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清华电机正取心得

楼主: y956403 (寻欢)   2017-08-15 05:06:19
前言
转学考之路,将近八个月的时间,起初只是一个“看看自己有多少能耐”
的想法,从一开始轻松的态度、到后来逐渐看重这场考试,甚至到了非上
不可的决心,如今总算告一段落,也有了还算满意的成绩。有鉴于准备考
试期间得到此板莫大的帮助,以及心得文无数次的阅读,决定将自己这段
时间以来的准备心得写下来,搭配上个人的连篇废话,一方面记录下这半
年的心路历程,一方面也分享给有需要的人,也算是一点回馈。
背景与动机
从以前到现在,我就是一个“容易满足于现状”的人,升高中时利用免试
入学考取美丽华附近的社区高中后,觉得还算满意,就没有打算准备基测
(我是最后一届基测考生);升大学时目标交大却只考上中字辈某间,明
知道内心隐约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你是考差才只有这样,以你的实力数学
不可能只有十三级分,刚考完时还抱持着用指考翻身的热情,但在周遭的
人不断夸奖下(学测考完我是全班第三名),以及自己考完学测后,不想
把上大学前所剩不多的时间全部花在念书,就开始觉得中字辈也还算不错
,于是打消了念头,尽情地玩耍了(现在想想有点后悔,躲的了指考躲不
了转学考QQ)。
指考放榜后,班上几个每天打球、打网咖的同学,竟然考上了清大、中央
等等的学校,对当时的我而言算是一个很大的刺激,为什么段考都维持在
前几名、学测也考得不差的我,考上的大学却与这些人同等级,甚至还被
追过?想要转学考的念头就像颗小小的种子,在这时悄悄地被种下。
上了大学以后,发现系上的同学与读书风气都跟我所想像有很大的出入,
我幻想中的大学是同学在图书馆准备期考、互相切磋成绩,但这一年之中
,这些景象几乎不曾出现在我眼前,也许是我自己也没有很努力去追求吧
,就觉得班上大多同学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室友也常常玩电脑到凌晨
,反观我一位考上交大的高中同学,常常跟我说他的室友在念书、写报告
,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来错地方,也开始思考这究竟是不是我要的。
最后在与家母共同讨论后得出的结果是:反正念理工的学生,研究所无疑
是必须往上洗,不如趁著大一课业压力不大,试试看转学考,一来多个翻
身的机会,二来转学考的科目也是我较感兴趣的,再加上我这个人常常需
要一个目标才愿意去努力,利用转学考来督促自己念书也无妨,反正如果
考上就当作自己赚到,没考上也没损失,等研究所再来洗学历也行。这是
我一开始对转学考的想法,而此时已是一上尾声,差不多十一月左右了。
准备过程
原本我只是抱持多一个机会的想法,也不想花家里太多钱,加上我没骑车
也没开车,又很怕麻烦,不想要三天两头搭公共汽车去补习,所以打从一开始
就决定自己念,资讯自己找、教材自己订,我是刚好十二月一号才收到网
路上买的大物精要、开始正式念书。
因为没有补习,我从转学考的科目、名额,到各科的教材、考古题,通通
都要自己想办法,一开始我就花了很多时间在决定我要报考的学校。老实
说,我曾经想过要考台大,觉得自己既然是拼一次,又不是被退学,干脆
直接挑战第一学府,所以我的考科才会选择微积分和物理,但是为什么后
来又改变心意呢?原先我是怀抱着“台大情怀”,觉得只要是台大,我都
愿意去就读,但是家母认为出路还是比较重要,如果考上的是冷门科系,
那不如留在原校(算是热门科系),研所再努力一点就好。我想想也有道
理,于是在一番考虑过后,决定改考台联大,毕竟只考虑热门科系的话,
台联大还是比较容易上榜一点。
有时候家母会担心我没补习,资源是不是会比其他考生少?的确,补习班
除了专门教转学考的师资以外,还会有考卷、习题等资源,以及那些曾是
上榜生的助教;但我从小到大都没补过习,还不是活到现在好好的?我的
想法是:只要自己勤奋一点,网络打开还怕资源不够吗?所以我也要勉励
那些想要考试但不方便补习的人,连我这种十二月才收到书、才开始准备
的人都能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你们有什么借口跟自己说不可能?
