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inyurl.com/y7jdc373 叶郎:异闻笔记 / Dr. Strangenote
距今整整100年前,电影院和爆米花首度交手。
这个会带来满场噪音和满地毯垃圾的零食,从一开始被电影院老板强力取缔,到阴错阳差
拯救岌岌可危的电影院产业,并成为观众100年来难以戒断的健康危害,爆米花的故事本
身就是一部浓缩版的电影史。
如今电影院产业再度面临十字路口,爆米花有没有机会再度披上披风扮演超级英雄角色,
拯救存亡关头的电影院体验?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让爆米花和电影院的冲突白热化,但双方当事人也因为这次不
打不相识,意外结成百年盟友。
当时年仅17岁的美国中学生Kemmons Wilson因为相依为命的妈妈在失业潮中丢了牙医助理
的工作,不得不主动辍学、负担起养家的责任。
Wilson临时想到的打工构想扭转了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命运:他决定去电影院门口摆摊
卖爆米花。
爆米花在19世纪从玉米的原产地南美洲传入美国。美洲原住民认为把玉米加热的时候会导
致住在玉米粒里头的神灵生气膨胀,直到把玉米粒撑到爆开之后,神灵才化作一阵烟消失
无踪。实际上让玉米粒爆开的原因是玉米粒中的水份经加热膨胀产生的压力。加热到约
200度的时候,玉米粒里头的压力可以达到大气压力的9倍,使玉米粒的外皮终于挺不住、
瞬间爆开。台湾小吃爆米香也是类似的原理。
爆米花这门古老技艺一直苦苦等待的转机出现在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美国甜点
师傅 Charles Cretor发明的第一台用蒸气驱动的爆米花机。
1930年,17岁的Kemmons Wilson借了50美元买来一台和世博会那台原型机所差无几的爆米
花机,开始了他的爆米花小摊。爆米花机的革命性在于它提供任何其他小吃摊都比不上的
“行动力”,一个中学生的力量就能推着它上山下海,并且还不用花心思揽客,因为制作
过程中的浓烈气味就足以掳获满街的客人。不需要任何厨艺或特殊技术也不受到空间限制
的爆米花瞬间碾压另外一个美国国民经典零食——洋芋片。
Kemmons Wilson的爆米花小摊很快就大发利市,使他一周可以赚到40~50美元之多。相对
之下,当时的电影院已经受到大萧条的冲击而使票房收入下滑中,有时候一周甚至还卖不
到25美元的票房。恼羞成怒的电影院索性赶走Wilson,甚至还卑劣地没收他的爆米花机。
“只因为我的业绩比电影院经理的还好,我的爆米花机就这样被没收。那天晚上回到家,
我立刻告诉妈妈说我发誓以后一定要盖一座自己的电影院,确保谁都不能夺走我的爆米花
机。”Kemmons Wilson后来受访时回忆道。
Kemmons Wilson真的说到做到。他日后仰赖爆米花机、雪茄贩卖机和自动点唱机等机台累
积财富,再把赚来的钱投入进军房地产和旅馆业,并且投资了11家电影院。他正是名下拥
有1300家旅馆的Holiday Inn集团的创办人。
另一个在电影院老板之间流传更广的故事,主角是一名奥克拉荷马州银行家。老先生在股
市崩盘时散尽家财后,和17岁少年一样选择在电影院门口卖爆米花维生,结果生意好到让
他短短几年内买了房子、买了店面甚至还买了一家农场。这个故事迅速成为电影院老板口
耳相传的乡野奇谭,并在1930年代中期终于触发第一个决定自己跳下来卖爆米花的电影院
老板。
虽然“经济越不好,电影卖越好”说法的源头正是大萧条期间的经验,但实际上大萧条期
间电影院的流量也曾剧烈震荡,比如初期从每周80万人次迅速下滑到60万人次。
这时候电影院经营者才因有声电影的设备升级而负债累累,加上票房显著下滑,每个老板
都焦急地尝试各种方法想要吸引新观众进来。所幸默片的字卡阅读门槛已经不在,电影院
的大门现在已经开放给任何买得起电影票的观众。有的电影院推出了专门吸引妈妈的
dish night(看电影送碗盘),或是形同赌博的bank night(看电影抽现金)等行销方法
,甚至还有直接把电影票打对折的激进做法。但实证结果通通比不上直接开卖爆米花带来
的业绩,更能弥补大萧条期间损失的收入。
爆米花像病毒一样快速在电影院之间蔓延,从大萧条前全美几乎没有任何爆米花的消费是
发生在电影院里,到1945年后已经有超过半数的爆米花消费是在电影院里被吃掉。影响之
大,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甚至因此上升。
同样在1930年代发生的变革是纸杯的问世,让电影院老板更愿意在贩卖部卖汽水来搭配爆
米花,因为再也不用顾虑容易打破的玻璃杯很难清理的问题。
结果大萧条变成一次残酷的电影院淘汰赛。那些愿意放下身段设置贩卖部和爆米花机的电
影院业绩开始回升,那些铁了心走高级剧院定位而坚拒爆米花进门的的电影宫陆续破产关
门。
爆米花和电影院都不在对方的人生计画中。是大萧条的强风骤雨让他们躲在同一个屋簷下
求生。
而从中成功生还者的经验,直接定义了接下来90年电影院产业的核心经营方针:信贩卖部
者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