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薪、打杂、教学让道──实习老师的“出师”代价
https://www.twreporter.org/a/intern-teacher-unpaid-overwork
https://i.imgur.com/dR6cGxJ.jpg
教育实习中,实习老师能透过“教学演示”等方式实务操作,是成为正式老师前的关键经验
,但紊乱的实习规画、长达半年的无薪劳动,却也产生不少问题(图为设计画面)。
2021/1/19
文字 李佩宸 胡芸瑄 杨令瑜 刘十贤
摄影 刘十贤杨令瑜
设计 黄禹禛
台湾每年约有5,000名实习老师进到国小、国高中的教育现场。但这些年,不少实习老师们
发现,他们在教学现场只是无薪的劳动者,时间总陷入“精进教学”与“打杂”之间的拔河
,端茶送水、打扫仓库、修电脑,甚至喂鱼,都在业务范围,如同沦为“行政长工”;无薪
也造成部分实习老师须另寻兼职才能度日,更有人无法负荷半年零收入的实习期,决定暂缓
投入教育界。
去年(2020年)底,几位师培生在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上提案,希望政府能给予实习津贴
,他们除了主张经济背景不该是“出师”的障碍,也期待180天的实习能有更好的规划、而
不是沦为打消教育热情的阶段。究竟半年的教育实习,发生了什么事?
星期五下午4点半,为了赶上13分钟后的火车,柯惟欣(化名)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好离开学
校。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当中,她将转乘3种交通工具,才能在6点前到达位于台北市区的补
习班,做一整晚的兼职工作。
隔天早晨以家教拉开序幕,过午,她再度前往补习班工作到晚上10点;惟欣的假期不会随下
班时间到来,星期日还有2个家教正等待着她。透过3份家教与补习班的兼职,惟欣每个月平
均收入17,000元,勉强的负担学贷、房租等开销。
然而,惟欣的身分不是一般的大学工读生──她是周间5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全时段工
作的实习老师(注)。
一周五天、朝八晚五的无薪生活
https://i.imgur.com/fGE3rOc.jpg
2020年12月28日,台师大等9间师培大学学生会,串联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台湾学生联
合会等组织,在教育部前召开记者会,诉求“重新检视实习制度、提供合理津贴”。(摄影
/刘十贤)
24岁的柯惟欣在新北市的一所完全中学实习,像她这样在每周40个小时实习以外,还用自己
的休息时间进行家教、打工的实习老师不在少数。全台每一年都有近5,000名实习老师,过
著没有津贴、又得准时到校工作的日子。
2020年的10月,数名师培生以匿名的方式在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上发起“政府应研拟政策
在教育实习上给予学生实习补助津贴”的提案,很快地在1个月内达到5,000人的附议门槛,
也促使教育部必须在2021年的1月24日前正式回应。
2020年12月28日,台湾师范大学等9间师培大学学生会,串联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台湾
学生联合会等组织,在教育部前召开记者会。在记者会现场,因疫情而戴上口罩的陈情学生
们高喊著:“重新检视实习制度、提供合理津贴!”人群里除了准备实习的老师,还包括走
完实习、仍在准备考正职的准教师,还有单纯声援的支持者。
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每年有近5,000名的师资生投入实习,但目前政府并没有对实习老师
社经背景、实习成效等进行系统整理。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实习情况和需求,我们在2020
年11月到12月,透过网络问卷调查和访谈,接触了400名实习老师。
在经过资料分析和深度采访后,我们发现,大量实习老师认为自己在扮演“免费长工”,做
著和师培规定里极不相称的工作、消耗著对教育的热情。
实习制度初衷:原是师培关键一环
“实习对我来说是整个师资培育最重要的一环,”刚从台师大英语系毕业,现于台北市立大
直高中实习的姜静说,这段时间让她第一次有机会从和学生的互动中,去印证、调整自己的
教学专业。
另一方面,实习期间的观课环节,也能引导新人找到自己适合的教学风格、步调,姜静认为
,即便没有亲自上台讲课,“光看辅导老师站在台上50分钟,我就觉得学到很多。”
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教学,如何应对学生的问题、用合适的方式讲课,这其中的落差,并不是
在大学课堂就能完全掌握,实习便成为重要的转化阶段。
但实习的内容也不仅限于“教学”,根据《师资培育之大学办理教育实习作业原则》的规定
,实习由教学实习、导师实习、行政实习及研习活动组成,各项应占的比例为45%、30%、15
%和10%。
教师实习涵盖哪些内容?
