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慕容麟的抗魏之道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1:35:27
之前就想谈谈慕容麟在燕魏战争中的表现,结果拖到现在,理由是整理史料后对这位慕容家
洛基的看法有了部分转变,那么废话不多说,以下开始:
*史料引用出自晋书、资治通鉴、魏书
《参合陂之战的殿后问题》
乃遣麟率骑三万为后殿,以御非常。麟以昙猛言为虚,纵骑游猎。
按史料,参合陂的惨败原因之一是慕容麟在负退殿后时摆烂。但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战后慕
容垂、慕容宝都没有对其有任何惩处。
以赵王麟领尚书左仆射。
命辽西王农出屯安喜,军事动静,悉以委麟。
慕容宝继位后不但升迁慕容麟,慕容农晋阳之失后,还将军权完全委托给慕容麟,这完全不
是一个有前科的人该有的待遇。从慕容宝杀害段元妃的气量来看,他也不是什么既往不咎的
仁主。或许,慕容麟在参合陂并非负责殿后,而是将三万人平安撤回的一军独全之将。
以上只是我的猜测,也没有更多史料佐证,仅作为开场,接下来正式讨论,慕容麟在北魏南
下时的作为。
《后燕的军事会议》
宝引群臣于东堂议之。中山尹苻谟曰:“魏军强盛,千里转斗,乘胜而来,勇气兼倍,若逸
骑平原,形势弥盛,殆难为敌,宜度险距之。”中书令眭邃曰“魏军多骑,师行剽锐,马
上赍粮,不过旬日。宜令郡县聚千家为一堡,深沟高垒,清野待之。至无所掠,资食无出,
不过六旬,自然穷退。”尚书封懿曰:“今魏师十万,天下之勍敌也。百姓虽欲营聚,不足
自固,是则聚粮集兵以资强寇,且动众心,示之以弱,阻关距战,计之上也。”慕容麟曰:
“魏今乘胜气锐,其锋不可当,宜自完守设备,待其弊而乘之。”于是修城积粟,为持久之
备。
拓跋珪引十万大军南下,在晋阳击败慕容农,之后东进河北之地,后燕对北魏的入侵展开讨
论。眭邃提议让百姓聚集防守坞堡北魏只是来抢劫,很快就会退走;苻谟和封懿
则认为该据守太行山,百姓风向未定,不能抵挡北魏;慕容麟则整合意见,提出坚壁清野、
死守重镇的方针。
事后诸葛来看,笔者认为眭邃最脱离现实,拓跋珪以吞并后燕的气势做好准备,百姓
面对北魏大军显然也没有抵抗意志。死守太行山看似可行,但山道路线太多,拓跋珪若集中
一处突破,或是效仿慕容垂走特殊路径,后燕未必能守住,反而有分散主力,被各个击破的
危险。慕容麟战略更保守,认为野战不可胜,不如死守几座重镇,支撑到北魏先撑不住。同
时代就有过成功案例,当年前燕慕容皝和前秦苻健,面对大军压境都死守主城,撑过去后才
有了基业(虽然也有不少失败例子)。
《河北地方上的情况》
自常山以东,守宰或走或降,诸郡县皆附于魏,惟中山、邺、信都三城为燕守。
慕容宝采用了慕容麟的战略,地方郡县面对北魏大军自然没什么抵抗力,或守或降,河北中
心地区只剩三座重镇。但北魏看似开场大优势,拿下许多地盘,实则是一堆负资产。
太祖攻中山未克,六军乏粮,民多匿谷。
根据魏书崔逞传,后燕郡县只是迫于压力而投降,对北魏命令阳奉阴违,并没有缓解后勤压
力,反倒要分兵控制。
《中山、邺、信都攻防战》
珪命东平公仪将五万骑攻邺,冠军将军王建、左将军李栗攻信都。戊午,珪进军中山;己未
,攻之。燕高阳王隆守南郭,帅众力战,自旦至晡,杀伤数千人,魏兵乃退。
魏辽西公贺赖卢帅骑二万会东平公议攻邺。
燕范阳王德使南安王青等夜击魏军于邺下,破之,魏军退屯新城。
德遣桂阳王镇、南安王青帅骑七千追击魏军,大破之。
王建等攻信都,六十余日不下,士卒多死。
北魏兵分三路攻城,三路皆失利。
魏别部大人没根有胆勇,魏王珪恶之。没根惧诛,己丑,将亲兵数十人降燕
贺赖卢自以魏王珪之舅,不受东平公仪节度,由是与仪有隙。
燕主宝使左卫将军慕舆腾攻博陵,杀魏所置守宰。
燕主宝闻魏王珪攻信都,出屯深泽,遣赵王麟攻杨城,杀守兵三百。
北魏军中出现叛变和内斗,后燕开始能主动出击地方魏军。
