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darkstar07》 之铭言:
: 家里小孩(男)姪子 能力不太会读书
: 有补习 但小学考试大概都六七八十那种的
: 人也不笨 但读书就是不强 50%正中间那种
: 所以什么那种前面志愿,国立大学那种应该是没办法
: 忠厚老实宅宅的,也不是嘴砲料,至少不会学坏去当89
国小开始担心孩子的发展,甚至是贴上将来成就上限的标签,不是很好
小弟虽然还没养育小孩,教育方面可能说不上什么话,但是是成绩不好慢慢爬上来的,
希望我的求学经历多少能让为人父母的人参考
国小时平均班排大概也是 50% ~ 100% 左右,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段考在抢倒数前三,
其中一个对手是特教,另一个是有几科缺考
国中一开始的时候也挺夸张的,五科只有靠常识的自然、社会稍微能看
后来国文慢慢从 2X 分爬到 8X 分,过程花了 2 年半,数学国三的时候老师教对方式,从
不会解二元一次变成可以考 9X 分,最后基测 PR 值 70 出头,唸高职 (非高职第一志愿)
去了
后来大学往上一点到台科、研究所再往上一点到清交
现在人在 MTK 做潮潮的 AI compiler!
这是一路从国中一阶一阶的往上走 10 年能带来的差距
即使每个求学阶段不像我提升的这么顺利,
但往上爬个一些些,还是有可能的吧?
不需要在国小时就担心孩子的未来,更不必要急着用“成绩”贴标签
当下的成绩好坏,不代表未来的成绩好坏,更不可能代表人生成就
要说不是每个人的天份都能支持他一直往上冲
那在可塑性最高的时候,是不是多多培养能接纳负面情绪、受挫后能重新迈步的能力,
空下能追逐兴趣的余裕,顺带几个适度的成功体验,会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