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08:30
连台积电都喊缺工 昔日热门资讯工程科系11年来竟锐减5万学生
我国资讯、工程领域大学生10年来减少5万人,尤其工程领域更从22万人荣景跌至18万。
面对时代趋势,向来被视为唸起来“很硬”的理工科,愿意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另一方
面,面对人工智能、5G技术迎面而来的科技化浪潮,就连用软件都能玩音乐的时代,资讯
领域硕士生虽然逆势微幅增长,但相关人才依旧供不应求,人力银行主管便指出,征才对
企业来说,会是2021年最严峻的挑战。
在少子女化的浪潮下,我国学生人数减少是必然现象,从97到108学年以来,全台大专校
院人数减少逾10万人。不过面对冲击,受伤最深者却是科技类科系,就连过去一向被视作
热门的资讯、理工领域科系也不例外;在学士班含四技部分,资讯领域学生数从7万5000
人,减少至6万3000人,工程领域更从22万1000人减少至18万3000人,2者合计减少达5万
人。
理工类学生人数减少的另一头,艺术、餐旅类科系则呈现增长。尽管近年已逐渐下降,但
观光、餐旅类科系于108学年度学生人数仍有10万9530人,相较97学年的6万7841人,增长
超过4万人;影视、表演、设计等艺术科系学生人数,也从5万3440人增加为8万4707人。
“以学士班来讲,工程类课程确实比较‘硬’,不是前段班的学生唸起来会比较辛苦。”
中央大学教务长王文俊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选择科系时会偏向比较轻松的,尤其
后段学校的学生,更不会选工程类就读。
近年来教育部也早有注意,为避免系所过度倾斜,不仅下令各校不得再新设餐旅、表艺相
关科系,更对工业科系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注册率不列入增减招生名额计算、要求学校招
生名额不得低于前1学年,就连系所申请停招,停招后的名额也仅能留给工业类,不能给
其他系所招生使用,不过多项行动成效看在学界、业界眼里仍是担忧。
工程领域包含电机、化工、环工、土木等系所,尽管在前段国立大学里仍是热门选择,但
放诸全国境遇却大不相同。教育部日前公布109学年度大专院校注册率,其中学士班注册
率未达6成“及格线”者,共有464个校系,工程领域就占111个,是所有领域数量之最。
而在111个科系中,私立技专校院便高达103个。其实,我国高中生人数已正式超过高职生
,而在高职生如今也要拼升学的情况下,不少科大为吸引学生,增设与一般大学相似科系
,却失去技职特色、被批沦为一般大学的“二军”,少子女化冲击下,私立技职因而受伤
最重。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唐彦博表示,如今不少高职生也会考学测读一般大学,本来一般大学跟
技职是2条平行的轨道,现在却已经黄金交叉,但产业生存还是需要技职人才,教育部应
该对此适时规划,在升学上也加强跟老师、家长的沟通。
“年轻人喜欢唸好玩、不用太辛苦的科系”
104人力银行资深副总钟文雄指出,相较之下,理工科唸起来确实“太硬”,他去大学演
讲时也发现,即便去年受疫情冲击,观光产业受伤严重,不过相关科系、研究所报名状况
还是持续成长,他认为年轻人喜欢唸好玩、不用太辛苦的科系,即便就业展望不好也没关
系,所以导致招生不降反升。
而在资讯领域,行政院则为在2030年达到培育8万3000名资通讯人才的目标,规划从109学
年度起,以外加名额方式,每年增加资讯系所招生名额10%,开放各校申请后,109学年大
学部分便增加825个资通讯名额,其中国立大学达462个,110学年度更扩大为半导体、AI
、机械领域系所,名额增加为1525个。
但透过额外方式增加招生额度,却也浮现隐忧。王文俊便指出,顶大名额一旦增加,会有
更多学生往顶大挤,像中央大学可能本来程度前30%的学生,就会被台成清交吸走,而中
