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u331》之铭言:
: 这句话等同于 为了壮阳 所以威而钢被发明
: 一直替以前人吹牛 不会让他们的子孙更优秀
: 神农本草经根本没写青蒿有治疗疟疾的功用!!
: 只要找到某种草药 就能知道那种草药的全部功用
: 那是上帝模式 不是人类模式!!
刚刚喂狗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至于留热在骨节间 是不是就是指疟疾?
: 不要故意把中国古人讲得那样神
: : (屠呦呦因从黄花蒿提炼出青蒿素救人无数而得到2015诺贝尔医学奖)
: : 二、食物中毒
: : (一)洪水污染水源:痢疾
: : 古人说“当四五月新水方生,挟涧谷之泥土而来,食之多腹痛泄泻...此所谓黄梅瘴
也?
: : 这不就是雨季山洪,污染了一般泉水井水,引发的肠胃传染病吗? 这之中当然是痢疾
: : 威胁最大。
: : (二)霉菌滋生
: : 梅雨季节,阴雨绵绵导致霉菌滋生。在万家岭战役期间,北方士兵常吃坏肚子。
: 万家岭战役是九月底十月初 梅雨季已经过超久的
: 就算在台湾 九月底十月初 米饭要发霉也没那样容易
: 士兵拉肚子有多种原因 食物腐坏.细菌孳生.饮水不洁
: 你说万家岭战役中国北方士兵拉肚子跟霉菌有关 希望你能提出更有力的资料
我这边说的有点简略,大体上是万家岭战役期间,因为天气仍很湿热 饭也很久才送到
常常已经发霉,结果士兵吃了不适,这是出于口述历史
用来说明南方如果伙食拖延时间送到 很容易已经发霉
: : 三、毒水
: : 三国演义提到的哑泉,不是掰的,是真有其泉。
: :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有“哑瘴”。云南大理附近有“哑泉”,清乾隆二年于泉旁立碑:
: : “此水哑毒,过往之人不可饮”。后来检验是砷元素(想想台湾的乌脚病)
: : 另外,从南岭到云贵,富含稀有金属矿,纳粹德国也因此和国府合作,但早年就变成
: : 许多泉水不是硫酸铜过量,就是钾、钠离子含量异常偏高,甚至合成天然的氰化钾和
: : 氰化钠。多喝几斗就不用去回春堂买砒霜了。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高金属离子溪泉
: : 多喝几个月都会中毒的。
: : 四、中暑
: : 北方人对于中暑认识不深。即使到了黄埔军魂电影年代,还标榜站不住是意志不够
: : 锻炼不够,妈呀那是横纹肌溶解阿。番外一提 外省菜高雄口味平均比台北重,
: : 很大的原因是海军多,从美国人那里学来,锅炉间吞盐片 船上、热带要吃口味重
: : 补充电解质。北方士卒刚到南方,常常还穿厚重皮甲:然后就中暑了。
: : 所以古代南方军队 后来越来越多除了心口、头顶用金属 其他用竹、藤编铠甲
: : 五、恙虫病
: : 这个会让人卧病,但致死极少,但还是会让北人心生恐惧。你如果怀疑,就穿短袖短
裤
: : 在夏天爬一下寿山、高雄观音山、小岗山、里龙山 你就会体会到当年士卒的苦了
: : 六、最后一个神奇的瘴:高山症
: : 魏书记载和平元年北魏西征军攻吐谷浑,“九月,诸军济河追之,遇瘴气,多有疫疾
,
: : 乃引军还。获畜二十余万”。古代吐谷浑或吐蕃可以长期控制高原区
: : 靠的就是一般人对高山症不熟悉。
: : 依据兵法,兵贵神速,为了不让高山部落发现,主体文明征伐军常常自山下急进,
: : 然后就高山症了。当他们看见高山午后变幻莫测的云雾,联想到瘴气。
: : 所以西藏政权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失去对喜马拉雅山脊以南的控制
: : 因为英国人破解高山症后,一方面有车辆运补给,一方面让英印军逐步适应,然后藏
军
: : 就变英印军后膛枪的靶了。
: Fed兄 我刚刚找到了一篇师大地理研究报告第38期民国92年5月
: www.geo.ntnu.edu.tw/files/paper/227_5c168bf6.pdf
: 标题:中国历史上的“瘴气”考释 作者:两位中国浙江人
: 您文章中提到疟疾
: 该文章也提到疟疾
: 您写到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
: 该文章也一样引用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
: 您文章中提到痢疾
: 该文章也提到痢疾
: 您引用当四五月新水方生,挟涧谷之泥土而来,食之多腹痛泄泻...此所谓黄梅瘴也
: 该文章也引用当四五月新水方生,挟涧谷之泥土而来,食之多腹痛泄泻...此所谓黄梅
瘴?
