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81311i ()》之铭言:
: 尽管各有差异
: 北朝隋唐府兵、明军户、清八旗、拜占庭军区制这种特定户籍
: 稍减杂役、更低税负、战时需自备兵器的自耕农群体
: 我先用军户这个名词统称这类自耕农
: 在国家扩张阶段军户时常战力爆表
: 替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 但当到了停止扩张阶段
: 军户又时常战力急遽下滑
: 中央政府也因此迅速转化成募兵制
: 除了不堪战
: 甚至还因为少了战利品收入或者天候农收短减等各种因素
: 为了补贴他们导致成为中央政府的巨大财政黑洞
: 不少国家似乎都是走入这种循环直到下一个朝代替换
: 到底该如何维持军户自耕农的经济与战力不至破产?
东罗马的军区制是战略防御性质,并非扩张阶段的主力,更类似民兵、自卫队,
到马其顿王朝时期东罗马帝国大肆收复失地,凭借的主力是常备的职业军人,
军区制反而是没落了,要等到扩张期结束又陷入挨打,类似军区的策略才复苏。
至于隋唐府兵虽然在早期确实是相当著称的战力,
但是一直都无法承担大部分的军事责任,行军(野战部队)的大部一直是广泛征兵来的,
府兵仅负责重点守备任务以及行军的核心部分,毕竟人数其实不多。
: 我想到的是学习西欧封建制度
: 把大量农奴划归给他们
: 并给予更多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
: 最极端的是让他们成为封建领主
封建除了政治上尾大不掉,更重要的是平时分散屯驻,其实训练强度偏低,
以至于中世纪晚期封建制度很大程度失去军事价值。
要有能打的军队,主要还是得靠大量的训练或作战经验,
封建性质的部队如果缺乏中央权威管束与编练,或者战乱频仍而经常调遣,
很容易战力陷入疲弱(单兵战力可能还可以但是集团战术会很差)。
东罗马晚期采取的新的分封土地策略与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差异是中央保有较大权力,
给予的土地仅视为收入的一种形式,土地持有者仍是军队体系下的一员。
如此,军户其实与常备军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其实古代还是蛮多类似的比较成功的案例,只是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说有人推文提到过的秦国后来无法转型成功。
: 但是这与秦汉式中央帝国的内涵背道而驰
: 如果不走封建制度
: 在旧有层面上修正
: 例如控制军户人口
: 边疆领土没增长的情况下只有长子继承军户
: 其他儿子全部逐出军户
: 让军户的经济压力不会因为诸子分产而大增
: 我设想中的秦汉式中央帝国的军队
: 应该要有四类
: 1.募兵式中央军
: 2.军户自耕农(全募兵中央政府财政压力太大)
: 3.城镇民兵(打打土匪、防御倭寇)
: 4.外族雇佣军(重点补强骑兵这块弱点)
: 看看中国历朝在停止扩张期后主要战力几乎都是只有第一第四类军队
: 第四类军队还因为面子问题不敢大喇喇写在史书里
: 像明朝如此排外的朝代
: 精锐骑兵几乎都是招募蒙古人而来
: 后期也大量使用西南土司兵
: 第三类型军队似乎一直都没有
: 导致中央军要大量分派至城镇中驻守分散战力
: 且战力也会马上腐化
城镇民兵一直都有,明代的所谓弓手、民壮等等都是征募来的地方民兵,
不过实际性质已经趋近于地方上的小吏,战力非常弱。
套用现代中国的概念大概也就是城管或普通警察,当然不能用于高强度的战斗。
倭寇已经是要调用正规军围剿的程度了,现代拉丁美洲的毒枭也不是地方警察能应付的。
民兵系统在清末曾经大规模复苏,团练就是地方城镇自行编制的武装力量,
当然因为是募兵性质、后来也转型变成常备军的一部分,所以越来越不像民兵。
: 最可惜的就是军户了
: 我看历朝军队战力高峰期
: 几乎同等于军户的战力高峰期
: 军户毁了转换成募兵制为主后
: 大概过没多久就不堪战了
: 所以维持军户的战力实在是历朝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按照近几个世纪以来的相关案例,军户基本上就不太可能长期有效。
帝俄在早期16、17世纪就发现过往广泛运用的贵族骑兵愈显不堪差遣,
鄂图曼也有同样的状况,除了一般说的“腐败”此一空泛概念之外,
更重要的是这种半封建的军户,其配属的资源越来越不敷维持个人所需的军备与生计,
并且因为同时兼有承平时期的地方行政官吏与战时征发作战的军人身分,
使其逐渐向行政靠拢,失去战争时期的武装能量。
清朝也是类似的情况,八旗在康熙、雍正时期虽然也有战力下滑,
但是整饬后仍可发挥较高战力,乾隆时期各次大战都看到八旗的一部分表现优秀。
但是经济问题导致了八旗必须采取汉军出旗的政策,且仍看到八旗战力持续沦丧。
没有妥善的经济来源,军户根本不可能维持战力。
明朝的卫所制也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土地兼并而失去效果,
毕竟军户也是要维持生活所需,土地不足就无法保持战力,要不然就要变成领薪水补贴。
欧洲在16到19世纪其实有蛮多类似军户的运用,只不过比起清朝只有八旗在抽调兵员,
欧洲各国同时期比较像是把绝大多数的人民都编入军户。
比如说瑞典的十兵抽一丁,其实和八旗没什么差别,但是人家是全国都要抽,
其实已经算是过渡到现代化总体战全民征兵的前一步了。
匈牙利以及克罗地亚等地也有过类似的制度,多少户抽一兵。
清末民初北洋军时期,地方上的政权有一些是靠保甲系统来动员后备人力,
如果运作较妥善,可能也和较早时候的瑞典等国不会差太多。
法国在19世纪中叶则是名义上征兵制,但是可以缴罚款来免役,变成混了募兵制的概念。
这或许也算是现代化风格的某种军户体制,虽然在普法战争时确实略显疲态,
不过真正的胜负差异,恐怕单纯是法国国会驳回总动员案,而普军则投入了总动员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