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从〈仿造火车无利多害〉看中西铁路发展史

楼主: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20-06-14 21:13:06
※ [本文转录自 gallantry 看板 #1UvY4wx6 ]
作者: asdf95 (K神我们巴西见)
标题: [心得] 从〈仿造火车无利多害〉看中西铁路发展史
时间: Sun Jun 14 21:08:08 2020
〝铁轨旁的房舍全都着火,火车所经之处谷物无法成熟、绿草纷纷枯萎、牛儿
不愿吃草、母鸡不再下蛋、天空飞翔的鸟儿因蒸气而窒息、马车夫与马必须
挨饿、蒸气压力威胁乘客生命安全〞
──英国境内散发的反铁路传单
很多人以为清代推动铁路建设失败,是因为中国人守旧迂腐,相信风水之说,
抗拒新的科技改变。
其实不唯中国这样,当初铁路在英国的发展也是一堆人不看好,包括很多在
金融圈赫赫有名的投资巨鳄如霸菱兄弟、李嘉图、罗斯契尔家族,直到铁路证明
自身在经济上的价值,这些巨鳄才纷纷投入。
这段经历,如果有在关心现今金融圈新闻想必不陌生,巴菲特早年曾言看
不懂科技股,所以不投资科技股,但现在苹果成为他持股第一大仓位。
蒙格(巴菲特合伙人)说:“他永远不会买特斯拉股票,也不会做空它。”
可见新科技刚出现时,人们抗拒改变是很自然的事,清人不是不了解铁路
发展的好处,但有更大的问题制约,而这问题方是一切关键。
笨蛋,问题在于钱!
清代发展铁路的困境──钱从何来?
要谈此问题,先从一道有名的奏折谈起──〈倣造西洋火车无利多害折〉
上书人为刘锡鸿,是中国最早驻外使节团之一,但他个人极为反对洋务,
尤其是火车,是保守阵营大将。
此折是为驳刘铭传的〈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兴建铁路是清代自强运动的
一环,此折主要着眼在军事上的好处,其他好处附加于此之上。
〝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
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而于
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
此折清廷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要刘坤一跟李鸿章筹画回复。
李鸿章在此折之上,更是极力鼓吹兴建铁路的好处,他总结有以下九点:
国计、军政、京师、民生、转运、邮政、矿务、招商轮船和行旅。
有没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铁路跟招商轮船有关,两者不该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吗?
当时李鸿章正为开平煤矿的运输伤透脑筋,由于煤是当时火车跟轮船最主要
的动力来源,因此煤能否运出,攸关轮船能否运作,而李鸿章想要筑铁路运煤,
因此兴建铁路的成败,跟轮船也扯上关系。
简单讲就是“要富强,修铁路”,兴修铁路是利国利民的天大好事,
清廷该马上行动。
如果有看过网络上写刘锡鸿的内容,要嘛说他是程朱理学死忠支持者、
以儒侠自居,根本是冥顽不灵的腐儒,或者讲他跟郭嵩焘、李鸿章的斗争。
他反对火车修建,并且在张家骧的大力支持下,真的成功让清廷搁置刘铭传的
提议,逼的李鸿章不得不另辟蹊径,各种妥协下才得以修筑唐胥铁路运煤。
很多人看到这里,心里想的是:腐儒误国,千古罪人。
但,真是这样吗?
不晓得有多少人看过此折,他在折中自言他知道火车是好东西,所以他一到
英国、德国就积极搜集有关铁路发展的所有消息。
〝(火车)此实古今之奇观、绝世之巧术。
臣虽愚拙,亦乐其便,冀以施诸中华。
是以驻英驻德使事余暇,即徧览其纵横之道,履其制造之局,与其巨商
老匠悉心推求。
而又博放诸各国豪酋及波斯、日本、土尔奇等国,非西洋而效为西洋火车者。
朝夕以思如此者两年,乃叹火车实西洋利器,而断非中国所能倣行也。〞
明明他非常称赞火车,为什么最后结论却是中国不能盖?
