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amm (Anubis)
2015-11-20 14:30:51不是这样子的,不要再随便战国营了。
美国的国营步调更缓慢,也没有这种问题。
趁著中午我想先分享几点供大家参考集思广义,看看是什么样的问题,
有反思才会有进步。趁著中午随便聊聊,如果乱的话请见谅。
文化
在小弟个人的工作生涯中,其实我是发现在台湾文化上要前卫很不容易
,这不只是来自家庭的反对力量,可能连工作环境上的反对新思想的能
量也很强。这不是只有中阶主管而已,中阶主管也要面对高阶主管。所
有人的问题核心都很一致,这对公司(其实是他们个人)有什么帮助? 这
个问题很深刻。你要论述一个策略在短期内能收效使得你的主管,上司
上达到高阶管理层买单,其实代价很大,机率不高。甚至很多的概念是
在欧美已经行之有年的,也没有办法推动。最终要面对的是如何在现行
环境内短期收效的问题..意即如果没有短期就显现的综效,你们也就别
混了。这不只是浅碟市场的心态,其实还包含了整个民族文化任意动用
文化霸权去压迫,或者是保守者(君君/父父?)的反动力量。
我个人工作过的公司,有两家现在股价还在三百以上,但是其中一家我
和主管光是推动微小的行事“正常化”,就足以让我们被保守势力消灭
。其它的公司更不用讲,没有让你提出创新思想的机会。
如果有一天搞笑诺贝尔这种东西可以在台湾被正常接受,可能还被多一
点的正向股励,那么在文化上要运酿新东西的可能才会比较有。不然策
略上可能保守的还是居多。
环境
其实以台湾这种弹丸之地,要创新真的很不容易。我想浅碟的眼光长久
养成其实其来有自。因为实在太小,连览爬都算不上,只是左睾丸。资
源这么有限,所以大家都在杀破头抢仅有的一些资源。要建国的人必需
要注意,你只是一颗睾丸,要学着怎么让人捧著睾丸,而不要老想着去
当大脑。很多人说现在是世界市场,坐台湾可以吞天下。可是要吞世界
市场的代价很大,首先就要跨越大海的籓篱。移动要成本,情报的取得
要成本。像台湾这么多的中小企业,光要跨出这么一步就必需盘算所有
成本的花费,到底值不值得。可能几次出勤没有收效,就代表血本无归
的情形就要侵食你的资本。如果说这些问题存在,代表一次的失败从谷
底翻身要面对的难题,一样很高。于是乎在台湾失败其实不太被鼓励,
所有在台湾的大企业家,我自己认识或知道的,都经过好几次的失败。
但是一次失败有99%的机率就代表你翻不了身,所以这些翻身的成为台
面上企业家的人,真的很厉害(不代表是好)。
个人还特别注意到一个问题,曾经看过一篇报导说台湾CS coding的团
队被硅谷收购,可见台湾的人才技术上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但有一个不
晓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的现象,就是这些团队中,从PM到marketing,
好像没有一个是台湾本土养成的。这个问题不知道该归类文化还是环境
,总之台湾要在世界市场上立足,不只共同合作,或者是在前端决定应
对进退的养成,在我的观点好像都不太足够。
思维
如果说人的创业、转型、前进要有前瞻性的思维,的确个人是觉得台湾
在这方面显现很不足....不是被打压,就是没养起来。就我个人认识的
富二代好几个,以小资阶级为主,这些小资阶级定义大概在口袋现金有
个几亿可以随便用的,这些人的思维本来就不在创造任何乌托邦。所以
要有什么想法去突破困境,可能做不到。如果是在美国都还稍微有点互
惠的概念,比如说站在管理的层面,你帮我赚钱,我也让你过得好生活
之类的。台湾就真的颇糟糕,大部份自私保守的心态很重,不过表面上
话是都很会讲啦(这反应一个事实,如果在税制上没有强制或选项可利
用捐助等方式去尽社会责任,可能这些人捐助的机率都还会更低)。当
然这是比较深层的心态。这种状况下有钱的人不想做大事,想做大事的