《柏肆惨败,后燕失去希望》
魏王珪自攻信都。壬戌夜,燕宜都王凤逾城奔中山。癸亥,信都降魏。
经过两个多月的攻防,拓跋珪集中兵力拿下了信都,但更重要的中山、邺城仍然没有苗头。
二月,己巳朔,珪还屯杨城。没根兄子丑提为并州监军,闻其叔父降燕,惧诛,帅所部兵还
国作乱。珪欲北还,遣其国相涉延求和于燕,且请以其弟为质。
因为长时间的在外作战,后方发生内乱,拓跋珪见中山也迟迟未能攻下,主动议和,只要魏
军一撤走,这些日子的战果都只能吐回去,可以说慕容麟的战略在这一刻,已经完成一半。
宝闻魏有内难,不许,使冗从仆射兰真责珪负恩,悉发其众步卒十二万、骑三万七千屯于曲
阳之柏肆,营于滹沲水北以邀之。
但慕容宝不允许乖乖放魏军回家,散财国库大扩军,截击拓跋珪。史料没说慕容麟对这决定
的反应,按他一直避免和魏军野战的想法,可能反对过但无效,也可能觉得有胜算而默许。
宝惧,弃大军,帅骑二万奔还。时大风雪,冻死者相枕。宝恐为魏军所及,命士卒皆弃袍仗
、兵器数十万,寸刃不返,燕之朝臣将卒降魏及为魏所系虏者甚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扩军造成军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慕容宝的指挥才能,后燕继参
合陂后迎来第二次惨败,魏军擒获无数辎重、武器和大臣,有了继续战下去的勇气和资本。
魏军士有自柏肆亡归者,言大军败散,不知王处。道过晋阳,晋阳守将封真因起兵攻并州刺
史曲阳侯素延,素延击斩之。
南安公顺守云中,闻之,欲自摄国事。幢将代人莫题曰:“此大事,不可轻尔,宜审待后问
;不然,为祸不细。”顺乃止。顺,什翼犍之孙也。贺兰部帅附力眷、纥邻部帅匿物尼、纥
奚部帅叱奴根皆举兵反,顺讨之,不克。珪遣安远将军庾岳帅万骑还讨三部,皆平之,国人
乃安。
有趣的连锁效果,柏肆之战魏军前期失利,有逃兵跑回后方宣扬魏军败了,北魏的晋阳守将
造反被杀,更有宗室想自立但被劝阻,另有三个部落造反,拓跋珪还得派庾岳回去才讨平。
可见北魏初期确实很不稳定,如果慕容宝没那么自信,或是主防派慕容麟努力劝阻,也许后
燕还有机会。可是随着柏肆的惨败,中山不论士气、粮食还是人力都陷入了危机。
《后燕内乱开始》
魏围中山既久,城中将士皆思出战。征北大将军隆言于宝曰:“涉珪虽屡获小利,然顿兵经
年,凶势沮屈,士马死伤太半,人心思归,诸部离散,正是可破之时也。加之举城思奋,若
因我之锐,乘彼之衰,往无不克。如其持重不决,将卒气丧,日益困逼,事久变生,后虽欲
用之,不可得也!”宝然之。而卫大将军麟每沮其议,隆成列而罢者,前后数四。
主战派慕容隆坚持出战,慕容麟始终制止。其实这里我也不好说谁对谁错,慕容隆的军事能
力虽强,但多半也不是拓跋珪对手,何况凭现在残破的燕军?但中山现在的状况似乎也很难
继续坚守,拼死一搏也是种出路。
是夜,麟以兵劫左卫将军北地王精,使帅禁兵弑宝。精以义拒之,麟怒,杀精,出奔西山,
依丁零余众。
也不知道慕容麟是不是觉得后燕(慕容宝)没救了,开始了他的传统艺能,兵变夺权,但被忠
臣拒绝,愤而杀人逃离中山。
宝不知麟所之,以清河王会军在近,恐麟夺会军,先据龙城,乃召隆及骠骑大将军农,谋去
中山,走保龙城。
慕容宝害怕慕容麟去东北的老家龙城自立,到时自己处境危险,不顾城中军民劝阻,决定放
弃中山,自己去龙城,主要也是不想在和魏军僵持下去。
宝与太子策、辽西王农、高阳王隆、长乐王盛等万余骑出赴会军。
中山城中无主,百姓惶惑,东门不闭。魏王珪欲夜入城,冠军将军王建志在虏掠,乃言恐士
卒盗府库物,请俟明旦,珪乃止。燕开封公详从宝不及,城中立以为主,闭门拒守。珪尽众
攻之,连日不拔。
最终慕容宝带万余人离开中山,北魏以为势在必得,就不急着入城。但中山军民害怕参合陂
的杀俘惨况,不愿降魏,拥立走太慢的宗室慕容详,继续自守(中山军民可能会后悔,因为
慕容详比魏军更恐怖)。
燕库辱官骥入中山,与开封公详相攻。详杀骥,尽灭库辱官氏;又杀中山尹苻谟,夷其族。
