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台湾的自动化设备厂有哪些?

楼主: gatsu (william)   2015-07-08 22:43:08
※ 引述《gatsu (william)》之铭言:
: 虽然这篇文章已经有一阵子了,不过因为标题看了让我有点感慨
: 想想还是花些时间给你一些资讯:
: 台湾的自动化设备产业,以工具机产业较为成功
: 友嘉,台中精机,东台,恩德,亚崴,程泰,泷泽等(均是上市公司)
: (上银不算是自动化设备产业,也不算工具机制造商
: 但上银的产品被大量应用于工具机产业,因此被列为工具机产业)
: 某些工具机厂商也有开始转型做电子产业设备
: 如东台与恩德这几年在PCB钻孔机成型机产业攻城掠地。
: 电子产业机械设备则与产业起伏有直接关系
: 面板产业的设备商已经凄惨很久了
: 曾经大鸣大放的由田,宏濑,均豪,东捷,晶彩(上市柜)
: 目前剩下均豪与东捷还维持稳定的状态
: 更有更多中小型的面板设备公司营运不良
: 半导体产业的设备公司,除汉微科(半个外商)以外
: 还有世禾(清洗)和日扬(真空)算是比较成功的设备商
: 其余均为后段制程设备,本土厂商目前并无法导入前段制程设备
: 另外可以一提的是均华精密这家由均豪分割出来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 算是国内少数自主研发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 后段封装设备则厂商相当多,包含久元电子,博磊、禾宇,旺硅与大量中小企业。
: PCB产业则厂商相对较多,并且许多竞争的公司
: PCB曝光机如志圣,川宝与许多较小型的公司,由于PCB曝光为1:1的曝光
: 因此CD尺寸与机械设计差是许多台湾公司能够进入的市场。
: 检测设备厂商也是相当相当多,竞争也相当激烈
: 光学检测如致茂,德律,牧德,亚亚科技与大量的小型厂商。
: 值得一提的是致茂这家公司,产品相当多元,算是台湾设备产业中比较俱有特色的
: 还有一个产业是叫特别的设备产业,雷射加工设备产业
: 这个产业聚落很小,但供应链一应俱全,厂商通常规模不大
: 目前台湾尚未有专业雷射设备厂商达到可上市的规模
: 但许多较大型的设备厂商也”兼做“镭射设备如均豪,东捷,盟立等
: 在设备产业这些年来,很深的感触是台湾的设备商真正深入研发技术的真的有限
: 很多设备商是走在韩国,日本,欧美后面的,一有终端使用者希望找较便宜的替代方案
: 让设备商尝试做出可以替代的设备是一个常态,而机构工程师与电控工程师
: 许多人的工作是,尝试找到便宜但堪用的零部件,然后进行系统整合。
: 当然有部分公司持续在进行自主研发,如有家公司东远精技,专精于网印设备
: 或有家公司叫嘉原科技,自主开发原子力显微镜等。但比例还是不够高
: 我期待看到更多的设备商自主研发新的制程技术,而不是花费大量的精力
: 只是做出Me Too的产品,用价格优势取代外国的设备,而非提出某种创新技术
: 你可以在下面网站找到许多设备商的资讯:
: 电子设备协会
: http://www.teeia.org.tw/
: 自动光学检测联盟
: http://aoiea.itri.org.tw/
: ※ 引述《patrick0418 (PATRICK STAR)》之铭言:
: : 各位前辈大家好
: : 小弟四大硕机械
: : 先前有使用过c++ & LabVIEW
: : 对机台设计颇有兴趣的
: : 想请教大家台湾有哪些比较大规模的自动化设备开发的厂商
: : 有些大公司好像会自己养设备开发的团队
: : ex. 和硕 台达 鸿海 上银等等
: : 有没有专门在做自动化设备开发的厂商啊?
