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给高薪依旧找呒人 台积电出招请总统府

楼主: NoAfraid (小子难缠 不得安宁)   2021-09-28 01:42:39
给高薪依旧找呒人 台积电出招请总统府解决半导体人才荒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60245
今年2月,当国内外疫情依旧紧绷之际,经济部会议室外人车川流不息,平日宁静的公务
机关,因一场半导体龙头产官界闭门会议,格外引人瞩目。
行政院副院长沈荣津、经济部长王美花、教育部长潘文忠,以及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力
积电董事长黄崇仁等部会首长与半导体龙头一字排开,菁英荟萃。这是一场攸关台湾半导
体业发展的关键会议,人才议题更是重中之重。
1月,德国经济部长阿特麦尔(Peter Altmaier)破天荒在写给台湾政府的信上说:“当
前半导体芯片短缺正危及德国汽车产业复苏,危害全球经济回春”,要台湾政府敦促台积
电多生产车用芯片拯救汽车产业颓势;正如纽约时报形容,台湾是“世界最重要地方”;
但年产值逾新台币1兆、就业人数超过15万人的科学园区,看似蒸蒸日上荣景,却隐藏巨
大危机。
蔡明介:科技人才荒损及国际竞争力、动摇国本
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今年7月亲自撰文向媒体投书,提出国内教育制度病灶,甚至以“损
及国际竞争力、动摇国本”来形容科技人才荒情势之严峻。
短短两年,在美中科技战与疫情蔓延交互作用下,台湾半导体业产值大幅增加1.35兆元,
国际地位扶摇直上,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成为美国、日本及德国等政府争相拉拢目标;IC
设计厂联发科今年第2季也超越德仪(TI),跃居全球第9大半导体厂。
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人才问题却日益严峻。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早在2019年即公开沉重
喊话“台湾半导体业最大问题是缺才”,多数厂商都找不到合适人才,最根本的问题在于
研究经费不足,导致愿意深入研究的教授数量也不足,进而影响学生人数,一环扣一环。
人才荒迫使科技大老出面喊话,但半导体为知识及技术密集产业,非短时间可解决问题。
百花齐放的3、4月,是台厂走遍各大学院校抢才的黄金时刻,不只台积电开出比业界高出
近2倍年薪,今年IC设计大厂联发科更砸下重本,罕见在秋季展开猎才行动,提早抢夺明
年毕业生,招募员额逾2000人,不仅人数创高,硕士毕业生年薪更上看200万元、博士则
有250万元优渥待遇;短短半年薪资翻倍,还提供转职限时报到高额奖金。
台积电去年员工薪资中位数181万 高于前年159万
根据台湾证交所2020年度上市公司非主管职全时员工薪资统计,台积电待遇其实并非第一
名,当年度台积以员工平均薪资237万元,排名第7位;但若以员工薪资的中位数来看,去
年台积电是181万元,高于前年的159万元。
台积电新进硕士毕业工程师的平均整体薪酬,以2020年来看,包括12个月本薪、2个月年
终奖金、现金奖金及酬劳,整体薪酬高于新台币180万元。直接员工平均整体薪酬则高于
新台币100万元,每月平均收入为台湾基本工资的4倍。
即使薪资待遇不错,但高阶人力还是严重不足。台积电1年招收100多名博士,到2030年台
