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市值蒸发7000亿、员工缩编30万人… 鸿海

楼主: howard6066 (汐止最后一股清流)   2018-08-22 19:20:08
市值蒸发7000亿、员工缩编30万人… 鸿海帝国怎么了?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8220025/
大客户苹果市值创新高破一兆美元,鸿海市值一年多来蒸发7000亿元,半年报的公布,“
三率三降”让鸿海股东心慌慌,但是,财报没能讲明的是郭台铭烧钱拼转型的企图心,一
场台湾电子代工业挑战成长极限的战役,刻正悄悄展开。
14个月,股价下跌34%,市值蒸发7千亿元 ,70万名鸿海股东内心都在嘀咕:鸿海到底怎
么了?
这个疑问,在8月13日,即鸿海公布半年报的这一天。第二季每股税后纯益(EPS)1元,
低于市场原本预期的1.2元,且第二季鸿海的毛利率5.6%,刷新公司上市以来最低纪录;
营业利益率与税后纯益率亦都下滑到近6年来的最低点。
这财报数字让最看好鸿海的分析师——麦格理证券的张博凯,松动了长达一年多来的坚持
,一口气把目标价从200元调降至150元。
跌破市场眼镜
最看好鸿海分析师 也下修目标价25%
半年报公布当天,张博凯着手写了报告,文中指出,鸿海毛利率略低于他预期的5.9%,
而营业费用率大幅增加至4.1%,则是远远高于预期;且营业费用率不仅鸿海本身增加,
包括在上海上市的工业富联(FII),以及在香港上市的手机制造厂富智康都显著增加。
“这显示,经营效益出现所需要的时间,将比我们预期来得久。”
张博凯原本预估2018、2019与2020年鸿海EPS分别为13.24元、15.2元与19.84元,如今分
别修正至7.45元、10.2元与12.5元。
鸿海,年营收4.7兆元新台币,相当于台湾一年GDP(国内生产毛额)4分之1强的民营企业
龙头。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营瓶颈,他们到底是遇上了什么麻烦?抑或,里面有不为
人知的内情?
短期挑战》
藉“关灯工厂” 纾解中国劳力成本
鸿海第二季单季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8%下滑至5.6%,这导致,尽管今年第二季营收以
1兆794亿元,年增率17%,还创了历年来第二季的新高,但毛利为607.9亿元,却较去年
同期衰退了3.1%。
“毛利率不如预期有三个原因:第一,苹果iPhone X备抵存货损失;第二,中国劳工成本
增加;第三,零组件涨价。”元大投顾总经理陈豊丰在最新发布的鸿海报告写道。
iPhoneX推出以来销售不如预期,苹果计画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价格更犀利的新机,而且确
定鸿海依然是主要组装厂,可望扳回颓势。
中国劳工成本增加,鸿海生产自动化的“关灯工厂”政策,已经具体反映在集团员工总人
数上。短短4年间,鸿海员工总人数精简了33%,近30万人之多。
零组件,特别是部分半导体与电阻、电容器被动元件涨价,的确让像鸿海这样的电子产品
制造厂颇伤脑筋。
中期挑战》
中国手机代工厂抢单 富智康大亏
短期挑战可望藉鸿海现有的竞争优势逐渐化解。然而,中期挑战的两道阴影——中国手机
代工厂大军压境,以及台湾同业分食苹果iPhone手机代工订单,相对棘手许多。
棘手程度可从鸿海持股62.8%,在香港上市的手机制造代工厂富智康财报看到端倪。富智
康主要是为小米、华为、OPPO、中兴、联想、索尼等非苹果手机品牌进行设计代工制造。
该公司2017年营收成长逾1倍,达3600亿元新台币,表现耀眼,却出现了5年来首度亏损,
且大亏157亿元。
富智康惨烈的业绩,反映了随着中国本土手机代工制造大厂的崛起,加上智慧型手机因市
场饱和呈现成长停滞,手机制造产业已成了十足的红海市场。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机总
出货量为14.6亿支,较前一年衰退0.5%,但中国手机代工厂挟低价抢单,却反而逆向高
度成长。
面对中国手机代工大军压境,富智康企图跨入手机经销与品牌经营突破困局。
汇丰证券报告指出,苹果预计下半年推出三款iPhone新机:较低价的6.1吋LCD版、6.5吋
OLED版,以及5.8吋OLED版。和硕将与鸿海一同为前两款代工,5.8吋OLED版由鸿海独家供
应,纬创则分食6.1吋LCD版。汇丰估计,今年iPhone组装代工订单,将呈鸿海67%、和硕
25%与纬创7%的一大一中一小态势。
此外,有国内法人估计,和硕明年可望进一步取得40%的iPhone组装订单,而纬创这两年
在iPhone代工的占有率也在提升中。
手机代工市场的厮杀,不管是非苹的安卓(Android)阵营还是苹果阵营,均有陷入混战
之势,也是鸿海集团所面临的中期性经营挑战。
长期挑战》
由软至硬,从制造业跨入服务业
