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外文正取心得(针对文学)(代PO)

楼主: valmiki (valmiki)   2018-07-01 14:22:30
(这篇是我替另个正取生代PO的,故以下与上篇作者(本人我)非同一人,谢谢大家。)
前言:
我是去年外文系转学转系考正取。106学年正式进入外文系。
其实去年考上时就很纠结该不该分享我考上的心得。因为我有些经验难以复制(比方说越级打怪,大二就跑去修外文系大四必修),所以一直觉得没办法给大家实际的策略规划或实力养成等帮助。不过看到最近其他认识的转学考朋友都po文分享,总觉得该分享些什么,希望多少能帮助大家。
而毕竟现在离考前大概一周,我想谈的与其说是西概单科的准备,不如说是“念文学”需要有的一些概念(当然这也是可以应用在念西概上)。
正题:
我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去描述我应对文学/文学课时,脑子里那抽象的反应。参酌恩师黄山耘老师一些课堂提过的想法跟论述,再加上我自己一路念文学下来的体悟,我决定用三个词汇去描述这样的运作模式:
“感觉”、“问题/想法”、“(文本)证据数据库”
1. 感觉
我之前修西概时,同组的学妹们常常在讨论时没什么想法。我觉得这要先回到更原初的一个点:感觉。
你读文本时究竟有什么感觉?(除了很难很累以外)
感觉是最好延伸的一个点。你今天读一个文本,有了一些感觉,这些感觉就是你能够继续延伸成好的想法甚至是论述的一个出发点。
当然,不太可能对每部作品都很有感觉(像我碰到新约圣经只会翻白眼)。但让你看文本看得“冷感”或“干意满满”,也是一种好的出发点──带着恨意产出好的论述把文本批评下去,也是蛮抒压的事情。
最怕的就是麻木,毫无反应。
对一个文本麻木还能理解,但要是读西概到现在几乎每个文本都麻木,我只能说你可能需要仔细想想该不该念这个系。当你转进来后,你有九选五(英美文学)、小说戏剧、文学专题等等课程,文学你是逃不掉的。如果念文学让你无感,又何必特别转进这个系?台大外文毕竟重视“文学”。台湾应该有其他更好以“语言”见长的外语学系,你该考虑的是这些学系。
2. 问题/想法
当你有一个感觉后,你该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有这种感觉?
问了这个问题之后,你可能会找到解答(你的想法),又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但没关系,这是非常自然的。
这代表说你有在思考。
思考这一件事情,在台大外文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学会不断地自我问答,让自己的思考持续迈进,才能符合这个系的门槛。
当然,以西概的考试来说,老师们出的考题,就是他们或学者们读过文本后,“感觉”且“思考”过后,认为值得去讨论并提出“想法”的“问题”。
如果你能做到你在阅读文本时,就提出这些老师/学者们关注的要点。那就代表说你的思考层次有抓到他们的那个点。
若没有也没关系,训练自己看到他们的问题时,产生些“感觉”。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在乎这些,去体会一下他们到底感受到什么。以及,学起来。让自己能像他们一样问出这样的问题及产出相应水准的思考。这样你在阅读其他文本时,你一开始就能抓住一些要点。而不是看到考古题后才开始思考题目到底要什么。
当然,没有读心术,不可能百分之百猜到出题老师的题目(像我就是猜题苦手)。不过,也许你原先读文本时,虽没有问出一样的问题或想法,却有些类似的“感觉”或“想法雏形”,这些东西就会在你考试时被刺激,重新涌现,你作答时就会比较顺。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认为“感觉”很重要。
3.(文本)证据数据库
当你有自己的想法时,你可能以为写下来就没错了。但是,今天产出“论述”跟你表达你喜欢吃什么这种想法不一样,你需要做更精致的东西。
这就是阅读并建立(文本)证据数据库的重要性。
所以说,为了考西概考试,事前把文本都念完很重要。因为你才能跟别人说:“我之所以会有….的想法,是因为文本里面….,我认为这有….的效果,进而影响读者/我的诠释”。
你不提出一些证据支持你,你讲出来的话跟废话是一样的。我也可以对大家说“我觉得莎士比亚真的很棒,他用字hen厉害hen优美”,纵然我一个例子都提不出来,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都没看过(好啦其实我看过一部)。
这样的说法是不合外文系的标准。
此外,寻找更多的资料跟证据,也是帮自己解答阅读时产生“问题”的要点。闭门造车是没有好事的,文学也不是关起来想就好了。多讨论或是多找一些资料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除了西概以外,要是以后上其他文学课,可以更进一步地去阅读期刊文章,增加自己的数据库。像这学期修了一门课,为了生出期末Paper我看了一些期刊文章,最后用这些学者的论点来加以支持我自己的东西。
所以简单来说,有没有做好“找到足够文本证据”,就是决定你只是漫谈想法,还是产出好论述。
然后提到这个,不免又要提到长腿我朋友今天凌晨发文,他提到掉书包(酥包听起来好好ㄘ)这回事。我觉得这概念可以跟这里的证据数据库一起谈。
重点就是,“不要本末倒置”。这个是用来“支持”的证据,而不是“取代”你的想法。如果在考卷上只是不断地堆叠引用,一直引述Norton/老师/你隔壁同学的话,只会让你显得没想法。没想法就不存在,不存在也不可能考过的。
所以,请大家回去顾好“感觉”跟“问题/想法”,这才是最根本的地方。至于“(文本)证据数据库”,比较像是一个你要进一步产出论述时,你所需要的工具。
4. 除了西概以外:到底念外文系怎么跟别人不一样?
