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国民政府是不是根本没机会?

楼主: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爱里无智者)   2020-04-11 13:42:22
本文作为对#1UY-fXY0文中k君推文的回应。本欲亦为推文,但实在太长。放在推文里应
该又被嫌。
若诸君觉得已离本题目讨论范围,当删文重新放在推文里。
k君推文:
→ kingstongyu : 拿诺贝尔奖还不算是至高成就那我不知道在学术圈里还
有啥更高的成就,你知道就说来听听~~
还有你来说说他们有啥成就?!
→ kingstongyu : 你好说那四个是美国人那代表台湾没人拿诺贝尔奖去跟
→ kingstongyu : 人家攀关系
→ kingstongyu : 读史书没用啊~~需要的是整个打掉重练,日本在维新时聘
→ kingstongyu : 请西方讲师给的薪水非常的高
你的问题有两个层面
1.继续坚持诺贝尔奖才是成就,非常好。看来史提芬霍金是个不重要,没学术成就的鲁
蛇?
你行,敢呛霍金,拍手。
1.1 国际上的确没人把那四人认定是“台湾人”得的诺贝尔奖。你应征工作时不看最高
学历,只看你国小是哪里唸的吗?
2.明治时期高薪请老师,啊然后咧?70年后这些高薪的僵尸在台湾继续培养优秀人才吗

这个部份,还是可以分成两个层面
2.a 你认识几个日本时期的大学生?
1945年十月开始接收台北帝大时,有几个台湾大学生?答案是25个。整个大学原来有多
少学生呢?240左右。
日本真的在认真培养台湾人才?别闹了,台北帝大是给正港日本人唸的,台湾奴只是陪
公子读书而已。
不巧这25人里面还有一个我认识的,郑华生。他祖上是郑用锡。
没听过?快去孤狗。
1941年,中央大学一个学校,有大学生3153人(当时中国政府统治下的大学生约四万多
人),七个学院41系。艺术系系主任是徐悲鸿,研究院地理学部(当年学制,类今日之
地理所)主任,后来1943年出任中央大学教务长的是胡焕庸。
不认识齁?你要是听过什么是胡焕庸线,我才会吓一跳。
西南联大前后有8000余学生,毕业生有3800人。
数字落差这么大的原因是不断有人离校从军。有纪录的(光明正大的,例如青年军这种
活动)有800余,自己脑袋一热就跑去打仗或加入共产党的还没算。
2.a-1 更糟的是,很少人注意过的,日本的国际学术交流基本上从1930年就开始慢慢淡
出,1940年之后基本就没有了。到了战争末期,你以为能有多少资源养大学?能跟1945
年的日本学术界比惨的,我能想到的只有1976年刚从文革走出来,准备重开联考的中国

https://bit.ly/3c5w4vK 这本书中的一个主角,是台北帝大一个教员的太太。1944年的
一天,她在家中晕倒,送到帝大医院。结果原因只是单纯的营养不良。她有初中与国小
年纪的儿子各一,但是配给太少了,小儿子常饿到哭,她只好尽量让孩子吃,白天就只
含一颗糖果,晚上吃碗稀饭。
请问这样的学者,面对家庭的困境,还能在学术上有什么雄心与作为?请问他能有什么
资源作研究?
如果明治时期花钜资请来学者代表一定有辉煌发展,那么1944年时这么窘迫孤立的环境
是否代表教出来的台湾精英只能是拐瓜劣枣了?