那自学有没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我看过许多人是中途才决定准备考试
,当他们进入补习班后,等待着他们的是大量的进度,每天除了上课之外
就是坐在那边看影片补带子,对我来说是很枯燥的;反观自学,能够自己
依照每天的状况来安排进度,光是这点就已经是考生很大的幸福了。还有
一个很重要的优点是,它让你学着思考自己要什么,是应该多买一点题库
呢?还是再把课本念一次?你会在每一个决定中更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毕竟人生不可能一辈子都有补习班可以报、都有人帮你准备好,学着自己
安排、规划,我认为是更为重要的能力。(当然补习也有它的好处,可以
参考其他高手的心得)
顺便解释一下为什么会选择清大而不是交大。当初在拟定志愿序时,我也
曾经把交大电机甚至电工摆在清大电机前面,至于为何会改变顺序呢?其
实这两间学校对我来说都已经够好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可能要等到大三、
四甚至研究所才会比较有感觉,但我目前对于未来想要从事的领域并没有
什么概念,所以我就在参考了校园、系馆、转学考分数高低之后,决定将
清大填在前面;而且我在填志愿序的时候,压根儿没想过会上前几个志愿
,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比较其他科系之间的差异,至于电机系到底哪一
间要放前面,我反而很随性地用个人偏好来决定,没想到还真的就考上了

前面看了许多废话,终于要开始进入重点,以下我会用科目作为分类,仔
细地写下我对于这场考试所做的准备以及教材的选择,提供给有需要的人
参考,这部分也是我认为对于读者而言最可能有所收获的地方;不过还是
要强调,以下都只是分享我个人的方式,请读者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准
备方法,千万不要盲从。
微积分:
基本上我都是跟着自己的步调,一方面准备转学考,一方面也应付学校的
期考。我主要用的教材有:微积分学习要诀、刘明昌102-105历届试题详解
、台大微甲二组102-105期考题目,我对于微积分的想法是:观念不算多,
但是题目很活,只要出题老师想要,他绝对可以考倒你,出那种你几乎没
办法第一次看到就解的出来的题目(如105年台联大理工微积分最后一题)
,所以题目量非常重要。
原文书虽然我买了两、三本,但是没有一本是扎扎实实看完的,对我而言
中文书简单好懂,有不清楚的地方上网找也都有答案,甚至我也私讯问过
刘老师问题;但是这是我的情况,不代表对每个人都是如此,有些人就觉
得原文书才是最根本的教材,毕竟教授总不可能看着要诀或细说出题吧。
同样地,有些人会利用开放式课程来上课,但我从头到尾只看了不到十堂
,不过这也是我自己的做法,真的无法自行理解书上的观念时,还是要赶
紧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或课程,甚至花钱去补习。
学习要诀我是十二月中才收到,所以也是从下学期才开始念。一到六章大
约各念两次,七八九章约各念三次,至于微分方程我只会最基本的那种题
目,再稍微难一点我就完全不会解了,不过看考古题好像也只会考这种程
度,就不打算钻研它了。写过考古题的人都知道,后面的级数、多变量、
梯旋散能变的花样较多,也较常考出具鉴别度的题目,但是前面的东西可
以说是后面的基础,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把地基盖稳,否则你算到后面还要
一直复习积分技巧之类的东西,只会更辛苦。
念法的话原则上我就是照着课本往下念,只有遇到一些冷门不常考的章节
才会先跳过,如拉阿比法、加玛贝它等,但我最后还是有念过一次啦。遇
到重点或公式就用蜡笔、铅笔画记,遇到题目就另外找计算纸写,因为我
