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结束神山的旅程,即将开始新的挑战。好像又看到有人提到STAR之类的,大致随手
写个我在美国面试的经验,以下内容同步发表在 DCard:https://www.dcard.tw/f/job/p/236780110
Caveat: 以下内容严禁任何引用、抄袭、转制
1. STAR
众所皆知的是,STAR 指的是 Situation (S), Task (T), Action (A), Results (R),每
一个的含义网络都找得到描述,就不赘述了。
2. BQ
美国公司、外商、甚至台湾公司近年来越来越爱在面试时询问BQ,甚至有的时候考专业知
识是在BQ中出现的。尤其是当BQ是回答自己的过往经验时,BQ 比起死板板的专业知识问
答,更能考察 Candidate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而当回答 BQ 时,是
以挤身过去和工作相关的经验时,面试官更可以从中延伸问题,问一些受试者该有的专业
技术,同时也不会让Candidate感到太多的压力。也因此,回答 BQ 尽量不要乱掰 - 大家
都是专业的,除非你超会讲故事,不然大多数的状况下,掰的东西问细节就煏空了。
一般来说,在美国,BQ 可以以下列方式开头: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you XXXXXXX
3. 将 STAR 应用在 BQ
当然,BQ 是 Behavior Question (废话),但是问题随着时间发展,就会有模板。模板不
见得是最佳解,但却可以简单的以一套固定的模式,打遍天下无敌手。
以下为简单的一个BQ,以此为例,笔者一步步的带读者建构出BQ模板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you make a hard decision?
预先分析:
这个问题的题眼在于 hard decision,当看到题目时,第一个要想到的是 ”什么是
hard decision”,以及询问 “hard decision” 时,想要考验的核心价值为何? 这里推
荐 亚马逊 的 leadership principle,找其中几个套进去就对了。再不行,大家都很爱
看 prioritization 的能力。
以下为简单的一个套模板回复,对了,笔者的背景为 AI 建模,或者是当个码农,所以以
下举例为以此为故事,以 STAR 为骨头,一步步的把肉填进去。
S: S 为大背景方向,在回答 BQ 时, S 的部分是拿来说明自己接下来要说的故事的重要
性、困难度,以及为何选择这个故事,故事为何有回答到问题的部分。
以我来说,我会觉得会造成 hard decision 的原因是有了 dilemma,需要做 trade off
。我就会以建模型时,模型的准确度、大小,跟运算力的资源,是一个 trade off 。当
然这个故事在面对专业的面试官时会是可以的故事,面对 HR 时可能没那么适用,但这又
是其他部分了。
T: Task 是在大背景之下,欲解决问题的 milestone,有的时候 为何选择这个故事,故
事为何有回答到问题的部分 也可以改放在这里。如果是这样的话,以这个回答为例,S
可能就是指当时是在和谁合作,而有了 dilemma ,而 T 显而易见就是要处理这个
trade off 。
A: A 是里面最重要的方式,因为这里才是你针对出题者给出的问题,如何处理的部分。
在这里,你可以直接就说明如何去解决问题的,但我会推荐先给一个总结,让面试官有一
个你接下来要讲的东西的预期心理。更重要的是,即使你再来要说的东西 她/他 完全听
不懂,也可以用你的总结来知道有没有回答到某些 她/他 喜欢的核心价值。
在不知道要回什么的时候,prioritization 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所以这个部分,我会先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进行分析,以排序优先顺位,接着在
展开细节是怎么实行的。
R: 大多数的状况,重点都是在 A ,R 比较像是一个收尾,给个量化指标告诉对方所以我
做到了,并且大家都很满意,当然也有一些重点是 R 的问题,后文会提到。
4. 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
当然,很多时候无法知道面试官会不会喜欢你的故事,因此针对同一个类型的问题准备多
个故事,在面试时感觉面试官没兴趣就换故事,或者是多个面试官问类似问题时,可以给
予更多样化的回答,让面试官感觉好像真的经验丰富。
而另一方面,不大可能真的针对每一题型都准备答案,因此擅长算法的都知道,将一个
问题 reduce 成 另一个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例如考虑以下问题: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you balance the customers' needs and technical
needs?
在一些信奉顾客至上的网络公司里,这是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 customers 可以有很
多不同的可能性,在学校里,指导教授可以是 customers,在公司里,上司可以是
customers。而当仔细研究这个问题时,会发现这和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you
make a hard decision? 可以是同样的问题 - 把造成 dilemma 的双方改成是
customers' needs 跟 technical needs 就是了。
另一方面,一种变形BQ则为负面问题,举例来说: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you
make a bad decision and what you learn from it? 这一类型一样是可以利用STAR回复
,只是因为 A 出了状况,导致 R 跟后续更为重要,例如可以简单说因为当时 A 就是没
有 prioritization ,有了不那么适切的 R 反而需要懂 prioritization 罩,因而从此
以后知道做事情都要 prioritization 。
5. STAR 的其他应用
当然,不只是 BQ ,STAR 可以应用在各个层面,给予听者或者是受众有一个组织性的回
应,让受众可以轻易地追踪讲者所想要表达的,而不会被 information overwhelmed。举
例来说,STAR 可以应用在简报的组织上面 (很多简报教学着重于排版,却连最基础的功
能: 清晰的传达资讯 都办不到)。
另一方面,启发笔者撰写本文,在于将 STAR 应用在履历描述上。然而履历描述强调言简
意赅,让读者可以快速扫过去后看到该 Candidate 有没有相对应的关键能力,完全套用
STAR 太过文诌诌,比较通常的做法是以: 做 什么 (What) + 用什么方式 (How) + 得到
什么结果 (R) 这一类型的变体予以处理。
6. 结语
随手写写结果还是有点多XD 随着时间进展,STAR 及 BQ 也有更多的发展及研究。以上仅
为随手写写当个抛砖引玉,可能也有更好的方式以不一定就是了。
References:
1. 自己及朋友,以及实战中的疯狂练习
2. 一亩三分地相关文章
3. Amazon leadership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