2.b 知道二战时整个空军都送到美国去受训的,已经很少了,知道送去的不只军人,就
更少了。
空军还送过修护官去美国,不是受训几个月蘸酱油,而是丢到飞机公司去。有个人被丢
到共和飞机公司玩B-24。先三个月上生产线,然后派到研发单位。经理派他验证一个次
系统的品质,他要自己想验证程序,做量测工具,定测试标准,作线图写手册,全套。
如此搞了一年,成为共和公司的标准程序。多年后他在台北重遇当年的经理,已是F-84
的总设计师。这个人叫李永炤,是华锡钧航发中心主任的前任。
不过李永炤终究是军人,真正的民间呢?国民政府派过一个水利团,在TVA实际待一年。
我认识一个114的荣誉教授,他的父亲1940拿到艾荷华大学的水利博士,就去过TVA。34
年来台湾参与接收工作。他跟儿子说过,嘉南大圳根本“不work”(他的原话)。不只
是战火摧残及缺乏维护,原始设计就根本有大问题。他们花了好大的心力与美援才终于
修到今天的样子。
我小时候读教室里的国立编译馆课外读物,就看过这位教授尊翁的照片。民国58年,教
育部长阎振兴陪同红叶少棒队晋见蒋总统。
空军幼校第六期,有个叫何祚明的,他的父亲是Berkeley的化学博士,回到四川开办的
训练班,辗转变成今日警察大学的鉴识系。 (何祚明的经历中最显赫的应该是奇龙计画
领航官)
现在Berkeley博士好像没那么稀奇了,可是那是1930年啊。
何祚明的一个同学,叫欧阳漪棻。光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不可能是苦劳大众家庭能取的出
来的。721空战之后,这张照片登在报上,你可以想像令多少少女动心。
https://i.imgur.com/Gh3driV.jpg
欧阳漪棻的妈妈是德国人。请问,欧阳老爹跑去德国干什么?
那时能出国,的确是凤毛麟角。可是中国有四亿人!四亿人里挑0.001%,也是四千人!
这已经不是屌打日本统治下的台湾人,是打整个台湾都不会困难了。
再来,论证你根本不知道台湾学术界在干什么。
“推 kingstongyu : 台湾的高等教育已经实施那么多年,结果能打的只有台GG
→ kingstongyu : 在数量和程度上"可能",不要气噗噗,不论是KMT或是DPP”
我前天晚上走在路上被一只柯基吠。这只狗的主人是江安世。那天带狗散步的是他儿子

江安世,中兴大学昆虫系毕业,台大昆虫硕士,去美国拿到博士,做了几年博后,最后
来到清华生科。一开始,他作蟑螂的研究。有点卡卡(不负责任猜测:招不到女生)。后来
改作生物界的万年老梗:果蝇。为了要真正‘看到’果蝇的体内器官活动,他由乌贼体
表细胞,经过基因技术,制造出一种“透明药”,只要滴上去,皮肤就变透明惹!好可
怕喔!其实不会,透明的效果只有1mm左右,滴在肚子是看不到肠子的,但是用来看果蝇
,足够了。再来的问题是,果蝇太小了,一般的光学显微镜放得不够大,最威的电子显
微镜太贵,又放太大。是江安世找到瑞士有一家开发的共轭焦电子显微镜,放大率刚好
,价钱也合理(百万台币左右)。大小跟一张大一点的书桌差不多。江安世一台一台的买
,买到几十台,瑞士厂商干脆把亚太区的代理权给他了,反正也没什么别人要买。
然后把这些东西拼起来,会变成怎样一幅画呢?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能看见活的
大脑是怎么运作的。过去几百年来的医学发展与研究,对于大脑这一块,简直可以说是
鬼打架。你好好的剖开一个动物的胸腹,可以看到心脏是怎么跳动,肠胃是怎么蠕动的
,可是大脑呢?我们连爱因思坦的大脑都有了,但究竟是怎么记忆,怎么运算,怎么思
考,通通不知道。在江安世之前,人类看见的大脑,不是昏的,就是死的。我们会辨别
喔这是小脑,喔这是海马回,可是你不可能把整颗头打开来的人叫醒,让他依指令作动
作,然后观察大脑的运作。但是现在,江安世的团队,可以利用基因把果蝇的大脑染色
,然后在做特定动作时,会牵涉到的脑细胞就会“发光”!在共轭焦显微镜底下,看得
一清二楚。譬如说,叫果蝇举起右前脚,果蝇的大脑是怎么计算,怎么下令,怎么传递
到需要的肌肉,然后把右前脚举起来。在江安世之前,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但现
在变成一块蛋糕。
江安世得了诺贝尔奖没?没有。看来没有成就,可是冷泉港来了。先是两个美国人来新
竹待了几个月,然后付钱请江安世用教授年过去客座。之后冷泉港的人络绎不绝,最后
连大老板屈臣氏都来了。
https://bit.ly/39VoceN
事实上,2007年江安世第一次公开他的研究方法后,第二年就被找去演讲。坐在下面的
屈臣式被展示的果蝇大脑数位模型整个震惊,会后邀江安世夫妇回家晚餐。这是私人交
情。
他们把整套学透,然后开始去找钱。在美国找钱可容易多了。传闻中花钱找沉没战舰的
艾伦桑,第一轮就投了一亿镁,让冷泉港第一笔共轭焦显微镜采购案就是100台。
这叫“能打的只有台GG”?
