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明末的锦宁防线

楼主: saltlake (SaltLake)   2019-11-19 20:26:21
天启到崇祯年间,孙承宗领导众官兵逐步构筑的锦宁防线,
固然成功在这方向上把后金一直挡住,直到吴某人主动开关
引清兵入关,但防线的维持费(人马粮饷与被后金击毁的工
事修筑费等)似乎占明朝国家总金费很大的份量。如果继续
这样僵持下去,真的能把后金耗死而非先把明朝拖垮?
作者: otis1713 (segayu)   2019-11-19 20:29:00
后金崩掉之前明会先玩完大明的问题是从重八就注定灭亡的经济体质张居正的改革也顶多算兴奋剂
作者: detonator (犬之爱)   2019-11-19 20:33:00
是这样吗?野战都打不赢被围点打援就爆了能一直维持?
作者: nadle1724 (中哥)   2019-11-19 20:49:00
明朝事实上已经被拖垮了 三饷加派不成比例的由北方灾区负担是造成流寇四起的主因之一除非能够有效从江南工商业得到新财源 不然没教
作者: hesho   2019-11-19 21:31:00
无解,流寇还是会打下北京
作者: dragonclwd   2019-11-19 22:25:00
没有用,还有蒙古可以走
作者: Rinehot   2019-11-19 22:59:00
我认为重点还是小冰期造成粮食危机的问题,如果有足够的食物,人民根本不会造反。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9-11-19 23:18:00
粮食危机跟小冰期关系不大......人类不是笨蛋,那时已经有人开始尝试更耐低温的粮种虽然产量不及过去,还不至于缺粮,主要是战争跟赋役的破坏太大
作者: chrisjohn214 (咪咪奖)   2019-11-19 23:24:00
感觉熊廷弼那时候还有机会,后来换将砸锅之后就是财政拖一天算一天了有时候会觉得王在晋的作法会不会才是正确的,反正明末最后也是守山海关,虽然那样做政治不正确就是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9-11-19 23:32:00
明末大饥荒是政府失灵跟市场失灵的综合效益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9-11-19 23:46:00
一样感冒,有人喝热水就好,免疫系统坏光的就会变成肺炎最后死翘翘
作者: chrisjohn214 (咪咪奖)   2019-11-20 00:14:00
钱应该是比孙、袁的作法少很多 后来都到五百多万了,不过王在晋的作法又能守多久也没人知道还是觉得熊廷弼那时才有搞头,其他都等死而已
作者: vwpassat   2019-11-20 00:51:00
如果1621~1644年,是由宋廷来防守,较有可能挡住后金?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19-11-20 08:03:00
我觉得宋廷会直接选择尝试议和这条路
作者: otis1713 (segayu)   2019-11-20 09:08:00
宋朝再惨也至少跑的掉不过宋的玩法会选择议和开市,另外如果是宋的话民变不至于压不下去,明朝缺粮?根本问题是缺乏流动性,朱臭头打压商业,不然江南粮至少能因为市场流动运往西北,问题出在朱臭头压制商人,不然讲真的中国大可透过商路从东南亚进口粮食到东南,把粮食从东南运到西北,问题出在猪氏王朝根本不重视商业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9-11-20 10:49:00
建议参考2014旧文 明末山海关练兵小考[1][2]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9-11-20 12:49:00
根本没有挡住,满蒙兵绕过去就入关这策略有bug, 是假设后金不能绕路小冰期是假议题 同期朝鲜日本鄂图曼还来日方长,明朝是输给自身体制弊病百出欧洲小冰期反而人口成长 因为新作物小冰期的1645-1715蒙德极小期也是清初期那时北京明朝已亡 怨不了苍天通货紧缩跟银矿不够无关 即使张居正时期也不是靠本土银矿,中原含西南银矿不多主要都是靠海外白银贸易走私进来要怪就怪自己货币政策完全失败白银出头其实是因为人民鄙弃官币结果连官方都带头鄙弃官币因为大明无论宝钞或中期铜钱都很废物缺银是欧洲战争(运银回欧)+日本锁国(产银)影响是民间无法缴税,卖地卖儿女,仍成流民理论上是该改革币值,但大明早搞砸自身信用导致晚期印钞铸币也被当垃圾唯一解法是早点换掉这体制失败王朝晚明任何改革都更糟,原因在自身成贪腐集团从低薪小吏到亲王权贵宦官,没有人干净从朱重八成祖长期累积下来太多问题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9-11-20 15:05:00
正如楼上说的小冰期是假议题,明朝百病丛生,不是单一帖药可以救的,如果能跟后金议和还能延命一阵子,但财政都崩了还硬要打就是找死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9-11-20 19:57:00
谈大历史的因素很容易变成宿命论好像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的制度 就注定明朝会灭亡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不灭亡? 明朝撑了近300年算久了所以2楼的谈法 个人觉得不是不对 而是太大了无法聚焦很具体的谈法是哪个关键人物?哪个关键决策有具体影响?比起孙承宗 我更欣赏熊廷弼一开始的策略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 战略上比较主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9-11-20 21:34:00
这跟宿命没有关系,是改革要越早越好就像公司破产前几天才改革已经太晚但明朝中期出现太多草包的皇帝 迷信的不上朝的 帮子女圈钱的,打压贸易的...喜欢看东厂西厂各种内斗的...找不到几个能称为正常的CEO其实只有明穆宗算正常,后期达成财政平衡(上台时是太仓只够3个月开支)它后来打混摸奶很凶,但至少识人任用不少名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