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东方我楽多丛志 ZUN采访 第五回

楼主: freedom5487 (Q太郎)   2019-10-15 08:54:31
ZUN先生也会落选Comike!?制作《红魔乡》,“一切都是为了让弹幕更有趣”,符卡、
故事和角色等等
https://cn.touhougarakuta.com/interview/cn_specialtaidan_zun_hiroyuki_5/
好读版: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10039&sn=74696&subbsn=10&bPage=0
https://prod.thwm.cfbx.jp/wp-content/uploads/2019/10/KR_9607.jpg
作为音乐社团报名
弘之:
 当时,你想过辞职吗?
ZUN :
 辞掉工作是2007年,当时还早。
 在那之后,我申请参加2001年的冬CM,但当时还没有制作游戏的想法。我作为音乐社团
申请,想要出音乐CD。结果那次却落选了。
──作为音乐社团申请时的社团名是?
ZUN :
 “上海爱丽丝幻乐团”。这个名字,原本就是因为我最初是作为音乐社团申请的。
弘之:
 原来如此! 
ZUN :
 不过2001年的冬CM我却落选了。所以我就以普通参加者的身份去了会场,正像我刚才说
的,发现同人游戏供不应求。我就想那就自己制作一个吧,所以2002年的夏CM我就作为游
戏社团申请了一下,这次就被选中了。
专题1 “上海爱丽丝”的由来
弘之:
 作为游戏社团申请的时候,你也没换名字?
ZUN :
 没换。因为听说落选过一次,下一次就更容易中(笑)。
弘之:
 就因为这么个理由,你就一直用到今天吗(笑)。
──打算作为音乐社团参加的时候,为什么起了这样的名字?
ZUN :
 “幻乐团”有种音乐社团的感觉。“上海”,是我印像中的西洋风和东洋风交杂的地方
,所以选了这个。
 “爱丽丝”是一种混合少女和哥德萝莉风格的感觉。我想让名字有一点黑暗的气息。当
时出的CD(《蓬莱人形~ Dolls in Pseudo Paradise》【※】),也是阴暗的感觉。
 然后,两者组合起来的“上海爱丽丝”,是我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听到过的说法,觉得
应该很有意思,就起了这样的名字。
https://prod.thwm.cfbx.jp/wp-content/uploads/2019/10/hr01_jk00-1.jpg
※《蓬莱人形~ Dolls in Pseudo Paradise》
上海爱丽丝幻乐团首张音乐CD。2002年8月的Comic Market上发布了CD-R版,而在2002年
12月的Comic Market上则发布了成品版CD。CD内容为当时已有的《东方》乐曲的改编版与
原创曲目。如今在Google Play Music和iTunes上有售。(图片出自上海爱丽丝幻乐团)
弘之:
 要是中国人问“为什么是上海?”你该怎么回答?
ZUN :
 实际上我经常被这么问。我就像刚才那样回答之后,有中国人跟我说:“啊,就像长崎
那样。”(笑)
弘之:
 也就是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长崎爱丽丝幻乐团”(笑)。那,你对爱丽丝这个女
孩的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吧?
ZUN :
 作为角色的爱丽丝,我没什么特别的感情。
──至少不是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那种感觉? 
ZUN :
 怎么说呢……最注重的还是听起来的感觉。因为很多人使用爱丽丝这个词语,所以说不
定有这么一个派系。当然,和ALICESOFT 【※1】也没关系(笑)。
 要说的话,是《真·女神转生》里登场的爱丽丝【※2】吧,六本木的那个。
──“能为我而死吗?”的那个爱丽丝吗?
ZUN :
 对对。《真·女神转生》是我高中时玩的。我很喜欢《女神转生》系列,《东方》里面
也有不少女神转生元素。毕竟也有妖怪和神明登场。
专题1 “上海爱丽丝”的由来 结束
Windows版《东方》的诞生
── 然后在2002年8月的夏CM上,作为Windows版《东方》首部作品发表的就是《东方红
魔乡~the Embodiment of Scarlet Devil. 》【※ 】。与此同时也发表了音乐CD《蓬莱
人形 ~ Dolls in Pseudo Paradise 》。
https://prod.thwm.cfbx.jp/wp-content/uploads/2019/10/koumakyou1-2.jpg
※《东方红魔乡~ the Embodiment of Scarlet Devil.》
于2002年8月的Comic Market上发表的Windows用弹幕射击游戏。本作是《东方Project》
的第6弹,是包含《东方妖妖梦》《东方永夜抄》的三部曲的起点。由于是首部Windows上
的《东方》,本作中采用了“符卡系统”等多个全新的尝试。(图片出自上海爱丽丝幻乐
团)
弘之:
 久违地参加了一次Comike,感觉如何?卖得好吗?
ZUN :
 都卖出去了。我在PC-98上出游戏那段时候的爱好者们比我想像中还多,他们又来了。
毕竟已经过了4年,而且系统还从PC-98变成了Windows,我当时明明已经觉得完全不一样
了。
──《红魔乡》比起PC-98时代,游戏系统和世界观设定等感觉都有所更新? 
