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lower42 (肥宅å°èŠ±)
2018-11-21 15:39:35超越摩尔定律 台团队研究大突破登国际期刊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
201811210092.aspx
台湾是半导体产业重镇,即便连台积电,都致力于寻找 超越摩尔定律的先进制程,而台
湾物理团队抢先一步,成功研发出超越摩尔定律的二维单 原子层二极管,并在自然通讯
杂志上发表成果。
科技部今天举办研究成果发表记者会,在科技部、成功大学与国家同步辐射研究中心的
支 持下,成大物理系教授吴忠霖与国家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博士陈家浩组成的国内研究团
队成 功研发出二维单原子层二极管,更加轻薄、效率更高,可以超越摩尔定律,并进行
后硅时 代电子元件的开发,也因此,这项研究成果登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
ions) ”杂志。
科技部指出,半导体产业即将面临积体电路微缩化的3奈米制程极限,因此科学家除了改
善积体电路中电晶体的基本架构外,也积极寻找具有优异物理特性,且能微缩至小于一奈
米原子尺度的电晶体材料。
半导体产业龙头台积电也积极投入先进制程的研发,盼能找出延续、甚至超越摩尔定律的
技术,不过台湾的物理团队抢先一步,研发出仅有单原子层厚度且具优异的逻辑开关特
性 的二硒化钨二极管,科技部直指,将对半导体产业带来重大贡献与影响。
科技部解释,二硒化钨与石墨烯同属二维材料,是一种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能够在
约 0.7奈米的单化合原子层厚度内展现绝佳的半导体传输特性,因此和传统硅半导体材料
相 比,除了厚度上已经超越3奈米的制程极限,更可完全满足次世代积体电路所需更薄、
更 小、更快的需求。 吴忠霖也说,相较于以往只能利用元素掺杂或是加电压电极等改变
电性的方式,本研究无 需金属电极的加入,是重大突破。
科技部指出,透过这次的研究成果,未来若能将此微缩到极限的单原子层二极管组合成
各 种积体电路,由于负责运算的传输电子被限定在单原子层内,可以大幅降低干扰并增
加运 算速度,预期可以超过现今电脑的千万倍,而且所需能量极少,大量运算时,也不
会耗费 太多能量,并达到节能效果。 科技部最后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对于现今的数位科
技带来重大影响,可带来更大的产业价 值,并满足未来人工智能芯片与机器学习所需大
量计算效能的需求。
(编辑:杨凯翔) 1071121
作者:
star99 (KARA)
2018-11-21 15:50:00分类
作者: beesee 2018-11-21 16:07:00
ㄔㄠㄑ
作者: winorlose (Limited Life) 2018-11-21 16:10:00
0.7奈米厂进来,高雄就发了. 已提出招商邀请.
作者:
loadingN (sarsaparilla)
2018-11-21 16:34:00十
作者: lponnn (快乐的狼) 2018-11-21 16:42:00
10年后再来看也不迟
作者:
lrock (Have no body)
2018-11-21 16:53:00二硫化钼??
作者:
laechan (挥泪斩马云)
2018-11-21 17:16:003奈米,屌! 按个赞
作者: dda3711 (natsume) 2018-11-21 17:59:00
……等有办法大面积成长单晶再说 找三角形做元件?
作者:
gotozzz (z)
2018-11-21 18:05:00推
作者: dvr (....) 2018-11-21 18:57:00
有唸物理的可以白话解释ㄧ下吗
作者:
Morphee (千磨万击还坚劲)
2018-11-21 19:33:00没用的
作者:
abbei ( $曼尼最可爱$ )
2018-11-21 19:44:00原来如此,跟楼下想的一样
就是用比喻的话 就是现在的制程极限是0.03的保险套 上雕刻电路而书本理论是保险套只能做到0.01薄 在做下去雕刻电路套套会坏掉而 台湾物理团队 超越国际领先大家 已经成功做出接近0.01的保险套要是0.01保险套成功被做出那以后超越书本知识指日可待了
作者:
magic704226 (梅姬?沒雞?傻傻分ä¸æ¸…楚)
2018-11-21 20:02:00请教 高手, 因为材料不是用硅,所以不会有穿隧现象吗?
作者: lionApr14 2018-11-21 20:16:00
奈米 屌
作者:
koln (koln)
2018-11-21 20:40:00做出了吗?
穿隧现象的发生是因为电极距离太近吧,所有半导体材料都会发生吧
作者:
ljmk1246 (ljmk1246)
2018-11-21 22:39:003奈米屌爆了!!
作者: Pomelomelo (蓓比) 2018-11-21 22:50:00
听不懂 跪求翻译蒟蒻
3奈米Si 会有严重漏电问题 若没办法解决当然要找其他制程
作者:
dearober (u_ray)
2018-11-21 23:41:00TMD 材料
作者:
aacs0130 (æ¹›éˆ)
2018-11-21 23:52:00推推,强
作者:
pizzack (皮茶)
2018-11-21 23:58:00我记得单原子层的化合结构,不是就是靠两层单原子层之间的穿隧电流当作导电电流的吗
3nm是指通道长度为3nm 通道越短容易产生漏流的情况,叫做短通道效应,目前解决的方法就是做成fin-FET结构,增强对通道的控制,降低漏流的产生只是内文只说了一堆二维材料的优点,没有说他到底拿二维材料做了什么事情,所以看不懂正常吧(?
作者:
Zzzip (LOSER)
2018-11-22 01:09:003奈米是什么概念啊
作者: Tawara (77) 2018-11-22 01:24:00
台GG: 我们有个黑鸭计画 要不要加入
跟石墨烯,奈米碳管一样,讲得很邱结果根本无法量产zzz
作者:
mystage (亭)
2018-11-22 06:03:00从材料出发是一招啦,不过成本会是问题。吴老师我没印象,我在学的时候似乎还没来。
楼主:
flower42 (肥宅å°èŠ±)
2018-11-22 08:13:00进入量子领域 以前很多概念484都不能用了?
作者:
mystage (亭)
2018-11-22 10:23:00量子是另一个世界,不直观,跟人类习惯的世界差很多。
作者:
mystage (亭)
2018-11-22 17:00:00楼上的问题对我最难的地方是要回想蚁人里面在干嘛。不过应该是吧。
只要障壁的能量不是无穷高,障壁的厚度也不是无穷厚。粒子就有机率可以穿透这道障壁,这就是所谓的穿隧效应
硕论做silicene就是二维硅烯 只能说不太可能..
作者: toypoodle007 (玩具贵宾狗) 2018-11-24 11:17:00
有挂名的研究生可以进台积rd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