
颜色的区域,还是可以放在别人的国家?(规则3.2.5)
新登场的将领可以带1兵出现在出生地,或者是不带兵出现在有本国支配记号或本国将领的
地区。
11.“中立势力占领的每一地区各增加一兵力”这话如何理解?(规则3.2.6)
也就是在独立势力占领的地区,每一个地区放上一个部队(一万兵力)到此地区任意将领
的旗下。所以愈早攻打独立势力的地区,愈容易攻打下来,不然其部队数会愈来愈多。
12.只能对其中一面有己方背景色的将领进行“离间”行动吗?(规则4.3.1)
是的。离间成功后,可将此将领翻面变成己方将领。
13.比如庞统,徐庶这样一类的武将,其正反面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忠诚度,那么就是说这
样的武将可以被反复“离间”吗?(规则4.3.1)
可以。
14.武将叛变后要强制与原先国家的武将战斗,这部份规则不是很理解,麻烦稍微具体地讲
讲。(规则4.3.1)
此情形只发生在叛变的将领同区还有原先国家的将领存在时,强制背叛将领要把行动用在和原国将领发生战斗,因此其中一方必须离开此区,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三个国家的将领在同一区的情形。
15.玩家与独立势力同盟后,控制独立势力进攻别国,战斗时是否需要消耗玩家的军粮?同
盟的独立势力赢得战役,玩家是否可以加分?(规则4.3.2)
战斗时独立势力不用耗粮。同盟独立势力若赢得战役,玩家也可以加分。
16.同盟是和单一独立势力的武将还是和一整个独立势力了?如果是一整个势力,那么跟独
立势力君主或武将同盟都没差别,独立势力武将只是跟随了君主的同盟色而已,不过按
正常逻辑应该是跟君主结盟,然后此势力所有武将和控制区都是同盟关系吧。(规则4.
3.2)
同盟是一次跟一整个势力结盟。比如说,刘备在第一回合就和袁绍结盟,这时在并州和冀州各放上一个蜀国支配记号,并且可以马上进行一次行动。因此,袁绍可以立刻从并州和冀州各自派兵南下进占河南,这对于魏国来说是一大威胁。
17.背景色是可否离间成自己势力的依据,楼主FAQ第4条“只能对其中一面有己方背景色的
将领进行“离间”行动”。徐庶这些在野武将是没歧义的,因为忠诚条的颜色对应正反
面的底色是一致的;但是法正这些独立势力旗下武将不一样。我假设法正在正面(正面
有红-魏,绿-蜀的忠诚条,刘璋的深绿色底色),(1)蜀离间他,棋子翻面就变成了
蜀武将(忠诚条及底色均只有浅绿),此时他就变成忠诚武将,不会再被离间;(2)
如果是魏离间他,根据楼主的FAQ第4条“只能对其中一面有己方背景色的将领进行“离
间”行动”,他正反面均没有魏的底色(红色),所以是不能被魏离间的。那既然魏不
能离间他,那正面的左上魏的红色忠诚条有何作用?他又不是独立势力君主,也不能同
盟。还是说这只是跟随了独立势力郡主的忠诚条颜色而已,没其他作用?(规则4.3.2
)
左上角的红色区块是表示魏国可以和他同盟,同盟一次是跟一个势力的所有将领,所以每
一位独立势力旗下的将领都有相同的忠诚度颜色象征可以同盟。同盟关系如下:蜀国可以
和袁绍、李傕;吴国可以和张鲁、吕布、马腾、公孙瓒;魏国可以和刘表、刘璋、刘繇、
袁术。
18.我同盟一个独立势力攻击一个地方,攻下后我的武将和同盟国武将共处被拿下的城,但
是一个地区最多只能容纳2个国家武将,所以再也不会被攻打吗?而且就算让对手攻,
守方是我还是我的同盟?同样这个地区我也无法支配了?(规则4.3.2)
同一个地区只能有两国将领,因此只能有敌国和你,你和同盟,或是敌国和你的同盟三种
情况,不会有你和同盟攻打敌国的情形,因为你不能同时控制你和同盟国的将领一起行动
;若是你和你的同盟在同一区,则看是你先进去还是你的同盟先进去,只有你先进去的情
况下才能掷骰进行检定;若是你是撤退进去,之后又有同盟进来,则行动结束后同盟要离