: 您提到梅雨
: 该文章也提到梅雨
: 您在梅雨后 谈到霉菌
: 该文章则不同 谈到梅雨那段没谈到霉菌 霉菌在其他段落
: 您谈到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有哑瘴
: 该文章也一样谈到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有哑瘴
: 您提到云南大理附近有“哑泉”,清乾隆二年于泉旁立碑:
: “此水哑毒,过往之人不可饮”。后来检验是砷元素
: 该文章也提到此事此段落
: 您提到中暑.恙虫病
: 该文章一样也提到中暑.恙虫病
: 您提到高山症
: 该文章也提到高山症
: 您引用魏书记载和平元年北魏西征军攻吐谷浑,“九月,诸军济河追之,遇瘴气,多有
: 疫疾,乃引军还。获畜二十余万”。
: 该文章一样引用过魏书同一事件 同样文句
: 看来Fed兄和这两位浙江作者 可说是心心相印
: 跨越时空的交流(两文分别写成于92年 107年) 浙江作者写啥 Fed兄也写啥
: 英雄所见略同
: 只不过浙江作者没写神农本草经.万家岭 而Fed兄写了
: 但我对Fed兄写的那些内容 有不同的看法
: 蛮多网友很欣赏Fed兄的这篇文章
: 所以我也推荐www.geo.ntnu.edu.tw/files/paper/227_5c168bf6.pdf
: 中国历史上的“瘴气”考释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 这篇文章的内容也很丰富 喜欢Fed兄的这篇文章
: 当然也会喜欢www.geo.ntnu.edu.tw/files/paper/227_5c168bf6.pdf
: 又reinherd提到西藏问题
您真内行啊 92年的那篇 确实就是我写的多数内容
因为我大概在98年间读到那篇论文 感谢您啊
谢谢您提供出处 谢谢您啊 魏书那段我印象很深
那段让我了解为什么北魏一直搞不定吐谷浑
这不是心心相印 是根本就是从这篇文章中学的
在我进现在的工作前 时间还很多的时候我很喜欢泡图书馆看书库跟网上论文
不过 我很感谢您帮大家找出这篇论文
: 正巧我也想问Fed兄 您之前提到中国要给不丹100亿美金贷款
: 并提到那笔钱很多部分是要给不丹建隧道用的
: 很想知道现在隧道建得如何
: 最后给您一个小建议
: 以后发文前 可以看一下以前有没有跟您心心相印的文章.作者
: 如果刚好有 那您就可以给出连结然后复制贴上 这样比较方便
目前的消息是谈判触礁中 中不会谈还在进行
原因是中共进一步提出鲁林区和白玉区要依照中共方面的要求划界
不丹方面不肯松口
隧道经过进一步确认消息主计画大概有2个
一个是通往亚东的公路计画
另一个是水电投资计画 但不只印度方反对 中共在鲁林地方的要求
让不丹人很难答应 鲁林区在洞朗东边 战略地位还好 是自然保护区
但面积比洞朗还大 大概是这样
中共打算对不丹大赏是既定方向
奖励不丹主动放弃库拉岗日地区和部分白玉地区
同时更希望拉拢不丹减少对印度依赖
但中共的条件不是每个不丹人都能吞得下去
更白话文一点 中共要不丹要拿钱就要吐出所有英属不丹时期扩张的地盘
但就如同日本曾拿大钱要买回北方四岛 最后还是不了了知
中共内有声浪要威胁不丹现在不拿价码只会越来越低 等中共的边防公路越建越多
不丹在争议区地位弱化 价钱只会更少
而不丹内也有很多人松动 希望更进一步享受现代化
但就这样让4 500平方公里出去 很难有人敢就这样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