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刚找到新工作的人,不敢说多有面试的经验,但我是觉得你大概没经历过太多。
先提overqualification这件事。招募人才,尤其是招募好的人才是很花成本、很花时间的。若是一名员工overqualify,肯定待不久。举我前同事的例子,他就是典型overqualify,公司要他做的事太简单,他想做的公司不愿意投资,待了一阵子他就没兴趣再待了,刚好有很好的机会,薪水直接翻倍,他就走了。他当初这么说的:"我值两倍的薪水,但你们让我做的事就是只值这个价格,也不可能给我更高的薪水。"现在网络资讯这么发达,不同公司的待遇太容易比较了,一旦一个员工overqualify,公司不能满足他待遇和成长的空间,他必然会走的。
再来谈面试。确实面试不能100%认清一个人的能力,但好的面试确实可以筛选出较有能力的,或较合适的人才。
我经历过的面试都是先和主管电话面试,然后才是on-site面试。电话面试先是聊一些过去的经历(刚毕业是聊学校的研究)或是基础的知识或技能。on-site面试都是五个小时起跳,跟五六个人一对一面试,中间再穿插一到两个小时的presentation。
我面试时,每个人简单聊了一下履历上的东西之后,开始直接问技术问题,很多是我没做过的,必须用经验和知识去推敲出solution。这种面试,没有一定的程度一定被刷掉。
面试第一份工作时,还没有什么经验,被问的主要是专业上的知识和方法论(如何做研究)。
面试除了问工作能力外,也考验表达能力和与人互动的能力。一个人就算是能力满分,但若无法与人共事还是没用。对公司来说,一个人能力120分,沟通40分,对比一个人能力80,沟通80,公司肯定是选后者。更别说多的是强者,能力又强又能言善道。
我不认为五年计划是多天马行空的问题,五年计画可以是个人职涯,也可以是公司、部门发展规划。没有计画表示那个人只是找份工作,没有计画提升自己。我第一份工作的五年计画就是我要升到senior engineer,五年到了找新工作,面试时我跟面试官说我的五年计画是我要当上technical lead。
确实是有些行为上的老梗问题常常被问,这些可以提前准备的问题,如果都准备不好,只会让人觉得根本无心面试吧?
※ 引述《hass231470 ()》之铭言:
: 现在的面试, 似乎越来越在考验申请者的"申请技巧"与"面试能力"
: 而不是真正的"工作能力"
: 而"Overqualified", 我认为更是一个很诡异的观念
: 你如果要的是人才, 没有什么overqualified的问题
: 而是该停止无脑的快筛, 该进入谈谈真正工作与用人问题了
: 你会嫌你看的医生overqualified吗? 你会嫌教你的老师overqualified吗?
: 甚至你会嫌修你家水电的技工overqualified吗?
: "来, 告诉我的你5年计画是什么?"
: 实际上面试官自己可能都答不出来
: 不知道为何到现在照着这些Q&A, 持续问这些蠢问题, 结果剩下很会面试的人
: 而不是真正的去认识一个真实的呈现在你面前的人
: 这是个假新闻充斥, HR不做Human Resource, 主管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年代
: 也是工作重申请能力, 而不是工作能力的年代
: 你, Overqualified了吗?
: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