中山城无定主,民恐魏兵乘之,男女结盟,人自为战。
慕容详自谓能却魏兵,威德已振,乃即皇帝位,改元建始,置百官。
慕容详只是临时上位,位置并不稳,就开始了他的大清洗;军民则团结战斗,暂时守住了中
山。但慕容详却以为中山能守住,是靠自己英明神武,就干脆称帝了。
慕容详杀可足浑潭。详嗜酒奢浮,不恤士民,刑杀无度,所诛王公以下五百余人,群下离心
。城中饥窘,详不听民出采稆,死者相枕,举城皆谋迎赵王麟。
慕容详可说是十足的昏暴之君,哪怕危急时刻都不忘享乐滥杀。最终中山城还是缺粮了,他
禁止百姓出城采食,饿死无数人(其时魏军也已解围去觅食,让百姓出城没这么危险),大伙
忍无可忍,决定去迎接慕容麟。
《慕容麟最后的战斗》
详遣辅国将军麟自丁零入骧军,潜袭中山,城门不闭,执详,斩之。麟遂称尊号,听人四出
采稆。人既饱,求与魏战。麟不从,稍复穷馁。
有了民意,慕容麟轻松入城,杀慕容详,让大伙四处觅食,大伙吃饱后建议打魏军,但慕容
麟还是拒绝,过了一段时间食物又不够了。
魏王珪军鲁口,遣长孙肥帅骑七千袭中山,入其郛;麟进至泒水,为魏所败而还。
遣肥帅七千骑袭中山,入其郛而还。贺隣以步骑四千追肥至泒水,肥自魏昌击之,获铠骑二
百。肥中流矢,疮重,乃还。
拓跋珪派手下最能打的长孙肥进攻中山,但很快又撤走,不好说是被慕容麟打退还是诱敌之
计。之后慕容麟追击,在半路被长孙肥反杀,但长孙肥也受了重伤,暂时脱离前线。
魏王珪徙军常山之九门。军中大疫,人畜多死,将士皆思归。珪问疫于诸将,对曰:“在者
才什四、五。”珪曰:“此固天命,将若之何?四海之民,皆可为国,在吾所以御之耳,何
患无民!”群臣乃不敢言。
中山城内状况很差,但魏军也不好受,因为缺粮、瘟疫以及战损,军力只剩一半。将士都想
回家,但拓跋珪不愧北朝第一帝,知道距离成功近在咫尺,不能功亏一篑,眼光放天下,不
打下河北不罢休。
中山饥甚,慕容麟帅二万余人出据新市。甲子晦,魏王珪进军攻之。太史令晁崇曰:“不吉
。昔纣以甲子亡,谓之疾日,兵家忌之。”珪曰:“纣以甲子亡,周武不以甲子兴乎?”崇
无以对。冬,十月,丙寅,麟退阻泒水。甲戌,珪与麟战于义台,大破之,斩首九千余级。
麟与数十骑驰取妻子入西山,遂奔邺。
中山还是饿到撑不下去,慕容麟也彻底醒悟了,带着最后尚能战的两万人,和拓跋珪进行他
一直避免的决战。结果当然不必说,魏军虽然损失也重,但还是胜过此时的燕军,何况拓跋
珪亲自带领?慕容麟惨败,战死九千人,投奔邺城的慕容德。
子题,少以雄武知名,赐爵襄城公。从征中山,受诏徇下诸郡,抚慰新城,皆安化乐业。进
爵为王。击慕容驎于义台,中流矢薨。
题外话,襄城王拓跋题是北魏初最早封王的几位,但于此战中重伤而死。在整个燕魏战争,
是燕军干掉的魏军中最高级别的人物。
《后日谈和一些想法》
慕容麟战败后,中山彻底失陷,北魏宣告拿下河北。之后残存的后燕内斗扩大,开始了互相
残杀,慕容宝、慕容麟、慕容隆等人都死于非命,但这些政争已经不是本篇想谈的内容,最
后来聊聊慕容麟。
综观慕容麟的战略,保守甚至有点死板,但可能也最适合此时的后燕,拓跋珪自出道以来,
没有输掉任何一场野战,哪怕一时失利也能赢回来。慕容诸王虽然不缺良将,但除了已逝去
的慕容垂,似乎也没人能和他同台较量。而坚守中山的方针,也确实一度引爆了魏军内部的
危机,但最终在慕容宝的助攻下功亏一篑,之后慕容麟再回中山,继续实行那套方针,但哪
怕和长孙肥两败俱伤,哪怕在义台击杀拓跋题,也只是苟延残喘,有种败中求胜的悲凉。
以前我认为后燕方的猪队友是慕容麟,但细细看了史料觉得他在战争中已经算是比较稳健。
而慕容宝越看越猪,慕容农、慕容隆有能力但太愚忠,慕容麟有能力有野心,某种意义上
可能是最像慕容垂的儿子,但终究还是缺少了他爸“韬光养晦”的特质。
仅以此篇说说最后才放弃后燕首都的慕容垂儿子。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4-05-31 11:45:00