ZUN :
 《红魔乡》要说的话,我是以全新作品的感觉去制作的。我本来是想把我过去曾经制作
这种作品的事情保密,让大家觉得“突然来了个不得了的游戏!”(笑)
 毕竟剧情也没什么联系,就算从这部作品开始玩也没有任何问题。我在里面还加入了各
种我在停止制作期间积攒下来的点子。
──就算在公司作为工作制作游戏的时候,您也积攒了各种《东方》的点子吗?
ZUN :
 不但积攒了很多点子,而且我在公司也想制作射击游戏,还提出过这样的企划书。
弘之:
 也就是说,差一点就由TAITO发行《东方》了?
ZUN :
 我不是说《东方》,而是指有相同创意的游戏。
弘之:
 要是那个游戏真的实现了,你现在说不定就在TAITO功成名就了?
ZUN :
 就算那个游戏出了,可能也不会成功。因为《东方》会受欢迎,很有可能是因为Comike
。公司制作和个人制作,给玩家的印像也是不一样的。虽然如今独立游戏工作室和大公司
也没有太大差距了。
https://prod.thwm.cfbx.jp/wp-content/uploads/2019/10/KR_9647-1-1024x683.jpg
弘之:
 你在制作自己的游戏的时候,有在认真做公司的工作吗?难不成抱着“反正迟早要辞职
!”这样的想法,一直在偷懒?(笑)
ZUN :
 并没有那样想过。因为我觉得要是公司不给我工资,我也没办法随心所欲地制作游戏。
所以公司我也是很重视的。
弘之:
 你在公司里说过“我在Comike上制作游戏”吗?
ZUN :
 不,没说过。不过,很快就露馅了(笑)。
专题2 在Windows上开发游戏
──您以前是在PC-9801上制作游戏,而重开同人活动的时候则用Windows。您是在公司学
会用Windows制作游戏的吗? 
ZUN :
 完全不是。在公司可不用Windows制作游戏。
 在Windows上制作游戏,也是从零开始。不过,我当初的想法也不过是因为大家都能做
到,我自己应该也能做到。只是,比起PC-98的时候需要记的事情更多,所以有点慌张。
弘之:
 当时的Windows对于配置的要求高吗?
ZUN :
 有很多要求。很多东西用自带的GPU 【※】根本运行不了。因为我这边无计可施,所以
只能要求玩家自己解决。所以玩家之间经常会互相交流“如果运行不了就这么弄”。
※GPU
与作为电脑的“大脑”负责实行指令的CPU(中央处理器)相对,GPU(图形处理器)是专
用于处理画面显示的运算装置。“自带的GPU”,也就是主板上事先装好的GPU,处理能力
常常不足以显示游戏的画面,所以PC玩家常常会自己购买搭载了高性能GPU的显卡,装进
自己的电脑里。
专题2在Windows上开发游戏 结束
符卡诞生的理由
──PC-98版的《东方》和Windows版的《东方》之间,有什么刻意改变了游戏制作方式的
地方吗?
ZUN :
 从Windows版开始,我更加注重剧情和角色的世界观。
弘之:
 为什么会觉得有剧情比较好?
ZUN :
 射击游戏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敌人的攻击缺少个性。所以我就为敌人的攻击起了名。一
旦给弹幕起了名字,子弹本身就产生了意义,变得有趣起来。
──也就是“符卡【※】 ”系统。正好有种格斗游戏的必杀技的感觉。
https://prod.thwm.cfbx.jp/wp-content/uploads/2019/10/koumakyou_spel.jpg
※符卡《东方》的角色为自己的攻击(弹幕)赋予了名字,就成了符卡。符卡发动期间游
戏背景会发生变化,画面上也会显示符卡名,诸如此类,有很多独特的画面效果。顺便不
只是敌人头目,自机角色也可以将符卡作为Bomb使用。(图片出自上海爱丽丝幻乐团)
ZUN :
 但是,也不是只给弹幕起名就好了,要是游戏的背景没有剧情,这个名字也不会有意思
。也就是说,为了让游戏的弹幕变得有趣,剧情是必不可少的。
弘之:
 此前的射击游戏倒是也有剧情,但大家都不知道,也不是很关心。
ZUN :
 当然《东方》光看剧情也没什么意思(笑)。只是,如果没有剧情大家就不会对弹幕感
兴趣。为了让大家对弹幕感兴趣,希望大家能对发射弹幕的角色感兴趣。
弘之:
 所以为了让大家对射击游戏感兴趣,才让角色变得可爱、易懂,也给弹幕起了名字。
ZUN :
 是的。要说这些元素最后归拢到哪里,其实还是“弹幕”。玩家碰到弹幕就会死,反之
一直躲下去就能通关。我最喜欢的就是射击游戏,所以为了让射击游戏变得好玩,我准备
了全部要素。
 但是,就算这么说,登场角色也没必要都是女孩子,也不需要是像现在的《东方》这样
的剧情。要说最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还是单纯地因为这些要素都是我喜欢的。我当时觉
得“只要用自己喜欢的东西构成游戏就好了”。但这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弹幕变得
有趣。
采访/齐藤大地
文章/伊藤诚之介
翻译/京都人形
摄影/福冈谅祠(GEKKO)
作者: LillyWhite (桃李不语下自成蹊)   2019-10-19 21:39:00
可以这样解释吗?Zun重视的是游戏本身 剧情则是辅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