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萨尔浒战役的明军战斗序列 [2]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24-02-06 17:18:26
二,沈阳一路
《筹》卷十七,监军的巡按陈王庭提及这一路明军有25000多人,可兹参照
杜松(总兵),兵力2800人(推测),蓟镇,步兵骑各半
《三立堂新编阃外春秋》称两千人,可信度存疑(板上旧文引此数字)
杜松辖下阵亡军官包含千总四、把总二,
总兵官秉忠拨出的部队有阵亡两名把总,辽阳强胜兵拨出的部队也阵亡千总一、把总三
合计为千总五、把总七
杜松的坐营中军王捷没死,后被熊廷弼以临阵脱逃的罪名处死
按阵亡军官人数之多不似只有两千人,尽管应该只有一个营
《筹》卷九有提及蓟镇派遣援辽的部队包含杜松的旧部家丁(杜松曾任蓟镇总兵)
蓟镇的九标十二路挑选守台南兵与各营家丁,则似是由杜松分走一半,即约1200人
再加上前述从辽阳其他部队抽调的人员,杜松的标营可能超过两千人之数
此外,《吏文誊录》、《光海君日记》证实有416名朝鲜鸟铳手配属给杜松
王宣(总兵),兵力2000人(推测),真保镇,步骑各半
《筹》卷三,兵部原要求保定总兵王宣率领五千兵力增援辽东
《筹》卷八提及原定派遣增援的真保快壮六千人,战力太烂,计画被取消
王宣已经带去的4000人,也因素质太烂而被裁汰掉1500人
《筹》卷十一,兵部提案真定、保定各再调2500人,惟《明实录》只提到保定2500人
参照《四镇三关志》,真保镇兵力不过三万余,何况先前调兵才被批评素质低落,
应该是不大可能续调到五千人之多
若推论真保镇后续增调2500人,刚好可凑足这一路的两万五千余人
王宣直属的部队,估计是步、骑参半,且可能包含《筹》有官员提及的忠顺营的兵力
(忠顺营即真保镇辖下由降夷军户编成的部队,另可参考彭勇《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
王宣本人阵亡,辖下阵亡军官包含中军一、千总一、把总一、内丁千总三、内丁把总一
李希泌(游击),兵力3000人(推测),真保镇,步兵
参见《筹》卷十三,万历46年秋季时为保定标下车营都司,萨尔浒战前已晋升为游击
已知保定总兵王宣原本统领援兵四千人,但被兵部官员嫌弃素质太烂,裁汰到剩下2500人
又,如前述《筹》所称保定增兵2500人,可能有相当部分是增补车营
李希泌本人阵亡,辖下阵亡军官包含千总三、把总九,似乎兵力比王宣直属部队更多
明军阵亡的另一名援辽都司李天培,疑为《抚宁县志》的保定游击李天培
未独立列出辖下阵亡军官,可能列于李希泌麾下,推测保定的增援部队包含两个车营
按,《四镇》和《大明会典》皆列出真保镇也就只有两个车营,看来是被打到伤筋动骨
赵梦麟(总兵),兵力2000人,延绥镇,步骑各半
《筹》卷十二,报称赵梦麟在延绥镇挑选2000人、2000马,
装备300门大将军、威远、灭虏等火炮,看来是轻重不等但可能较重的火炮不少
如以《筹》卷八柴国柱的建议,每四人配驮马一匹,另外火炮也须驮马,
骑兵还有正马,可知应步、骑兵各半
《筹》卷十四,杨镐批评赵梦麟统领的延绥兵马素质平庸
赵本人阵亡,辖下阵亡军官包含游击一、中军一、千总八、把总六,则下辖有两个营
刘遇节(都司,巡抚标下右翼营管游击事),兵力1500人,辽东镇,骑兵
《筹》卷十二有兵部在讨论后,核准辽东巡抚标兵从1200人增加到3000人
则萨尔浒战斗序列出现的抚标左右翼营应该各1500人
又,刘遇节跟随杜松攻打吉林崖、单骑冲锋等相关叙述,应是马军(或步骑混编)
超过半数士兵是万历46年年底前才招募的,即使招募的可能有些是退役士兵,
可以想像到隔年二月出征前该营战力相当有限
刘本人幸存但后来被以临阵脱逃的罪名斩首,辖下阵亡军官包含中军、千总一、把总三
龚念遂(参将,署辽东中协副总兵),兵力1800人(推测),辽东镇,步兵
《薛恭敏公奏疏》卷九提及是中协副总兵,知其驻地为辽阳,
《三朝》、《筹》称其率领车营
熊廷弼《按辽疏稿》提及他巡按辽东时,曾撤换涉及贪腐的正兵营参将龚念遂(1608),
则他早在万历中期就已经曾是参将了
又,《明实录》万历46年闰四月有参将“龚遂”,疑似缺字,
若为同一人则抚顺之战后他是先被起用为游击将军职衔、管义州参将事,
后续再升任副总兵
辽阳副总兵营在《冲庵》的万历前期兵力约3300人,万历后期或有所略降,
该营的马军于抚顺之战遭重创、副总兵颇廷相等阵亡,可能后续就以车营步兵为主
龚本人阵亡,辖下阵亡军官包含千总三、把总六