其实这一点很多是恩师黄山耘老师的概念。我只是用我自己的话跟经验来说他。如果讲得没有黄老师好,请大家去搜他的网站,他很多话所以一定找得到这些话的内容(欸)
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似乎觉得读文学就是很主观,“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就这样,没别的”。可是今天进来外文系,如果还是这样的话,那要怎么跟别人不一样?
因为我那时修的是小说课,黄老师就说:“非外文系的人念小说也是有感觉/想法,那作为外文系的学生,我们要怎么样跟没受过训练的人不同?”(凭记忆去quote,可能有文字上的出入)
那当时的小说课,我们每个人都得生出两个讨论问题,老师则依照问题的品质给分。黄老师认为能问出一个好的问题很重要,好的问题才能够引出好的想法。我就用这点带回去我刚刚说的东西。
当我们念完文本后,我们会有很多的“感觉”,那我们要做的事情便是“筛选”这些感觉,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排除(比方说“Augustine你怎么不去死死你的Confessions超级无聊”,这种感觉无助于发展问题),去芜存菁后再从中延伸出问题。
至于什么叫做好的问题?最常听到初读文学/大一学弟妹/当年很废的我很爱问一种问题:“到底作者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做?”
Well,黄老师在课上就跟大家说,唯一能知道作者在想什么的方法是观落音。除非你问他本人,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我想,如果会观落音或通灵的话,人生的路还很宽阔,真的不用特别来念外文系啦。(我要是会通灵,第一件事情一定是跑去找Dante然后疯狂骂他。去他的Divine Comedy)
所以,一个好的问题,是我们能够从文本或其他证据找到答案,给予我们的想法或诠释作为解答,并且产出好论述的问题。(然后这一路从input到output的过程,就跟我上面提到的三个概念有关)
这也就是外文系最后出来能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大家共勉之。
5. 我的亲身例子
讲了这么多,我决定用当初上小说课遇到的状况作为例子。
那时候读James Joyce的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天气很冷文本很难,每天都擦干眼泪才去上课(浮夸)。这部作品念了好几周,其中一周不知道为什么读起来比较简单,虽然略微枯燥,却没有那么意识(乱)流的感觉。当下当然是很开心,跟组员(大四大五的哥哥姐姐们,hen强让我压力hen大)讨论时也更有自信了一些。
结果上课讨论完毕后,老师在带一些close reading时,他有提到这次阅读进度的“文风丕变”。简单来说我们的主角在前面的部分放荡(这词我讲的)后,决定要回归天主教的怀抱,因而导致那一整个part变得相当自制且枯燥,且不断地提及跟天主教相关的人事物。
听完之后我整个人呆了。我是有“感觉”的,但我没有“想”到这一点!这时候让我更体会到,往自己的感觉深入下去,延伸出想法是多么的重要。
很多时候你对重点是有感觉的──那就是这部作品如何去影响读者的要点──但你就是跟一般人一样,看过去被影响了,就跟它说再见。浑然不觉。
所以,透过外文系的训练,是要能够“读出”这些东西,并加以讨论的。而不是看过去就没事然后跟它说再见。
结语:
打了这么长一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当然,如果你觉得完全不赞同,完全不想念文学也没关系。学弟妹也很多进来再等转系的。只不过要有心理准备,后面几年的文学课可能会上得很痛苦。
以及不小心在文学课上讲出太没脑的话会被隔壁同学(such as me)鄙视而已。
谢谢大家看到这里。希望大家可以考过,一起在台大外文努力 <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