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尼采|教育的真正秘密——最广泛的普及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9-12 19:32:38
尼采|教育的真正秘密——最广泛的普及教育恰恰就是野蛮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229991/%E5%B0%BC%E9%87%87-%E6%95%99%E8%82%B2%E7%9A%84%E7%9C%9F%E6%AD%A3%E7%A7%98%E5%AF%86-%E6%9C%80%E5%BB%A3%E6%B3%9B%E7%9A%84%E6%99%AE%E5%8F%8A%E6%95%99%E8%82%B2%E6%81%B0%E6%81%B0%E5%B0%B1%E6%98%AF%E9%87%8E%E8%A0%BB?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bpost_link&utm_campaign=01philosophy
我正要用同样自满的口气回答关于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的问题,差不多就在这时,我逐渐
感到,从远处哲学家的长椅方向传来的声音失去了原先天籁的性质,变得急切刺耳多了。
我突然意识到,我在倾听,我在偷听,我遏止不住地在偷听,我伸长耳朵在倾听。我踢了
踢我也许有些困倦的朋友,小声对他说:“别打瞌睡了!那里也许有我们可学的东西。那
些东西适合我们,即使并不是针对我们。”
我听到,那个年轻的同伴怎样相当激动地替自己辩护,哲学家又怎样用越来越有力的语调
对他进行抨击。“你没有变,”哲学家对他喊道,“可惜没有变,我无法相信,你仍是七
年前那个样子,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你,离开你时我怀着希望,但没有把握。很遗憾,虽然
我不高兴这样做,仍不得不扯下这段期间你给自己披上的那张现代教育的皮——我在那下
面找到了什么?仍是同样不变的‘概念式’(intelligibel)特性,就像康德所理解的那
样,但可惜也是不变的理智能力式(intellektuelle)特性——它可能也是一种必然性,
然而是一种不能给人以安慰的必然性。我扪心自问,你的心灵并不愚钝,确实有求知的渴
望,倘若你在与我交往中度过的全部岁月竟仍未留下更重要的印象,我的哲学家生涯究竟
还有何意义?看你现在的举止,好像你从来没有听说过整个教育方面的主要原理,而其实
在我们以前的交流中,我有常常强调。说吧,这个原理是什么?”
“我记得,”挨了骂的弟子答道,“您经常说,倘若人们知道,最后真正教育成了的和一
般来说能够教育成的人数目是如此难以置信地稀少,就没有人会愿意受教育。然而,如果
不是有众多的人违背其本性,只因受了诱人幻觉的支配而参与受教育,就不可能有这真正
教育成的少数人存在。人们千万不可公开泄露真正教育成的人数与庞大的教育机构之间可
笑的不相称;这里隐藏着教育的真正秘密,即无数的人表面上似乎是在为了自己受教育,
实际上是在为了使少数人受教育成为可能而替教育事业工作。”
“就是这个原理,”哲学家说,“不过你是否忘记了它的真正含义,以便相信你自己是那
少数人中的一个?你是这样想的——我洞若观火。可是,这是我们这个有教养时代毫无价
值的标志之一。人们把天才的权利加以民主化,目的是解除真正的教育工作和教育需要。
只要可能,每个人都想坐在天才栽种的大树树荫里。为了使天才能够产生,就必须为之工
作,而人们却想逃避这艰难的义务。怎么?你是太骄傲了,因此不愿意当教师?你瞧不起
大批挤向学校的学生?你带着蔑视谈论教师的使命?你以敌视的态度与多数人划清界限,
然后想过一种孤独的生活,模仿我和我的生活方式?我必须经过长期顽强奋斗才终于达到
的目标,即能够作为哲学家而生活,你相信自己一下子就能立刻达到?你不害怕孤独会在
你身上为自己复仇吗?若要尝试做一个文化隐士——一个人就必须拥有一种过剩的丰富,
以便能够从自己出发为万物生活!——杰出的年轻人啊!他们相信自己必须仿效的东西,
正是那些唯有大师才能具备的永远是最困难最高贵的品质,而正是他们应该知道,这有多
么艰难和危险,有多少天赋优秀的人可能毁在这上面!”
