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浅谈叙利亚战争五大会战[3]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6-05-08 21:13:20
拉菲亚战役
指挥官
拉菲亚战役的两军的指挥官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一, 元首与宫廷宠臣
二, 本国大将
三, 佣兵军官或降将
在塞琉古方面,安条克三世亲自指挥了战列的右翼。由于兄长驾崩时留下的顾命大臣此时
已全部不在宫中,而皇帝的重要亲信仅太医和海军司令两人,所以陆军指挥官中没有其他
可说是政府高层的人物。
虽然在仅仅数年内就有不少伤亡,安条克三世麾下仍有许多出身国内的大将,他们指挥了
左翼的轻步兵、希腊裔后备役方阵、两翼的骑兵等部队,由于塞琉古军长年征战,本国将
领多半经验丰富。
安条克三世的阿拉伯盟军和各部佣兵皆由佣兵将领指挥,但有一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塞琉
古军最精锐的银盾兵竟也交由倒戈不久的埃托利亚的狄奥多图斯指挥,这显示出安条克三
世对于降将的信任。
在托勒密方面,托勒密四世徘徊于骑兵卫队和方阵之间,而最大的两个方阵─希腊裔与本
土裔─也由主持托勒密政府的两名大臣指挥,新建的本土裔方阵更特别由首席大臣索西比
乌斯统领。
然而,托勒密陆军因为国内政治的动荡以及前两年在柯里叙利亚的挫败,有许多将领都已
被处死或出走,有些甚至向安条克三世投诚,因此就连国内的部队也多由佣兵将领指挥。
因为托勒密军在拉菲亚战役的时候进行了整编,把士兵打散重新编制并加强训练,而这一
系列的改革多由佣兵将领指导,所以由佣兵将领指挥或许也是个较佳的抉择。
战役过程简介
拉菲亚战役的过程很容易查得,维基百科上即有描述,这里先稍微讲解一下战况演变,然
后要谈更细部的问题。
在战役开始时,双方的战象首先互相冲突,托勒密军的战象因为数量较少、占多数的北非
象体格和勇猛也不如印度象,因此在两侧都开始败退。
安条克三世率领塞琉古军的右翼趁势猛攻,取得了相当的优势,但是塞琉古军的左翼却也
遭到托勒密军的猛攻而开始败退。
安条克三世急于杀死托勒密四世且轻忽己方战线中央的战况,花费许多时间在追击托勒密
骑兵卫队,但托勒密四世在骑兵卫队遭击败时便已返回中央的方阵,并鼓舞方阵兵勇敢进
攻。
由于托勒密军的重步兵数量较多,并且有部分右翼骑兵回转攻击塞琉古军的侧翼,塞琉古
军的中央也开始败退,从而决定了胜负;安条克三世仓促赶回,却来不及扭转战况。
战役细节之探讨
一、 战象部署
在希腊化时期,战象部署可分为中央或两翼,以及前锋、阵中和后劲的不同位置,拉菲亚
战役中双方都将战象部署于两翼的阵前,是意图强取钳形攻势。
据考证,由于托勒密军的战象有使用象背塔楼的叙述,可知包含部分印度象,而其余则是
体型较小、不能装备塔楼的北非象。
二、 托勒密左翼的溃败与挽救
托勒密军左翼面对己方战象的败退与塞琉古军的进犯,蒙受严重打击,显示出骑兵面对战
象的无力以及方阵混乱时的缺陷。
托勒密左翼尾端的骑兵本有三千,其中更包含七百名卫队,还有上千名轻步兵掩护,但是
被大象惊吓、扰乱后根本无法抵御;同样的,托勒密左翼的禁卫军和轻盾卫队手持萨里沙
长枪,本应是难以击退的劲旅,却在被败退的战象扰乱后遭手持短矛的希腊佣兵杀入阵中
而溃退。
幸运的是,部分托勒密溃兵得以撤至紧靠的大营并与留守营内的卫兵发起骚扰,袭击部分
试图迂回的塞琉古士兵,再加上安条克三世亲领的骑兵精锐未有即时回转,托勒密军的中
央一时未被席卷。
三、托勒密右翼的胜利
托勒密右翼在战役中避开双方的战象,以右翼骑兵迂回突袭,配合上色雷斯步兵的标枪与
逆刃长刀,成功把塞琉古左翼的骑兵和轻步兵击垮;同时,托勒密右翼由希腊佣兵组成的
方阵也轻易击败了塞琉古阵营的阿拉伯部队。
在右翼取胜的托勒密军同时也在战线中央拥有较多的方阵兵,并且有托勒密四世本人、王
后阿尔西诺伊三世鼓舞士气,因此得以击败兵力较寡的塞琉古方阵,决定战役的胜负。
四、伤亡
据波利比乌斯的描述,托勒密军的死伤有1,500名步兵、700名骑兵,塞琉古军则伤亡接近
一万名步兵和三百名骑兵,并有约四千名步兵被俘。
在战象的部分,托勒密军有十六头死亡,塞琉古军则有五头死亡。波利比乌斯还说托勒密
军没有死亡的战象多被俘获,这造成一点争议,因为很难想像大部溃败的塞琉古军还能将
战场上的象都带回,有些人认为根本是写反了,有些人则认为这代表塞琉古军并未彻底溃
败,伤亡也可能没有那么高。
五、战役的立即影响
遭击败的安条克三世退回拉菲亚城外的大营,但是部队后撤之势难止,所以被迫将全军收
入拉菲亚城内,不久又再退回加萨城。
即使取得了胜利,托勒密军也无法扩大优势,这是因为承受了相当伤亡,以及受军费匮乏
、政治派系斗争所困扰。
简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战役后的结局
由于双方都无意久战,所以拉菲亚战役结束没多久双方就展开和谈并达成了协议,安条克
三世会交出埃琉塞洛斯河(Eleutheros River)以南已攻占的城镇,但托勒密政府要放弃该
河北岸的海滨塞琉西亚。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塞琉古军随即撤出南方的据点,托勒密军在接收城镇时也未受抵抗,
托勒密政府和军队内部却浮现许多动荡和不安。
地图
◤◥KILIKIA◤◥
◤ ◥◤ ﹊ ◢
◢ ◎Antioch
217 BC /6 ◥⊕Seleukeia-in-Pieria