以你对学术界那么的陌生,我怀疑你连听都没听过冷泉港。
台积电超厉害的,不过那是强势科技IP,不是学术。举的什么鬼例子。
没时间我就不继续讲高熵合金了。不过我要说的是,这些人跟一般酸腐学界不一样,他
们是赤手空拳打出一个全新的天地,而不是追随别人的研究,然后施施然骄其韭菜已站
到世界前列。这跟李济领着一帮学生跑到乡下挖地,在未知的领域发掘出颠覆旧知识的
殷墟一样可贵。
你学会了不要对你不熟悉的领域妄发议论了吗?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4-11 15:27:00
江安世的状况自己没申请专利或啥的?
楼主: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爱里无智者)   2020-04-11 15:52:00
研究方法不能是专利。但是那个透明液可以。全世界要做这个的(大陆尤其多)都要跟他买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4-11 16:47:00
但是“白白”教导屈臣氏赚钱....这交情似乎....
作者: teasy (NAMIE最高!!!!!)   2020-04-11 17:05:00
学术专家不见得很爱赚钱,甚至对钱没啥概念
作者: qlz (())   2020-04-11 17:16:00
南海泡沫事件后的牛顿: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
作者: r790528 (羽月於雨月語月)   2020-04-11 17:24:00
科学家有很多都是以研究教学为己任 金钱如粪土的....
楼主: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爱里无智者)   2020-04-11 17:34:00
江安世没有那么视金钱如粪土。他在横山大山背买了一间大别墅,有十几间套房。他家里人口简单,这么大的房子当然不是自己住而已。每日往来的世界级大师太多了。听说尹衍梁捐了一亿。不过这些钱当然都拿去研究开销用了。多半的学术人不介意过的舒服一点,不过不会贪心的太过分。如果我没记错,江安世开的还是一辆老车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4-11 17:48:00
不贪心的太过分 <- 这种双重否定很微妙...
作者: mikamikan (mikamikan)   2020-04-12 00:46:00
作者: AaronWang (工作在鸿海)   2020-04-12 00:57:00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20-04-12 02:07:00
学术人普遍就是追求中产的生活而已,土豪炫富式的生活他们通常不爱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0-04-12 07:37:00
,我对嘉南 那个有兴趣,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20-04-12 09:38:00
作者: Mezerized (似幻)   2020-04-12 09:55:00
这篇正确很多
作者: proletariat (Die Ruinen von Athen)   2020-04-12 10:28:00
张子文靠Tanox赚一大笔钱也是对金钱投资没什么概念也常捐钱 结果被德意志银行亏掉5000万美元本来想请理专规划投资 好让他专注学术研究
楼主: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爱里无智者)   2020-04-12 11:04:00
@moslaa: 那位教授的指导老师是杨振宁,所以他对吴大猷执弟子礼,因为他是吴在台湾关系最近的人。也就是说,水利不是他的专业。转述给我的也只有那么多了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20-04-12 15:27:00
回moslaa,这篇应该是你要的文章,不过笔者没有对资料来源全部交代清楚,建议去查一下比较保险http://blog.udn.com/mobile/h1234567am/65135538嘉南大圳建成后的确因为制度运作引来当地人不少怨言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0-04-12 20:07:00
感谢回应与提供资料。我个人对于嘉南大圳的看法一直都是它不是承先启后的工程台湾人并未从中学习到水利工程技术,是日本人单方面炫技而已而原post话语,对我的启发是,可能连炫技都谈不上所以想知道清楚一些。另外,也提醒我可以查一下该水利工程在经过二战后,还是原来的建筑吗该不会变成特修斯之船?以上是我看本文后出现的疑问,感谢大家的启发与回应
作者: ja23072008   2020-04-13 01:16:00
嘉南大圳这个举例不太好,毕竟立足点跟时间有落差,而且石门水库也没搞好,一堆预期外的问题。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4-13 04:14:00
石门水库有何问题?
