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隋唐年间高丽战力

楼主: STAV72 (刁民党党务主委)   2020-02-05 20:44:22
听说当时被叫去助拳的战斗民族铁勒部,
居然是客家族群的前身?
http://bit.ly/370zE7A
客家人所信仰的三山国王, 其原型乃是宁化石壁的三圣庙,当地筹资兴建三圣庙的张氏家族所留族谱提供了客家族群起源的最关键证据。
张氏族谱提到说, 三圣是原籍‘高丽’的唐、葛、周三位将军,所以陈教授认为客家人的起源与朝鲜族有很密切的关系”。
“旧唐书提到了唐太宗安置铁勒诸部后,设置了‘高丽州’, 这个地名虽然在新唐书以及其他典籍均改为‘高阙州’, 但史书上也记载唐朝废州后, 改设鲁丽等州, 可见这个‘丽’字也不是随便出现的, 旧唐书的记载必有所本,也不能轻易地以史籍记载有‘
错字’视之。”
“潮汕地区的三山国王传说里, 也跟宁化三圣庙一样,提到了薛仁贵征高丽的故事,
而且呈现的方式, 暗示了薛仁贵靠着三山国王的力量才有救驾之功。”
“相对于潮汕的三山国王传说,张氏族谱的记载更有历史立体感, 因为它特别提到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以及‘唐太宗敕封天山镇将’的情节”
“三箭定天山是新、旧唐书等正史都有记载的事实, 但新唐书还特别记载了薛仁贵所率领的唐朝军队涉及了一些不法情事, 以致朝廷不得不再派遣同为铁勒族的契苾何力将军
前往招抚的过程。综合这些史实,我们可以审慎地推断三将军既为‘天山镇将’, 必与铁勒族有关, 进而也可与‘高丽州’连结。所以, ‘原籍高丽’一语, 并非指三将军系原籍‘高句丽国’, 而是原籍‘高丽州’之大唐王朝所属铁勒部领袖。”
“高丽州的居民以铁勒、稽胡为主, 两者都是唐朝重要的兵力来源,虽然史书记载铁勒
部民侵扰当地原住民,但在崔知温上书要求将渠等迁往河北道时, 他们还知道要依照中国官场的规矩, 透过同族裔大将契苾何力代为向皇帝说情, 可见这些铁勒族人并不是故意不遵守朝廷法令的化外顽劣刁民,其侵扰之行为, 并非不能以法治之, 强行迁徙, 合理推测, 必另有军事之目的也”
“最直接的证据是时间点的问题,高丽州的铁勒浑、斛薛部人民在西元665年迁往河北道, 次年的西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8) 唐丽全面战争就爆发了,到了668年, 高句丽就亡国了, 两者间显然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尤其铁勒人强悍善战, 河北道与高句丽近在只呎,朝廷绝不可能不征调他们参战。”
回头检视张氏族谱的记载, 可知宁化三圣庙所供奉的天山镇将显然是被薛仁贵误杀的三位铁勒将军, 而原籍“高丽”州的铁勒人乃是来自斛薛部。唐朝政府设有“典客署”来处理归化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新住民”)事务, 与汉朝政府以鸿胪卿管理南匈奴部
众作法一致, 所以, 客家其实就是归化唐籍的外族人士。
住在高丽州的铁勒斛薛投入高丽战争后, 在西元669年与稽胡府兵及高丽宇文部遗民一同被组织“岭南道行军”,在陈政将军(其子即为著名的开漳圣王陈元光,曾有咏赞三山国王之诗作传世, 诗中出现“辽东建神帜”、“平辽断秽侵”等句子, 足为三山国王
与唐丽战争有关之佐证)率领下迁往岭南平乱,这就是最早的客家人。
但客家先民不只有斛薛部, 应该还有灵州原住民— 稽胡、鲜卑人民以及一些高句丽的遗民。有关稽胡的部分,其实在唐音中, “稽”、“客”两字同为kiet音,“客”读为hak似乎是在南迁之后, 顺应山哈畬族才出现的变音。
而且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社所发行的“西北民族词典”中,亦说明斛薛是由斛律部(该部著名领袖斛律金曾创作“敕勒歌”传颂千古)及薛干部所组成。薛干部虽非有名之部落,但魏书、北史均有所载, 该部源自高车(即铁勒、敕勒之前身), 以今日陕西延安为主要根据地,曾被编入鲜卑部落, 乃系匈奴赫连氏之忠贞盟友, 胡夏王朝之首都—统
万城居民即以薛干部为主体。薛干部所居住区域实与后世之稽胡重叠, 显示薛干部同时为斛薛及稽胡之祖先,“客家”之名应即系来自“稽家”( 另稽字亦有居留、停留之意,与客字相通)。
