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R:[讨论] 假如是你,你会选哪种人?

楼主: chjh20223 (SORRY从从)   2012-12-20 03:22:28
※ 引述《TIC05 (悠闲过生活)》之铭言:
: <原文恕删>
: 原文一个个回会失去焦点,我在这边统一回答一些常见的"嘘"点。
: 至于那些连我家人都扯进来的话语,在此就略过。
: 嘘1:先承认你是A吧
: 答:为什么讨论一个问题我还要是A或B?不能就问题的本身下去讨论吗?
: 当我说我是其中一人的时候,答案就不会客观了
: 大家都有做过研究,这点道理应该会明白的。
: 至于为什么要加这么多条件,是因为当变因太多时
: 你怎么知道所求的解,是因为哪个变因所造成的?
: 所以我尽量把范围缩小,以方便大家作答。
有句话这样子说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
你就算不说你是其中一人 但你的回答已经透露出来
答案早就不客观了不是吗?
我想很多人嘘你的点就是在这不客观之上
: 嘘2:都默认好答案了还来版上问
: 答:标题都说是讨论了,我并没有阻止任何人发表与我相反的意见
: 相反的我只是用不同的观点去挑战你的观点,就因为这样就要帮我带帽子?
: 态度差,不甘心,讨温暖,忿忿不平,输不起,自我中心
: 诸如此类的情绪性用语都出来了。
: 各位都是有见识的人,何必呢?
你没有阻止任何人 当从你回话的态度就感觉得出来
那种感觉我相信很多人都认为不是好的感觉~
这也是你会被嘘的原因不是吗?
各位都是有见识的人 难道您不是吗?
: 嘘3:你怎么知道A的上限就是10000,B就是5000?
: 原文在此:
: Hanbor:本来有一万到剩五千 跟一千到五千 我觉得有差别 12/19 17:05
: 你看的是A退步5000+B进步4000。
: 我看的是A的极限有10000,B进步到5000可能就是极限了。
: 答:我是顺着Hanbor大的发言去做反向推论,这也要嘘?10000跟5000上限又不是我假设的Orz
基本上我对这数字没有意见 但是论点颇有争议 下面会说明
: 嘘4:你凭什么说人家是洗学历?
: A:版上一堆人上来问说要不要拼硕士的时候,一堆人都会回
: "去洗个四大的硕士吧"
: 怎么不见这些人去嘘?
: 大学不好,洗个硕士,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啊。
: 对于这点我并没有什么任何意见或是瞧不起的地方。
: 我只是想知道"面试官",会怎么想,会怎么看?
您给人家的感觉不是你想知道面试官会怎么想
而是你自己是怎么想........
: 嘘5:现阶段,你就是失败。
: 谢谢您的指教,但是人生还没过完,我会努力的走下去的。
: ===================================================
: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发文的是某公司的主管级人物
: 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我已经找不出这篇了
: 但是我很清楚记得他说过
: “如果求职者大学以前一直都很好,硕士不小心掉下去,与,
: 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硕士突然暴冲,相比之下我会选择前者。
: 因为这代表着,这个人相对于后者,表现出一直以来是对自己是呈现负责任的态度
: 考高中有一次机会,考大学也有一次机会,为什么偏偏要到最后关头才肯拼?
: 后者相比之下有点耍小聪明。”
: 再来对照多年后版上的氛围,其实看推文,有A有B,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流意识。
: 这是好事,代表着诸位面试官都非常用心地,在筛选著适合自己公司的人才。
: 文中的A跟B,孰优孰劣我们不知,但是希望各位在筛选的时候,都可以好好考虑
: A跟B,究竟哪一个是我要的,而不是看到"xx大学/研究所毕业"就直接丢垃圾桶。
这边的论点也是有漏洞
如果要解释A跟B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A大学以前都很好 为什么大学期间就不好了呢?
成绩太差导致没好学校推 也考不上好硕士 不也说明这其中有问题吗?
如果考虑到资优的情况就更惨了.....
那就代表这个人有某部分需要探讨的地方
能够把原本资优的强项抵销掉 不只如此还有落后平均水准的可能性
用数字来讨论 10000-7000=3000
或许你在意的是一万 但真正可怕的是那七千.....
这代表稳定性不足 纵使有在强天赋也会因为某些情况而难发挥
反观B 一直以来虽然说没有很好 但表现也算中规中矩
硕士毕业虽说普通
但是是在一流研究所成绩普通 应该也有平均水准吧?!
战力不高 但从过往经验中来看没什么掉的可能性 反而还有可能继续前进
最起码稳定性从提供的资讯来看足够
我怎么看都觉得A很有问题.....
反而A才是令人害怕的暴冲型XDD
资赋优异 但会因为某些因素而施展不开
状况差时表现差 状况好时就吓死人 这暴冲多了吧.....
基本上去比最大数值很危险
要相比是要比最差数值
毕竟人总有大起大落
今天过年了 A起来了
明天没过年 A又可能下去了.....
也不是天天过年的说
机会这种东西 不是要靠人给你的 是要自己想办法挣来的
如果我是A
我会想办法去争取机会来证明过去一时的失败不算什么
从现在加倍努力补足基础 不用几年就可追上B
但前提是要主动去做 而非被动地自怨自艾
龟兔赛跑告诉我们 乌龟赢了兔子
一群人讥笑这个故事不切实际
认为兔子只要用三分力跑 乌龟算什么?!
但是别忘了
兔子结果是输了 既然三分力跑都会赢
那当时到底发生啥情况连三分力都出不来?
想要证明兔子能够赢乌龟
不是去比它们的最高速度
而是去探讨三分力都出不来的原因......
以上为个人拙见~
作者: TIC05 (悠闲过生活)   2012-02-20 05:06:00
感觉有点鸡同鸭讲,不过还是谢谢您的分享。
作者: LBM456 ( )   2012-02-20 08:27:00
给推,一针见血的分析~~~~~
作者: Assyla (我只是居家了一点)   2012-02-20 08:32:00
一针见血,这才是对版友有帮助的文章
作者: furuuchi (宅心邪王)   2012-02-20 08:40:00
我真的没看过乌龟和兔子赛跑过, 有没有影片网止可看?
作者: leocs   2012-02-20 21:4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