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若想在本文中看到“正确”的读书方法、“扎实”的考古题练笔心得、“努力不懈”
的寒窗苦读及“坚定”的转考毅力等积极正向的辛酸血泪史,请跳回上一页恕不远送,因
为这里或许(也可能是“绝对”)不会有你想要的东西。
前言:
各位转学版上的转胞们大家好,我是今年备取递补上北大历史系三年级的转考生。这
是我第二次参加转学考试,也是在今年我才开始用ptt,并在转学版上得到许多读书和考
试的相关讯息。因为看到放榜后有许多正取的神人大大为了回馈本版而撰写了许多心得文
,其中不乏转学心境、读书方式、答题技巧及应考心态等等详细叙述,为许多正在准备转
考中的迷茫学子们做了有利的引导途径。
本文撰写的目的与上述一类心得文不同,由于本人最终上的学校是备取递补上的,所
以就不在诸位正取大大的面前卖弄献丑了。此文的撰写比较偏向“故事”性质,仅仅是想
减轻转胞们的压力(虽然效果因人而异),以及为想脱离当下学习环境但却缺乏毅力的人
提供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故而将自己转学的经验归纳总结并发表在此。
PS.因为本人是文学院的转生,所以以下内容仅适用于文组的转考生。理组的学生如
果照我这样准备转考大概会死得很惨吧……
正文
一、 个人学历简述:
我高一时是就读某国立高中附属的职科。因为当时家长尚有国立迷思,国中时课业烂
到爆炸的我在第一次基测不理想的情况下考了第二次基测,最后登记分发才上了这所学校
;然而因为职科偏向理工领域,对这个文组头脑的我来说读书根本是件力不从心的事,所
以在上学期结束后我便转学至市区的私立高中,直到高中毕业。
我所读的高中是那种只要会呼吸就可以进去读的私立学店,学费金额也是高得吓人,
教学品质与学生素质可想而知。刚进去读的我由于衔接不上普通科课业因此起初成绩惨淡
,不过后来越读越有心得,在高中毕业前我已经是全校社会科第一名(学测社会满级分)
、国语文竞赛屡次得奖,是所有老师寄予厚望的学生。不过因为我没有参加繁星入学的条
件(转学生不得参加繁星计画),所以最后上的大学比一般在校成绩比我差的人还要差,
是一所名气不大的北部私校法律系。
二、孤注一掷:第一次转学考
(一)动机:
进入法律系就读后原本想在此安稳度过四年并毕业,领个文凭就开始找工作;但因为
母亲对我寄予相当大的期待,希望我能够考上律师以光耀门楣。不过深知自己只有几两重
的我明白,以这种学校的资源和我个人对法律钻研的兴趣跟天分,要考上律师根本是天方
夜谭。只要我待在法律系一天,母亲对我的期待便会与日俱增,若当铁一般的事实真正降
临到她面前时,无论对她还是对我都会是一种煎熬跟伤害。与其花大把钞票去读根本就没
有未来可言的私校法律系,我选择另辟蹊径以寻求生机。
于是我和母亲展开谈判,告诉她我想参加暑假转学考进入向往已久的历史系就读。最
后我们达成妥协:我可以参加国立和私立前段学校的法律系转学考试,但历史系就必须考
国立的,私立就算考上历史系也不给读。
在要顾及本科课业并同时准备本系与外系转考的压力非同小可,所以我在此做出了抉
择:孤注一掷,全力准备历史系转学考。
这个决定对当时的我来说是相当危险的一次“豪赌”,因为我有报历史系转学考的只
有两所:中兴跟东华。这两所若全部没上,我就必须继续留在原校法律系就读,往后就不
再有翻身的机会,系上课业更是落后一大截。
我报考中兴的原因是因为中兴不考共同科目,这对英文战下手的我来说是极有可能跻
身国立历史系的方法之一;而报考东华则是因为东华只需要书审资料,又能同时报考多系
,作为保险候补再好不过。
(二)准备方式:
因为重心只放在中兴和东华所以我就只谈这两家。当时我还不会用PTT所以所有转
考资讯和书单都是我自己找的。笔试方面,在综合各方建议后我只买了傅乐成的《中国通
史》(因为比较便宜)、王增才的《世界通史》(因为内容比高亚伟的少)和钱穆的《中
国历代政治得失》(因为比较读得下去?)。现在回头想想我真的是认真在准备转考吗?