要看通〈倣造西洋火车无利多害折〉,要读他另一本记录在英国见闻
的《英轺私记》。
洋务派许多兴建铁路的主张,他在英国时就已经听过,连内容都大同小异,
不晓得是洋务派跟英国人亲近,所以思维相近;或者这套说法根本是英国人教的。
因此刘锡鸿的回应不是胡言乱语,他早有准备。
折子的条陈很多是当时欧美金融圈真正发生的事,只是因为大多数人不了解
铁路在欧美的发展,以为铁路发展一帆风顺,对背后的资本运作毫无所知。
他太了解清廷的财政如何,中国当时条件实在太差,金融市场过于落后,
如果要发展,只有两条路能选:
1.纠集民资积少成多
2.举外债
〝或者以铁路经费难筹,无力举办为疑。窃谓议集商股,犹恐散漫难成,
今欲乘时力办,莫如议借洋债以济国用,则断断不可。
若以之开利源,则款归有着,洋商乐于称贷,国家有所取偿,息可从轻,
期可从缓。
且彼国惯修铁路之匠,自愿效能于天朝。此诚不可失之机会也。〞
这是刘铭传折子的下半部份,他很清楚知道纠集民资在中国不可行,只剩
唯一解法──举外债,最后结语下的很重:
〝事关军国安危大计,如蒙俞允,请旨饬下总理衙门迅速议覆。
若辗转迁延,视为缓图,将来俄约定后,筑室道谋,诚恐卧薪尝胆,
徒托空言,则永无自强之日矣!〞
举外债兴建铁路,成为洋务派跟保守派最大症结点,不管是刘铭传、
李鸿章或刘锡鸿都知道问题在于外债。
刘铭传的想法早在刘锡鸿在英国时的翻译就说过类似的话:“可借诸外国也。
外国罔不借债,中国何惧而不为。借之既多,则债主护惜中国,不肯加兵扰乱之,
以自失本利,亦维系交谊之一道也。”
简单讲就是凯恩斯这段话:“如果你欠银行100英镑,有麻烦的是你;但如果
你欠的是100万英镑,那么有麻烦的就是银行。”
说是这样说,不过借很多真的会还不起,这时有两种处理模式。
(一)国营铁路民营化
此模式为奥地利帝国采用,奥地利帝国是传统陆权强国,相较海洋,奥地利
更多注意陆地,因此当火车在英国发展后不久,为军事目的,开始大力建设铁路。
奥地利铁路建设是国营与民营并行,在梅特涅主政下,奥地利帝国此时的
财政状况远优于之后合组的奥匈帝国,在帝国财政尚能负担下修建许多国营铁路。
好景不常,由于应对层出不穷的战争军费浩大,尤其是克里米亚战争和
萨奥战争,军费过度透支,帝国财政陷入绝境,不得不把之前国营化的铁路
民营化筹钱。
在此之前先来回顾奥地利帝国民营铁路进程。
因为梅特涅与罗斯契尔家族交好,虽然当时跟英国推广时一样,有许多荒诞
说法,比如搭火车的人会因速度太快七孔流血、路人会因火车呼啸声发疯。
在舆论大力攻击下,梅特涅为平众议,加派监督委员确保火车不会有这些
情况发生,而罗斯契尔家族为此还把铁路命名为“皇帝─斐迪南─北方铁路”,
有皇帝冠名,如果肆意批评,可会吃上官司,舆论才没明目张胆抨击。
但问题不是这样就结束,由于罗斯契尔家族是发行股票筹资,在舆论如此
不利的情况下,只得做出宣示,在股东大会上宣布愿意承接所有想卖出的股票,
并独力承担往后所有可能增加的费用。
83位大股东有76位支持,至此才开工,不幸的是,启用典礼回程时就发生
火车冲撞,不过在罗斯契尔家族强力支持下,依然完工。
罗斯契尔家族愿意下如此重本,是因眼见英国的铁路狂潮,却因保守毫无
所得,它不会再次错过机会。
最后果然得到很高的回报,股价从不到100Gulden(奥地利帝国通货)
涨到228Gulden,它是原始股东,成本远低于市价,获利远不止2倍。
有没有很强的即视感?如果有关心特斯拉的消息,对此情节应不陌生,在
特斯拉自驾事故或自燃事件后,总会有人说特斯拉完蛋了,但特斯拉股价还是
一路创高。
这跟奥地利帝国铁路民营化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
它修筑的叫“皇帝─斐迪南─北方铁路”,为什么这样叫?因为有另一条叫
“南方铁路”,不巧这正是国营铁路,两者管理单位不同,无法发挥综效,
一直是罗斯契尔家族心中的痛。
眼见政府有意出售,罗斯契尔家族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此时它的竞争
对手因为押错宝资金困难,无力出价,南方铁路从此落入它手上,再收购意大利
几家铁路公司,把铁路连接,发挥综效,获利更丰。