不喜欢书上都是计算过程;另外建议大家遇到想不出来的题目时一定要尽
快想办法弄懂,我原本是先在书上贴便利贴,想说之后再回来解决,但是
题目量一多,你很容易懒得回去翻那些题目,像我自己也是有好几张还没
撕下就进去考了,所以能尽早解决还是上策。第一次写的时候很容易想不
出来,我通常是先把书上的解法看一次,然后再盖起来自己试着解,如果
有那种比较难、比较经典或是比较有技巧性的题目,我会在题号旁做个记
号,或是圈出关键步骤,甚至在旁边写个小提示,提醒自己留意这个特殊
的想法,下次写到这边才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复习时也比较方便找到它
们,而这些难题经过多次计算后,也会逐渐变成智障题。
台大微甲二组的题目基本上我没有很正式地写,反而比较仔细看它的详解
,因为我主要是用来学习严谨的计算过程,毕竟考试常常会有计算题或甚
至证明题,还是要稍微熟悉一下正式的写法,否则就算你知道答案,还是
可能因为计算时的小细节而被扣分,那就很可惜了。
至于一组的题目,我一开始有印了一、两份来写,但是真的太“数学”了
,于是就作罢。不过如果是想要考台大B组或是台大数学系,我想还是应
该要练练,毕竟出这些题目的教授,也许就是出转学考考题的人也说不定

另外我有准备一本“难题整理本”,如我前面提到,微积分的题目多变且
灵活,遇到那种我觉得会考、有深度、必须会的题目时,我就会把题目和
解法抄进去,有几种解法就抄几种,把思路完整地收录进去,这样的好处
是到了考前我只要念这本就行,因为这里面的题目都是我不会或不熟的,
念一题就学会一题,完全不浪费时间,我去考试也只带这本,投报率破表

考古题的部分,因为我买的是102-105年的版本,又不想买电子书看得很累
,所以大部分的学校我都只写这四年,写的次数分别是:中字辈和政大不
分科系各写一遍,台大A太多证明题所以没写,成大台综大台大BC各写约三
遍,台联大每份写了不下五遍。这样的年份其实是不太够的,很容易疏忽
一些以前考过的经典题。写的方式我是直接买一包A4纸,标上校系、科目
,并且记录花费的时间,最后把这些纸整理起来,方便未来再复习;而每
当考完一份,我就会把答错的题目订正好,再把学到的新观念腾到要诀中
,甚至把题目整个收录进难题本里,让自己可以用有限的资源学到最多东
西,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在刷考古题时要再多写几年。
物理:
由于我的系今年把普物必修删掉,为了准备转学考,我有特别去加签电机
系的普物,让自己有老师可以问,弥补自修的不足,但是学校的课基本上
我也只是听听,没什么动笔,偶尔甚至直接翘掉,期考也是用自己准备转
学考的步调去准备,倒也考得不错。顺带一提,我去加签的时候遇到一个
和我同系的女生,我就觉得她一定也想考转,果然最后在她脸书发现她上
了交大电机。准备的过程中,我主要用的教材有:大学物理学精要、吴铭
士四百题、刘宗儒93-103历届试题详解、台大张宝棣开放式课程,特别说
明一下,我觉得普物就是属于那种观念多、杂,但考的不深的科目,有时
候大物精要会漏讲一些部份,或是交代不清楚,虽然那东西很简单,只要
记下来就一定会写,但是你完全没看过的话也是写不出来,所以我才用开
放式课程来补充,但我看的方式也不是很有规划,只有在宿舍无聊时打开
来看看而已,原文书则是完全没念。
大物精要我整本大约念了两次,但是有些重要章节我遇到题目时会回去多
翻几次,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章节有:转动(我的弱点)、热力学、电磁学
、近物,这些都是每年几乎必考的,要好好把握住。念的方式其实也是乖
乖照着读,遇到重点就划记,遇到题目也是写在计算纸上,非常中规中矩
。我是以“先念出一个结构,再利用每一次写题目时抓出错误,慢慢补上
小细节”作为我念书时的圭臬,所以其实我的进度不算慢,但是有一点要
注意,那就是写题目要把学到的新观念写起来,只是记在脑子里的话很容
易忘掉的,东西真的很多。
