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后,为什么法国能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

楼主: karmapayes (种子)   2020-10-23 11:15:14
战略讨论
二战后,为什么法国能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
法国能成为五常,要感谢三个人。
说这三个人是谁,以及他们如何让法国成为五常之前,先说清一个很多人忽略了的前提—
—法国为何差点没进五常。
我们知道,联合国是美国搞出来的东东,按罗斯福的最初设计框架恰恰是中美英苏四常,
而非五常,少的那一常就是法国。
美国之所以不让法国当五常,原因在于:
英法同属于衰落中的老牌欧洲殖民大国,虽然人口萎缩,国力下降,但依然拥有全球化的
势力范围和存在感。
二战前夕的法国殖民地
相比之下,美国和德意日苏则同属于较少殖民地或干脆没有殖民地的新兴强国。
二战前的世界,一直存在两类斗争:
一类是新兴强国对老霸主的冲击。一类是新兴强国之间的撕咬。
1941年,二战同盟关系定型,于是又形成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那就是同盟国对抗轴心
国。还有一条是暗线,那就是新兴国家继续推墙,整蛊老牌衰落国。
在这个过程中,美苏逐渐达成了两个共识:既要干倒德意日,还要收拾英法荷。
这就是为什么美苏在德黑兰会议上,提出战后要解放殖民地。这一刀直接捅在英法荷的要
害上。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扶植胡志明,原因也在于联手清算英法殖民地,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既然这样,美苏中三家足够,英法似乎都该关在门外,为何只丢开了法国,却保留了英国
呢?
原因就在于:
第一,法国自40年战败后,就基本退出了大国舞台。而英国仍奋战在第一线。
第二,无论是打德意日,还是收拾英法,客观上均有助于苏联的崛起。而中国的力量太弱
,最多在远东制衡苏联。欧亚大陆的另一端还是需要另一个盟友。
因而,美国既需要拉拢英国将战争进行到底,又要改造英国日后一起对付苏联。
法国在这个过程中,就被华丽地无视了。
但是,最终法国还是成了五常,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下面这三个人的功劳。
第一个是邱吉尔。
英法外交部很早就看清楚了一点,那就是罗斯福继承发扬了美国人的反殖民传统,表面上
全是冠冕堂皇,其实“隐藏目的则在于”美国商人“想要获取原材料和市场,以便在战后
将其利润最大化,并维持产能。基本目标在于为商品和资本打开一扇门。相比欧洲竞争者
,美国人将更占优势”。
1944年初,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亚历山大·卡多根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痛批法国在印度
支那的殖民统治无可救药,业已敲响了英国远东殖民地的丧钟。
丘胖子何尝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他极力鼓吹欧洲联盟,抱团取暖,在美苏之间成
为第三极。他不仅力主让法国重返大国舞台,更坚决反对美苏的殖民地重组计划,一度还
准备秘密再武装德军,帮半个德国也加入大国俱乐部。
但是,仅仅靠邱吉尔,还是无法让法国上位。因为美苏都不傻,英国的小算盘打的越响,
美苏越要连算盘珠子一块拆散。但是,美苏不傻,并不等于大家都是明白人。这就引出了
法国的第二个大恩人——凯申公。
不错,就是蒋介石。
如前所述,划定中国战区的那一刻,美国其实就已经亮明了底牌,未来好果子多的是。
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上,罗斯福兴冲冲地去找蒋介石,主动提出:战后应
推动殖民地解放运动。但是,殖民地人民长期受奴役,没有自治能力,需要负责任大国代
为托管若干年。年数不限。
罗斯福还明确提出,要与中国一起共管琉球,同时暗示中国可以长期独管法属印度支那,
收复(香)港。
岂料,蒋介石义正辞严,当场回绝:中国相信,一切殖民地人民皆有自立自治之能力,所
以,希望美国也能放手让殖民地人民自己发展。
这就等于既得罪了英法,又怼了美国。
罗斯福本准备在开罗会议上与凯申一起压丘胖子,发出三国托管原则宣言,没想到碰了一
鼻子灰。因此得出结论:
蒋中正要么野心太大,不满足美国分给的份额。要么就是太幼稚,完全不懂大国政治,属于
关键时刻必出娄子的猪队友。
最终,美国只好在随后的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上谋求苏联的支持。
史达林当然心领神会,于是出现美苏合力压英国的局面。最终形成了三强共同承诺推动战
后殖民地大解放的公告。
但是,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里,最有用的盟友,往往就是下一阶段最可怕的对手。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仰仗苏联的助力。而苏联则趁机敲竹杠,
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苏联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国一方面要和苏联收拾英法,一方面又越来越需要英法助力遏制
苏联。美国的外交政策就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之中。
抓住这个矛盾,入室操戈,绝地反击的就是法国的第三个救星——戴高乐。
戴高乐充分利用了大国矛盾。
开罗会议后,中美关系芥蒂。英国见缝插针,以东南亚战区的名义,从中国战区拿走了泰
国、半个法属印度支那。日后英国还单方面“收复”(香)港,帮法国重返北部印支。法
国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要大秀英法好基友,一起“收复”“失地”。
接着法国又在美苏之间玩夹缝策略。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虽然还是美苏中英四国玩四头游戏,但最
终恰恰达成了接纳法国为五常之一的初步共识。
11月26日,戴高乐对苏联进行了半个月的访问,期间曾与史达林密谈十五小时。
最终双方签署了法苏同盟条约。临别之际,史达林说:
“假使法国需要我们的话,即使仅剩最后一口汤,我们也要分著喝。”
史达林还戏剧性地对翻译说:“你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你!我真想把你送到西伯利亚去。

就这样,法国终于在雅尔达会议前夕争得了苏英的支持,中国的默许,孤立美国,确保了
正式位列五常。
不过,戴高乐深知,这个席位名大于实。真正的激战才刚刚开始。能否当有声有色的大国
,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尤其要有大国的三大件:核弹、大船、海外基地。
1945年10月18日,二战刚刚结束一个月,法国就建立了原子能委员会(CEA),顶住美国
压力,可了劲地往核俱乐部里挤。
同时,法国搞法德和解,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还要继续联合英国,誓死捍卫殖民
地。都是为了保住法国的全球大国地位。
虽然法国在这个过程中,伤痕累累,甚至一度被看做两面不讨好的小丑,但绝非没有收获
。今天法国之所以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五常,正是因为法国有核武器,有大船,有还没有丢
光的、遍布全球的海外领地、军事基地。
而这一切都起步于戴高乐的复兴战略。
所以,那艘当今唯一不在美军旗下的核动力航母,就有了戴高乐号的命名。
再回到法国为何能成为五常这个话题上。
答案是:法国的自力,再加英、中的外力。
只不过这两个外力截然不同,一个是齐桓晋文式的精明算计,一个却是当代宋襄公式的糊
里糊涂。
今天,法国还在感恩邱吉尔,似乎从没听说有人感恩过凯申公。
全文转,出处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6ql3kq.html
=============================================================================
没国际观的光头真是白痴的可以~~^^
作者: Schottky (顺风相送)   2020-10-23 11:44:00
为什么要转农场文......
作者: money501st (moneywayne501st)   2020-10-23 14:29:00
农场文无误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20-10-23 14:33:00
kknew ...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20-10-23 16:12:00
请增加战史相关性
作者: jason222333 (发呆)   2020-10-23 17:35:00
又是农场
作者: Uber (Uber)   2020-10-23 19:01:00
想骂蒋光头可以直接放在第一行 躲躲藏藏的风格不太好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20-10-23 23:08:00
请问扣掉蒋光头的部分,其他部分是准确的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