教学实习:涵盖教学专业相关的各种面向,从观摩专任老师授课、备课、撰写教案到实际上
台授课,并在授课后和辅导老师讨论与检讨等等,都包含在内。实习老师也必须在实习结束
前进行教学演示(由实习老师全权负责一节课教案设计及授课,并邀请指导老师们到场观看
,演示结果将作为整体实习的其中一项评量依据),检视在实习期间的教学技巧学习成果。
导师实习:又称级务实习,就是带领班级、与学生互动,同时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与家长
沟通。早自习、午休、打扫时间的监督,或者检阅学生的联络簿、批改周记 ,都在导师
实习的范畴之中。
行政实习:目的是让实习老师了解处室运作、行政资源分配,以及活动规划执行,有些学校
会让实习老师固定待在一个处室;也有些学校会安排实习老师定期轮替,以观摩不同业务。
上述项目都会由实习学校安排辅导老师带领:行政辅导老师通常由处室负责人担任,会教导
与分配行政业务给实习老师执行;教学辅导老师,则会由实习老师所属科目的教师担任,提
供实习老师教案、教学方法上的建议与讨论;导师辅导老师会由身兼导师职务的老师担任,
带领实习老师参与在班级事务。
大学端也会有一名指导教授和辅导老师们接洽、合作,并定期与实习老师们晤谈,会在实习
期间亲自造访学校,探视实习老师的实习情形及参与实习老师的教学演示。
半年的规划中,囊括了各式教师工作可能会遇到的业务,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为了让他们透过
“观摩”与“演练”,在未来顺利和职场接轨。
台湾大学师培中心教授、实习辅导组组长徐式宽表示:“一个学生再怎么样熟悉教育的环境
,没有全身进去之前,那个感觉都比较片面。但是下去之后,他会有一种整全的感觉。”这
半年,看似是人生中短暂拂过的一页,却可能深深影响往后的教学生涯。
徐式宽以多年的师资教育经验分析,实习是一个决定性的阶段,可以明确地让学生找到对教
职工作的肯定感,或者厘清自己是否适合这条路,“所以说他的实习品质的好坏,其实是非
常关键。”
https://i.imgur.com/jEcEEiW.jpg
目前在大直高中的实习老师姜静,形容辅导老师廖婉雯是实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指引。这段时
间让她第一次有机会从和学生的互动中,去印证、调整自己的教学专业。(摄影/刘十贤)
但在这精进专业的关键180天,却有不少实习老师在“生活”这一关遭到考验。
新制取消津贴、补助僧多粥少,经济问题成为压力源
一周七天无休的惟欣,用她因感冒而有些沙哑的声音苦笑着说:“这4个多月以来,我每周
都过著这样的生活,压力非常的大,为了让经济不要那么拮据。”
在新北市某国小实习的方映筠(化名)则表示,大学期间,一个月至少可以赚取 10,000
元,但实习后在校时间长,下班后能负荷的兼职数量有限,一个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
就是一直入不敷出。”
即便实习再怎么至关重要,很多实习老师首先要面临的,却是为生活费奔忙的难关。
记者在问卷中调查实习期间老师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400位实习老师中,有超过62%的倚靠
著家中支援度过半年实习生活;单靠兼职撑过生活的约20%,也有近18%是用个人存款过日子
。
https://i.imgur.com/uzL7kHS.jpg
事实上,180天实习工作无津贴的情况,是2003年后实习制度重大的变革。当时实习期长由
一学年缩短至一学期之外,政府取消了原先每人每月8,000元的津贴,自此后,实习者还要
缴交一笔4,000元到6,000元不等的学分费,实习反而成为储备老师的“后顾之忧”。
实习老师的经济困难,官方也并非一无所知。教育部尝试透过相关的配套措施缓解,譬如提
供一些出身中/低收入家庭的实习老师每月10,000元的助学金。但实际上,有很多像惟欣这
样的实习老师,不来自清寒家庭,无法申请补助,所以只能咬紧牙关熬过这半年。
教育部针对无薪实习,有哪些配套措施?
1.依2018年7月24日订定发布之《师资培育之大学及教育实习机构办理教育实习办法》,教
育实习学生得于实习期间,于规定之时数内,担任教育实习机构补救教学、课后扶助、中小
学代课教师、幼儿园代理教师等,并支领钟点费。
2.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者,得至偏远地区或海外台湾学校及侨民学校,担任支薪之代理教师,
并得以2年教学年资,折抵半年教育实习。 (注:教检于每年6月举办笔试,修毕师培课程
取得资格证明者,可以参与考试,考试内容为教育原理等基础学科,考试通过者始可参加实
习。)
3.低收入/中低收入户之清寒学生,于实习期间教育部提供教育实习助学金,每月10,000元
。
此外,政策也开放实习老师以代课或监考的方式赚取薪资,但并非每间学校都提供机会,实
习学校得有老师请假,实习老师才能代课赚取钟点费,十分仰赖运气。调查中有41%的实习
老师曾在实习期间从事兼职,其中却仅有12%的工作机会是由学校提供,更有将近半数的实
习老师完全没有代课机会。
https://i.imgur.com/17YI7zi.jpg
无薪的政策,与难以适用的配套措施,让实习老师的生活挑战重重,回望2003年前的制度,
如今感受相当不同。台中市黎明国中学务主任洪嘉男是经历旧制的老师,她坦言,津贴能够
让实习老师的心理压力没那么大,即便金额不是很多,她也仍要打其他的工,“但就觉得说
至少还有8000块,生活负担比较小。”
投身教育界长达36年、现为后埔国小校长的谢治平也说,“如果为了生活或学费而打工,其
实会压缩到学习的时间,”若有适当津贴,能够让实习老师更专心学习、提升教学品质。
撑不下去、就不能当老师 社经背景变相成门槛?
