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是在职场正要发挥的时候,可是现在很多人有着不错的学经,却在刚练完功正要开始,
就被很多资讯强迫植入要转行的恐惧? 这是真的吗? 还是又是个被制造出来的东西?
如果真如此,那你我可能都不会出生,因为就连上一辈都没那么夸张。况且35也不是中年
,法定退休是65,这职涯连甚至连一半都还没走到。
我认为现在的35恐惧,跟台湾的HR带动的风气有很大关系。
这里指的HR是指(HumanResource)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用人的习惯,不是单指一个员工或
面试主管。因为35照理说正是时候,知识,经验,体力皆具。怎么会设这种潜规则呢?
我们不是在选职业运动员或韩国女团吧?
可是有趣的事,选举到了,这些人马上又被归类为年轻人,变成各家极力争去讨好的对象
,实在是不仅让人怀疑台湾是否有很多人有精神分裂的问题。
其实这都是我们台湾长期短视近利造成,规模与思维格局又小又老,但是吃过经济起飞
的甜头,进而养成的这种HR文化。也许你会说硅谷平均年纪也不高,但我记得硅谷数据也
有个32-35左右,而且那可是集结全世界菁英之地。
所以我们国家问题,所以不要拿人家极端来比较。而极端的人力资源管理,终究会被反噬
,目前我国出生率已来到新低。2018年全台新生儿仅有18万人。而2017年死亡人数是17万
人,不久后人口负成长将不是推测,而是即将发生的事实。
所以在这种年轻人都快没了的年代,还要设一个潜规则把才刚练完功的人踢掉,那真的会
有源源不绝,最幼齿的最便宜的23-29岁的菜鸟,每年这样给你弄来弄去吗?
没有,就要没了。
所以现在政府正积极推动中老年二度就业,就是希望增加劳动力来补上这些洞。但我们职
场却反其道而行,也真的是很讽刺。仿佛要羊毛连羊都不想养了。
该会不会这些人跑去卖鸡排开Uber后,老板才发觉根本没人,结果又纷纷回call? 这也是
可预见的情况了。那既然都可预见,那为何不早点准备?
事实上本来就没有靠一套商业模式,就想赚30年这种事。那是因为过去的天时地利人和,
才造成台湾钱淹脚目的时代。现在不升级不可能,而且要思维的更是思维。而35岁,在这
种知识经济年代更是重要。一个专业人士养成,简单换算一下,至少也要30几吧?然而我
们的职场年限,居然跟职业运动员和韩国女团一样,也真是诡异的现实!
简单想一下就知道这思维是以前那套的遗毒,认为人就会不好带了,叫不动了,而不是把
人当成会思考,会升级,会自主,也会站在管理角度思考的工作伙伴。所以我们根本就不
用讲太远,因为现在一堆企业,都还是这样。
更糟糕的是,他们心里也知道,但宁可继续陪大家演戏,然后私下已经筹划著找人卖掉。
你说到底要升什么级?是打从心里思维就有问题。
而台湾的外资企业也来学这套就更莫名其妙了。台湾HR招台湾人应该还是多数,仅少数是
外国人招台湾人。所以在外商就会看到国外的分公司有那种灰白发的专业同事,而4x岁也
只是很普通的年纪。但再看看台湾分公司,就是那样。但人资得好像dream job,强调只收
young & best,然后上演各种超出现实需要的表现。
你当这里都是华尔街的Top投资银行吗? 一堆外商在台设点,是为了local,顶多帮忙亚太
support,不会是HQ-level那种总部级的标准。搞成这样,我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在搞行销,
还是在招募了。
回到主题,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失业,而是长期台湾没有升级所致。而导致当初作为主力年
轻人的七年级,也就这样耗了十年。然后下一批是即将满三十的八年级,然后再来九,十
年级。确定还要这样继续搞下去吗?
人口负成长也许短期影响不大,但人口结构早改变了是事实,事实就是,根本没那么多年
轻人了!这点政治上的选民结构也告诉我们好几次。但可悲的,这议题多被拿来操弄选举
而不是改善实际问题。别忘忘了这可不是选票问题而已,我们都知道要升级,也知道有很
多事要做,但是就人力资源这件事,不是硬件,而是文化,是长久影响市场所有人的文化
,所以那些媒体,还有职场HR文化的参与者,确定还要这样继续搞下去吗?
参考资料:
. 人口统计学出生率:CBR = n/p*1000 (n=该年新生人口,p=当年人口总数)
. 出生率扣掉死亡率,即为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 内政部2018年台湾新生儿仅18万来到新低
. 内政部2018年只有27万人结婚,高达400万青年单身
. 内政部2017年出生19万,死亡17万,差距仅2万
. 薛承泰,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前行政院政务委员表示:出生率掉到1.3就是超低生
生育率,不过台湾在2003年就已经掉到1.23
. 赖清德 (2018时任行政院长):2017年台湾生育率1.13,全球第三低
. 内政部资料,即将交叉的人口未来 https://i.imgur.com/Hhunmo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