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nyurl.com/o9dxyl5
工商时报【李建兴】
缺工,可谓继少子、高龄化后,另一个台湾要因应的迫切危机。依Global Talent 2021预
测,台湾为2021年全球技术人才供给“赤字最高”的国家;智荣基金会龙吟研论推估,至
2045年,台湾将有752万退休族; 一位学者针对少子化和青年晚进职场的状况预测,未来
30年将有85万名15-29岁青年消失在职场上, 加上中高阶人才流失等,30年后的台湾,约
莫有867万劳动人数会消失。
“再找不到人,台湾真的要完蛋了!”8月底一场全国工业团体领袖会议中,台湾区水管
工程公会理事长吴铅煌说。
血淋淋的“缺工告白”
一见坐在台前的行政院长毛治国抬头倾听,吴铅煌更是难以按捺:“去年开这个会时,我
们就急着向劳动部陈情,表明全台工地足足缺了844个水管工,当时江宜桦院长还说3个月
内会解决。一年过去了,最后只来了9个,还有人只做2到3天就闪辞,要我们怎么办?”
吴铅煌说,水管工本来就辛苦,白天要曝晒、雨天得淋雨,更遑论还得窝在暗无天日的下
水道。他年轻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缺工,但现在这工作没人要做,30年来几乎都是同一批
老工人拼著老命。他感叹,再找不到人,别奢望台湾的自来水管要汰旧换新了,连一般工
地的水电工程都要停摆!
这一席血淋淋的“缺工告白”,引起连锁效应,场内各产业代表的怨言,一发不可收拾。
中华民国营造公会全联会祕书长廖宗盛拿着一大叠,由各大营造公司呈报的缺工数字:今
年1到7月,报来的缺工数就有8,989个,工信、荣工、皇昌等,数得出来的公司统统在等
工人。
“就算一天给3,000元薪水,也是等呒人。”廖宗盛说,人力银行统计,建筑、土木工程
业,求供比为6.04,等于每份工作,只能抢到1个工人。就算加薪抢工,依然望穿秋水,
有的工程甚至得苦等2个月才找到工班。这样下去,10年后,就算有钱也找不到人盖房子
!
多数厂商产能半开
同样在8月底,位于彰滨工业区的汽车零组件制造商昭辉实业也正苦恼,“30年前,我们
在桃园创业,征人启事一贴出,一个小时就有40多人来应征,现在5天才来1个。昭辉一工
难求的窘境,让当初彰滨厂的产能设计,白白浪费。原本全能生产每个月有1.5亿元产值
,现在顶多只能开出三分之二的产能,硬生生婉拒5,000万元订单。
为了找人上工,昭辉总经理林宜宏说,这1、2年生产线上的作业员起薪就调了好几次,从
2.5万元一路上调至2.9万元,还是少人来。有次,林宜宏问公司内部的年轻人,才知道时
下社会新鲜人很在意头衔,“作业员”听来低贱卑微,因此他将“作业员”的头衔改成“
工程师”,为的就是吸睛度。
“就算找到人了,留人,更是一大考验。”林宜宏苦闷地说,为了不让作业员动不动离职
,公司还想出一个独步全台的“久任奖金”,待满3个月就加薪,待满半年,再加发1万元
奖金,但生产线从没一天全员到齐过。
别以为,缺工只发生在传统产业。台中精密机械园区最引人注目的,大立光电这家获利无
人能及的台湾天王企业,也逃不过“缺工”的命运,日前厂区大门高挂一只红布条,写着
“26,000元诚征作业员、作二休二(工作两天休两天)”。据了解,这布条悬挂许久,几
度褪成粉红,就再换新的,还会同步将薪水加码。
员工透露,每年大立光都会大方发红利,基层第一线技术员年薪保障15个月,并依绩效月
发、季发奖金,合计月薪至少52K以上,却依然等呒人。
台湾人力赤字 世界最高
台湾到底有多缺工?据劳动部在2014年8月最新调查,在2010年前,台湾各行各业缺工总
人数大多维持在15万人、缺工率很少超过2.5%;但从2010年后,数字开始飙高,去年一
举冲破20万大关,达23.84万人,缺工率更首度飙破3%,达到3.15%。
灾情惨重的服务业,一缺就缺了12.58万人,缺工率高达4.88%。病情也不轻的制造业,
职缺高达9.83万人,缺工率3.5%。不动产业的缺工率更飙上5.01%。
yes123求职网针对今年第4季人力资源展望进行调查,发现高达68.8%的企业计画征才,
无奈的是,这不代表景气多好,只有28.1%是因为扩编而征才,其余71.9%是要解决缺工
之苦。
随着一工难求,以往摆出高姿态的企业纷纷噤声。计画裁员的企业比率,从以往的超过10
%,骤降到4.3%。
1111求职网也一样热络。今年7月在该网站登录的全职工作,高达38.95万个,是2010年的
1.3倍。1111人力银行公关副总李大华说,为了解决人丁单薄的窘境,企业莫不神经紧蹦
。
从前每隔几年招一批空姐的华航,去年就有3波招募。金融业2015年度招募,也提前到
2014年底就展开抢人大战,观光餐饮业更是365天全年无休在征人。
引爆产业崩盘危机
台湾这场“人力土石流”恐怕不会是短暂现象,甚至还是全球灾情最惨重的国家。
依Global Talent 2021(全球人才2021)预测,台湾被列为2021年全球技术人才供给“赤
字最高”的国家。该机构还制作了一个光谱图,比较世界各国人力供给能力,结果发现,
连韩国、日本赤字都没台湾严重。
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祕书长蔡练生指出,1990年代,台湾的企业由于国内人力、土地成
本太高,纷纷西进,如今大陆也面临相同问题,应该是台资企业鲑鱼返乡的好时机。但偏
偏这次的大缺工,让台湾默默地出现第二波出走潮。
前几年率先台商回流的全球行李箱龙头厂、万国通路董事长谢明振抱怨,招了300位员工
,却没有一个人待得下来,因为台湾人不愿意做“踩针车”的车缝作业,干脆再出去好了
。
缺少车缝工,让成长爆量的MIT国民服饰品牌Lativ,也不得不宣布将订单移到海外。
蔡练生表示,目前台湾接单、海外生产的比率高达54%,很快就到6成。
移得走的产业纷纷外移,移不走的内需产业因为缺工开始出现负面效应,甚至动摇国家建
设。
承揽南港展览馆二期工程的荣工公司,目前缺工170名;承揽林口世大运选手村的皇昌,
也少140个工人,工程一再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