“我不想对您有任何隐瞒,我的老师,”这时那个同伴说,“如果只是为了能够完全献身
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事业,我从您那里听的教诲未免太多,在你身边待的时间也未免
太长。对于您经常指摘的那些平庸的错误和误解,我的感受是太鲜明了——可是我在自己
身上找不到一种力量,可以使我在英勇的斗争中取得成果。我被一种普遍的懦弱所控制;
孤独中结不出骄傲和自负的果实。我很愿意向您描述,我在当今如此活跃和迫切地提出的
教育和教学问题上发现了怎样的标记。我认为,我必须区分两种主要倾向,——两种支配
着我们教育机构现状的潮流,它们表面上相反,但都具腐蚀作用,从它们的结果来看终于
合流:第一种是尽量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冲动,第二种是缩小和削弱教育本身内涵的冲动。
基于各种理由,应该把教育送往最广泛的阶层——这是第一种倾向的主张。相反,第二种
倾向则要求教育放弃其最崇高最高贵的使命,屈尊为其他某种生活形态服务,例如为国家
服务。
“我相信,人们不难觉察,尽量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呼声在哪个方向上叫得最起劲。普及教
育是最受欢迎的现代国民经济教条之一.尽量多的知识和教育——导致尽量多的生产和消
费——导致尽量多的幸福:这差不多成了一个响亮的公式。在这里,利益——更确切地说
,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按照这一倾向,教育似乎被定义成了一
种眼力,一个人凭借它可以‘出人头地’,可以识别一切容易赚到钱的捷径,可以掌握人
际交往和国民间交往的一切手段。按照这一倾向,教育的真正任务似乎是要造就尽可能‘
courante’(通用)的人,与人们在一个硬币上称作‘courant’(通用)的东西属于相
同性质。这种 courante 的人越多,一个民族似乎就越幸福。因此,现代教育机构的意图
只能是按照每一个人天性能够变成‘courant’的程度来对其加以促进,如此来培养每一
个人,使他依据其知识量拥有尽可能大的幸福量和收入量。每一个人必须学会给自己精确
估价,必须知道他可以向生活索取多少。按照这种观点,人们主张‘智识与财产结盟’,
它完全被视为一个道德要求。在这里,任何一种教育,倘若会使人孤独,倘若其目标超越
于金钱和收益,倘若耗时太多,便是可恨的,人们通常拒斥这些不同的教育趋向,视之为
‘不道德的教育伊璧鸠鲁主义’或‘更高级的利己主义’。按照这里通行的道德观念,人
们所要求的当然是相反的东西,即一种速成教育,以求能够快速成为一个赚钱的生物,以
及一种所谓的深造教育,以求能够成为一个赚许多钱的生物。一个人所允许具有的文化仅
限于赚钱的需要,而所要求于他的也只有这么多。简言之,人类具有对尘世幸福的必然要
求——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但也仅仅因为此。”
“我想在这里插几句,”哲学家说,“在这个笼统的描述中有一个大危险,甚至是巨大的
危险,就是大众随时会一下子跳过中间阶段,直奔尘世幸福而去。现在这被称作‘社会问
题’。在大众看来,照此情形,绝大多数人接受教育似乎只是极少数人获取尘世幸福的手
段而已:‘最大可能的普及教育’使教育大为贬值,以至于它不但不能赋予人特权,甚至
不能使人受到尊敬。最广泛的普及教育恰恰就是野蛮。不过,我不想打断你的探讨了。”
那位同伴继续说道:“人们到处勇猛地追求教育的扩大和普及,除了那个如此受欢迎的国
民经济教条之外,还有别的动机。在有些地方,人们普遍担忧宗教迫害,对于此种迫害的
后果心有余悸,因此,所有社会阶层都怀着贪婪的渴望欢迎教育,从中所吸取的正是能够
释放其宗教本能的因素。另一方面,无论何处,国家为了自身的生存,也竭力追求教育的
扩展,因为它信心十足,知道无论怎样厉害地把教育放开,都仍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事实证明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最大规模的教育培养出了它的公务员和军队,在与其他国家
的竞争中,这种教育归根到底始终是对它有利的。在这一场合,国家的基础必须十分广阔
