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大家讨论这么热烈 也收到了一些站内信问题就再回一篇统一回答&讨论
首先薪资分布不会是常态分布 而是接近log normal distribution
可google有很多分布图
我假设最低薪约60万元何已知中位数而获得标准差
估算有些粗略但业内从业人员都知道这个数字很保守甚至偏低
上一篇提到若算东区+竹北年薪300比率是2.85%
若算新竹科技业从业人口约20万(竹科16万+外围台元以及不再园区内的外商)
那会是恐怖的8.5%, 2.85%以及8.5%绝对可以说"常见" 而非"常态"
以姓氏对人口比率举例 https://imgur.com/a/GYIepB2
姓林和蔡占台湾人口8.3% 以及2.9%
也就是你走在路上遇到姓林和蔡的机率
等于在园区内以及竹北+东区遇到年薪300的人之机率
我想大部分人都同意林和蔡是"常见"的姓氏
关于我个人的问题...RSU在我们公司认列为海外所得 不算在650综合所得内
大部分外商做法并非如此 但这样反而让我节了一些税也没什么好argue的
另外生活过的劳碌我想跟薪水没有关联 我指的并不是经济状况不好
人生就是场无止境的挑战 我们永远都在向比我们厉害的人学习 让自己变得更好
看到能力比自己好又比自己努力的人 就会觉得自己凭什么怠惰
会再回这篇是觉得版上的言之有物的文章比起十年前刚出社会时少了很多
自己在迷惘时在ptt受到很多前辈提点
现在遇到能回答的议题就抛砖引玉大家一起讨论
※ 引述《justiceGG (正义GG)》之铭言:
: 这个问题的答案会被自身环境(俗称同温层)而出现很大的偏差
: 尤其是在新竹半导体业从业人员 每次讨论的数字似乎版众都觉得是唬烂
: ex:300up 是有经验工程师往上加的baseline...etc之类的言论
: 自己&太太在园区里当底层工程师完全可以感同身受这样的论点
: 我和太太都在半导体业从业快要10年 我在外商&太太在台厂
: 皆底层没有带人的工程师 去年现金收入约650 加计RSU股票约750~800没有细算
: 体感生活上就是收入高一点的上班族而已 每天还是为了生活奔波劳碌
: 想办法提升自己能力&收入 并没有活得比较舒适or轻松
: 从统计数字来看也确实如此
: 台积在新竹约2.5万人 薪资中位数190万 常态分布下约前25%年收破300 大约6250人
: 联发科新竹约1.2万人 薪资中位数399万 常态分布下约前65%年收入破300 大约7800人
: 其余外商+design house以及其他园区公司管理层 保守估计算3000人
: 6250+7800+3000=17050 新竹县市人口合并约10X万人
: 年收300的比例逼近1.7%
: 如果范围限缩到竹北+园区附近(新竹东区) 总人口数20万(竹北)+22万(新竹东区)
: 假设17050人 70%住在这里 你会得到 2.85%这个数字
: 这还是把一堆退休老人+在学小孩算进去的结果
: 不到稀松平常但绝对不罕见 路上多抓几个看起来是上班族的问就有了
: 最后附上今年税单才有人权 以免又被砲唬烂
: https://imgur.com/a/X3lzj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