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评价社群Glassdoor,让薪资不再是秘密

楼主: jab (Jab 滉)   2015-12-01 17:50:05
职场评价社群Glassdoor,让薪资不再是秘密
撰文者:36 氪 发表日期:2015/11/30
创业者的第一次创业多多少少有些求财的目的,如果一个上市公司创办人选择二次创业,
那更多的就是出于情怀和创造一家更富有想像力公司的欲望。比如说雷军,比如说
Robert Hohman,Rich Barton 和 Tim Besse。后面的这三个人在把全球最大的线上旅游
公司 Expedia 做上市之后,在 2007 年的夏天,又开了一家叫 Glassdoor 的公司。
Glassdoor 做的是职场评价服务。在 Glassdoor 开张的那年,美国的职场并不像这个国
家的形象那样开放。员工在就职前一般靠看公开报导、向熟人打听了解公司情况,薪资和
职业发展资讯由 HR 口述,就职后被告知不能同事讨论薪资。Glassdoor(透明的门)希
望改变这样的情况。它的产品形式是一个匿名的雇主评价和职场资讯分享平台,企业员工
可以在上面曝光自己的工资、曝光公司的情况,评价雇主,供其他人参考。
为鼓励 UGC 内容的生成,Glassdoor 采取 “给即是得(“give-to-get” model)” 的
机制,使用者贡献的内容越多,能看到的评价也就越多,形成社群氛围。为了保证资讯真
实有效,Glassdoor 上注册信箱尾缀必须与公司相符,另外,他们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人工
内容审查团队。
这种 UGC 评价机制让人想起了餐厅领域的 Yelp ,Yelp 用 8 年累积了 遍布全球 33 个
国家餐厅的 2760 万条评价资料,7140 万的网站用户数。在 2012 年靠着这些资料和一
套本地广告+品牌广告的盈利模式上市。而相比吃饭,找工作显然是一件低频得多得多的
事情。因此,Glassdoor 要做的事情,一开始就注定是场马拉松。
Glassdoor 在 2008 年 3 月就获得了 A 轮 300 万美元的融资,6 月产品正式上线,
Bloomberg 上刊发了他们产品上线的消息。10 月 Glassdoor 又完成了 B 轮 650 万美元
的投资,投资方是投了Quip,Zendesk,Dropbox的Benchmark。Benchmark 的投资组合里
还有 Uber,Instagram,Quora。
对于 Glassdoor 这种出身好,不愁钱的公司,难的或许不是要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当时 Monster,LinkedIn 都如日中天,Glassdoor 参考这两者的成功转做招聘平台赚钱
是很轻松的事。但 Glassdoor 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做的,就是维护产品、累积资料。甚
至在 2009 到 2010 一整年内产品上最大的变化只是增加了一项面试评价功能。
Glassdoor 给自己的定位其实是媒体,他们一直在做的就是基于评价的资料不停发报告。
2009 到 2011 年三年间,Glassdoor 发布了多份企业职场相关的报告,《2010 年度最奇
怪的 25 个面试问题》、《2009 Q3 最受欢迎 CEO》这些报告均出自 Glassdoor,逐渐在
搜寻引擎中,用户很难找到关于 Glassdoor 公司本身的直接报导,倒是很多文章都引用
了 Glassdoor 发布的资料。
Glassdoor 也渐渐开始为人熟知,到了现在,Glassdoor 这几个字母平均每天都会被主流
科技媒体提一次,还能发出像《祖克柏休了 2 个月产假,Facebook 员工告诉你为什么他
的决定很重要》这样的 insider 报告。
在 2010 年 Glassdoor 终于累积到自己的第一个 100 万用户。此时的 Glassdoor 已经
变为求职者找工作前要看一看,企业主也相当重视自己在上面评价的地方了。2010 年的
6 月,Glassdoor 做了针对企业的 Enhanced Employer Profiles,允许企业在平台上做
雇主品牌建设,向对公司感兴趣的用户传递“为什么要来这工作”。同年 10 月
JobScopeTM 搜索技术则是让求职者可以在查看职位的时候直接看到该公司的薪资、排名
、评价等信息。
这个时候 Glassdoor 才开始着手下一轮融资。2011 年 2 月,Glassdoor 宣布获得
1200 万美元 C 轮融资。C 轮之后的 Glassdoor 初步开启商业进程。有 Yelp 的案例参
考,他们一边研发广告系统,一边进行评价内容的扩充和国际化的扩张。到了 2012 年,
Glassdoor 宣称已经获得了 1400 万注册用户,收集了 20 万家公司的 300 万条评价,
遍布 190 多个国家。
匿名评价的机制让 Glassdoor 累积到了一手的内容,但也让其局限在“资讯型社群”的
身份中,显然一家媒体很难讲出 10 亿美元估值的故事。此时的 Glassdoor 想到了社交
,他们开始改变过去完全匿名的状况,在 2012 年 2 月推出基于 Facebook 社交平台的
Inside Connections,用户绑定自己的 Facebook 帐号和 Glassdoor 帐号后,流览公司
页面时可以看到自己哪些朋友在那工作。
Inside Connections 没有将 Glassdoor 变为一个类似 LinkedIn 的职场社交平台,但这
项功能让 Glassdoor 从资讯型社群转变为一个功能型社群 —— 用户有了身份后,招聘
只是其中一种可能。创立之初就开始累积的企业用户们在平台上发布职位变得再自然不过
。2013 年 Glassdoor 开始投资职位集成搜寻引擎(meta-search engine),研发企业端
导向的产品。也跟 CNN MONEY 这样的媒体进行合作,推广库中的职位。
到了 2013 年, Glassdoor 用户量达到 2200 万,累积了 30 万家公司 570 多万条评价
。2013 年的 12 月,Glassdoor 获得老虎环球基金领投的 5000 万美元 E 轮融资,资金
继续用于全球拓展。14 年 10 月,Glassdoor 开出其首个法语分站。
此时的 Glassdoor 已经成为一个针对用户的职位搜寻引擎和社群,用户在平台上发生联
系。同时他们也为企业端提供增值的资料分析、品牌建设、行销和招聘工具。职场版
Yelp 的故事显然已经过时了,Glassdoor 在投资人眼中更像一个新的 LinkedIn。
Yelp 目前市值 22 亿美元,LinkedIn 市值 243 亿美元。今年 1 月 Glassdoor 宣布获
得 Google Capital 和老虎环球基金领投的 7 亿美元。至此已经是 Glassdoor 的第 8
年、第 6 轮融资,资方表示有充分耐心等它一起成长。毕竟世界这么大,平台上的公司
才只有 34 万。
简单回顾 Glassdoor 的 8 年,其最大的贡献就是消除了公司资讯与求职者资讯之间的不
对称。一是让求职者有管道了解到过去被视为“机密”的公司排名、薪资福利、内部情况
等资讯,二是开始让企业意识到多让外界了解自己并不是坏事,开始放平姿态去做雇主品
牌建设,跟求职者交流。WSJ 的评价是,
“Glassdoor 让薪资不再是秘密。”
来源: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8090
原文:http://36kr.com/p/5040293.html
作者: s860134 (s860134)   2015-12-01 23:25:00
蛮有趣的 台湾公司提供者太少
作者: maypcc (The K)   2015-12-01 23:52:00
台湾多数公司薪水低, 不提也罢
作者: chelab (寒鸒)   2015-12-02 00:07:00
因为拿出来比很见笑, 又不能造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