◢ Laodikeia-ad-Mare
▌◎ ◎Apamea

◥◎Arados
◢﹌﹌﹌ ﹌╗Eleutheros River

◢◎Berytos
▌ ◎ ◎Gerrha
◢◎ Brochoi ◎Damascus
▌ Sidon
◢◎Tyre ◎塞琉古据点
▌ ◎托勒密据点
◢◎Ptolemais-Ake ◎交还给托勒密的据点
◢ ⊕割让给塞琉古的据点

◢ Palestine



◢ ◎
▍ Jerusalem

◢◣ ◢◣ ◢ ◎Gaza
◣◢ ◣▂▂◢◎Raphia

Pelusion
后话
安条克三世虽然未能一举攻克自塞琉古一世以来魂牵梦萦八十年的柯里叙利亚,至少收复
了海滨塞琉西亚,整体来说战争依然可说是小胜收场。
自柯里叙利亚班师回朝之后,安条克三世转头对付叛变的叔父阿凯夫斯,并在一系列的激
战后成功收复安纳托利亚的失地,大大重振了塞琉古帝国的威望,更后面的事蹟我们下回
再谈。
与此相反,托勒密四世在度过危机之后又回复为不理朝政的昏君,任由宫廷内的官员互相
斗争,使托勒密国内政治动荡,先前在战争中大量流失的军事人才亦没有有效回复。
在拉菲亚战役中开例让大量非菁英的本土裔埃及人接受方阵兵的训练,也使社会中下层的
人民产生了自信,并且不满于责任义务与权利的不平等,让托勒密埃及领土更为动荡不安
。埃及人叛乱的相关事件,我们同样之后再谈。
主要参考资料:同上一篇。
附录:塞琉古三世驾崩时留下的顾命大臣与下场
1.赫米亚斯
首席文官,善于权谋与外交,顾命大臣之首。
于220 BC被安条克三世派亲信刺杀而死。
2.莫伦
将军,其二弟亚历山大、三弟尼奥劳斯也都是大将,通称莫伦兄弟。
223 BC于中亚担任总督时叛乱称王,在220 BC被安条克三世亲征击败,自杀身亡。
3.伊壁琴尼
将军。
于220 BC被诬陷下狱,随即被处决。
4.阿凯夫斯
皇室旁系,将军,顾命大臣之次。
于220 BC叛乱称王,后于213 BC遭安条克三世击败,被处死。
作者: TK421 (TK421)   2016-05-08 21:23:00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5-08 21:31:00
让佣兵主导是双面刃啊
作者: lljjfrdr1 (111)   2016-05-08 21:33:00
作者: Nomic ((Nomis))   2016-05-08 22:00:00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6-05-09 08:33:00
托勒密和赛流古在叙利亚打的你死我活,马其顿在干嘛?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6-05-10 13:08:00
赛流古的右翼战象就这么纵容敌部绕过逆袭?至少也该向右旋转打击拖勒密中央吧?以位置来看可以抢在敌逆袭之前啊更正 赛流古左翼战象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6-05-10 21:02:00
请问一下,“库德族”在书上的的用字是kurdish、kurds吗?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6-05-10 21:41:00
几本书都在后面括号内加上kurds,说应该是库德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