这科因为内容很多,章节也很多,我有另外准备一本活页式的笔记本,念
完一个章节就把精华节录进去,之后就念这本就好,有什么要补充的也直
接腾进这本,我觉得这样的方法很不错,写字的空间比较能自己掌握,也
比较方便携带,我考试时就是带这本,建议大家如果要整理自己的笔记,
可以善用活页式的本子。另外就如同微积分,我也准备了难题本,此处不
再赘述。
开放式课程为什么选择台大张宝棣教授呢,其实只是因为曾经看到板上有
人推荐他,说之前台大物理系的普物就是他教的(印象中啦我也忘了),
加上他的章节还算完整,不过他有时会突然开始说教,大家可以用1.5倍速
听他的课。不过我觉得除了参考板上的推荐以外,自己实际去比较、试听
才能真正选出适合自己的课程,也比较听得下去。
吴铭士四百题我是在PTT上买的,原先打算整本写个两、三遍,因为听说对
于前段学校的转学考很有用;但开始写后发现,答案错误非常多,我个人
很不喜欢那种“自己练习、不对答案”的感觉,所以到后来就没有很认真
计算,整本只有翻过一遍,用来欣赏过去的一些题目,看看有没有什么值
得注意或是漏掉的观念而已。如果读者是接着要考试的人,我觉得这本没
有很必要,但前提是你其他题目要勤练。
考古题我写了不少,中正中山中兴都是那本书中每份各一次,台大成大则
是各三次左右,一间学校就有十份左右(含104、105年度),题目量很多
但真的要乖乖刷,很有帮助,像今年台综大就考了不少考古题。另外台大
93我跳过了因为实在太难,好险近年来的难度都逐渐降低,如果像以前那
样,也许我就落榜了。台联大的题目我每份写了快五遍,甚至连考试当天
都特地早起写个几份,写到后来都快记起来了,但是每一次批改出来的成
果逐渐进步,也代表自己慢慢念出一点东西,会很有成就感的。
国文:
终于到了愧疚的两个共同科目了,因为我的策略是以专业科目来得胜,所
以这两科几乎只有皮毛式的准备,没有很完善的规划,读者可以看看就好
,不要学习我的错误示范。
上学期完全没有准备,下学期遇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开始写作文给她批改
,平均大约每周一篇,考前有增加数量。我个人觉得自己是满会掰的,学
测长篇作文拿了全班最高分,但是整整一年没写真的退步非常多,还是建
议各位要稍微写个几篇,不要完全摆烂,练习题目大多来自台大、台联大
的考古题。
另外我推荐一本书:王鼎钧的“青春第二课”,里面收录了许多名人的故
事(大多是外国人),一篇大约十分钟就可以看完,短时间想要增进写作
时的“举例能力”满好用的,可惜的是我太晚发现这本书,到了六月才开
始利用吃早餐的时间看。
原本其实有打算写一些学测或指考的选择题,想说稍微准备一下,但是看
了看台联大的考古题,发现有许多都是“智力测验”程度,台综大我报考
的科系又刚好都不考国文,加上觉得国学常识如此繁杂,就算念了也不一
定会考出来,索性就不准备了。
英文:
老实说这科是满重要的,一方面它是一种“基本能力”,一方面它在某些
校系的权数与微积分、物理相同,但是我的准备实在是看不出我重视它,
深感愧疚。
上学期还想说稍微准备一下,偶尔会去买个advanced来看,总共大约买了
两、三本而已,另外还有背许章真的托福字汇(绿皮那本,我写过两、三
份台大考古题,很多单字在里面找的到);但是到了下学期之后,因为学
校没有英文课(升大一的暑假提早修完),微积分跟物理的进度也越来越
多,就开始没在准备英文了,甚至也没写考古题,是到考前的休息时间才
在抱佛脚,但也太迟了。就这样抱着英文科“否放”的心情去考,没想到
成绩出来后,台联大比我想像的高出不少,应该是上辈子有烧好香,至于
台综大呵呵。建议读者如果不打算花太多时间准备这科,至少把考古题写
过一遍。
成绩公布
台联大:
微积分:92
普通物理:82
国文:78
英文:74
结果: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系二年级 正取 (加权总分500 / 正取标准436)
考完试当天下午就知道自己微积分第一题粗心了(8分QQ),不过心里想