慕容宝很废呀!! 否则他儿子庶民天王智商很高,就是因为慕容宝很废,所以才会变成疑心病太重,最后被刺杀!!!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39:00
眭邃应该是认为北魏军随身携带的粮食撑不过60天吧是说坚守三城和叫百姓入坞堡好像也不冲突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44:00
两个都搞资源分配会冲突修城积粟的人力和物力也是要从地方上收集然后他的说法是旬日,应该是预估十几天,眭邃可能还是把北魏当成一般外族来抢劫的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47:00
我是觉得从地方上搜刮财物守城,民怨会比较大“不过六旬,自然穷退”,他底线好像是60天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49:00
只是结果上魏军待的时间远远超过六十天民怨这事看力度怎么搞吧,毕竟百姓也不代表会比较喜欢北魏后面北魏已经占据河北,慕容宝从龙城和邺城来回跑,穿过这些名义上的北魏郡县,没一个人去堵他,还有几座城挽留慕容宝的记载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51:00
守坞堡感觉比较像在保护自己,把粮食送进城中,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51:00
北魏毕竟算以小搏大,对这些新领地的控制度很差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52:00
感觉是给城中慕容皇族爽当然这也是两难,坚壁清野力度大一点,搞不好北魏就撑不过60天。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55:00
另外坞堡势力太看风向,当年慕容皝和苻健还没搞坚壁清野前,郡县投降敌人也超快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55:00
但是把百姓的粮全都搬到城中,可想而知民怨一定很大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56:00
应该是没到那程度,崔逞都说百姓把粮藏起来不供给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56:00
多留粮食给百姓,又变成北魏的军粮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57:00
不过慕容麟应该也不是单纯赌北魏的后勤压力,他去草原和拓跋珪共事过几次,对于草原状况还是比较了解拓跋珪的草原统一是短短几年用军事就完成的,还有后燕帮忙,整个内部还是比较不稳,拖久了对北魏不是好事柏肆之前,因为后方乱+缺粮又打不下城的压力让拓跋珪一度放弃慕容宝不想和谈打柏肆算是能理解,如果能聚歼魏军就一劳永逸还能洗掉参合陂的失态,只是他还是高估了自己...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5:06:00
慕容宝不要自己带兵,叫慕容农或慕容隆去追击北魏军搞不好会赢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5:07:00
慕容农晋阳之失部曲死伤惨重,比较不可能给他带全军了慕容隆有机会,但第一波奇袭没打死自己先乱给了拓跋珪机会魏整众而至,与燕相持,燕军夺气。宝引还中山,魏兵随而击之,燕兵屡败。这里农隆麟都在,但还是没办法挽回劣势我感觉慕容诸王除了慕容隆外的几位都患了恐珪症,慕容凤守了两个月还把王建扁得很惨,结果拓跋珪一来守都不守就跑来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5:21:00