开(攻方),而且你不能掷骰进行检定。
19.请问规则上说每次最多移动两位将领进入其他区域,但看后面的战报时,好像又可以一
次从三个不同区域将将领移动进入同一区,那这里所说的“一次只能移动两位将领进入
相邻区域”是指就一个区域而言吗?(规则5.1)
是的,所谓每次最多2位,是指同一区移动到相邻区域的限制。所以当然你可以从不同的区
域各移动2位将领到相邻目标区域,但前提是这几个区域之间都不能是棕色(只能1位)或
黑色(不能移动经过)的边界。若是有殊特兵种“水军”,则可以移动3位将领经过有长江
的区域。
20.为什么同一地区只能存在有两国的将领?(规则5.1)
这样一来会衍生一大堆问题,包含由谁支配此区或由谁得分等…我们当初测试时最大的问
题就是蜀、吴两国合兵攻魏的问题,结束后不知道该放蜀国还是吴国的支配记号,因此剧
本1中是蜀吴算同一国,来避免这个麻烦的局面,之后我们测试了同盟的规则,若不加入“
同一地区只能有两国将领存在”这条规则的话,就会让局势更混乱了!试想蜀吴两国和蜀
吴两国的同盟一起攻魏,那不就一 块地要切成四等分,因为大家都有功劳,大家都要抢分
。当大家利用三人游戏进行剧本一时,在1-3回合蜀吴算是同一国时,可以用“一国拿分,
一个拿地”的方式来分配攻下的区域,并由战役中的主将来决定,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一
下,或是有更好的意见也可以提出分享。
21.规则说相邻区域为己方支配、并且不存在敌将,则可以多移动一区域。那么我能不能以
这个规则持续进行移动?还是说最多只能额外移动一个区域?(规则5.1)
最多只能额外移动一个区域。
22.若有2位水军将领,可以一次移动6位将领移动到有长江经过的区域吗?(规则5.2)
一次移动最多只能有3位将领,但是2位水军将领移动时,其牵制力+2。
23.能否直接进攻独立势力的武将?(规则6.0)
可以,独立势力的将领不能守城(没有支配记号),只能野战,且由其它玩家来控制。
24.“有长江经过则少消耗1个军粮”是指有长江经过的“边界”还是“区域”?(规
则6.1)
从发生战斗的区域到友军支配的区域,只要有长江经过的边界,会让总耗损的军粮少1。
25.若发生战斗时守方没有军粮,会发生什么事?(规则6.1)
双方都有足够的军粮,才会发生战斗,因此在战斗前若守方没有军粮,则在攻方移动进入
后,守方就必须自动撤退,算是败战,但是不会被追击,双方也都不会被扣粮。
26.请问如果无战斗,单纯移动部队需要耗粮吗?(规则6.1)
除了发生战斗以外的其它行动不需要耗粮。
27.如果守方无粮草,直接撤退算败战,攻方不追击?这个败战需要检定吗?如果守方有1
粮草,是怎么算呢?(规则6.1)
守方没有粮的状态,攻方移动进去时,守方就直接撤退,双方都不扣粮,也不追击,但是
守方算败战,因此攻方有加1分;守方有粮的状态下,攻方移动进去,守方可以等到攻方发
动战斗时,全部移动离开,攻方要扣粮,守方只扣1粮,守方算败战,而且要追击,攻方也
可以加1分,而 且追击成功(命中将领)的话,有机会在将领败战检定中再次得分,在这
种状态下,对守方也未尝不利,因为可以让攻方扣到军粮。
28.什么是命中?(规则6.2)
在每一轮的战斗中,每1次命中可以移除对方1个部队(1万兵力)。
29.如果本方只有1个主将同对方1主将1军师之间发生战斗,那么对方的军师除了能提供计
谋之外,是否还能直接带兵参战?如果能,可否提供一下比较详细的战斗流程?比如3
个将领之间是如何进行战斗的顺序之类。(规则6.2)
军师只提供计谋,主将才可以带兵进行野战。例如:蜀吴玩家的孙策(武力4-4统率力)带
2兵,对上魏国玩家的曹操(武力3-6统率力-骑)带3兵和荀彧(智力4-2统率力)带1兵,