著的是后面手写不知道够不够严谨,反而没有一直挂念那题,但是打开成
绩单的瞬间真的呕死了,差一点就能拿满分,看来我又重蹈学测的覆辙呢
;普物很意外地考了填充题,但老实说差别不大,都一样只需要算出答案
就好,除了几题看不懂题目外,其他看得懂的都不算太难,但有一题考完
才想到忘记标方向,好可惜;国文改错应该是错一题,作文举了贾伯斯和
海伦凯勒的例子,配上几句背来的佳句,以为可以更高的,似乎只拿了40
分(满分60),不过我问了认识的上榜生,好像也都差不多这个分数,所
以就算了;英文是最让我惊讶的,对于一个半年来完全没碰英文的人来说
,选择题错9题已经很让我意外了,手写部分也不是很有自信,原本预估
64分左右,没想到竟然多拿了10分,完全不知道分数从哪来的。
台综大:
微积分:95
普通物理:83
英文:46...
结果:成功大学光电工程学系 正取
成功大学工程科学系 备取二 (加权总分224 / 正取标准227)
成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 备取八 (加权总分224 / 正取标准232)
微积分答案应该都对,满多都是基本题,不知道哪边被扣了五分,所以说
严谨度还是很重要;物理反而考的是台联大历年来的选择题,大部分都是
简单的题目,只有几题想了比较久,最后好像还是答错,所以分数不太漂
亮;英文很低但其实并不意外,作文真的写的很烂,选择题写的也很不顺
。虽然放榜的时候已经知道清大电机正取的消息,但心里还是觉得有点可
惜,如果微积分、物理有加权,我应该有机会考上更好的校系,不过也没
办法,我的策略本来就是用专业科目去拉,考这样还算策略成功啦,至少
专业科目没让我太失望。
学校课业
升大一的暑假闲著没事做,就报名先修课程,把大一上的微积分和必修英
文修完,顺便提早体验宿舍生活,不过因为是暑假的课程,教授都上得很
轻松,我们也过得很轻松;大约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拿了6个学分,主要是
让我下学期的空堂时间变得很多(但也让我微积分没有老师可以问QQ)。
大一上学期有三门主科,其中包含了其他人下学期才教的微积分二,另外
选了两门通识后,总共是21学分,在我们系上几乎是最多的,主要是多了
普物课的缘故。大一下学期本来也有三门主科,但是为了继续修普物,我
把其中一门退掉了(冲堂),虽然那门课修完可以抵新学校的必修,但也
是要花时间念,还是先以上榜为主要任务;选了一门通识后,总共16学分
(最低下限)。
在原校的这段时间,基本上除了微积分、物理的考试有顺便准备,以及程
式的专案有好好做以外,其他课都是抱持能翘就翘、期考前抱佛脚的心态
,但是也没有到全部放掉,毕竟在这种学校只要稍微花点时间,教授就会
调分数来让大多数人都及格,所以我还是让两学期都有欧趴。
心情杂谈
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从一开始的迎新宿营、导聚、系卡、系大
、运动会、校庆、音乐会,这么多精彩又有趣的活动,我一项都没有参加
呢(XD)。其实我本身就属于比较孤僻的人,不太喜欢与人互动,加上隐
约知道自己还有个考试要准备,于是牺牲了几乎所有的大一时光,下学期
的空堂时间和课余时间都泡在K馆;有时候一个人坐在没开灯的学餐吃饭,
孤单的心情没有人可以分享,好几次眼泪都快掉下来。期末考前几乎每天
都住在K馆,主要不是为了熬夜念书,而是怕自己睡太晚(我睡觉都睡超熟
囧),但是期末又有project要做,常常写程式到2、3点才穿过黑漆漆的校
园溜去K馆,说来也是挺疯狂的。
到了考前几周,其实我觉得自己一定会上,考古题都练不知道多少次了,
开始有点自傲,觉得自己这么努力一定会考上;但当我看到2010年一位正
取清大电机的学长的心得文后,我发现自己好可笑哦,怎么会有那种准备
已经很充足的想法呢?这世界上多的是那种又聪明又努力的人,我还傻傻
地以为只有自己这么认真呢。从那之后我又开始冲刺了,所以也满谢谢他