作者: ja23072008   2020-04-13 13:12:00
两个显著的问题:首先是台湾环境不适用世界主流模型,即使是土木顶尖大国的经验与学术,如美国。再来是不清了解基本建设完成后,仍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维护更新,规模费用勘比新建。本来石门水库基本设计,预计完工后寿命达百年,但淤积降雨含沙冲刷量都超过预期,被迫追加预算兴建拦沙坝跟强化区,还不是只做一次,最终评估寿命只剩50年 ,还是每年要编列预算趁枯水期清淤的结果。
作者: hizuki (ayaka)   2020-04-13 15:51:00
感谢 蒋总统和先贤的贡献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20-04-13 16:24:00
有意思推水库寿命到了也会再翻新吧 不会直接退役
作者: edison (edison)   2020-04-13 18:42:00
石门水库从启用到现在是 56年, 所以已经没命了?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20-04-13 21:25:00
石门水库我找到资料是有陆续在做延寿工程
作者: ja23072008   2020-04-14 00:38:00
原始设计想法是不用耗费钜资清淤维护,当然现在知道不清淤的下场,就像美国水库平均淤积量达八成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4-14 06:53:00
照上面这段说法,表示当年石门水库学习的美国模式本身就有问题而不是或至少不单是两国环境不同而已,毕竟美国范本在其本国也生非预期淤积
楼主: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爱里无智者)   2020-04-14 07:20:00
台湾雨量多地震多,地层年轻,造山运动畅旺,用美国经验值设计原本就不会算到这么高的淤积。这也不是不能处理的问题。怎么相对海拔低的阿公店水库是放给他烂呢?
作者: ja23072008   2020-04-14 15:22:00
先回归正题,閰老以1930、40年代美国的顶尖技术和经验检视1910、20年代定案施作的嘉南大圳,当然认为粗制滥造。美国当时领先群伦的除了大规模钢筋混凝土运用,还有各式大中小型工业机具与电力设施的运用,光从二战瓜达康纳尔岛战例来说陆战队战斗工兵登岛一周,就把机场盖好,日本工程队一个多月都还没盖好。机场整地日本时常倚靠人力兽力拉动石磨辗压,美军24小时推土机整地再铺设马斯顿钢板,做得又快又好。加上罗斯福新政时期众多大型基础公共建设兴建经验,在这种环境出身的美国学界与工程团队,怎么可能看得起嘉南大圳这种只有重点处小规模施用混凝土、未使用先进机械工具的工程,毕竟连当时日本钢筋混凝土的近代化土木工程也只是刚起步,反过来说,用后见之明眼光批评石门水库与德基水库不断追加预算兴建拦沙坝与强化区破坏环境,完工没多久就需要耗费巨资疏濬,否则使用年限大幅缩短的情况,也要批评这些专家尸位素餐?因为时代发展,有些现代成为一般知识的事情,在当时根本超出专家预测想像,谁能想到台湾每十几年就来个破纪录的台风水灾,即使将美国模型大幅修正还是超过预期,只能砍掉重练,一边重新记录评估模拟、一边重新建造各种补强措施。以1940年代的观念,还没有意识到水利设施要定期大规模现代化更新,不只是小规模养护维持,就算是现代,民众跟立委看到水库疏竣与相关设施兴建,都先入为主以为有官商勾结弊案,大坝往上游一直盖,代表政府想A钱或是学者无能预测失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