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英导口试准备心得

楼主: Oser (Oser)   2016-04-30 16:56:51
各位板上的前辈们好:
本身是104年英导通过,口试92分。一路来,受到多位前辈帮助,希望自己也能为他人做
些什么,因而抛砖引玉,分享自己准备口试的心得,希望能提供也正在准备的考生们一点
帮助,或有前辈愿意不吝指正,也将万分感激。
首先,考试要拿高分,一定要先充分了解考试目的,并且揣想考官想要看到什么样的表现
。个人浅见,导游口试所重,台风/临机反应>语言能力>专业(即题目所问内容),我并
非认为专业内容可以完全抛开,只是轻重有别。试想,一个国家的观光景点、文化社会乃
至一国政策、国际关系,范围如此浩瀚,口试回答时间又有限,考官所要把关的,是眼前
这人是否具备成为优秀导游的特质,而非这人是否有背诵百科全书的记忆力。以下将提点
上面三部份的准备方向。
一、台风 / 临机反应:
我想大部份的人,平时都较少有上台或面对群众发表的机会,怯场、脑筋忽然一片空白是
正常的,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观众”练习,而最好的人选就是一起准备考试的战友们!
去年很感谢Mike哥发起领导考试line群组,而我又从中和Ben哥、Willy哥组成口试练习团
,这短暂一或二周的练习,对于掌握考试有极大助益,因为你会看到别人是怎么认真准备
,也会因为看见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而努力急追,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实际模拟口试场景
,计时提问,即问即答,相互讨论与补充,唯有不断熟悉和练习,才能克服临场的恐惧!
二、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绝对需要长期培养,如果我们没有一蹴可几、包山包海的能力,面对考试,或许
我们可以试试“统整归纳法”。当我们翻出历届考题,可以先针对考题分类,如自然景观
、民俗节日、社会现象,若举自然景观为例,很常会碰到地貌变化大、物种丰富等;民俗
节日则常出现趋吉避凶、祈福、纪念等描述,我想如果用中文回答,大家或许都还能讲上
几句,换了个语言,就好像说不太出来,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常用的几个描写、
表达方法、形容词都整理出来,“反复练习”,所谓贪多嚼不烂,时间有限的状况下,务
求投资报酬率最高的方法,先把高频使用的单字准备好,行有余力再背特殊词汇。 口试
时,表达流畅、清楚方是上策。
三、专业内容:
请爱用 交通部观光局网站 (http://www.taiwan.net.tw/ ),尤其是“探索台湾”、“旅
游台湾”两部份,如果觉得里面的描写不够,再加应考语言版本的wiki。当时准备口试时
间顶多两周,有空时就是翻看观光局网站,私以为若能好好把握上面的内容,已经绰绰有
余。一则上面会有较近期的台湾观光重点,二来这领域就观光局负责,题目从这里头出的
机率比任何一本参考书都高太多,时间有限,一定要把握出题重点。
此外,有关社会现象或国际关系,若是对该题没有太多了解,不妨从与之相关的新闻谈起
,该事件造成什么社会影响、人民观感、考生自己又是怎么想的(若是自己身旁的人有相
关经验,也可以谈)。毕竟,考官不见得是此领域专家,也不是要听施政报告,而比较接
近游客的角色,他们希望透过台湾在地人的眼光,来认识这块土地,事件的细节可能不是
他们所重视,他们在乎的是这里的人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回应。
四、其它:
关于自我介绍到底要准备多久,就我印象所及,只能讲2分钟,考官会适时打断,希望你
开始针对问题回答( 我那时是上午场,据说有其它场次的自介可以讲很久 ),而自介的内
容,个人背景和报考动机,我很简单带过(可能就20秒),将重点摆在刻意挑选过的国际交
流经验,果然,当我回答完问题,考官提问时,便希望我能从过去的交流经验,来谈谈外
国人对各种小吃的接受度、外国人喜不喜欢像是宋江阵这样的表演,那既然是根据我的经
验与观察,回答起来自是游刃有余,顺利过关。适时引导听众到自己所擅长的部份,绝对
是得分关键。
以上是个人准备口试的心得和浅见,提供给各位参考,
也祝福各位高分通过,今年受训时见啦 : )
作者: amberrose (AB)   2016-04-30 20:29:00
感谢分享
作者: st860441 (我的惆怅 别来无恙)   2016-05-03 16:15:00
感谢分享
作者: tacogues (tacogues)   2016-05-04 17:12:00
感谢分享!
作者: xiaoluee (小绿)   2016-05-05 00:46:00
push
作者: wolfrabbit (tingpig)   2016-05-15 21:54:00
谢谢分享!!
作者: anamoony (安娜魔女)   2016-05-20 23:52: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