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温网比赛如火如荼 有什么关于网球的好书值得一读

楼主: iamshana (CANINE)   2017-07-08 12:53:00
温网比赛如火如荼 有什么关于网球的好书值得读一读?
杰夫·戴尔
来源:界面新闻
合作媒体-界面新闻
郭珈宁/编译 2017-07-08 08:00
在你的脑中回想一下,然后说出5部与拳击有关的电影,是不是很简单?好,现在再回想一下有关网球的电影。可以想到的有《爱情决胜点》、《网住爱情》......还有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导演的电影《春光乍泄》,结尾处一群学生打着并不存在的网球,以及《青楼怨妇》中,凯撒琳‧丹尼芙身着一件俏丽的连衣裙现身于网球俱乐部,这些算不算呢?电影如此,文学也是一样。
关于拳击的书堆叠如山,而关于网球的书则像70年代男人的短裤一样──相当单薄。正如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所言,拳击的奇异魅力就在于,它发生在一个“言语无法形容的场所”,而相比之下,网球场就普通多了,仿佛作家在想像的书桌前伸一伸手就可以触碰到。只要你想,就很容易能够写出来。幸运的是,有一些前网球运动员,从球场回到书桌前,成为作家(或者代笔作家),开始写下他们的自传,供那些痴迷于网球的作家点评。
其中最优秀的有安德烈‧阿格西(《公开:阿格西自传》的作者)和约翰‧马克安诺,后者本周为他此前的自传《较真》(Serious)发行了续本:《郑重其事》(But Seriously)。崔西‧奥斯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出版的自传愚蠢空洞,评论家大卫‧大众特‧华莱士也感到失望至极。
虚构作品中,网球大部分也是作为一小个片段来描写,不会占很大篇幅。“头号种子选手”托尔斯泰在绿茵地上的一张照片最能说明这点,他当时正在写史诗巨著《战争与和平》,其中有一个提到网球的小片段。但还有两个最典型的例外,一个是莱昂内尔‧施赖弗写的《双重失误》,另一个是大众特‧华莱士的《无尽的玩笑》。其余大大小小的零散篇章随处可见,比如马丁‧艾米的《金钱》、艾伦‧格里斯特的《梦想之地》、堂‧德里罗的《美国志》、阿达什‧瓦金的《海滩男孩》等等。
非虚构作品写网球写得更多一些。约翰‧麦克菲的《比赛水准》就实打实地呈现了1968年亚瑟‧艾许与克拉克‧格莱内的对决。在我看来,这本书把运动员的私人性格与网球场上的表现挂钩,这样基础性的失误有损书的声誉。这种观点认为:“如果运动员本人是仔细审慎的,那么他打球的时候也会小心翼翼。如果他本人浮夸爱显摆,那他打球的时候也很可能会这样。”这样想是有问题的。
拉斐尔‧纳达尔打起球来就像一只作战的猛兽,但一旦战胜对手,他又马上变得温顺得像只猫。斯特凡‧艾德伯格发球上网时干劲十足,但正如华莱士所言,其本人“是ATP(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世界巡回赛中最笨手笨脚的那一个”。其实细看之下,每个人都是多面的。罗杰‧费德勒的比赛总是打得干净俐落、风度翩翩。当他穿上一身白色球衣来到中央球场时,看上去真像个王子。打球时,他也像一名大将似的,嘴角保持着一抹自信的笑容。但是他私底下又是一个非常风趣幽默的人。今年在印第安泉大师网球决赛上,他战胜了斯坦‧瓦林卡,毫无疑问他非常开心。斯坦之ꬊ嶆b电视上当着数百万观众的面骂他是“混蛋”,他看上去更开心了。所以麦克菲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人们打网球的时候是在单纯地打网球,常常心外无物。皮特‧山普拉斯也是一个例证,他留给我们的印象还没有彻底地消散于无形。
我已经提到了四次大众特‧华莱士的名字,这并不是无意为之的。他那些聪明有趣的篇章都收录在一本叫做《弦理论》的书里,这本书是现在市面上有关网球的写得最好的集子。当然还有诸如蒂姆‧亚当斯的《成为约翰‧麦肯罗》、威廉姆‧斯吉德尔斯基的《我与费德勒》、伊莉莎白‧威尔森的《爱情游戏》等书,市面上也可以买到。但最有趣的书往往也是最难买到的,美国小说家麦可‧默肖写了一本书叫做《短路》,描述的是他1982年花了6个月参与观察巡回网球赛时的所见所闻。书中有一段,他引用了法国明星雅尼克‧诺阿在谈论大麻如何影响自己时说的话:“‘我疯ꠊg地做爱’,诺阿笑着答道。他说有一次教练指控他性生活过度,但实际上他只是吸大麻吸得正嗨而已。”记者问诺阿运动员最爱吃的药是什么,诺阿“特别地指出了古柯碱与安非他命”,二丹(丹尼尔‧马斯克尔与丹尼尔‧埃文斯)的粉丝听到这里应该会哀叹吧,但那时候事情没到这种地步。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网球运动员们爱读什么书呢?尽管有点牵强,但运动员身上的纹身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点线索。瓦林卡胳膊上纹了贝克特写的句子:“即便再败一次,也要败得漂亮”,贝克特曾写过一部叫《终局》的戏剧,没想到他竟然会成为赋予瓦林卡动力的心理导师。另一位运动员扬科‧蒂普萨雷维奇则钟爱杜斯妥也夫斯基,他身上纹著:“美拯救世界”。
巡回赛给运动员提供了很多阅读的机会,无论是在飞机上抑或是在旅馆里,但要是在比赛交换场地时还在抽空阅读,想必要么是运动员对比赛感到太无聊,要么是书实在太吸引他了。吉姆‧库瑞尔就是一个例子,他在交换场地时钻到一边去读阿米斯特德‧莫班的《也许是月亮》,评论者称他对比赛并不是很专注,但细细想来,他这种自愿投入而非被迫为之的姿态也是很可贵的吧。
我曾经赠给安迪‧莫瑞一本我自己写的书,希望能看见他被拍到读它的样子,或者至少拿着它的样子,但似乎正如许多运动员一样,他并不爱读书(或者只是不爱读我的书)。当然,这没有什么错。作为一个写作/阅读上的专业人士,我承认今早我还在Youtube上看了一个50位单手反手球赢家的专辑。即便是托尔斯泰,在网球上也比不过他们。
翻译:朱雨婷
http://news.knowing.asia/news/b19c5cd9-7aa9-40ee-9317-d319a5a037b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