柴国栋(参将),兵力1004人,陕西(固原)镇、临洮镇,步骑各半
《全边》作固原参将,他是总兵柴国柱的弟弟
按《筹》卷十二,其兵力为1004人,包含火炮手116人
部队是从固原、临洮两镇挑选而来,配发1338匹正、驮马
火炮有随营的大明炮四门,以及大将军炮60门
《筹》卷八,柴国柱曾称大将军炮会需要马军四名押运,炮手两名,
则这一千人之中有约240人都算是重炮兵部队
柴国栋本人阵亡,辖下阵亡军官包含中军一、千总一、把总三
李永芳(参将),兵力1300人,宁夏镇,步骑各半
参考《筹》卷十二、《三朝》可知为宁夏参将,
从宁夏镇挑选1300名军兵,包含火炮手100人
配发1230匹正、驮马,装备20门灭虏炮和另外60门大将军、涌珠、神炮等各式火炮
涌珠、神炮都是轻型火炮,则看起来是轻型火炮居多
李永芳本人阵亡,辖下阵亡军官包含中军、把总各一
张大纪(参将)、汪海龙(游击),兵力1300人,甘肃镇,步骑各半
参考《筹》卷十二、《三朝》可知为甘肃镇挑选的兵马,两人各带650人
此二人都是总兵柴国柱所推荐(《筹》卷八)
甘肃镇本来被下令要调兵两千人,但是借口战备紧绷,没有给出足数兵马
这批部队装备58门轻重不等的火炮(大将军、灭虏、涌珠)和所需的驮马
这两人都阵亡,《全边》、《三朝》所列阵亡军官中,
张大纪麾下阵亡千、把总各一,汪海龙麾下阵亡中军一、千总一、把总三
杨钦(游击),兵力2500人,蓟镇,骑兵
《筹》卷九提及抚顺之战后第一波增援的五千骑兵,
分由杨钦和张旆率领(张旆死于清河之战)
《明实录》纪录到杨钦在清河之战时被弹劾救援不力,革职戴罪自赎(戴罪立功)
杨钦本人阵亡,辖下阵亡军官包含千总一、把总四
王浩(游击),兵力1200人(推测),辽东镇,步骑各半
《光海君日记》提及王浩在抚顺之战后领兵三千进驻铁岭协防,
但该则的其他兵力都不太可靠,杨钦、张旆的兵力都被高估,看来朝鲜的情报很模糊
他应该是辽东镇驻地在河西的其中一个游击,参照《冲庵》兵力不可能太多
王浩本人阵亡,辖下阵亡军官包含中军一、千总四
江万仞(参将),兵力3000人,蓟镇,步兵
《筹》卷九提及江万仞率领的是蓟镇新招募的三千步兵,
则大概和马林麾下的两个新兵营是半斤八两的存在
不过《清实录》谈及车营时没有提及江,看来该营可能是不装备战车的步兵
江万仞本人阵亡,麾下阵亡军官包含千总一、把总一、红旗把总四
栢世爵(游击),兵力600人(推估),辽东镇,步骑各半
《三朝》作沈阳游击,麾下阵亡一名千总,本人幸存,似乎投入兵力不多
按《冲庵》,沈阳游击营在万历前期兵力两千四百余人,万历后期当有所下降,
抚顺之战又受过重创(阵亡中军、千总、把总各一),战力颇存疑
李为栋(都司),兵力1500人,天津镇、保定镇,步兵居多
《三朝》作天津都司,《明实录》作游击
指挥的是抚顺之战后,最先增援的部队之中的天津南兵一千人、保定家丁五百人
按《筹》卷十一,天津南兵是从天津海防水营1500人中抽调1000人(陆营没调)
《明实录》提及李为栋部有1500人,所以是包含了同时派去的保定家丁五百人
杨镐曾批评该部队在救援被围城堡时“无实用”,当是指该部机动力不高
李本人幸存,但辖下阵亡军官有中军一、千总二、督阵把总一
(按《明实录》、《崇祯长编》,李为栋活到崇祯朝且晋升到副总兵)
张铨(兵备副使),兵力100人
文官,一样有列出一些他辖下的阵亡军官,也多为督阵或传令所用
值得一提的是包含了义兵(民兵)的军官
上述推断可符合杜松一路约25-26,000人,其中较精锐者包含:
杜松(2800,包含蓟镇家丁~1200、蓟镇南兵约1200人、朝鲜鸟铳手416人等)
杨钦(2500,蓟镇第一波增援的马军)
柴国栋(1000,60门大将军炮火力甚强,且固原镇兵马当时应是九边最强)
其余部队中,素质较佳者:
赵梦麟(2000,被指称士兵素质平庸,但是主力火炮300门算是火力甚强)
李为栋(1500,天津水兵和保定家丁,不大清楚水兵充作步兵后装备如何)
龚念遂(1800,辽阳副总兵营的战车步兵无损,但据称辽东镇车营长期被忽视)
王浩(1200,既有的游击营)
李永芳(1300,火炮80门的比例也算很不错了)
王宣(2000,真保镇想办法凑出的堪战部队,但被淘汰过不少显然素质不太高)
李希泌(3000,真保镇想办法凑出的堪战部队,但被淘汰过不少显然素质不太高)
其余部队:
张大纪、汪海龙(1300,甘肃镇抱怨战备紧绷,抽调精锐有限,58门火炮比例算普通)
刘遇节(1500,过半是训练仅四个月的新兵,四成是训练八个月的新兵)
江万仞(3000,新兵,训练仅四个月)
栢世爵(600,半重建,整训约半年)