则孙策和曹操为双方主将,荀彧为魏国军师,魏国可以抽3个计谋棋(荀彧智力4-孙策智力
1)。蜀吴不行。魏国先使用3个计谋后,再开始进行77页规则6.2的战斗范例。
30.守城失败时,守方会发生什么事?(规则6.3)
失败时,移走所有的士兵(部队)棋,所有守城将领都必须进行败战检定。守城是孤注一
掷的做法,所以守城虽然可以减少面临超强将领的危险,但是一被破城就死伤惨重,不但
所有的士兵阵亡,所有的将领也直接做败战检定,而且没有撤退的机会。
31.野战中可以以智力差抽取计谋、以及弩兵、弓兵的攻击,是每轮战斗的投骰前都可以进
行、还是说只能在野战开始投骰前进行一次?(规则6.4)
智力只在战斗开始前抽一次,特殊兵种则是每轮战斗(一场战役包含许多轮战斗)开始前
都可以。
32.若发生战斗的双方有多于1位将领,只有主将的特殊兵种会影响战斗还是所有的将领都
会影响?(规则6.4)
只有主将的特殊兵种会影响,例如刘备、黄忠和甘宁在同一边时发生战斗,若选择刘备作
主将,则不能在每轮战斗前掷骰,若选择黄忠或甘宁作主将,则在每轮战斗前可以先掷1骰
攻击,而不是掷2骰攻击。
33.“追击时所有掷骰+1”的意思是,掷骰结果的点数+1还是多掷1个6面骰?(规则6.4)
掷骰结果的点数+1,表示更容易造成命中。
34.独立势力的将领死掉(战死或天命检定)时,会发生什么事?(规则6.5)
独立势力的君主(等级3的武将)战死时,则翻面后撤退到其它区域,如果天命检定而死则
直接翻面变成继承之君主(等级3的武将),如果翻面为其它等级的别国将领,则会在下一
个回合登场并成为别国的将领。
35.将领死掉后,是将其翻面变成较年轻的将领并放在将领准备区的下一个回合还是其登场
回合?(规则6.5)
没错,是放在将领准备区的登场回合,若已经超过登场回合,则放在下一个回合的同背景
色区块上。唯一的特例是独立势力中翻面若同是等级3的武将,则不用放到将领准备区,直
接撤退到其它区域,若不能撤退则移除,不算战死,也没有撤退成功。
36.攻方或守方那一方可以宣告撤退?(规则6.5)
攻方或守方都可以宣告,但野战宣告撤退的一方,会被胜利的一方追击。
37.战斗结束时,攻方获胜但只剩下主将本身的1万兵,军师也没了,那败战结算后,若军
师成功撤退,则军师自身的1万兵又恢复了?(规则6.5)
在战斗结束后,只要是被命中的将领都要做败战检定,攻方虽然是胜方,但是攻方在战斗
中被命中的将领也是要进行败战检定,像是上例中的军师就要做检定,双方的主将一定都
是要到最后才会命中,主将不能提早其它将领被敌方命中。败战检定后,军师若成功撤退
,则当然没事,任何将领本身就是代表1万兵力。
38.撤退的时候可以带着旗下的士兵一起离开吗?(规则6.5)
撤退时都会带着兵离开。差异是在有些情况是发生战斗后的撤退,这时候会有追击的情况
,带着的士兵可能因为攻方追击而减少。
39.败战一方的将领若其另一面不是胜方的颜色,则使用忠诚将领的败战表来作检定吗?(
规则6.5)
是的,以忠诚将领来进行战败检定只有将领棋子两面皆为相同将领(像是独立势力的贾诩或
在野势力的徐庶)才能叛变,否则只能同盟(像是刘表)。
40.独立势力刘表(登场回合1)棋子背面是魏国红色棋刘琮(登场回合2),如刘表在回合 1战
死,是否仍翻面为魏国红色棋刘琮(因魏国红色棋刘琮回合 2才登场 ,在回合1时尚未
出世,另颜色不同),或回合2刘琮作为红色魏国援军登场? (规则6.5)
第2回合,刘表若在第2回合或之后死掉,则刘琮在其下一个回合登场,这时变魏国将领!
41.独立势力马腾(登场回合1)棋子背面是同一独立势力韩遂(登场回合2),如马腾在回合1
战死,是否仍翻面为韩遂(因韩遂回合2才登场,在回合1时尚未出世),或回合2韩遂作
为马腾同一独立势力登场? (规则6.5)
韩遂是同势力的等级3将领,直接继承马腾,同回合(即回合1)翻面后撤退到相邻区域,无
法撤退则移出游戏!