尽管上述的短、中期挑战均颇为艰钜,但鸿鸿海集团所面临的结构性调整长期挑战,即如
何让鸿海集团“由硬变软”、“从制造业跨入服务业”、再从“组装者变身成整合者”。
前巴克莱证券高科技分析师,现为异康集团及青兴资本首席顾问杨应超点出了老郭的困局
:“做硬件,卖一个赚一个的利润。做软件,蹲5年,甚至10年,都可能在烧钱,赚不到
钱!但一旦成功了,就像微软一样,获利稳定、毛利极高……。这是鸿海集团想要由硬至
软转型,首先必须克服的经营思惟鸿沟。”
诺基亚仍烧钱 富可视也失利
通路上,不管是早期的赛博数码、飞虎乐购、鼓励鸿海员工内部创业成为鸿海产品小经销
商的万马奔腾计画,抑或指派长子郭守正掌兵符的三创数位(光华商场经营)目前皆难成
气候,三创今年上半年甚至出现5858万元台币亏损。
在品牌上,鸿海布局极其迂回,诺基亚还在起步的烧钱阶段,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富可视(
Infocus),销售不如预期。今年透过子公司日本夏普购并的东芝(Toshiba)电脑事业与
电脑品牌授权,因东芝笔电一年出货量大幅萎缩至不到1百万台,则有待观察。
任职过鸿海集团多年,现为品牌顾问公司Rules Creative总经理戴于千,点出了鸿海从制
造跨入通路与品牌的几个痛点:
一、客户管理变复杂,做制造只要搞定相对较少数的客户,现在,要搞定层层经销商与众
多消费者。
二、生产难度提高,以前依接单生产,现在得依市场预估,保持弹性,这可能使存货变高
,销售天数拉长。
第三个痛点,是管理更加繁琐,做制造,内部管理比较复杂,做通路与品牌,对内对外管
理都很复杂。
最后,则是预期回报难捉摸,单纯做代工,投资报酬率预期性高;品牌或通路,实现获利
时间相对不稳定。
夏普可望成为鸿海的后盾
从代工制造跨入通路与品牌,鸿海一路走来跌跌撞撞,郭台铭苦多于乐,但戴于千看到了
一个亮点——夏普。今年上半年,夏普税后纯益达88.8亿元新台币,已经是连续第七个季
度赚钱。
为了转型,在还没看到成果之前,鸿海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鸿海“三率三降”冷冰冰
财务报表的背后所不为人知的一场转型豪赌,未来也势必是台湾电子代工产业能否脱胎换
骨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 OdaTakeda (织田武田家)   2018-08-22 19:33:00
跑起来
作者: shinyhaung (我是Shiny)   2018-08-22 20:17:00
冗员太多,大家都在演戏没有产出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8-08-22 20:24:00
作者: wtl (比特)   2018-08-22 20:47:00
结论应该是智慧手机走到红海 找不到下一个成长引擎 看裁员能
作者: tornado1621 (Addio)   2018-08-22 20:48:00
马拉松选手太难找了
作者: wtl (比特)   2018-08-22 20:48:00
省多少钱 之前目标2300亿 不知道做不做得到
作者: hahamay (hahamay)   2018-08-22 21:36:00
友达
作者: blacktruth (...)   2018-08-22 22:27:00
作者: Ratucao (理性的吐槽)   2018-08-22 22:34:00
被夏普带赛?就不要改天被日本整个买走
作者: SCLEE5566 (欢迎询问)   2018-08-22 22:41:00
作者: n791116 (天母金城武)   2018-08-22 23:34:00
该跳船的都跳惹 只剩二军
作者: srwhite (鲁蛇阿白)   2018-08-23 00:19:00
风评这么差 看来股价还会继续跌
作者: gbd37 (我想抓波波)   2018-08-23 08:13:00
真的是冗员多 因为太缺人 文组充当理组用
作者: andy763092 (SiangL.)   2018-08-23 08:14:00
我一直在等待FII破发那一天,只差一块人民币了
作者: yasea2004 (无关紧要)   2018-08-23 08:20:00
今年会估eps13的老师焚化炉都不收吧
作者: Nikon1992 (尼康爸爸)   2018-08-23 11:46:00
Sharp都快被鸿海搞垮了,一直都在卖品牌...
作者: andy0624 (威龙)   2018-08-23 12:40:00
大公司冗员太多 只会内斗跟表演
作者: howhow801122 (杰哥)   2018-08-23 14:56:00
公司这么大 要转型还真困难
作者: bluewindwmg (Nick)   2018-08-23 17:23:00
还有表演拿皮鞋K自己的头逗锅懂开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