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外资分析师杨应超:台积电赴美工程师被挖角是迟早的事

楼主: AAAB   2023-03-15 00:44:40
https://udn.com/news/story/5612/7031503
2023年3月14日20︰08
记者蔡容乔、郭政芬/即时报导
外资分析师杨应超:台积电赴美工程师被挖角是迟早的事
台积电到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将于2024年量产5奈米晶圆,赴美的工程师也做足心理准
备成为拓荒者,见证这场台积电史上最大的投资案。外资分析师、美商科克兰资本董事长
杨应超旅居亚历桑纳凤凰城长达40年,他指出台积眷属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语言和文化的挑
战,工程师被竞争对手挖角也是迟早的事情,相对削弱台湾人才竞争力。
杨应超认为,台积电的下一步是培养像张忠谋在美国住过多年,并在当地企业做到管理阶
层的人才,知道如何跟美方谈判以获取双赢协议,不是美国说什么都好。
杨应超接受联合报记者专访,谈到工程师们的家庭、职场文化等冲击,他指出,这批赴美
工程师多数不会是单身上任,每名工程师背后都是一整个家庭,这代表着小孩就学、就医
,家属生活或就业,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语言和文化的挑战。
“如果在台湾有一样机会、一样工资,不会有人愿意离开台湾到美国去。”杨应超表示,
异乡生活辛苦,凤凰城是美国第五大城,但不像洛杉矶、旧金山或纽约有中国城,至今只
有一家台湾人开的速食店、去年才开了第一家大华超市,工程师忙于工作,回家就是睡觉
、吃饭,但孩子要上学,家属要应付食衣住行等各种问题,须外出采买、办事,除了要会
讲英文,若不会开车,更是寸步难行,文化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最近亚历桑纳当地的台湾人网络社群上,已开始看到有人担心孩子晚上发烧生病,正在寻
找会讲中文的小儿科医生,明显感受到这批科技移民初来乍到的需求。
杨应超指出,台湾生活太方便、舒服,这几年台湾留学生大多在美国拿到学位就回台湾,
留下来的并不多,台积电工程师会愿意远渡重洋赴美工作,大多是30、40岁出头的青壮世
代,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拿绿卡,或让孩子未来有更好的求学、就业机会。
杨应超曾大胆预言,台积电工程师可能三、五年后就会被竞争对手Intel(英特尔)挖走
,因为Intel距离台积电美国厂不到1小时车程,薪水一倍起跳,还很少加班,对重视家庭
生活的工程师很有吸引力。
他说,5年前该厂挖角一批台湾工程师到凤凰城上班,不但勤劳,愿意加班,薪水比同职
位的人差了一截,但几年后薪资也慢慢调升上来。在台湾,科技业工程师要轮班、常加班
,即使下班回到家,接到电话就得立刻赶回去,“美国没有这样做的”。
杨应超的凤凰城住处就在Intel厂对面,晶圆厂机器不能停,同样是三班制,早上六点可
看到一批员工下班,但就是早点安排、工资多一点,没有“临时”这件事。杨应超说,美
国人不是不能加班,而是要沟通好、早点安排,不能打个电话叫人家赶快回来,这会被骂
死。美国人尊重员工下班时间,台湾主管却可以24小时随时打电话给员工,没有谁对谁错
,就是文化不一样。
日前有美国台积电员工诉苦,指美国员工不肯加班轮班,导致台积副理得24小时待命轮班
,认为是差别待遇。杨应超说, 台积电员工到美国跟当地美国人一起上班,在职场文化
会有很多不习惯和挑战,像美国人不愿加班,重视下班或周末的私人家庭生活时间品质,
不是老板说什么就做什么,一切讲道理。
杨应超有同学高中毕业后到Intel晶圆厂担任作业员,他说,这些作业员很少有大学毕业
的,台积电却是博士当学士用,工作品质又好,美国人不干,当然还是台湾人加班,即使
不公平,也只能吞下去,但日后被美国同业挖走,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台美不仅管理风格不同,杨应超谈到台湾的低薪文化,坦言台湾人才好用又便宜,很有竞
争力,但很多事情有正反面,外国机会多、薪资是台湾的好几倍,人才就跑掉了,这从台
积电以前只雇用台成清交毕业生,现在放宽到大学毕业,就可看得出来。
杨应超自己感受也很深刻,前几年他退休回台,想找事情做,结果谈了几家公司,有家基
金找他当CEO,开出的薪水,比他刚大学毕业的儿子还低;另一家公司开出来的数字总算
符合他标准,后来却发现是一场“误会”,因为对方是用台币计价,他是美元计价。
台积电赴美在台湾是大事,但在凤凰城,除了当地人参与建厂工程,几乎没人知道台积电
,好人才会去Google、会去FB,台积电在美国,不一定能吸纳到最好的人才,初期工程师
难以在地化,还是只能从台湾输出,这会慢慢削弱台湾人才竞争力;杨应超担心,万一让
Intel挖角成功,学到台积电最厉害的良率,那就麻烦了。
以美国Intel为例,20多年前已来到亚历桑纳兴建盖两座晶圆厂,目前正在盖第三、四座
,他们在芯片制造上可能落后台积电一、两个世代,但已有自己的封装、测试供应商,台
积电在竹科有完整产业聚落,但到了美国做三奈米、五奈米,顶多只有10%供应商会一起
进驻,其余很多都不愿意过去,毕竟供应商不会为了卖一、两个产品去美国盖厂、办公室
,还得搞定会计、法律、税收等问题,成本至少贵五成以上,所以芯片做完,恐怕还是要
送回亚洲封装测试;即使连苹果、AMD等知名公司,跟台积电合作这么久,他们也早就在
竹科设立办公室,一、二奈米的高端技术,还是留在台湾讨论。
杨应超说,台积电赴美设厂背后,有其不得不的政治因素,若制造芯片上落后台湾一、两
个世代,设厂时程可以拖慢一点,减少产能,务求EPS不受影响,也有筹码可以跟美国谈
;但实际状况是,台积电不但没有减缓盖厂进度,还加码从五奈米进化到三奈米高阶制程
,投资金额从120亿元增加到400亿元,有优势却谈成劣势,其考量令人疑惑。
杨应超认为,过去芯片九成多都在台湾做,以后可能有一半到美国做,不仅人才外流到美
国,相对减少台湾内部人才竞争力,一旦美国学到芯片关键技术,台湾重要性与半导体科
技领先性恐被削弱。今天是因为台积电这个护国神山,让台湾有了对美谈判空间,此时应
该趁机跟美国谈判,要一些交换条件,但台积电空有好的工程师,没有熟悉国际法律、国
际政治的谈判人才,很多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
杨应超说,到美国不只做芯片,还要懂政治、谈判,台积电下一步培育、雇用相关人才非
常重要。台积电需要的是像张忠谋这种在美国住过多年,并在当地企业做到管理阶层的人
才,才可深入了解美国文化,知道如何跟美方谈判以获取双赢协议,不是美国说什么都好
作者: enjoy1234567 (香蕉苹果柳丁)   2023-03-17 12:1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