42.本来无法撤退的将领,掷骰检定出“撤退”怎么操作?另外,如果无法撤退的将领战死
,那么他的士兵怎么办?(规则6.5)
掷出撤退时移动到相邻没有敌国将领或敌国支配记号的区域,野战结束进行检定时,士兵
应该已经早就阵亡了,攻城结束进行败战检定时,则先移除守方所有士兵。
43.如果有些独立势力的将领正面属于在野将领(忠诚度有斜线),背面是忠诚武将(忠诚
度没有斜线),是当作在野武将还是忠诚武将?(规则6.5)
视发生战斗时在那一面而使用将领败战表,若是正面则使用在野将领败战表(可以背叛)
,若是背面则使用忠诚将领败战表(不可背叛变回独立势力)。
44.如果魏攻击法正,法正战败,照说明法正忠诚条是双色所以是在野武将,那么投骰子后
如果法正是反叛,但翻面是绿色蜀国啊,这和实际魏国打败他矛盾,是否规定不一定在
野武将都必须按照反叛投骰子只有看对手翻面后颜色以及攻方颜色而定吧!(规则6.5
)
根据忠诚度右下角的颜色就可以看是否可以反叛变成自己的将领,不能反叛则归隐,若下
一回合还有此方独立势力存在,则加入独立势力,若下一回合其独立势力已经被消灭,则
加入背面颜色的玩家阵营。
45.将领撤退的时候又要做败战检定,败战检定后又是撤退,那不是没完没了?(规则6.5
)
败战检定和撤退是两件事情。什么时候需要做败战检定?就是将领被成功命中了之后才需
要进行。因此,自动 撤退的时候可能只有丧失旗下士兵,而将领本身没有被命中,那就都
不需要进行败战检定,因为他已经撤退成功了,唯一需要进行败战检定的时候是战野结束
(因为 士兵一定先将领被命中),守城结束(所以城破时直接移除所有士兵),或是撤退
没有成功(将领来不及离开,就收到命中,例如只有带1万兵的将领受到2次命 中),这时
候才需要针对每一位被命中的将领做败战检定。
46.计谋棋的“暗渡陈仓”怎么使用?(规则7.0)
将此棋放在友军中,友军因此多了1个部队(1万兵力)可以使用,不管战斗中是否有耗用
掉任何兵力,结束时都要归还此棋。
47.计谋棋的“以逸待劳”怎么使用?(规则7.0)
在战斗前直接移除对方的1个部队(1万兵力)。
48.剧本一的“李傕”到底是按82页图片在京兆?还是按86页图片在河南?(规则9.1)
李傕在京兆。86页图有错。
49.剧本一的“刘备”是在徐州还是幽州?(规则9.1)
这是符合历史情势的设置,刘备此时正受陶谦之邀进驻徐州,所以是在徐州没错。
50.什么是“晋武篡魏”规则?(规则9.2)
游戏进行到第11回合时,魏国玩家变成晋国玩家(忠诚度区块由红色变橘色),其支配记
号也变成晋国支配记号,此时的晋国玩家必须消灭掉所有魏国将领(忠诚度区块为红色)
,只有回合结束还有任何魏国将领,则每回合扣1分。
51.请问剧本二中有任何的独立势力可叛变的将领存在吗?像是张郃、贾诩、赵云、张辽等
?(规则9.2)
剧本二只使用4-7回合以及之后登场的将领。上述将领为第3回合登场的将领。
52.请问剧本二中设置完后剩下来的在野将领要怎么办?(规则9.2)
不会有剩下的在野将领,因为4-7回合共有8位在野将领,由三国轮流选择,魏国选4位,吴
国选2位,蜀国选2位,由魏、吴、蜀轮流选择1位直到全部选完。
53.“晋武篡魏”规则中,晋国的支配记号杂志里没有附带,是否直接用魏国支配记号默认
为晋国支配记号,还是在下期杂志中会有补充?(规则9.2)
直接使用魏国支配记号取代晋国支配记号。
54.“晋武篡魏”规则中,晋国玩家如何消灭魏国势力?是直接攻打么?那么魏国势力方能
否反击?如果可以的话具体流程怎么操作?能否提供一个比较详细的战斗流程?(规则
9.2)
晋国将领直接和魏国将领进行野战,魏国将领不能守城。平常也不能做任何行动。但是回
合结束之后根据规则3.2.3,因为有敌国将领,所以要移除晋国(魏国)支配记号。
55.“晋武篡魏”规则开始后,晋国玩家是不是最多只扣2分?(规则9.2)
不消灭魏国将领的话,除了扣2分以外,若原本有支配记号的地区若有魏国将领存在,则魏
国将领永远视为守方,则其支配记号会被移除,所以不但多扣2分,可能也因此少加很多分
。
以下棋子会勘误并附在下一期杂志中
1.像“公孙瓒”棋,其一面是独立势力、另一面“公孙续”是魏国的红色,但忠诚区是吴
国的蓝色,这是什?意思?
公孙续的背景色是错误的,应该是紫色。这个棋子会在下期杂志中勘误。
2.棋子中"败"标志两面都是一样的,如何区分?
这个棋子会在下一期勘误,玩家可以使用其他东西代替,例如骰子,功能是提醒玩家连续
失败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