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emonhell (I count to three...)
2023-08-12 10:22:06我觉得放不放得开只是一个很表面的看法,更多时候是你有没有条件放得开
从个人角度出发
以我自己为例,系统厂打杂小PM,我自以为也是超放得开
年轻的时候根本斗鸡个性的到处跟其他部门‘沟通’,觉得对公司好就是好
管你是在公司待了几年,这流程跑了多久,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就应该试着改善
心中的想法永远是反正这公司待不下去还有下一间
的确那段时间有建立了一些跨部门的战绩,也获得不少同事跟主管的认同
但,天花板就在那边
往外商跳之后,内心还是想放得开,但是考量到房贷压力跟找下一份工作的难度
就,停住了
从公司角度出发
台湾大多数公司还是以制造业为主,靠创新研发作为成长动能的公司本来就少
用一个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公司当然会希望能够顺顺的跑业务就好
在一个已经成熟的赚钱模式下去维持,去寻求优化就好,变动就是风险
公司高层的想法如是,一层一层往下传递的价值观也会被限制住,再配上个人的角度
整体文化就差不多被定死了
所以我觉得不是放得开的人表现得比较好
而是在欧美国家的人比较有放得开的条件
再加上幸存者偏误,所以你会觉得放得开表现得更好
※ 引述《villagermess (我是女生)》之铭言:
: 刚刚看到一篇运动的心得:
: "
: 台湾球员从小就被要求打出好成绩,只要打不好内心就会纠结,较没自信,老美受的教育
: 较放得开,能享受棒球乐趣,“我在红袜小联盟一直纠结在打击,其实有些东西是好的,
: 但想很多,不断修正就乱掉了,美国球员即使身手没那么出色,仍相信自己能力,较放得
: 开。”
: "
: 在想工作上是不是也是这样, 台湾工程师比较习惯, 走安全路线, 先回报 得到同意
: 再去实验, 有什么创新只要是会造成其他团队的麻烦, 就会思考再三后决定不提
: 且好像做错一件小事 就会纠结比较久 习惯看主管脸色 其他同事脸色
: 大家不喜欢的事情不做 大家可能不喜欢的事情也不做
: 如果比较open一点 只管是否对公司有利 其他别想这多 会不会表现得比较好
: 然后绩效也比较好呢?
: 放得开 不管闲言闲语 是不是会表现得比较好呢?
: 只是运动表现能数据化 工程师表现似乎很难数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