的。
台联大考前一天就去住在清大附近的饭店,隔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饭厅
全都是考生和家长,画面有点好笑。去考场的时候看到许多原校的同学,
甚至还有高中同学,有些人考前拼命看着自己的书,让我有点紧张;考完
早上的科目后,觉得还算普通,但是吃饭的时候打开PTT,才惊觉自己有好
几题粗心了,下午心情有点受影响,不过国文英文本来就没准备,分数上
可能没什么差异(XD)。
考台综大的时候,觉得成大校园真的好漂亮,比起清大的现代感,成大给
我一种纯朴、复古的感觉,很舒服。考完微积分、物理后,心里浮现出成
大的校门,觉得根本稳上了,中午吃饭心情也很好,家母担心英文会让我
跟电机系说掰,我还告诉她“安啦”;果然被她说中,写完英文心中只剩
我家铁门,选择题真的是两、三题就猜一题(不夸张),作文从考完学测
后就没写过任何一篇,所以也只能零零落落撇个两段上去;考完后上PTT又
看到许多人都说台综大英文比台联大简单,心都凉一半了。
放榜前几天,每个晚上都在幻想自己上榜时会是什么模样,是会兴奋地大
叫呢?还是开始痛哭(?),翻来覆去每天都4、5点才睡得着;但是如果
问我没上会怎样,我还真说不出来,虽然一开始只打算赌赌看,没有那么
在乎,但准备了这么久,打开榜单时要是没看到自己名字,我想我还是会
很难过吧。
到了放榜前一天的早上(台联大常偷跑),我从起床就开始不断刷新网页
,直到中午都还没公布真的让人十分煎熬,那种又想早点看到结果又害怕
面对现实的心境,就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一般。突然,榜单的连结在一次
刷新之后,由黑色变成了水蓝色,这也代表着一件事:榜单公布了。本来
百般期待看到结果的我,现在反而有点害怕,害怕电脑萤幕上显示的结果
会令我失望,明明先前很有自信,此时却不敢面对它。
找来家母一起,鼓起勇气打开榜单,从第八个志愿开始搜寻,没有我的号
码。有点开心又有点失落,开心是因为我没有上这个系,失落是因为我没
有上这个系。第七个志愿按下,也没看见我的号码,我开始慌张起来,会
不会就这样看完每一个志愿,然后什么事都没发生,这些日子以来做的所
有准备与牺牲顿时失去意义?
突然,我瞄到网页上方出现了一排熟悉的数字,是我的准考证号码,仔细
看了看上方的文字,写着:“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系二年级 正取”。我大
声地告诉家母,她看了一下后开心地抱着我,不断说著恭喜,此刻的我反
而格外平静,先前的紧张感瞬时间消失地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松了口
气的感觉,慢慢从心底浮出。
其实我对于原系只是有点不满意而已,还不到讨厌的地步,毕竟我也曾经
为此自豪;但是因为我在原系认识不到10个人(全系约110人),如果没有
考上新的学校,就要回去念到毕业,一想到还得在那边待上至少三年、和
不认识或不熟的同学相处,就觉得有点害怕;再加上我高中几个比较好的
朋友都知道我要转学,没考上也很丢脸。
系上除了我以外,有好几个人的脸书老早就看到刘明昌或是王博的好友,
原先以为大家都是不满意自己的学校,满怀热血想要转出去,但是准备的
过程中几乎没有在图书馆、K馆看到那几个同学,考试将至也没有任何他们
的消息,想必是中途放弃了,毕竟大学生活本该好好享受,许多人老早就
说要考,却在融入系上的过程中,逐渐忘掉自己的初衷。
读者如果是未来要考试的话,看到考生人数和名额实在不必紧张,先把考
生人数直接扣掉一半,那些才是真正有准备到最后的人;如果你的程度不
错,可以把人数再打五折,剩下的才是对你有威胁的人。再次强调,考生
人数只能代表这个校系的热门程度,不管是1000人抢10个名额或是100人抢
10个,只要你不是前十名,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呢?