别闹了好不?另外关于考古题,我虽然有上网找到中兴的考古试题,但因为校内没有历史
系的老师或校外本系同学能帮我批改检讨(本人是系边+没朋友),加上我并不想张扬准
备转学考这件事,所以就没写了QQ
书审方面,我不讳言地直接说:我是拿高中申请入学的备审资料稍加修改后直接送件
的XD我将高中的得奖纪录、自传和报考动机小幅修改,加上大一的经历与干部纪录。不
过仍觉得略显不足,在看到简章上写到可检附:“任何有利审查的资料”,此刻我便灵机
一动,将之前放在网络论坛上的自创历史小说放入审查资料中(真不晓得哪里来的勇气W
WW)
(三)考试结果:
放榜当天成绩揭晓,中兴备十、东华备一。这对当时倾注全力并孤注一掷的我而言是
又一次内心煎熬,中兴基本上已经不抱期望,因此要么上东华,要么被刷下来,继续留在
原校准备“考律师”。
等待备取的时间是痛苦的,度日如年的烦躁与强烈的得失心令我焦急万分。然蒙受老
天眷顾,我递补上了东华历史系,开始了我在花莲为期一年的求学生涯。
三、毕其功于一役:第二次转学考
(一)动机:
进入东华读书后,我发现东华的“学程制”与我的理想不同。学程制就是将系上必修
课缩减,增加辅系和双主修的机会,选外系的课也会比较自由,是鼓励学生跨领域学习的
学制。但实际体验后就会发现与我理想的不同,一来专业领域的部分被缩减,对于想专研
历史专史的我来说是一大烦恼;二来选外系的课也未必比较容易,也是要跟其他系的学生
抢名额,让我想把大一没修完的法律修完也办不到(因为东华有法律系,纯粹想拼拼看双
主修)。
好不容易考上梦寐以求的历史系却发现这个弊病,于是我在第二个学期开始便着手准
备第二次转学考,毕其功于一役,以前中段国立私立大学历史系为目标,其中又以转回北
部为首选。
(二)准备方式:
诚如之前所述,我因为要不要考共同科目的问题纠结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选择报考
了包含考共同科目的五的学校:台大、北大、台综大、辅大和北市大,以下为各校的考科
内容:
台大(转二年级):共同国文、共同英文、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
北大(转三年级):共同国文、共同英文、中国通史、世界通史
台综大(转二年级):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台湾史
辅大(转三年级):语文能力(国+英)、历史(中通+世通+台通)
北市大(转三年级):史地通论
我的计画是,台大跟北大就靠专业科目拉高分数(很不切实际的构想),以弥补共同
科目的不足;以台综大和北市大为主,全力应考;辅大则作为保险,上了不见得会去读(
不然一家都没上不是很丢脸吗?)。
其中北市大是考史地系,是包含历史跟地理的双核心学系,但我自从高中以后就没有
再读地理了,因此我找齐历年的转考考古题研究并发现了一个规律(大概):
北市大史地系只考史地通论,而且出题趋势往往是地理题出两题、历史题出两题,两
科各占50分。所以只要确实拿到历史题的分数,然后再恶补一些地理知识,基本上正取
应该不是问题。毕竟我地理有一定的底子,与其说地理是考前恶补,不如说是在加热凉菜
,这点信心我起码还是有的。
然后书单方面,要是像去年一样随便肯定会重蹈中兴的悲剧,所以我这次就相对严谨
得多(惨了有点心虚……)。中通方面应系上修课老师的要求购入了钱穆的《国史大纲》
和伊藤道治五人组的《中国通史》;世通则买了高亚伟的《世界通史》三钜册(其实到最
后还是没怎么读……);史学导论则读了卡尔的《何谓历史》及梁庚尧老师的“共笔”(
当初找了很久才找到,结果也只读了一点)
讲实话读书我并没有很大的耐性,写考古题还会嫌手酸(真心觉得自己懒到极致),
上课也只做了简单的笔记,因为我认为自己还有些底子,找答案也大多是上列书本的资料
翻一翻。有很大部分的时间我是借由“课堂上的吸收”和“跟老师与同学的对答”来吸取
知识。因为我认为历史研究各家学派不一,没有一定的正确答案,就算我把《国史大纲》
两册全部读得滚瓜烂熟,笔记也做了一堆,但那终究是一家之言,若要再拜读其他作品并
吸收之,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旁征博引、参照各家学说论点以支撑自己的看法应该
才是转学考答案所要的(大概吧)。
由于我是转学生,和同学相比我读历史的时间比他们足足少了一年,想靠三个月的苦
读来弥补这段空白是不切实际的。借由课堂上的提问与下课后与同学老师的对答交流,去
简单扼要的理解其他各派对同一事件之见解,并阐述自己的意见试图驳倒对方,反复修正
误区并得到更多的知识,至少在答题上就不会显得乏味单调。至于讨论对答议题几乎是以
猜题的方式进行(不可能全部抓)但我已经尽量将各个领域的题目都抓了一点,毕竟历史
系是读有关人类的一切,对付考试最多也只能做到这样。
共同国文 共同英文 中国通史 世界通史 史学导论 史地通论 录取别
台大 65 18 45 46 54 无
北大 49 30 51 48 备取一
台综大 缺考 缺考 无
北市大 71 正取一
辅大 缺考 缺考 65 无
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台大什么都没有我其实不意外,虽然我的专业科目都高
于全体考生平均(不过要是靠那种准备方式加上我的头脑就上这绝对有很大的问题吧!)