杜松在作战中因为情报不足、判断失误,大军分成三支各自接战
吉林崖的杜松亲率前锋,很可能是以蓟、辽部队组成:
杜松(2800)、杨钦(2500)、王浩(1200)、刘遇节(1500)、栢世爵(600)
《满文老档》谓有两万,实际不足九千人
杜松的前锋先是打破两寨、据称俘虏14人(不知是否为非战斗人员就是了)
到达吉林崖后与后金步兵15,000人、披甲400人交战,拉锯战后占上风,
后金主力抵达后加派1000甲兵增援挡住杜松攻势,
优先击溃萨尔浒明军主力后再夹击打垮杜松
后金称杜松本部不断施放鸟铳,可能是指杜松麾下的南兵和朝鲜兵等
蓟镇和辽东镇的马军,也有部分可能下马用鸟铳接战
朝鲜兵幸存者也称杜松本部曾以铳炮火力击退后金步兵与少量甲兵
萨尔浒大本营:
柴国栋(1000)、赵梦麟(2000)、王宣(2000)、李永芳(1300)、
张大纪(650)、汪海龙(650)、李为栋(1500)、江万仞(3000)
合计约12,000人
后金派遣五旗甲兵、可能约八千骑去攻打萨尔浒的明军,成功将其迅速击溃
按《满文老档》所述,该部密列层层铳炮,但仍抵挡不住后金不计代价的冲击
不论是赵梦麟为首的西北边镇明军,还是李为栋、江万仞的步兵,
显然都未能以火力阻挡住后金铁骑,短兵相接也无法取胜
赵梦麟为首的西北边军都是从各营抽调,几为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
即便在万历47年一、二月间有所整训,纪律和斗志可能仍有所不足
其余李为栋的水兵和家丁、江万仞的新兵,战力就更无法期待了
未过河的车营,后金方的文献有提及的就两个营:
李希泌(3000,普)、龚念遂(1800,普),可能还有些未能渡河的其他小股兵力
《满文老档》谓一万人,实际可能约五千人
这批车营被努尔哈赤亲率的不到一千人的护军所迅速击溃
虽然后金军让一伴的人下马步行,显然顾虑到明军火力可能杀伤战马
但凭借铁甲和弓箭长枪,便能徒步破阵,料想明军火力大概也就是那样
保定车营,战车型制似仍与万历初期相仿,应是以佛郎机为主
辽东车营,万历中期的战车型制应以粟在庭改良的轻车为基础,
安装佛郎机、火箭与神枪等火力,
但在更晚的《开原图说》则称装备大百子炮和七眼枪,
明显是更针对敌方骑兵,但可能就难以击退重步兵
注:明军编装讨论
按《筹》收录的总兵柴国柱的建议
陕西三边的部队,每50名士兵为一队,其中35人拿火铳、15人拿弓箭,另配两门火炮
则柴国柱所论的陕西精锐,编装相比于之后孙承宗的骑营,编装相当接近
毕竟孙承宗的编装主要也是参酌自西北边镇
又,辽东步兵的编装可参考《明代辽东档案汇编》,
其中一篇为万历四十余年时,入卫蓟镇的沈阳秋操班军,该营约1950人,
装备大将军炮两门、虎蹲炮十门、灭虏炮十门,单兵火力为三眼铳500杆,弓箭三百副,
其余为近战冷兵器(钂钯422、挨牌283、狼筅333、长枪477、腰刀333)
可见有受到戚继光蓟镇练兵的影响,也和同属辽东镇的《开原图说》的战阵有些相近
萨尔浒的明军辽东镇、蓟镇步兵(非车营),装备可能类此
作者: allen3407 (土方先生!去死吧!)   2024-02-06 18:53:00
作者: detonator (犬之爱)   2024-02-06 18:54:00
赞赞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4-02-06 19:01:00
我是没研究,但如果明军火炮大部分是发射"散弹",我觉得对后金重甲的部队,伤害就很有限,而且如果明军为了防止连续发射而膛炸,会不会又把发射药量减少?? 这样火炮威力又更小!!而虎蹲炮、灭虏炮,对比当代欧洲,也算是落后的火器!!!!!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24-02-06 21:01:00
push
作者: easycompany (知之为知之)   2024-02-06 22:47:00
推推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4-02-07 06:37:00
棉甲辣,以为女真穿罐头装?绵甲40斤差不多就宋朝麟甲重量边军劳苦。各边军士役战身荷锁甲、战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銕盔、脑葢重七斤,项护心镊护脇重五斤,弓撒箭袋重十斤,腰刀三斤半,蒺藜骨朵重三斤,箭筒一斤,战勾连绵皮上下衣服共八斤,通计八十八斤半。李自成部队也有棉甲厚百层矢砲不能入