央的外加名额,又会再吸到下面学校的学生,最后后段学校就会招不到人;廖彦博指出,
少子化下学生就读意愿又降低,再让国立大学增加外加名额的话,底下学校就会受到很大
波及。
学士部分令人担忧,在硕博士班部分,更呈现惊人变化。工程领域学生数从97到108学年
仅余6成5,硕士生降为8成8;资讯领域博士班只剩6成,是有博士班科系减幅最严重者,
不过在硕士班部分却逆势增长,增加约6%。
唐彦博认为,博士班较多是研究取向,取得学位要花上3到5年,社会上研究或教书的需求
确实没那么多,会让人认为投资报酬率太低,目前硕士会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很多人认为
直接工作3到5年的业界经验,会比念博士班更值得。
“博士班奖学金再多,也无法比科学园区高”
尽管目前科技部、教育部乃至各校对于博士班都祭出各项奖学金,但王文俊认为效果依然
不彰,“因为业界薪水实在太好,博士班奖学金再多,也无法比去科学园区上班高”,产
业大多的需求也是硕士学历,不用到博士。
产业界需求确实火热,如有护国神山之称的台积电,日前便传出今年将招募8000人;钟文
雄也表示,今年征才确实火热,美中贸易战加上疫情影响全球,不少电子产品供应链都转
到台湾,台商回流也让工业土地交易突破历史纪录,中科、南科等园区的发展,则带动周
边住宅建案及餐饮、卖场进驻,目前外籍劳工又难以入境下,光是今年1月104上就有70万
6000笔职缺,是史上第2高,其中软件、半导体跟电子资讯产业就占14万2000。
钟文雄表示,未来不管人工智能、5G、电子商务或无人车都需要资讯人才,而工程方面,
相较之下土木、化工、环工等传统工程领域都能透过智能制造、资讯系统来辅助,电脑已
经可以取代过去许多传统技术,也造成硕博班人数如此变化。钟文雄谈到,目前国内产学
衔接走向“M型化”模式,硕士毕业生大多担任上游的研发人员,台成清交硕士都在联发
科、台积电的研发单位,但是基层工程师、制程人员都是由虎尾、明新科大等校的毕业生
担任,资讯硕士之所以会增加,是因为在这个领域占有高附加值的职缺。
立法委员高虹安则指出,她在美国唸机械工程时,美国的博士班学生也在减少,即便有硕
博合一、能唸完学士就能直攻博士的管道, 大家也倾向去业界工作。
不只半导体、资讯业界抢人,就连政府也闹人力荒,根据行政院资安处统计,截至去年6
月底,公务机关资安人力缺额推估高达1024人。
“连政府人力都急需补强,业界就更不用说了。”高虹安表示,本来只有科技、半导体产
业需要资讯人才,但如今各行各业都需要数位转型,不论是资讯管理、数据分析,或提供
网络服务都有很大缺口,而学界也因应业界需求广开AI、资讯相关系所,就连东吴大学这
样的老牌文法商学校,近年也开设巨量资料学院。高虹安谈到,学生转换轨道也是让资讯
硕士生增加的可能原因,现在确实很多人在大学念文科或商科,但研究所改唸AI、数据,
甚至有音乐系去资工所的案例,现在就连做音乐,都不是大家以前想像的方式,是可以透
过数位软件来制作,“因为现在强调跨域能力,一定是有本科所学,再用资讯能力来协助
。”
即便硕士班出现资讯热,但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培育速度仍显缓慢。钟文雄表示,英国
牛津经济学公司(Oxford Economics)研究曾指出,2021年全世界征才最困难的地方会是
台湾,“现在人才确实是供不应求”,受少子化跟人口老化、外流影响,尽管疫情让不少
原来在中国的人回来求职,但总体并没有增加太多,今年人才招募会是各企业最严峻的课
题。
唐彦博呼吁,政府确实需要思考未来如何括揽才、留才,而政策方面也应大力改变,国立
大学应该去拼竞争型人才,在硕博士班不要再用外加名额抢学生,这对老师教学也会造成
负担,应该让他们好好培养硕博士打国际杯,让应用型的科技大学则能培养产业界第一线
或中阶人才。
https://www.storm.mg/article/3444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