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中央
2.记者署名:
陈至中
3.完整新闻标题:
国中考注释惹议 教育部:国语文应强调阅读策略
4.完整新闻内文:
有作家对国中国文教师要求“一字不差”背诵课文注释感到不解,引起讨论。(示意图/
图取自Pixabay图库)
作家廖玉蕙近日发文,对国中国文教师要求“一字不差”背诵课文注释感到不解,引起学
界讨论。教育部表示,国语文领域强调阅读策略的应用,除背诵外,也鼓励多元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思辨。
作家廖玉蕙18日在个人脸书发文提到,朋友就读国中7年级的女儿,被教师要求“一字不
差”背诵课文注释,考试时连同标点符号、字句等都不能写错,否则整题不算分。
对此,廖玉蕙感到“骇人听闻”。她说,词语诠释应非常多元,不值得一字不差的背诵;
且应容许个人特有的方式与语汇,才能培养创意并开发潜能。何况每个人的资质不同,记
忆力较弱的学生,背诵无异酷刑,但无损对辞意的领会。
廖玉蕙的发文在网络上引发讨论,许多人认为,背诵注释仍有一定好处,可从中练习精炼
字句、锻炼记忆技巧,就像学英文也从背单字开始。但多数人都认为不须要求到“一字不
差”,意思接近即可。
教育部今天以文字回应指出,在国中阶段,国语文领域强调应用阅读策略增进学习效能,
教师会引导学生阅读多元文本,进而整合跨领域知识、解决问题。
教育部表示,除了运用背诵、记忆的方式,也鼓励运用“MAPS教学法”、“心智图”、“
六顶帽子教学法”等多模态方式教学。教学素材除课本外,可从学生生活经验取材,阅读
、欣赏、创作各类各类文本,进而激发创意,培养反省、思辨与批判的能力,让语文教学
符合现代化社会所需。
教育部表示,会持续透过中央辅导团、县市辅导团和教师社群,提供各校国文教师专业支
持,提升国语文教学技巧。教育部建议教师可透过文本理解、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转化情
境及角色,进而增进思辨能力,翻转传统教学模式并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
独立思考。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920018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