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南北战争的陆军与同时期的清军 [5]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20-10-14 12:17:46
1862年的美国秋冬战况
李将军在半岛战役取胜后,旋将主力向北投射进入联邦势力范围内,与新组建的北军维吉
尼亚兵团进行第二次牛奔河会战,此役为李将军最完美的胜利,也是石墙杰克森的又一代
表作,北军在惨败之余被迫再次退守哥伦比亚特区。
南军随后企图攻入马里兰州,以多纵队分散就食,但是出击不久就被北军掳获密令,安提
坦姆会战只能侥幸脱身退回拉帕汉诺克河南岸。麦克莱伦因用兵不符期待而被撤职,伯恩
赛德将军继任主帅,后者在冬季发动弗雷德里克斯堡会战,但是作战执行不顺利而被重挫
,他本人也丢了兵团司令的头衔。
在西部战场上,南军在肯塔基州发动培里维尔战役,取得战术上的小胜,但战略上无法坚
持而撤退;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对科林斯的反击也被击败,使北军积蓄战略投射力量后展开
浩大的维克斯堡作战。北军在年底入侵田纳西州,并且在石河会战力抗南军,双方于战场
上度过跨年夜,最后南军再次攻击受挫而撤退。
野战工事构筑的普及化与步兵攻防手段
直到弗雷德里克斯堡会战为止,李将军统帅的北维吉尼亚兵团并不强调野战工事,然而此
役结束后李将军旋勒令进行大规模的构筑,于拉帕汉诺克河南岸修成三十余英里长的庞然
防线。在线膛枪的装备比例日渐提高,以及炮兵的运用开始成熟之余,凭借工事进行攻防
的优点已经显而易见,同样的潮流在西部战场也能发现,石河会战过程中双方都愈发强调
构筑阵地。
美军的工事与湘军有相似之处,然而步枪火力差距较大,效果也因而有别。相较于雨花台
战役时,太平军屡屡背着片板进逼湘军阵地并坚持不退,后者因而得主动出击扫荡,弗雷
德里克斯堡会战时北军也曾躲藏在农舍的栅木后方,结果木板被打到“五指可穿”,掩蔽
在后的士兵死伤遍地。
半岛战役时,美军民团已有能力遂行基本的散兵战斗,尽管早期重视程度还不够,部署太
过稀薄。散兵虽然仍属线列,但是间隔较开、以精准狙击为主,弗雷德里克斯堡会战首日
的北军渡河阶段,南军散兵就严重迟滞了北军工兵的浮桥建造进度。
散兵作战固然与训练有关,但也必须仰赖射程较远、命中率高的线膛枪。半岛战役时,联
邦波多马克兵团还只有约半数步兵装备线膛枪,到了该年冬季时已经达到九成之多,其中
约七成是军备局定义为“一流”等级的武器,两成是二流,只有一成是三流的滑膛枪。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滑膛枪的远程精度太低,不敷狙击使用,但是美军自建国战争就偏爱
装填兼有一发步枪弹丸与数发鹿弹的散弹,在近距离的威力因而极高。少部分民团直到战
争中后期都还特别保留滑膛枪,专门用于短距离的爆发火力。
炮兵火力与编制指挥
安提坦姆战役与弗雷德里克斯堡会战中,波多马克兵团都希望用精准的炮击压制南军防御
,然而虽然确实造成部分战果,整体而言不如预期;相较之下,南军的炮兵则于防御中展
现出弹性而顽强的抵抗能力,弗雷德里克斯堡会战中甚至有半个炮兵连迟滞北军整个师团
一个时辰的案例。石河战役的后段,北军也是凭借压倒性的炮火挫败南军右翼的重点攻击
,随后夺回高地。
经过马里兰作战的挫败,李将军麾下的北维吉尼亚兵团持续梳理辖下的炮兵,遂完成史上
最早的现代化炮兵营组织,对南军的炮兵战术运用大有裨益,且较北军波多马克兵团的炮
兵旅组织早了将近一年。波多马克兵团虽然很早就已经有炮兵总预备队,其余炮兵此时仍
是分散于各师而无协同,难以集中使用。
高司指挥与后勤筹画
在兵团以下的组织和指挥链中,除了军─师─旅─团─连的近现代编制外,北军将领伯恩
赛德将军在弗雷德里克斯堡会战前夕还企图引入“大师团”的新层级,每一个大师团都下
辖两个军与直辖骑、炮兵单位,类似具独立作战能力的迷你兵团。此一尝试着眼于善用老
牌将领分进合击,然而实际上人谋不臧且调度困难,因此伯恩赛德去职后就被取消。
为了提高战略投射能力,波多马克兵团在1862年秋季开始推动“飞行纵队”的野战行军标
准,企图延长脱离铁路与船舶后的野地补给时间限制。在指挥方面,则进一步发展信号兵
的规模与运用,除了较传统的旗号外,也持续试验和扩充野战电报,弗雷德里克斯堡会战
时已能勉强维持统帅部与各大师团之间的通讯;伯恩赛德的运用不当主要是欠缺使用经验
和单纯的人事问题。
南军北维吉尼亚兵团的指参能力相对劣势,这是基于资源匮乏以及组织思维限制的结果,
李将军持续仰赖传令兵旗手,后勤则发展至采纳飞行纵队前的波多马克兵团水准,惟政府
官僚的运转效能低落而较难维持;石墙杰克森的军部则是最大的亮点,战争中期即发展出
同时期最有效的参谋系统之一,但是欠缺正式规范而仰赖团队成员的合作,代表如果不进
行修正,其运作迟早会运转不灵。
清军的野战攻防能力
同治元年秋季,淮军在四江口与太平军进行军级的会战,淮军以洋枪小队膝行而前,抢先
击倒太平军的军官、掩护主力部队冲击。这种战术在江苏战场上有办法发挥效果,但是面
对装备线膛枪的美军主力部队则几乎肯定行不通,从一开始散兵交战就会被射程压制,尤
其淮军此时尚未装备任何开花炮,在开阔地野战除非趁敌不备奇袭,否则火力差距悬殊,
根本难以列阵。
至于湘淮军的阵地防御,因其修筑工事的习惯良好,拥有不错的防御能力,但是考虑到火
力的射程和威力有限,阵地设计也没有考虑应对开花炮弹的方式,倘若面对的是美军的单
方面强烈炮击和精准狙击,恐怕很难抵挡经过筹备的攻坚。毕竟湘军面对的太平军炮火,
和同时期的美军主力兵团相较恐怕远远不及。
作者: liuqw (科科刘)   2020-10-14 12:31:00
推!
作者: Hannibal8856   2020-10-14 13:03:00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20-10-14 13:24:00
大推!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0-10-14 20:54:00
想问一下,最近MOD历史频道有个格兰特的迷你影集,有人看了吗?感觉如何?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20-10-15 06:15:00
作者: karl7238 (追梦)   2020-10-15 08:02:00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20-10-15 09:21:00
推。我觉得美国联邦军的炮兵太优秀。南军失败的关键之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