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闲谈一战法国元帅[6]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7-06-07 00:03:32
风雨欲来
在1914年九月二十八日到十月十四日间,法军发射了651,928发炮弹,到了一年后的1915
年九月二十五日到十一月五日间,法军发射了约5,202,000发炮弹─1915年秋季作战的弹
药消耗量已达“奔向大海”的八倍。然而,这仍然显得不足以打破僵局。
附带一提,在1914年十月三十一日到十一月七日间,日军向德军驻守的青岛要塞发射了
43,019发炮弹(很大比例是重炮弹),重量达1601吨。
在1915年秋的香槟战场,法军于五天内发射了1,390,000发75mm炮弹,相当于平均每公里
发射320吨的野战炮弹,这还不包含重炮和迫击炮。法军认知到若要冲破德军阵线,有必
要进一步加强预备炮击火力以及步兵编装,辅以愈加完善成熟的战术,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来筹备。
法军总司令霞飞计画于1916年上半年筹备大规模攻势,更期待英军也能投入大规模兵力。
作战的目标,被订定于英法两方靠拢的索姆河流域。
由于霞飞一心一意想要打穿德军防线,他从较平静的地段大肆抽调兵力与装备,无视于许
多官员和军官的抗争,完全没想过德军会抢先发起攻击。
凡尔登的火海
1915年二月二十一日,德军以高达一千两百门火炮向凡尔登地区猛轰,旋即点燃了凡尔登
战役的硝烟。虽然最前线的法军在战役前夕基于情报而稍有加强,仍明显屈居兵力与火力
上的劣势(仅约270门炮),并迅速遭到重创,部分单位死战到几乎全灭以拖延德军的前进
速度。
二月二十四日,此时担任法军参谋总长的卡斯特诺严令各单位不准擅自下令撤退,违者军
法审判。二十五日,凡尔登防御区最坚固的杜奥蒙要塞因为防备兵力不足与调度失措,遭
德军渗透夺取。
法军中央集团军司令德卡里(Fernand de Langle de Cary)为首的多名将官建议舍弃凡尔
登,但是深晓政治的霞飞与总理会面后,决心死守住凡尔登以保全法国的士气和荣誉。
就在杜奥蒙要塞沦陷的二月二十五日,法军还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把上个月抽离香槟战
线的第二兵团拉上凡尔登,并授命第二兵团司令接管凡尔登战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菲利
浦˙贝当。
贝当在飘雪中赶往凡尔登,紧急组织防卫。透过被称为“圣途”的交通线,法军输送大量
兵力、军备与补给到前线,贝当把凡尔登防御区分割为四个战斗群,进行顽强的抵抗。随
著德军逐渐挺进,越来越多法军火炮与飞机加入战斗,德军却面临火炮射程与运输的困难
,战况渐显僵持。
就在贝当前往凡尔登的同时,埃米勒˙法约尔也在二月二十六日晋升为第六兵团司令,一
个他在1916年秋大展身手的职位。
“凡尔登之虎”
“鼓起勇气!我们将干掉他们!” ~ 菲利浦˙贝当,1916年四月十日
贝当被誉为凡尔登之虎、凡尔登的救主,此非虚语。虽然法军依然面临严峻的战况,但在
贝当坚忍卓绝的指挥下,德军参谋总长法金汉的战略开始崩解。时任德军凡尔登地区主将
的威廉皇储眼看伤亡惨烈,开始向法金汉要求停止攻势,德国政府也传出撤换法金汉的声
浪。
不过贝当却不得霞飞的欢心,尤其是贝当持续要求兵力轮替与增加火炮,却并未实施积极
的反攻,让正在筹备索姆河攻势且强调进攻的霞飞颇为不满。由于不便贸然撤换贝当,霞
飞在五月二日把贝当明升暗调为中央集团军司令,从而使贝当失去对凡尔登的绝对掌控。
贝当或许不再是第二兵团司令,但他作为集团军司令,仍继续影响着凡尔登地区的战局。
由于兵力捉襟见肘,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开始停滞,法军则在秋季发动一系列的反击,将
德军大致推回整场战役发起前的阵地。
索姆河:福煦与法约尔的心血
在1916年七月一日,法军参加了索姆河战役,福煦是北方集团军司令,法约尔是第六兵团
司令。
福煦与法约尔在此次作战中倾尽了法军截至当时为止的所有战术心得,以至于当英军在首
日蒙受超过五万人伤亡且在多个地段被击退,法约尔却用不足两千人的伤亡把德军打到落
花流水。
尽管如此,法约尔对整场索姆河战役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霞飞和福煦只关注于与英军联
手出击,这场攻势却缺乏显而易见的战略目标。他同意索姆河攻势能缓解凡尔登战场的压
力,但是针对这场攻势应如何实施,法约尔多次向福煦抗议,他认为法军应限制部署于索
姆河南岸,且应适当减低攻击频率。
福煦对于索姆河作战的争议并非毫无认知,但是他乐观的认为使用他研拟的阶段式攻略法
,必能持续突破德军防线,引领至德军的溃败。可惜的是,这样的目标在1916年实在仍太
困难,法约尔的悲观预测不幸成真。到了十月,法约尔的攻势已经几乎完全停滞下来,索
姆河战役并没有决定性的结果。
加利埃尼与利奥泰
加利埃尼在1915年十二月被任命为战争部长,他在任内殚精竭虑,苦心筹画法军的大小事
务,上自军、政关系以及出兵东地中海的决策,下至后勤与运输,但是他苦于霞飞的专断
独权,并且自身老迈多病,最终与1916年三月辞职,五月过世。
在北非,利奥泰的殖民地兵力有一部分被派回法国本土,而摩洛哥内陆的扎因邦联在同盟
国的支持下叛乱愈炽。仅在1914年十一月的一场交战中,北非的法军就有六百人战死,然
而利奥泰不愧是殖民地战争的宗师,透过组织快速纵队和建构防卫线,他仍能保持控制区
域、多次击退叛军,只是无力深入山地剿灭叛军根据地。
1916年十二月,利奥泰被政府征询担任战争部长的意愿,利奥泰欣然答应并返回本土,协
助抗击把自己老家烧毁的德军。他没想过的是,这将成为一段他人生中的挫折经历。
作者: nanshinner (白河)   2017-06-07 00:33:00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7-06-07 07:33:00
先推再看
作者: gfneo (gfneo)   2017-06-07 07:39:00
大推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7-06-07 07:40:00
敢问签名档有翻译吗(本文的那句原文?)尼维尔那句话后来被致敬到奇幻世界去了(虽说不喜欢尼这人
作者: assasin92 (←我 不 帅!)   2017-06-07 13:36:00
"Ils ne passeront pas"是凡尔登还是索姆河开始流行的?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7-06-07 13:40:00
凡尔登啊...法军在索姆河又不是防守方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7-06-07 19:00:00
作者: slightwing (后钦春期的诗)   2017-06-11 13:39:00
期待连载再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