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l132 (pl132)
2024-05-13 19:39:49【COMPUTEX 2024】强劲需求带动技术飞速进展,次世代智慧网通遍地开花
https://tinyurl.com/2y8lkcz8
带动次世代网络发展的各项新兴技术,从地面网络 B5G(Beyond 5G)/ 6G、Wi-Fi 7 及
FWA,乃至非地面网络(NTN)的低轨卫星方面,都能看到台厂积极布局的身影。今后网
通将会整合新一代地面网络与卫星通讯,实现陆海空全地形、全空间无线网络讯号的完整
覆蓋。在台湾强大 ICT 产业能量的挹注下,无远弗届的次世代 AI 智慧网络将稳步到来
。
从最初标准制定开始参与,台厂抢占 6G 技术领先地位
随着相关设备的陆续推出,业界普遍认为 2030 年将成为 6G 元年,相关厂商纷纷提前展
开布局。据估计,2030 年 6G 市场规模将超过 400 亿美元,预估 2023 年到 2030 年复
合年成长率将达到 34.2%。
B5G/6G 在 5G 增加型行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延迟通讯(uRLLC)及巨量物联网通讯
(mMTC)等三大特性与使用场景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将使通讯速度达到 5G 的 10 到
100 倍(最高峰值上看 1Tbps),延迟度只有 5G 的 1/10,装置连接数可达 5G 的 10
倍。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于 2023 年 6 月完成的《全球 6G 愿景》
框架建议书(IMT-2030 Framework)中,也进一步为 6G 指出三项新兴使用场景,包括感
测和通讯整合、AI 和通讯整合,以及无所不在的连接。
根据 TrendForce 分析师表示,除了更快、更低延迟外,6G 最突出的地方莫过于支援太
赫兹通讯,亦即在前几代既有的地面网络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低轨卫星通讯,提供全面覆
盖的网络连线。不仅如此,6G 更紧密结合先进传感及 AI 功能,这使得端到端的网络效
能、功耗及终端 AI 应用体验能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化。
相较于 5G 最大特点是使用毫米波频段(24~71GHz),从 5G 推展至 B5G/6G 的一大关键
则是使用高频毫米波(mmWave)频段(71~92GHz)与次太赫兹(Sub-terahertz,Sub-THz
)频段(92~300GHz),至于太赫兹频段(300GHz~3THz)还不是目前 6G 的发展重点。
去年 6 月,全球行动通讯标准组织(3GPP)在台举办会员大会,包括联发科、中华电信
、鸿海、华硕、台哥大、远传、宏达电、广达、和硕、耀登、镭洋、亚旭等业者皆出席盛
会,共同推动 6G 通讯技术发展,以掌握未来通讯产业的话语权,并取得技术开发与市场
布局领先优势与地位。
为了迎接 2030 年 6G 元年的到来,许多主流大厂皆已开始积极展开布局。高通在今年世
界行动通讯大会(MWC 2024)便展示了全球首个专为运行在 13GHz 频段,以满足 6G 时
代更高容量需求而设计的 Giga-MIMO 天线原型。
日前,韩国 SK 电讯与英特尔合作开发出 Inline Service Mesh,能将 6G 骨干网络的通
讯延迟降低 70%,服务效率提升 33%。此外,Nokia、NTT Docomo 及 SK 电讯也联手扩大
6G AI 原生空中接口(AI-native air interface,AI-AI)测试和验证的范围,以提升
网络效能和能源效率。
全球一流网通产业链,台湾成为 FWA 供应链枢纽中心
后疫情时代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宽带补助计画,以解决数位落差问题。除了光纤基础设施外
,透过行动通讯网络提供固网服务的“固定无线接入”(FWA)成为快速实现宽带普及的
热门应用服务,由于该服务兼顾成本与免布线优势,因此特别对连接成本较高的偏乡地区
,以及宽带普及率较低国家助益最大。
目前以美国为首推动 FWA 最力;其次则为欧洲,因诸多国家遍布古蹟与历史建筑,需要
避免布线破坏文物结构;而新兴地区如印度、菲律宾、越南、印尼、墨西哥、南非及中东
各国也纷纷积极投入 FWA 布建。
TrendForce 预估,2022 年 5G FWA 设备出货量约 760 万台,年增 111%。预估 2023、
2024、2025 年出货量分别为 1,300 万台、1,800 及 2,250 万台,成长率分别为 71%、