刘锡鸿在折子里对中国的资本很悲观:“况此时民力大困,即网罗天下富室,
亦未易集西洋一公司之巨资乎。”
这是他反对最主要的一条,他认为中国实在太穷,一定还不起,并且
中国没有像罗斯契尔家族这样有钱的大资本家愿意收购,铁定会走向第二模式。
(二)沦为半殖民地
可这是个能暴力讨债的时代,清廷还是打不赢别人那个。
刘锡鸿在跟翻译讨论时就问过:“本利不偿,则兴兵勒取奈何?”
翻译这样回答:“讨债以兵,外洋所无。土耳其负欠最巨,各国咸宽假之;
且代筹其国生财之方,即此可知其概。”
翻译这样说避重就轻,鄂图曼土耳其就是因为铁路建设跟皇室支出,借的
外债太多,利息太重(每年需还本金加利息占当时土耳其税收超过一半),时常
拖欠还款,甚至拒绝还债。
但政府运作需要钱,拒绝还债导致经济急速恶化,经济差激起更多人反抗,
更需要钱养军队镇压。
因此在1881年土耳其苏丹不得不妥协,以换取列强支持,成立鄂图曼国债机构(OPDA),
强制以税还债,经济命脉被列强掌握,沦为半殖民地,并且之后因此被推翻。
刘锡鸿在折中就反举土耳其当例子:
〝土尔奇,回回大国也......自倣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共
一千九百余兆,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
有没有很强的即视感?
清廷根本照着鄂图曼土耳其的路子在走,不得不说刘锡鸿的观察很有道理。
待续
作者: kinji0812 (kin)   2020-06-14 21:20:00
推意想不到的角度
作者: ssarc (ftb)   2020-06-14 21:59:00
原来中国穷到盖不起铁路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0-06-14 23:52:00
刚好可以去隔壁古八版看看刘大人的著作,有人节录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20-06-14 23:58:00
所有设备都要进口,洋人知道你造不出来开价是不会跟你客气的
作者: JosephChen (╭(〞▽〝)╭(〞▽〝)╯)   2020-06-15 00:17:00
作者: lpin000031   2020-06-15 00:39:00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准,就看他能铺的起怎样的铁路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20-06-15 00:43:00
推 全部材料都要依赖进口 成本确实不得了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20-06-15 01:15:00
有趣的观点 不过隔壁日本成功了
作者: absor (竹报平安)   2020-06-15 01:41:00
感谢分享
作者: ya01234 (姆咪姆咪 夜里哭哭)   2020-06-15 01:50:00
那这样美国简直外挂,19世纪盖了超多铁路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20-06-15 04:05:00
很好奇洋务运动时期满清有怎么改善经济吗?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20-06-15 04:07:00
洋务运动时期清朝还在想办法重建税收体制...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20-06-15 06:31:00
要有完善的政府收入,民间资本市场。才有现代化的本钱我觉得满清的问题是太晚建立中央银行以及发行国币
作者: atteleitus (Atteleitus)   2020-06-15 07:07:00
推翻案
作者: hit0123 (@@")   2020-06-15 08:40:00
现代阿共就把这套反过来用在非洲 不过这年头可不方便暴力讨债 就看接下来要怎样玩吧...