积电1年需要250至300名博士,台积高层认为,如果政府和学校没有扩大培育人才,全台
湾半导体相关的博士1年只能培养300名,博士人才来源捉襟见肘,长此以往,台湾整个高
科技产业和高等教育、学术研究,都会产生问题。
科技大厂需人孔急,但人力银行业者透露,人才太难找,今年初有知名大厂迫于情势,默
默放宽征才标准,向来只向“台、成、清、交”毕业生招手,如今助理工程师职缺,也只
能降低门槛,转而向所有国、私立科技大学相关科系揽才。
业者:少子化使投入理工领域学生愈来愈少
除了研究经费与教授不足,老牌IC设计厂凌阳副总经理沈文义认为,台湾少子化的趋势使
得投入理工领域的学生愈来愈少,再加上半导体业是“爆肝产业”的印象根深柢固,削弱
了年轻人投入半导体业意愿,大学报考理工、电机、电子科系人数不像早年那么多,近年
又碰到中国大陆竞争挖角,都是造成人才荒的因素。
除了眼前的人才短缺,沈文义还看到长远发展的隐忧,年轻人考量攻读博士还得再花5年
时间,投资报酬率太低,愈来愈多人硕士毕业就选择就业,但产业发展需要博士钻研前瞻
基础领域,“缺乏基础研究人才,产业可能就没有未来了”。
尽管百万年薪成为基本配备,科学园区工程师工时长、压力大的特性,让不少有着“新鲜
肝”的年轻人望而生畏。一名国内前3大IC设计厂工程师的家属吐苦水,担任研发工程师
的丈夫平常上班时间至少要10小时,遇突发状况或是赶案子,就要到深夜11、12点才能回
家,有时还把电脑带回家继续忙。
半导体产业涵盖IC设计、晶圆代工等,职务不同,但压力都不小。除了经常与时间赛跑,
随着制程技术推进,光罩价格不斐,修改光罩动辄要数百万或上千万元,研发工程师工作
时如履薄冰,深怕一个不小心,就让公司大笔钞票蒸发。
半导体制造厂的研发工程师虽然不用像制程或设备工程师要轮班,不过每天工时也上看12
、13个小时,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准备上班的路上,几乎没有生活可言,因此舍弃高薪工
程师职位、转换跑道的案例屡见不鲜。
不只工程师受工时与压力所苦,晶圆厂作业员也得一天12小时穿着密不透风的无尘衣在无
尘室里工作,由于无尘衣穿脱不便,许多人常常因此憋尿,健康亮红灯。
近期南部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就发现,来门诊报到的病人许多是南科工程师、作业员,在
高压力工作环境之下,“下半身”容易出问题。
台湾半导体产业内有少子化、工作辛苦难招募新血等因素,外则有强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
中国大陆虎视眈眈,砸重金来台挖角。今年便传出智鈊科技、芯道互联负责人涉嫌协助中
国比特大陆挖角台湾半导体人才,3年来已挖角数百名研发人才,引发外界譁然。
104人力银行:工程师缺口超越第一线包装作业员
无独有偶,近期104人力银行发布的2021年“半导体人才白皮书”也揭开了两项残酷事实
:首先,AI、5G、物联网等新兴商机虽为台湾半导体产业带来满满订单,却也突显人力短
缺的情况多严峻,半导体征才创下6年半新高,平均每月征才2.77万人,年增幅高达44.4%
;但从上游的IC设计工程师、到中游IC的制程及下游的IC封测缺乏产线制程工程师,“科
技岛”台湾工程师缺口之大,竟已超越第一线的包装作业员。
第二,台湾半导体产业有世界第一的实力,却无世界第一的薪资水准,尤其上游硅智财的
IC设计2021年第2季平均月薪6万7834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不升反降0.3%,使得半导体产
业对于他国的抢才压力难以招架,“人才供应始终吃紧,半导体不只芯片荒,人才更荒!