要不然给没根多点兵,说不定有机会杀死拓拔珪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5:22:00
没根也可能,从经验来看拓跋珪弱夜袭,虽然他每次惊醒都跑很快w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5:23:00
是说为什么拓拔珪发动进攻的时候,北魏军数量几乎都在后燕之上?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5:24:00
魏书兵力吹水严重,当时北魏人口没这么多,南下兵力应该在十万左右后燕参合陂死了六万生力军,但国力还在,全国兵力应该还是比魏军多很多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5-31 15:26:00
16国春秋直接认定慕容麟该揹锅:"魏攻围中山,麟屡挠战计,以致覆师,后宝袭击魏军,大败而还" 感觉也没啥面目再建议宝哥直到夜袭魏失利 劝还中山的排首位是慕容农 慕容麟趁势附和?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5:27:00
但参合陂+晋阳死的很多都是当年打天下主力,这时后燕人虽多,但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分散各城难以集中,结果造成容易被掌握主动权的魏军集中攻击吧慕容麟不阻挠的结果就是柏肆啊w至于农麟劝还中山很正常,就算继续留下,夜袭已经失败,燕军这边一堆临时招边的素质,看起来人多,但根本不经打当初参合陂的军源素质远比柏肆优秀,都输成那样领导层还都是同一批,我是看不出打赢拓跋珪那数万铁骑的希望...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5-31 16:00:00
慕容麟主张待其弊而乘之 宝闻魏有内难 麟应亦闻之而不反对?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6:09:00
这我有提到,可能慕容麟也认为有胜算默许
作者: time3Q (缘分落地)   2024-05-31 21:27:00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6-01 12:49:00
16国春秋1.作者北魏人非燕人 2.北史批它"多有违谬" 搞不好把围中山 慕容麟"每沮其议" 提前误植到前面 变成"屡挠战计"
作者: sunny16 (阳光哥)   2024-06-01 14:08:00
推话说晋阳被拓跋珪攻下后,后燕是不是丧失的精锐比想像的还要多?柏肆开打时后燕旗下的军队帐面胜过北魏,结果劫营成功反而被反击丧失战果第二天还没开打就人人想溜最终惨败跟平城之战时才没多久不大相信后燕军队素质一夕暴跌,能想到的好像就在并州严重损兵折将这个可能了当然不排除远远低估将帅无能的影响
楼主: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6-01 14:36:00
晋阳损失惨重的是慕容农部曲,算是当年复国的主力之一不过参合陂就非常痛了,直接影响首都兵源慕容垂突袭平城前先调了龙城兵来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时后燕最完整的主力军就是龙城兵,但管辖的慕容会和慕容宝有矛盾,对于勤王这事没什么动力顺便慕容隆是前一任龙城兵主帅,他来中山就带了不少,所以魏燕战争他表现也比较好而慕容农失晋阳部曲又损失惨重,话语权降到麟、隆之下,比较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