作者: helldog (妈宝地狗)   2024-02-07 08:58:00
作者: wuchianlin (chianlin)   2024-02-07 09:40:00
所以全军破敌拿重步兵去冲锋火枪阵然后干飞他们完全是合理的战法吗…==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24-02-07 10:15:00
在机枪出来之前 还算可用的办法 人矿够的话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4-02-07 12:29:00
如果敌人火枪打不穿 当然可行
作者: wuchianlin (chianlin)   2024-02-07 15:48:00
明军这是完整的火枪阵还被少打多,有点难以想像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24-02-07 15:51:00
如果打不穿 接近战被打烂是很正常的 一战都还有万岁冲锋战法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4-02-07 18:34:00
万历十年、令在京两厂、造明盔甲五千副、给京营军士。明军也有所谓的重甲阿工艺繁复,能明盔明甲大概就几千人,当然大量装备只能是棉甲
作者: corlachang (可乐)   2024-02-07 19:23:00
这场后金多是白甲兵下马步战,推倒壁垒障碍物杀进去,放枪砲都没用。满文都说几十人就能破阵所向披靡,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像张忠旗这种跟着主人的旗丁没计算在内另外当时天寒地冻,明军也没戚家军的纪律训练,所谓挖堑竖栅层层防护中看不中用,不畏死白甲猪突冲锋就破
作者: carsen (carsen)   2024-02-07 20:13:00
关毛的萨尔浒影片是演义小说,错误太多不宜参考~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4-02-08 03:49:00
不是阿,产量跟你进厂维修多寡有啥直接关系?七进七出代表国民鸡的华人荣耀概念?西方罐头装跟东方甲冑有什么关联,推论也太牵强罗马兵团跟大汉鱼鳞阵神仙打架的概念?不懂你17世纪盔甲怎么推论21世纪主战坦克维修自己不都写官员反对浪费钱?如果明朝知道女真流量密码,干麻浪费钱关锦宁防线,直接打造十万钢铁人爆锤女真蛮人就无敌天下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4-02-08 16:57:00
棉甲不就是外面棉衣里面放铁片吗?? 跟普通铁甲比不是差不多的吗?? 只是外面有一层棉布覆蓋而已!! 看不懂在吵啥!!!!!
作者: helldog (妈宝地狗)   2024-02-08 17:01:00
hgt 兄,这不一样;棉甲内含铁片属于暗甲,铁片露在被称为明甲;在大明眼中,明甲比暗甲高档。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4-02-09 13:32:00
棉甲也成专有名词囉??? 好吧!!! 反正你要讨论的是那种全棉的,我没啥兴趣!! 你们慢慢研讨!!!!!窝!!! 应该讲布面甲比较好!! 可能太久没看记错了!!!
作者: reich3 (月涌大江流)   2024-02-11 01:27:00
打一堆字,不如看实物还原!https://youtu.be/Oa-1u9uSHNY键盘打字争何事,都是空想空空想。
作者: helldog (妈宝地狗)   2024-02-11 10:23:00
明清时期的文献里要么称布面铁甲为“暗甲”,要么直接就就叫“甲”;如果我要抠字眼,我也可以说叫布面甲是错的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4-02-11 14:03:00
我照维基说呀!! 如果要认真,那去改维基比较好阿!!
作者: helldog (妈宝地狗)   2024-02-11 17:10:00
我是回企鹅,不是回你。
作者: viroid   2024-02-17 06:30:00
作者: karl7238 (追梦)   2024-03-03 10:1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