阳明交通大学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院长张翼透露,今年以来各校陆续成立半导体学院,背
后原因便是台积电向政府当面反映人才短缺的困境,台积的建言获得总统府重视,因而催
生了产官学合作的半导体学院。
张翼认为,教育体制变革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基数、让更多学生投入理工领域;
二是培育博士人才;第三则是延揽国际人才。
扩大理工人才基数方面,张翼指出,他鼓励国内各种不同领域报考半导体学院硕士班,不
论是土木、机械、航空、数学、动植物、管科、工科等学生都可以加入半导体科技行列,
并依学生背景设计客制化课程。
教授:大家不唸hard science,太辛苦了
张翼接着分享他近几年观察到的现象,很多优秀的学生唸完硕士后,不愿意继续攻读博士
,“大家不唸hard science,太辛苦了”。
除了想尽快投入职场赚钱,张翼发现,AI浪潮兴起也吸走不少优秀人才,毕竟AI与应用端
距离较近、跟国际接轨,而且比较容易创业,相较之下“半导体很难自己当老板”。
不过台湾半导体业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端,跟以往跟着美国等先进国家走的路径不同,台
湾想在要维持领先地位,大量博士人才是必备的;张翼直言,不是所有产业都需要博士人
才,例如AI产业就不见得需要,但“以半导体这种技术来讲,是需要PhD”,如此才能持
续进行尖端技术研发。
以业界实务而言,一般硕士在学校均受过充分的实作训练,佐以论文研究所建立的基础研
究能力,因此能有效解决工作所遇的技术问题。
不过,半导体产业先进制程领先全球,需要博士人才投注前端研究,因此具有博士学位者
在业界多任职于基础研究相关工作,并同步了解制程技术,以协助前端研发和后端量产能
顺利串接。
为台湾人才库储备新血不仅只是学界的事,产业界也“撩落去”。台积电2020年推出博士
奖学金计画,奖助每名获奖者,每年50万元奖学金,至多5年,并提供业师与实习机会,
协助获奖学生即时了解产业与技术发展,欢迎学生毕业后加入产业,或进入学术界从事研
究与教学的工作。
联发科则针对博士生提供奖助计画,补助地区涵盖全球,且积极建设创新研究中心,提供
学生拥有良好的研究环境。
“台湾是在和全世界竞争”,张翼指出,现在各国都在发展半导体,只凭台湾本土人很难
足够,策略上应该更弹性;阳明交通大学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以从国外招募人才来台为一
大诉求,目前学院与印度理工学院的马德拉斯、坎普尔、孟买、德里4个分校签约合作,
未来将有100名学生陆续来台。
教授:各国强力揽才,搞不好台湾人才被吸收
张翼坦言,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声音,认为向国际揽才可能排挤到本国人就业机会,但以
收国际生而言,台湾顶多每月给500至1000美元奖学金,国外大多给到2000至3000美元,
其实台湾给的条件不算优渥;另一方面,各国都在强力揽才,“不想吸收是一回事,搞不
好人才还被吸收”。
人才不分国界,硅谷经验足以证明,要能领先世界,首先要能海纳百川、吸引国际人才。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曾说,苹果创办人贾伯斯(Steve Jobs)有叙利亚血统,“你会说贾伯
斯抢走硅谷居民的工作吗?”
作者: Shepherd1987 (夜之彼方)   2021-09-28 01:56:00
改变文化少做点虚功, 人就够了
作者: eeewwweeewww (lucky)   2021-09-28 03:15:00
很正常 现在年轻人除非家里真的穷 不然没人要去台积8 9年级生家里一定都有房子 根本不缺钱除非爸妈不争气 不然没人要唸理工拉浪费青春 不能用手机 没女生 这种环境谁要去身边一堆朋友宁愿在台北低薪 享受 反正家里会帮买房台积电自己不开放外劳 找不到人活该
作者: cityhunter04 (无聊的乖小孩 )   2021-09-28 08:21:00
不是找不到人,是找不到奴工
作者: hsshkisskiss (过去过不去)   2021-09-28 12:02:00
缺水挖井王美花也算菁英 真的了不起
作者: wheateardoll (半分妆成雪霜天)   2021-09-28 12:21:00
就薪水问题而已,不跟湾区比,有没有赢日本都不知道
作者: blackwing000 (冰狩 翼)   2021-09-28 13:51:00
三口九年技术员求内推台中
作者: cocokeke1556 (枯噜咪~)   2021-09-28 18:05:00
找无人还挑人,笑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