作者: johnnyguava (guava)   2020-06-15 08:55:00
好文给推
作者: AaronWang (工作在鸿海)   2020-06-15 09:04:00
推,长知识了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20-06-15 11:23:00
https://youtu.be/X2xlQaimsGg ←西方无知刁民
作者: ssarc (ftb)   2020-06-15 11:42:00
我是觉得清朝不是买了一堆武器又建立舰队,结果没钱盖铁路,跟印象中认知差很多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20-06-15 11:43:00
仔细想想,买军舰应该比盖铁路便宜多了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20-06-15 11:55:00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0-06-15 12:03:00
清末大运河淤塞严重,京城漕运早改成海运了不是吗?而且内陆地区没南北大运河,还是需要铁路运输也是啦,因铁路利益受损的团体,找大量无知的农民与士绅,利用觉青倡导铁路坏我风水,害稻米不开花结果等等,就可以演超多部太极从零开始的电影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20-06-15 12:21:00
中国现在还是有挑夫这个行业,叫"棒棒"
作者: ssarc (ftb)   2020-06-15 12:27:00
这算不算与民争利?会被读书人反对的政策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20-06-15 12:36:00
我记得国中时老师有提过以前去黄山旅游时有请挑夫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20-06-15 12:51:00
有部2015年的纪录片,叫"最后的棒棒"水管上可以看到这行业应该是凋零了没错,但有些地方还是有需求就像上面有人说的旅游景点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20-06-15 14:31:00
当时有橡皮股票呀(召唤plamc)
作者: sdiaa (桂纶镁)   2020-06-15 16:50:00
几年前张家界天门山的超长楼梯还可以坐轿子上去 不过我看轿夫两个人加起来搞不好没我一个人重 就算了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6-15 18:13:00
清朝的前朝明朝因为国家省钱裁驿站,才出个李闯王来漕运即便残破与多问题,这种牵涉到众多人民生计的产业裁撤前必定要考虑好因而失业者的处理,要不然谁知道会否又裁出个李闯王出来?
作者: borriss (松)   2020-06-15 18:34:00
铁路大亨玩到后来都在专心炒股票 开新公司搞购并(X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0-06-15 18:37:00
扛一人起码100人民币,一天挑个两三场不成问题,拼劳力变现的工作,只要收入还有一定就不会消失
作者: anticat (悲惨世界21岁生日快乐!)   2020-06-15 23:31:00
我记得美国盖铁路,直接送沿线土地让你搞开发日本私铁好像很多也都是搭配造镇.所以现在盖不成私铁了然后印度是盖铁路大赔钱的例子
作者: wildboar (我只是说书的)   2020-06-16 18:00:00
个人是觉得,其实清朝民间巨商还是有,只是筹钱的制度问题吧?
作者: oryzae   2020-06-16 18:05:00
最主要还是因为投资人对新科技没信心,等到证明有实际利益的时候才会有很多人去投资
作者: qlz (())   2020-06-16 18:11:00
于是, 四川保路运动......
作者: o07608 (无良记者)   2020-06-16 18:35:00
盛宣怀是为啥要强硬推动铁路邮政国有化啊?是嫌自己赚太少还是之前橡皮股票时一旁落井下石却发现下完之后没水喝只好找别的地方挤钱?
作者: b160160 (HG Life is Foo~~~)   2020-06-16 22:17:00
好文推
作者: opengaydoor (开甲门)   2020-06-17 18:25:00
方法二有点一带一路的既视感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20-06-18 09:04:00
漕运衰弱的很慢 清朝连漕粮海运都很晚才搞定,因为地方利益...19世纪清朝试办漕粮海运超漫长在太平军内战与黄河改道运河淤废多重压力仍历经50年才击败利益团体还有,美国搞铁路初期也是大赔钱清朝内部体制问题太多 悲剧的是你没钱盖是一回事,外商来盖铁路自己居然还挤钱买下来“再拆掉”因为要安抚内部问题.与其说有铁路能怎样,不如说能盖铁路代表各国体制内阻碍大石头搬得差不多没钱也是体制改革太慢的一部分结果
作者: ray0808 (Ray)   2020-06-26 19:41:00
日本当年国铁也是赔到脱裤,分割民营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