: : 麻烦请大家提供一些名单
: : 谢谢大家的回答
: : 感谢
最近刚完成光电周活动,加上客户的一些案子推展的情况,在设备产业这些年来,有点感
触想抒发一下。
今年的光电展有三大特色:第一,规模特别小。光电展今年的光电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小
的,大概只有南港展览馆四楼的一半不到。当年,光电展可是是世贸一馆塞满还不够,奇
美友达都各占据了巨大的展馆,设备商与材料商也是百家争鸣,当年的光电产业,是今年
的光电惨业。当然有些朋友表示,光电周之所以萎缩的原因,在于各式主题展分家的原因
,例如八月底触控展,十月的雷射展,甚至太阳能光电展等,这些展的参展厂商,在以往
都是光电展的重要厂商,现在许多厂商则不展出光电展,而选择其他主题展去展出。而光
电周不仅规模缩小,连展出的产品许多也跟光电搭不上关系,工业用的手工设备,3D打印
等(好吧,3D打印勉强算的上,但是仅止于粉末雷射烧结,但是一堆树脂固化做玩具的3D
打印设备,算什么光电?) 第二,大型设备商不参加。以往,光电展会是设备商的兵家
必争之地,每年推出新的设备,强调产能与精度提升等等,今年设备商缺席的情况很显著
,均豪,钛升,东捷,盟立,川宝无一参加,最大的大概就属于元利盛了,但展出的机台
与过去没什么差别,而外商设备部分,常见的奥宝,茂太(LPKF)都没有出现,剩下刚取得
代理的长鸿展出相关Precitech加工机“型录”等等。最后,中国厂商比例增加,今年的
中国厂商已经快要占据整整一排空间了,明年大概会达到1/3,随后也许会达到1/2以上,
这代表着许多迹象,问题,与结果。
讲完光电展,讲一下现在设备产业的现状,我觉得现在的设备产业是“吃不饱但饿不死”
的状态,需要注意喔各位,我讲的台湾设备业讲的是“自主开发设备的公司”,像是ASML
,AMAT,LAM,KT 这些外商,都是一直往前进的,我比较不担心,我忧心的是台湾自主开
发自动化设备的公司。最近有客户向我表示,要开发某高阶机台,表示终端客户很大,会
很有潜力。但我第一个问题,制程需求是否已经了解?答案是不是很了解,第二个问题,
是否有资金?答案是没有资金,需要向政府申请,第三个问题,是否打算自行开发制程?
是否要找研究单位合作?答案是不打算自行开发,因为开发要花很长时间和金钱,也不打
算找研究单位合作,因为他们无法达到业界量产需求,最后打算去国外买技术,或者买模
组回来”都“。而这类客户层出不穷,光是今年我就遇到三,四个类似的,有些是评估到
最后因为经费或某些情况放弃不做,有些是做了,但制程失败,整个案子就胎死腹中。许
多设备商,抱怨大环境不好,抱怨大陆设备公司价格竞争,但没有思考自己在做的研发究
竟是什么研发?
逆向工程不叫做研发,去看国外半导体设备,尝试抄袭做出更便宜的不叫做研发,纯粹买
技术,(好吧,系统整合也算是研发,但是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台湾许多的设备
公司已经很多年没有开发出创新技术了,汉微科这种公司大家觉得股价高技术好,但关键
技术是在美国开发出来的,许多台湾公司的研发团队,不搞技术,搞的是量产规模经济,
搞的是管理会计原则,而当我询问他们有没有打算开发新技术,竟然有许多公司表示,今
年度没有这个打算,主要的要求就是降低成本!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和趋势,也是台湾设
备商的悲哀。我了解我身处在自动化产业,想协助自动化产业提升,但看到这些现象,越
觉得台湾自动化产业已经快要走到一个尽头。
作者: duser ( )   2015-07-08 22:47:00
推!!
作者: popptt   2015-07-08 22:52:00
push
作者: orange1204 (科科)   2015-07-08 23:07:00
推一个 小弟最近正在思考要不要走向自动化设备...
作者: db (拉嘉洛)   2015-07-08 23:28:00
推 人才都去顾设备了
作者: UltraKill (PbQ)   2015-07-08 23:37:00
真的,去本土设备商不如去顾设备
作者: JF5385 (尘翼)   2015-07-08 23:44:00
作者: damm (Anubis)   2015-07-09 00:05:00
还真了解内情~
作者: command3 (砲哥)   2015-07-09 00:28:00
现在台湾本土的设备业工作真的是原po所讲的那样
作者: orangeterry (bghnbytnytn)   2015-07-09 00:37:00
我最近在找工作,本土设备商真的都这样,看到那薪水不如去工厂端还比较好
作者: WenliYang (羊蹄嘟)   2015-07-09 09:57:00
不研发 用"都"的 不开发新技术 我还以为在讲整个科技业
作者: aric1985 (joke)   2015-07-09 23:11:00
本土设备商都要睡客户无尘室;看看鸿机,看看义发,看看动捷
作者: jaysn (天空渐蓝)   2015-07-09 23:40:00
大推此篇 希望原po常发文章
作者: tonbolin (汤包)   2015-07-10 10:04:00
泪推,鬼岛老板,有钱没胆
作者: imeuswe (掰)   2015-07-10 23:01:00
的确是有这个倾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