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工程师变身解忧乐器行老板 卢纪帆:爱音乐的人,99%一辈子都这么爱
https://tinyurl.com/mrxt26ja
新竹头前溪畔,这里是竹北迎著水岸的新兴住宅区,40 出头的卢纪帆正在自己创立的“
名流乐器行”一楼展售空间整理吉他。这里贩售乐器,也提供从古典到现代的音乐教学课
程;走上二、三、四楼,一间间教室、练习室,甚至还有宽阔的练团室与录音室,提供专
业的录音制作工程,最近还推出 MV 拍摄服务,音乐产业各种服务,在这里都找得到。
“我常常打趣说,我的招牌其实会旋转变换。”卢纪帆笑着说,名流乐器行没有侷限自己
的服务项目,只希望每个喜爱音乐的人都能放下现实生活束缚,在这里快乐地“玩”音乐
。这样的一间解忧乐器行,其实投射著卢纪帆从台积电工程师成为乐器行老板的心路历程
。
自由的音乐灵魂 困在冰冷管理制度十二年 卢纪帆与音乐的缘分可以追溯至孩提时代。他
从小学习古典钢琴,大学时参加热音社,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组了乐团,担任吉他手与主唱
的角色,在舞台上挥洒热情汗水、享受观众的掌声。也是在这个时期,他接到人生第一场
商业演出,已经忘了有多少酬劳,但靠着音乐获得第一笔收入的兴奋感仍清晰地映在心头
。年轻时音乐在心田种下的养分,至今仍是他人生的滋养。
毕业后,卢纪帆来到新竹科学园区工作,进入台积电担任 IT 工程师。一待就是十二年,
见证了台积电茁壮为“护国神山”的过程,也在公司结识了妻子、婚后陆续生了两个孩子
。妻子、房子、车子、银子、孩子,传统观念中的“五子登科”全都具备,但卢纪帆心中
始终有个还未满足的愿望。他非常清楚,即便这是一份人人称羡的工作,他仍然不快乐、
甚至可以说是痛苦。
“不是台积电的问题,而是我的个性不适合这样的企业文化。”卢纪帆解释,他尽忠职守
地扮演好程式设计师的角色,工作内容虽然得心应手,但却始终无法适应繁杂细琐的企业
文化。台积电是一个组织庞大、分工精细的大型企业,五万多名员工、十几座晶圆厂二十
四小时运转,势必得制定精细的标准流程与考核机制,将情、理、法之中的“法”摆放在
最高管理原则,才能撑起市值超过十六兆元的“护国神山”。
然而,这与需要温度、讲求情感体验的音乐世界背道而驰。每年打考绩的时刻,便是卢纪
帆最痛苦的时刻。团队中的成员都表现得很好,但他却必须按照管理规则、从中选择“表
现好的”与“表现不好的”。
“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是这样,”卢纪帆说,他知道这是企业管理的必行之道,台积电的知
识管理成就也确实相当卓越,但音乐的呈现是跟自己比较,没有优劣、高低的区别,他的
兴趣与职业是天差地远的两个世界,这样的冲突堆叠成为他的痛苦来源。
毅然离职 打造单纯玩音乐的纾压环境 “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将音乐当成一个职业,成为
我下半辈子的工作?”企业文化与个性的冲突中,卢纪帆心中不断酝酿以音乐为职业的念
头,直到 4 年前他觉得时机成熟,在科技业的多年积累不算辜负父母的栽培、也存到了
创业基金、心中的蓝图描绘得差不多了,他决定开始行动。
当他对妻子提出以音乐维生的想法,她一点也不惊讶,淡淡地说:“那就去做吧!”接连
获得妻子与父母的支持,再与音乐领域相知多年的好友长谈,卢纪帆决定放手一博。曾经
在音乐领域担任过不同的角色,教学、演出、幕后录音工程,卢纪帆很清楚走到幕前做歌
手需要顶尖的颜值或歌喉、更需要一定的运气,那并非此刻他的目标。
“爱音乐的人,有 99% 一辈子都爱着音乐,只是被现实生活所困住。”或许是自己被困
在职场长达十二年,卢纪帆在音乐事业上投射了自己的身影。名流乐器行不仅贩售乐器、
也提供教学、录音室、练团室,横跨音乐教室、乐器行、录音室的全方位音乐服务,希望
让更多对音乐抱有热情的人,能够有机会在步入社会后,持续保持接触音乐的习惯。
举例来说,许多喜爱唱歌的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单曲,但台湾的一线录音室多半座落在台
北也要价不斐,无形中树立高墙让人止步于前。“但其实不一定要很强才能录单曲啊!只
要你爱唱歌就可以了!音乐的路是无止尽的,可以一边录一边学习呀!”卢纪帆说,名流
乐器行就是最实在的在地资源,以实惠价格提供专业服务,更重要的是鼓励素人完成梦想
。
听你诉苦 陪你圆梦 解忧乐器行比谁都还疯
好口碑传得特别快,在生活中与梦想渐行渐远的音乐爱好者,一个一个踏进乐器行,放胆
说出自己的梦想。卢纪帆笑着说,没创业还不知道,原来在新竹科学园区工作的音乐爱好
者竟然这么多!不仅十几家科技公司有热音社,这些工时长、多为轮班制的工程师们,甚
至还组成公会,每年挤出时间举办“科蚪音乐节”,名流乐器行也共襄盛举成为赞助商,
让热血的表演者们能在下班后拥有舒适的练团空间,好在一年一度的音乐节中登台过过表
演的瘾。
或许正因为卢纪帆并非商人出身、创立乐器行更不是为了赚大钱,名流乐器行反而成了竹
北音乐圈的“解忧乐器行”。给人爽朗温暖感受的卢纪帆,经常被学员、客户问“你有时
间吗?”接着便开始倾诉烦恼。谈工作、谈家庭、谈感情…卢纪帆笑称,自己除了音乐老
师、录音师的功能,其实还兼任“神父”。
在名流乐器行发生的“疯”事也不少,他曾经录音录到一半,刚好有熟客拿吉他来维修,
客户便吆喝熟客进录音室担任吉他手,虽然让录音时间比预计延长许多,卢纪帆却觉得很
开心。“感觉我实践了自己创业的初衷。”卢纪帆说,自己真的打造了一个让人卸下心防
、纯粹无忧的环境,让爱乐人互相交流、分享与切磋。
“我没有想要靠音乐赚大钱,只希望能够养活一家人、快快乐乐的过生活。”从创业的第
一天起,卢纪帆就告诉自己,绝对不要拿开设乐器行的收入来与过去作比较。因此,虽然
现在整体营运成绩不俗,但他并不考虑扩大营运、也不会开设分店。他坦言,复制硬件建
设不难,但找到对的人营造相同的气氛却很难,如果为了扩大营运而制定更多管理规章,
反而又落入他最不喜欢的标准流程之中,违背自己创业的初衷。
创业第二年,卢纪帆的妻子也辞职加入行列,全心支持他的梦想。过去夫妻俩都在台积电
工作时,就连接送孩子上下学都困难重重,如今他们有更多时间陪着孩子长大,孩子们耳
濡目染也爱上音乐,对打鼓情有独钟。
“可能故意挑老爸不会的乐器吧!”卢纪帆拨拨头发,哈哈大笑。如果有全世界最幸福的
工作评比,卢纪帆与他小而美的乐器行,应该可以得到相当优秀的名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