和坚固,才能使得复杂的教育穹顶保持平衡,就像在前一场合,过去某次宗教迫害的遗痕
必须十分清晰,才能迫使人们寻求一种如此可疑的反抗手段。——所以,哪里只要响起大
力普及国民教育的大众呼声,我就总能很好地辨别,激发起这个呼声的是对收入和财产的
旺盛贪欲呢,是从前某次宗教迫害的烙印呢,还是一个国家对自身利益的精明算计。
“与此相比较,我感到,来自另一个方向的另一种调子虽然好像不是这么响亮,但至少同
样坚决,那就是缩小教育的调子。在整个学术界,常常可以听见人们悄悄地谈论这个话题
;普遍的事实是,现在由于过分地使用学者为其学科服务,学者的教育变得越来越偶然,
越来越不可能了。如今学术的范围已经扩展得如此之大,一个资质虽非超常但良好的人,
倘若他想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潜心于某一个专业领域,对其余领域只好不闻不问。
如果他在他那个领域算得上是鹤立鸡群,在所有别的领域——这意味着在一切主要事情上
——他却属于鸡群。所以,某一专业的一个精英学者很像工厂里这样一个工人,他终其一
生无非是做一个特定的螺丝钉或手柄,隶属于一种特定的工具或一台机器,在这一点上他
当然能练就令人难以置信的精湛技艺。在德国,人们知道给这个痛苦的事实也披上一件了
不起的思想外衣,甚至把我们学者的这种狭窄的专业技能,以及他们越来越远离正确的教
育当做一个道德现象来赞叹,‘精益求精’、‘埋头苦干’成了漂亮的口号,专业范围外
的缺乏文化被当做高贵知足的标记大肆炫耀。
“在过去若干世纪里,在人们的概念中,学者而且只有学者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这是不
言而喻的;从我们时代的经验出发,人们会感到无法接受这样简单地把两者等同。因为在
今天,一个人为了学术的利益而被榨取,这是到处都没有异议地接受的前提,还有谁问自
己,一种如此吸血鬼似地使用其造物的学术究竟能有什么价值?学术分工实际上在追求的
目标,正是各地宗教自觉地追求的那同一个目标,即缩小教育,甚至是毁灭教育。然而,
对于一些宗教来说,按照其起源和历史,一种要求是完全正当的,用在学术身上就会在某
个时候导致自我毁灭。我们今天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在天性认真的人关心的一切普遍性问
题上,尤其在最高的哲学问题上,上面所说的这种学者已经完全不再有发言权;相反,如
今寄居在各学科之间的那个起黏合和联结作用的阶层,即新闻界,却相信自己在这里赋有
使命,并且以符合其本性的方式在执行这个使命,也就是说,如名称所显示的,作为一个
按日付薪的临时工。
“两种倾向在新闻界合流,教育的扩展和缩小在这里握手言欢;日报直接取代了教育,无
论谁,包括学者,今天如果还有教育的要求,便习惯于依赖这个起黏合作用的中介阶层,
它黏合一切生活形式、一切立场、一切艺术、一切学科之间的缝隙,它稳妥可靠,就像日
记帐簿一向都让人放心一样。现代教育特有的意图在日报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就像
在同样的程度上,记者——为当下服务的仆役——取代了伟大的天才,一切时代的导师,
把人们从当下解救出来的救星。现在,请您告诉我,我的杰出的大师,到处都在逆一切真
正的教育努力而行,我该如何怀着希望与之斗争,我怎么有勇气作为一个势单力孤的教师
出场,既然我清楚地知道,每一颗刚播下的真教育的种子马上就会被伪教育的碾子无情地
压碎?您想一想,今天一个教师最用心的工作会是多么徒劳,譬如说他想把一个学生送回
无限遥远但极其感人的希腊世界,回到教育的真正故乡,可是,在下一个钟点,这个学生
就会抓起一张报纸,一本流行小说,或一册这样品质的书,其文体已盖上了今日教育野蛮
而令人恶心的标记。”
“静一静!”这时哲学家用有力而同情的声调喊道,“现在我更理解你了,刚才我不该对
你说那些难听的话。你完全正确,只是不可丧失勇气。现在我要对你说一些能够安慰你的
话。”
原载:暴风骤雨
作者: BlackBass (台独武装大叔)   2018-09-15 02:45:00
呃...我想说 你可以先学会缩网址吗?
作者: e1q3z9c7 (午仁)   2018-09-19 22:28:00
可以用BBS排版小帮手让每句空行方便阅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