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英特尔进军 ASIC 市场,仍有三大关卡待突

楼主: pl132 (pl132)   2025-10-27 22:40:49
英特尔进军 ASIC 市场,仍有三大关卡待突破
https://technews.tw/2025/10/27/intel-asic-future/
英特尔近期宣布成立“中央工程集团”(Central Engineering Group,CEG),整合内部
设计与制程资源,并启动 ASIC(客制化芯片)与设计服务业务。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英
特尔继 CPU、GPU 与代工之后的新营运支柱,目标在于切入快速成长的客制化芯片市场。
由于 AI 芯片市场已被辉达与 AMD 高度集中,英特尔近年开始将重心转向 ASIC 与客制
化设计服务,期望借由 IDM 架构的完整供应链优势,提供从设计、制造到封装的一站式
方案,建立差异化定位。
一、架构封闭性:x86 未开放授权,灵活度受限
虽然英特尔具备强大的设计团队与硅晶技术,但其核心 x86 架构长期维持封闭,外部客
户无法取得授权进行客制化修改。
在 ASIC 设计领域,开放架构(如 Arm、RISC-V)已成为主流,企业可依需求增减指令集
或整合专用加速单元,以提升能效与降低成本。
若英特尔持续维持封闭策略,将难以满足客制化芯片市场对弹性与模组化的需求。不过,
若未来选择开放部分 x86 架构,市场格局可能会出现全新变化。
二、制程良率与信任挑战:客户仍倾向台积电与三星
英特尔虽积极推进 18A、14A 等先进制程节点,并强调自家封装技术(如 EMIB、Foveros
、PowerVia)具备差异化优势,但业界对其量产稳定度仍存疑虑。
目前多数 AI 客户在量产与交期考量上,仍倾向选择良率稳定的台积电与三星,特别是在
高频运算或 2.5D/3D 封装应用中,制程成熟度与供应链稳定性是关键因素。
英特尔虽拥有完整的 IDM 架构优势,但若无法在良率与交期上达到同等水准,短期内要
吸引主流客户仍具挑战。
三、ASIC 产业竞争激烈,切入困难
全球 ASIC 市场早已形成明确阵营。Broadcom、Marvell、世芯与创意等公司深耕多年,
已与 Google、Meta、AWS、Tesla 等主要云端与车用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这些专业设计公司不仅拥有 Arm、RISC-V 架构的开放授权生态,也与台积电或三星形成
稳固制造链。相较之下,英特尔尚缺乏完整的 EDA 工具链与开放 IP 伙伴支持,短期内
难以快速取得市场优势。
虽然英特尔切入 ASIC 领域的方向明确,但从封闭架构、制程良率到产业竞争的三重挑战
,都将考验其能否真正实现“System Foundry”的愿景。短期内,该业务能否吸引首批关
键客户,将是观察英特尔转型成效的关键指标。
看川普要不要持续帮下去,不过至少转亏为盈了,不过还是先把桌上型CPU用好再说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