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看到相关新闻真的是不吐不快。
(以下数据之教师证指民国84年后取得的新制教师证)
实际上教师储备率在过去十年,是攀升状态。以本人任教的高中某科而言(学科非国英数),在110学年度已从23%攀升至31%,平均每年都会增加1%。很贼的是,储备率的计算是没有包含“代理老师”的,代理老师跟正式老师同样被视为有任教人员。
在我的科目以110学年度为例,截至该年共有3194人具备此科教师证,其中有990人是师资储备人员。
990人。粗暴一点“平均分配”在各县市,每个县市也有快50个储备教师可用!
我算小科,大科(以中等教育国文科为例),107年的储备人员就高达4275人,足足是四倍之多了!教育部每年都会公布年报资料,这些都是公开的资讯。明明储备人员很多,为什么还会需要搞成这样?
最大的问题就是
“国家的待遇与教育现场留不住22-35岁取得教师证的新血”
“国家的待遇与教育现场留不住22-35岁取得教师证的新血”
“国家的待遇与教育现场留不住22-35岁取得教师证的新血”
35岁以上老师有家室、机会成本等考量,就算学生越来越难教,也是“脚麻跑不掉了”。年轻老师除了修教育学程、实习,刚当代理那几年,每年一边熟悉教材、一边学习应对教育现场,还要面对流浪的焦虑与不确定性。幸运一点,终于考上了!薪水东扣西扣,剩下四万。
四万,看看现在精美的房价、物价,再看看那个当年高中蒙混到后段大学读电资的小陈。你笑了,你说你有教育爱没关系。可这社会上多的是用薪水衡量你价值的人,怎么扭转?
更不要提,教育现场有一票资深老人,明摆着“媳妇熬成婆”的姿态。不想说得太伤人,懂的就懂。
熬夜到一两点备课,工作完回到家,你想着你中午为了处理班务连饭都没吃个几口,饿著肚子打开ptt发现退抚基金又没钱了,政府补了劳工没补教师。你想着隔天的课程,不敢想到30年甚至更久以后退休该怎么办。扒了几口饭,你觉得还是改天问问小陈定期定额与股票投资的问题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
看板友讨论教师证的价值,我不禁思考到老师的价值。
的确教师证无法确保一个老师的价值,但是,尚可可以确定这是一个想当老师的年轻人。
一个国家确实不需要确保“每一个想当老师的年轻人”都应该要有正式教职工作,但是一个国家却绝对要确保“每一个在学校的学生”都应该要有“足够专业的老师”。
教师证,也许只是是当老师的基本门槛。但足够专业的正式老师,都是从一张证开始,每一天在每一个课堂中、在教育现场经历过、淬练过,付出过心血积累而来。这一切,能力很重要,“愿意”更重要。持续地愿意付出、愿意反思,成长成更好的老师。
而我们的国家,却在放任这一些正准备或正在积累自己的年轻老师,一次一次的怀疑,终至放弃最初的教育梦。
这个现况里,教育现场里没有人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