这些日子以来,我学了很多也改变很多,从一开始对于自己考上的学校十
分满意,却发现有许多亲戚朋友连我的学校在哪里都不知道,逐渐有了想
要考试的想法。小时候到现在,我在课业方面过得还算顺遂,不算太好也
不算太差,偶尔受到旁人称赞时,我总是谦虚地回应他们;但是这次,我
告诉自己;“我真的很棒”,因为我终于对自己有所要求了,不再是以前
那个有什么就接受什么的自己。或许多年后忆起这段往事,我会忘记过程
中的点点滴滴、忘记我曾经为了转学做过哪些事,但是当我回想起当年那
个年轻小伙子,为了到更好的学校、看看更强的世界所做的决定,我想我
还是会为此觉得感动吧,毕竟我可是曾经连指考都坚持不下去呢(笑)。
感谢与期许
最想谢谢的应该是我的爸妈吧,家里跟原校只有不到三个小时的车程,上
学期还几乎每周回家,但到了下学期就很少回去了。他们也是忍受我很多
要求,却还是不断地支持我、要我加油,有时候开车来看我时,带了一大
堆零食什么的,让我好感动也好内疚;报名转学考也是,我跟他们说需要
报名,他们就不囉嗦地帮我报名,我们家不算相当富裕,但他们却让我感
觉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有时候他们又想鼓励我又怕给我压力的样子
,总让我觉得自己千万不能落榜,如今我真的做到了,很谢谢你们对我的
包容与付出,之后我也会继续努力的!
也谢谢自己没有放弃,没有因为录取率低就停下脚步,和学测考完时的我
比起来真的有了很大的不同。我知道,考上新的学校只是一个开始,接下
来还有很多学分要补,还得面对电机系课程的挑战,期许自己能用准备转
学考的心态,面对未来每一场考试,也希望自己可以不要再那么自闭,多
交一点朋友。
最后我想勉励所有即将考试的读者,只有相信自己并且不断往前走,才有
改变的可能,不要犹豫、及早出发,绝对会有很大的优势。过程也许辛苦
,也许常常累得喘不过气,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要继续撑下去,但只要想着
自己心中那所梦幻的大学,问自己一句“想不想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可能
”,我想答案会在你心中浮现的。
谢谢真的看完这篇的读者,我知道里面大部分都是我的个人心得及废话,
老实说我本来很犹豫到底要不要写,比起板上许多考生,有着远大的故事
或梦想,我只是不满意原校的环境而已,好像不太需要分享;但是这几天
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有些话想说,就算不能带给各位很大的共鸣,至少
提供我个人的读书方法,给需要的人参考。如果你不是接下来要考试的人
,就当作看完一个陌生人的故事吧;如果你是准考生,由衷希望这些文字
能带给你一点点鼓励或帮助。如果有任何想要讨论或询问的,欢迎提出或
站内我,我会尽我所能回答的。那就先这样吧,谢谢大家!
作者: physicslover (物理爱好者)   2017-08-15 07:16:00
推你 之前常在物理版看到你问问题xD
作者: jlurgbuf1234 (老王)   2017-08-15 07:29:00
推 美丽华附近社区高中是大直吗XD
作者: Nostalgia123 (安抠波克)   2017-08-15 08:19:00
推个
作者: lowpitched90 (+0)   2017-08-15 11:14:00
好强(・ ω・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