人看不到。
先行结语
没时间了,其实在这么多的作用交织下,要创新的难度很高。我想不是
去怪罪国营还是老人之类的就没有问题。政府某方面上做得越少,其实
是更有利的。政策上造成的倾斜跟不正常,那是不管哪一党在执政或哪
一个人执政,都没有改变过的弊病。原因在文化跟环境还有想法没有什
么改变,那么谁上台的结果都是一样。只是换个说词,再去替另一批原
本的、既有的服务而已。
我个人的观点针对老人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做不做改变,而是这些意见从
没有被正常的审视过或放行过。
※ 引述《WalterbyJeff (Be the field)》之铭言:
: 我觉得很大因素在教育系统跟国营系统思考方式老旧。业界只是依据他拿到什么样的人去决定能做什么等级的事情而已。
: 当初老蒋把一堆老兵安插到中小学,让一堆人受没有启发的教育,长大过程中如果没有自觉及时矫正自己的轨迹跟思考方式,就只会因袭过日子或做事情,这种人一多,一旦形成一个地区的风气或文化圈,新进入者通常只能够融入不能改动。除非挟带极大的热情跟资本还有天赋,否则根本不可能改变。十年二十年对一个人来说很长,但对一个系统来说却很短,短到来不及改变。
: 而且社会系统跟人的大脑一样,有惰性跟惯性,一个走得下去的系统,很多时候就继续拿来用,哪怕是有问题,是老旧或是僵化,除非新系统在很多方面,甚至每一方面都比旧系统优越,否则很难改变。前面有人提到Elon Musk,他自己就知道电动车要能成为主流,除非不管性能或价格都能取代烧石油的汽车,否则难以撼动汽车工业。所以他才要释放专利,因为他发现大家根本没动力改变。
: 至于他本人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动能,除了他从小聪明,即会思考又会手动以外,我想跟当初的南非排斥白人运动有关,所以他十七岁跟家人一起离开南非。他亲身经历一个系统待不下去的滋味,所以时时记得要创新跟做出改变,不能靠旧系统勉强活下去。
: 他有说过他也有投过Napster但他们没理他,他创业时也有回史丹佛问失败之后是否能回学校创业?凡此种种,我觉得他都是记得1.系统会失败. 2.随时给自己留后路 。
: 这种心态包含到他处理婚姻关系上也是。他跟第一任太太结婚前,在她还没搞清楚什么状况下,就签婚前跟婚后协议书。来保障他的财产不会因为离婚而被砍半,以此保证公司营运的平稳。
: 所以如果想要让台湾有更多这种人,也许是要有察觉到1&2,而台湾几乎可说是单一人种组成。外加不是顷美就是顷中,总是有backup总是在想往哪边倒(也就是只想到2),这种投机或说搭便车心态当然使得产业无法转型。
:
这倒是真的。基本上你只能做一种工作。就是上面认可的工作。
作者:
loseptt (loseptt)
2015-11-20 14:59:00台湾上班忙着做人 那会需要转型
作者: WenliYang (羊蹄嘟) 2015-11-20 15:02:00
大多数人都是 上班作人 加班演戏 不为啥 老板爱看
作者:
lovepork (我爱猪肉不爱牛肉)
2015-11-20 15:56:00逃离鬼岛谁要来带台湾年轻人?
有人满脑子想逃 有人愿意承担 都是选择而已只是想逃的人也不必在此讨论了 去准备怎么逃比较实际
作者:
sasako (这世界太缺乏欢乐)
2015-11-20 16:25:00若是政治人物有这样想法,就有救了,就怕那群人知道原因,却什么都不做!
作者:
oil01 (猪油仔)
2015-11-20 16:37:00真的,一个没人做过的新产品刚出来就先让同事讥笑一阵子....
作者:
gxlin (阿明)
2015-11-20 21:56:00说得很好 台湾人社会非常因循苟且 完全抗拒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