;台综大则是因为当时已经录取的北市大,所以以考回北部为目标的我就没去应考了;辅
大纯粹只是考好玩的,结果坐错车到考场已经迟到所以缺考一科。附带一提,辅大的最低
录取总分是71,而我缺考一科语文,专业科目是65,心中百感交集;比较让我意外的是北
市大正取一和北大备取一。
其中北大备取一是令我感到最讶异的。虽然后来看板上那些正取北大的转胞们对于上
北大一事并未显现出太多兴奋,但因为他们是问鼎台政、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神人啊!正取
北大而台政落榜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失常”,所以上榜生普遍不显热络。然而对这种从原
本私校学店的谷底一路爬升到北大的我来说,简直就像丰臣秀吉一样阶级大翻转啊!(误
用交叉查榜看了前面两位正取,发现他们都正取的台综大的学校,而且和去年考东华
时一样是备取一,这令我感到无比自信。直到递补放榜当天,我才终于确信自己已经成功
递补,心中自然是喜悦万分。
四、归纳和总结:
叙述了一长串的转学经历,其实主要重点应该都放在这(笑)。
基本上转学考考上就是你的,不必再修习高中的课业科目,以自己的专业强项决胜负
是其一大特色;但缺点就是其他考生条件与自己几乎一致(甚至有降转生实力更强),除
非自己是出类拔萃、万中选一的佼佼者,不然大部分的人资质都差不多,学校没有理由录
取你。经过两次转学考,我发现并非只有拼命苦读和无限练习考古题才是上榜秘诀,转学
考也需要一些窍门和运气。以下是我个人考试的一些心得:
难易度:转入二年级>转入三年级
笔试>书面审查
台大>北大>北市大>辅大(台综未考故未列入)
(一)转入年级:
先从转入年级开始说起。大学的转学考大抵分为转二和转三两种;转二的条件是在原
校读完一个学年即可报考,转三则必须在原校读完两个学年方能报考。而且许多学校或校
系在招生时不见得会招考三年级,例如台大向来只招二年级,其中更不乏大三跟大四报考
;所以会报考转二的大多是竞争对手最凶猛、人数最多的选项,此时如果已经是大二的同
学何不妨考考转三,难度会相对低很多。转三的优势除了竞争对手少、平转不必降转再读
一年外,有些校系的三年级甚至会取消考共同科目,加考一科专业科目,但前提是你的专
业科目必须有充分的把握。
以我为例子,北大转三时全部考生人数不到十位,到考的只有七位,其中缺考一科、
提前交卷的各一位,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你的分数能到达简章所规定的最低门槛,共同
科目不要太低,基本上正备取都不会是问题;而且只要能够拉上备取,正取的机会其实也
不小(这里就要赌运气了,可能非热门校系的备上率会更高一些)
(二)书审建议:
再来是笔试和书审的问题。笔试方面版上其他心得文得经验比我丰富更多,除非你对
静下心来埋头读书有困难可以试试我的偏方(?)不然版上的文章就很足够了。书审部分
我个人的心得是“展现自己与一般考生不一样的地方”,书审内容基本上都大同小异,阅
卷老师想看到的是学生在课业之外的表现或是能凸显自己特色的讯息。以我为例子,我将
自创小说放进备审资料,这是其他考生不能复制的特点,同时又能结合中文和历史两个领
域并加以活用;若在校成绩单不是那么抢眼时,这会是你书审决定胜负的关键。
(三)学校选择:
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同,对自己的期许也不同,故时常会看见政大生转考台大屡试不第
、转入私校的学生被旁人所非议等等情况。我认为只要是转考生都有自己的立场,转考理
由和考取学校都不应该是被人所嘲弄讥笑的对象。转学考中只有考取与落榜之分,既不问
你的出身(原就读学校),更不看你的努力(准备考试的付出程度),是用实力说话的世
界。因此学校的选择端看考生对自己实力的认知与否,以及对自己的期许为何,坚持国立
也未必是“迷思”。
衡量自己的实力后认为自己可能无法上某某学校,也可以试着踹踹看,也许这一年成
绩普遍偏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说不定(本人即是一例)。
以上差不多就是我要说的,整个看下来感觉好像在妖言惑众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