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AI人才跑光了!韩媒大赞台湾“留才铁三角” 扭转外流趋势
2025/11/06 10:58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5/11/06/phpWAWFcm.jpg
韩媒指出,台湾过去也有人才外流危机,但近年透过政府、学界与企业这三方的紧密合作
,成功扭转了这个趋势。(路透)
〔财经频道/综合报导〕韩国总统李在明周二(4日)宣示,明年预算将编列10兆韩元在
人工智能(AI)上,目标是跻身全球前3大AI强国之列。然而韩媒点出忧虑点,指出韩国A
I人才不断外流,并大赞台湾过去也有人才外流危机,但近年透过政府、学界与企业这三
方的紧密合作,成功扭转了这个趋势。
韩媒《朝鲜日报》报导,韩国的AI人才净流入率为每万人负0.36人,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
织(OECD)38个会员国中排名第35位。业界人士感叹:“我们有车,却没有司机;有枪,
却没有子弹。”《朝鲜日报》因此分析了台湾的经验,指出台湾过去同样面临人才外流,
但近年透过政府、学界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成功扭转了趋势。
《朝鲜日报》的采访团队日前造访台湾,访问国立阳明交通大学资讯技术服务中心时,发
现虽然室外气温超过30度,但服务器机房内却凉爽宜人,因为这里配有专门为160台伺服
器散热的冷却系统。相比之下,首尔大学工学院却因预算不足,尚未设置类似的设施。
而该中心有一座高效能运算(HPC)平台,内含40颗GPU,算力达1.7 PFLOPS(每秒千兆次
浮点运算),透过HPC,该校得以自主开发大型语言模型(LLM),这样的基础设施在亚洲
的大学中极为罕见。阳明交大资工系副教授谢秉钧称:“以往我们实验室的GPU效能有限
,功率不足,导致研究主题选择受到极大限制。有了HPC后,我们终于能启动多项延宕已
久的研究计画。”阳明交通大学的AI研究基础设施正持续扩张,透过校友捐资回馈,预计
于2027年前在台南校区建造2栋AI研究大楼。校方表示:“校友企业家向学校捐赠的传统
由来已久。此次计划不仅在于建造大楼,更是透过学习与实务并重的产学合作,让企业专
家和教授开展联合研究、培养人才。”
报导也提到,台湾政府也积极扩充AI基础设施。代表性案例是由国科会辖下的国家高速网
路与计算中心所建造的超级电脑“晶创25”,该系统于去年6月启用,配备37台NVIDIA AI
服务器(H100与H200)及296颗GPU,企业与大学只要通过公开征选即可使用。同时期,辉
达也在台湾建置另一座超级电脑“Taipei-1”,开放给学术与产业界使用。
阳明交通大学电机系教授简仁宗指出:“政府、学界与产业3股力量正稳固地构筑出让台
湾科研人员能长期投入AI研究的基础。”台湾学界认为,这样的研究基础设施将有助于吸
引全球人才。谢秉钧说:“美国大学常以‘加入我们,就能专用多少颗GPU’这样的条件
吸引教授。GPU的多寡将成为吸引研究人员的关键竞争力。”
丰富的产学合作机会也正吸引台湾人才回流。包括辉达、AMD、台积电与联发科等大型半
导体企业,都在校园内设有研究中心并积极进行联合研究。阳明交通大学校长林奇宏指出
:“新竹科学园区有65%的CEO都是本校校友,这使得我们的产学合作格外紧密。”
各大学也正努力营造有利于自由研究的环境。例如阳明交通大学为新进研究人员提供“启
动资金”(startup funds),独立于薪资之外,用于他们建立实验室,减少行政与教学
负担。特别是新聘教授,行政与授课责任明显减轻,使他们能专心筹组研究团队、申请外
部研究经费,并建立产业或国际研究合作网络。
现年23岁的阳明交通大学资工硕士生Lin Xinye说:“研究环境明显改善,产学合作机会
也更多,这使得在台湾企业找到工作或成为大学教授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就是为什么越来
越多的人选择留在台湾,而不是出国深造。”
https://ec.ltn.com.tw/amp/article/breakingnews/523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