38% 及 25%。再就爱立信研究指出,2021 年底 FWA 连接数近 9,000 万,预计 2027 年
将达到约 2.3 亿,成长约 3 倍。
台湾因为拥有全球最完备又成熟的网通、光通及芯片产业供应链,因而成为全球 FWA 供
应链枢纽中心,举凡中磊、明泰、合勤控、正文、启基、亚旭、智易、仲琦等网通设备商
,联亚、众达-KY、统新、光环、华星光等光通讯业者,以及芯片商联发科将会有持续亮
丽表现。
全面因应低轨卫星发展,打造地面设备国家队
俄乌战争从 2022 年初开打至今已满两年,在 SpaceX 星链(Starlink)服务的协助下,
乌克兰得以在战争期间确保通讯无碍,此举不但打响星链名号,也让低轨卫星再度成为全
球热门话题。事实上早在 2021 年 5 月 21 日行政院核定的“六大核心战略产业推动方
案”中,便以发展低轨卫星及地面设备作为台湾太空产业的发展重点,如今政府更加码超
过 400 亿元,投入低轨卫星研制、规划国家发射场及人才培育。
太空中心主任吴宗信在 2023 年“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期间表示,2023 台湾正
式启动入轨火箭计画,预计 2030 年将送 200 公斤卫星进入低地球轨道(距离地表 500
至 2,000 公里);2026 年也将发射首枚 B5G 低轨通讯卫星。2023 年 10 月,台湾成功
发射首枚自制率高达 83% 的猎风者卫星,进而让台湾太空国家队及供应链成形
低轨卫星开始进入主流消费市场大致可以追溯自 2023 年 2 月联发科在 MWC 2023 大会
上展示全球第一款 5G 卫星通讯智慧手机。同年 8、9 月,华为与苹果接连推出支援卫星
通讯功能的 Mate 60、iPhone 14 系列及 Apple Watch Series 8,但前者只能发送紧急
短信,后者仅限于“SOS 紧急服务”。不过 AST SpaceMobile 随即也在 9 月发射
BlueWalker 3,打造全球第一个手机直连(Direct to cell)宽带行动网络,手机直连
通讯终于来到。随着 6G 整合地面与非地面通讯,人们将可享受无所不在的连网环境。
https://tinyurl.com/2xzhzkc3
▲ 低轨卫星相关台厂供应链。 (Source:科技新报汇整)
打造最强 Wi-Fi 7 产业价值链,蓄势待发分食换代商机
尽管 Wi-Fi 6/6E 仍然是当前无线网络市场的主流,但随着 Wi-Fi 联盟推出 Wi-Fi 7 认
证(Wi-Fi CERTIFIED 7),联发科亦透过与联盟共同打造的认证测试平台,协助华硕、
BUFFALO、海信视像、联想、Lumen、TCL、TP-Link 等制造商伙伴推出支援 Wi-Fi 7 标准
的各类装置。
由于在传输速度和低延迟部分有很大的跃进,当前市场普遍看好 Wi-Fi 7,除了速度上比
Wi-Fi 6/6E 快 4.8 倍外,更重要的是全新支援多种连接模式(MLO)及多资源单位(
MRU)功能,这使得该技术能满足超高速、超低延迟与高可靠性的应用与服务。不仅如此
,比起前几世代间的升级,市场上莫不看好 Wi-Fi 7 将会有更快的普及率与更高的渗透
率。
自从高通于 2022 年 2 月推出全球首颗 Wi-Fi 7 芯片“FastConnect 7800”后,Wi-Fi
7 大战也随之开打。就在各家仍停留在第一代芯片研发阶段之际,龙头厂博通抢先在去年
6 月发表第二代 Wi-Fi 7 方案,包括 BCM6765 家用 AP 芯片及 BCM47722 商用 AP 晶
片。
高通接着也在今年 2 月 26 日发表适用于智慧手机的第二代 Wi-Fi 7 芯片
FastConnect 7900,其为业界首款内建 AI 引擎的解决方案,预计 2024 年下半年上市
。至于英特尔则在去年第三季推出专供主机板及笔电采用的 Wi-Fi 7 无线网络模组
BE200,目前该网络卡已可在市面上买到。
除此之外,搭载瑞昱 Wi-Fi 7 芯片的各类产品也已陆续上市。至于其他相关产品,包括
宏碁笔电、海华无线模组、立积射频 IC、全新光电功率放大器,以及启碁、中磊及神准
的网通设备皆已推出或逐季放量。随着大量各种 Wi-Fi 7 新品上市,2024 年也被视为
Wi-Fi 7 元年。
依 TrendForce 研究数据显示,在经历 2023 年的低潮后,全球 Wi-Fi 芯片市场规模在
2024 将来到 209 亿美元,年营收增长率达 6.1%;2025 年则将进一步突破至 219 亿美
元,年营收增长率 4.8%。而以 Wi-Fi 7 的市场渗透率来看,2023 年全球 Wi-Fi 7 占装
置出货比重仅 1%,到了 2024 年将提升至 8%,2025 年更将攀升至 18%。据 Wi-Fi 联
盟估计,2024 年采用 Wi-Fi 7 的装置将超过 2.33 亿台,到了 2028 年,各类型
Wi-Fi 7 产品数量将突破 21 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