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浅谈叙利亚战争五大会战[8]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6-05-20 01:04:59
帕尼翁战役
战争尾声
198 BC,安条克三世“大帝”已经攻陷了叙利亚南部,眼看就要挥军直入埃及,但他却突
然勒紧缰绳,掉头而去。
安条克三世不进军埃及是可以理解的,托勒密政府在他征战叙利亚的大半年间已经仓促再
次组织大军,其中包含斯科帕斯自西顿撤出的一万人以及他在希腊新招募的六千步兵、五
百步兵,托勒密国内无疑也有进一步的征兵─托勒密政府选择继续雇用斯科帕斯。
另外还需要理解的是,打败托勒密王国很容易,彻底占领并统治埃及却很难,特别是埃及
此时仍动荡混乱,而托勒密也仍有相当高的实力、影响力和支持。
安条克三世于是转而攻击托勒密王国在小亚细亚和色雷斯的滨海城镇,虽然部分城镇有较
顽强的抵抗,期间也曾遭遇地方上的王国与独立城邦的干涉,塞琉古军仍相当顺利的攻陷
了大量的托勒密属地。
第五次叙利亚战争在195 BC结束,托勒密政府被迫承认所有损失的领土,并且托勒密五世
迎娶安条克三世的女儿,这给予塞琉古帝国干涉托勒密政府的绝佳理由。
附带一提,斯科帕斯在战争结束前就因为意图在亚历山卓政变而被处死。这名在故乡政坛
受挫的骁将显然搞不清楚自己在别的地方搞政治的风险。
余波
由于托勒密政府败北过于惨烈,以及安条克三世利用软硬兼施、避实击虚的各种方法迅速
立足于小亚细亚西南侧和色雷斯的沿海,小亚细亚和希腊地区的各国都大感惊诧,部分政
权更感到相当惶恐。
在此同时,罗马共和成功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击败了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的腓力五世,把势
力范围延展至希腊和色雷斯,遂与塞琉古帝国发生摩擦,其主要症结在于先前塞琉古帝国
对于色雷斯地区的争议领土采取隐忍方针,和马其顿达成默契,但是在叙利亚冲突结束后
,原本准备翻脸的马其顿竟已被迫舍弃该争议领土,而被罗马和希腊势力取代。
这样的问题引导出的,就是罗马─叙利亚战争,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安条克三世被迫舍弃
托罗斯山脉以西的所有领土并缴纳高昂的赔款,甚至根据和约不得拥有战象,地中海舰队
也只能缩减至十艘战舰,可谓蒙受重创。
然而,塞琉古帝国还远未被打垮,只要领导得宜、妥善运用帝国的潜力,其实帝国仍大有
可为,罗马在地中海东岸的影响力此时仍偏低,而退出托罗斯山脉以东,某种程度上也缓
和了外交上的压力。
塞琉古帝国真正的考验,还未到来。
后话
帕尼翁战役决定了柯里叙利亚并入塞琉古帝国,但是,标题不是明明写说是五场吗?!还
有三场呢?
是的,接下来要谈的,是托勒密政府蒙受惨痛的挫败之后,王国与帝国之间又有什么重要
的冲突,而愈来愈错纵复杂的王室血缘和派系关系,又造成了什么变化。
附注:
目前讲的拉菲亚战役和帕尼翁战役,是叙利亚战争五大会战中有着较多文献与研究的,
接下来讨论的三场,则严重欠缺战役细节以至于在战术层级几乎无法着墨,
再加上我先前在“塞琉古与托勒密的陆军改革168-145BC”中已有提及一点战略情势,
所以接下来三场战役的篇幅会比较少,可能会稍微补充一点叙利亚战争中的部队介绍。
作者: icelocker (野渡无人舟自横)   2016-05-20 08:36:00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5-20 08:55:00
乱成一团,好复杂@@
作者: tenweli (tenweli)   2016-05-20 15:07:00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6-05-20 17:17:00
马格尼西亚会战就这样过去了……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6-05-20 19:37:00
作者: munichuihsin   2016-05-29 00:39: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