此外, 综观北史、魏书均将薛干部与匈奴宇文莫槐放入同一篇章予以论述,并曾提及宇文部最后一位领袖— 宇文逸豆归遭受慕容氏致命打击后, 即投奔高丽, 显示宇文部与高丽有密切的关系。
宇文部的主流归化高丽后的下落, 史无明文之记载,但其另一支系则取代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权, 周书则将宇文逸豆归之名改为“宇文候豆归”, 可间接证明逸豆归及其所部未曾回归中原, 才改以“候豆归”望君早归也。
隋唐两代屡次征伐高句丽, 虽有维护国家安全、东亚秩序之总体战略考量,但希望沦陷
在高句丽境内的华人回归也是主因之一, 而这些归化高丽的华人恐以宇文或后来逃往高
丽的斛斯等部民为主。高丽境内的宇文部民由于与隋唐两代统治者均有亲戚关系,在中原王朝征讨高丽的过程中, 似曾发挥一定的作用。在高丽全盛时期, 他们可能会帮着防御中原的攻势,例如隋朝的宇文述就曾中计深陷高丽内地, 而出面去引诱宇文述的高丽细作可能就是同姓宇文的华裔人士,才能够那么快速地取得宇文述的信任。
而唐太宗虽未实现征服高丽的梦想, 但在他东征的过程中,曾在高丽安巿附近的凤凰山有过“凤凰拜祖”的传奇经验, 按凤凰为天上之王, 与“宇文”即“天王”之意含义相符, 所谓“凤凰拜祖”或系指涉高丽籍宇文部民愿配合唐军征丽战略,希望回归中原之真实历史事件。
依据通典的记载, 西元年一部分之高丽遗民被迁往岭南,这些人绝不可能自行前往,而应系由唐军押解而至。再配合其他文献的记载, 西元年恰有鲜卑籍之归德将军陈政率领岭南道行军南下之重大军事行动, 从开漳圣王诗作来看,该行军之成员与唐丽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可据以合理推测行军应另负有押解高丽遗民之机密任务。
而这些高丽遗民容或并非扶余血统之高丽族人,应系高丽化的斛斯与斛薛同族或宇文部民, 因为宇文氏在唐朝系列为“二王后”, 由典客署予以优待及照顾, 也使得“客家”之名因有“二王后”之加持, 而更昭显其尊荣,并能将此一族号流传千古至今。至于斛斯部则系隋朝杨玄感之乱时,投奔高丽之斛斯政一族, 根据隋书的记载, 后来被高丽出卖解送中国残酷处死, 但因史无记载其九族一并遭诛, 可以推测斛斯族仍续留居高丽境内。
客家形成与最初人口推估:
学者认为客家是在唐朝政府杰出的政策运作下所形成之民系,其过程类似保加利亚之情况, 即以保加尔突厥族之称号作为国名。 但其基层民众皆斯拉夫人, 文化也完全斯拉夫化。
有鲜卑背景的唐代统治者精通古突厥语,能与北方民族直接对话, 为了强化对岭南之治理, 将同属胡族、深获朝廷信任的步落稽府兵、铁勒斛薛部以及原高丽籍之斛斯及宇文部民(三者均属突厥族, 但稽胡可能有闪族或印欧人血统)派往岭南, 其作法与清朝在各地派遣驻防八旗,以及国民政府迁台后, 在各大城巿配置外省籍军人相同。
除了突厥系统的北方胡族之外, 岭南道行军进驻防区后又融合了畬民,这些由胡越合成的原初客家占后世全体客家人口的6.1%, 其余93.90%的客家人则主要系为躲避黄巢之乱,而逃往客家山区之唐人后裔。当然自永嘉之乱以来南迁的汉人, 以及宋元明清等代移入客地的汉人, 也不能排除后来成了客家族群的一份子, 但由于客家民间传说的时代背景集中在黄巢之乱的描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客家先民的主体乃形成于唐末。
※ 引述《LANCE1212 (LANCE1212)》之铭言
: 在隋唐年间 隋炀帝三征高丽未果
: 到了唐太宗国力鼎盛之余也无法一举拿下
: 因此对高丽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好奇
: 自古以来高丽军力一直都还不错吗?
: 另外 高丽算不算是韩国的前身呢?
作者: fragmentwing (片翼碎梦)   2020-02-06 11:12:00
说到助拳,连高昌这种小国都被拉人去打高丽XD
作者: MilchFlasche (实践才能发光)   2020-02-07 11:10:00
后代写的族谱史料价值通常很低而且体质或染色体部分,客家族群有相近于北亚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