实习无薪也不只是个人层面的难题,还可能造成阶级的筛选。
长期关注实习老师议题,台湾高等教育产业工会组织部主任林柏仪指出,若无薪问题导致师
资培育出现筛选,则教师的背景就难以多元、教育的普遍性亦无法达成,“政府本来就应该
要挹注公共资源,尽量让不同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来担任教师。”
惟欣谈及本该一同进行实习的师培同侪:“我身边很多很多朋友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无薪
实习半年,所以选择直接去就职之类的,就会很可惜。”
徐式宽则回忆起几年前曾有参与实习的学生,饿到甚至得向她借钱,“他非常优秀,可是真
的家里没有钱,”学生一面抱歉,一面诉说自己必须想办法撑过这段时期,“所以我是赞成
给钱(实习津贴)的,已经到了最后的实习阶段,其实应该要帮他推一把,让他再稍微稳一
点。”
劳动法规观点:有劳务,就应该有收入
另一方面,如果从劳务的角度看实习津贴的诉求,也有迹可循。
教育部虽然一再声称教育实习的性质限于学习,但爬梳实习老师半年的生活就能发现,学习
和劳动几乎是不可分割的。
实习老师除了观摩教学、上台演练之外,也透过处理监考、监督扫区、管理秩序等等较单纯
的班务,练习一位导师所需的技能,并常需要支援行政庶务。
现于新北市某国中实习的宋沛涵(化名)提到,实习老师除了得具备教育专业知能,也分担
学校校务,“虽然并未深入到核心工作,但确实付出相对的劳力、精力与时间,因此适量的
薪酬是有必要的。”
林柏仪分析,不论是以什么名义,只要有被指挥监督、从事劳务产出的成果,且成果归事业
所有,就应该受到劳动法规的保障,“实际上,这两个东西是不冲突的,所有的劳动几乎都
有学习效果,我去麦当劳打工炸薯条,也会学会怎么炸薯条。”林伯仪认为,不能因为实习
老师同时在学习如何教学、处理学校事务,就不给予任何对价。
立委郑丽文日前曾针对实习津贴一案对教育部提出质询,她在受访时表示,教育部针对无薪
实习的配套措施是“答非所问”,即便有代课机会、清寒助学金,在劳务事实存在的状况下
,仍然没有回应到不发放津贴的合理性,“就算经济上没有困难,政府也不能不给津贴,所
以这跟有没有经济上的需求是两回事。”
400位接受调查的实习老师中,高达91.7%认为“无薪实习”并不合理,是在问卷的所有题目
当中,共识最高的一项。应付无薪的压力已是一大挑战,很多实习老师还得同时面对的是“
实习内容错位”的另一难题。
教学时间遭打杂压缩,实习老师沦“行政长工”?
“其实教学应该是要占最高的比重,但行政处室就是觉得,我现在有事情、我需要人,你一
定要在,”109学年度在北部某国中实习的实习老师张子灿(化名)说,从8月初实习开始,
到11月初校庆以前,在教务处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照规范教学与导师实习应该占75%的时
数,实际上被压缩的只剩30%不到。
张子灿回忆,11月校庆前,他天天都要加班到晚上7、8点才能回家,“真的很累,那阵子每
天都超过8点才吃饭,回家还要花1、2个小时备课。”然而,在每天工时长达10个小时的状
态下,他依旧要早上8点前抵达学校。
待人差遣、随时机动,处室主管的一声呼唤,实习老师观课和备课的需求就得往后挪移。他
们经常怀疑自己到底是实习老师,还是“实习长工”?
在我们的问卷里也发现,400位实习老师中,高达75%的实习老师每周的行政工时超过法定原
则的4小时,从端茶送水、影印,到打扫仓库、修电脑、美劳布置,甚至喂鱼,都可以套上
行政实习的名目被交办,实习老师在校时间犹如派遣人力,随时都可能有工作落到自己身上
,成为实习过程最耗时,也最沉重的负担。
https://i.imgur.com/zAYqwHY.jpg
行政实习的初衷,是让准教师充分掌握经营班务时可利用的行政资源,也趁机培养接任行政
职位的基础能力。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理事长侯俊良亦认为,明确厘清实习老师需要培养
的行政能力,依照规画进行训练,将来这批人真正进入职场,才能与行政端良好的配合,“
但是现在大家都反过来,只是(让实习老师)去做那种尾端的事务,”错位的规画,让实习
老师难以了解教务全貌,变成无谓的“行政长工”。
遇到类似状况的实习老师,因为权力不对等而选择缄默,只能被动等待善意。
实习老师的实习评分,由指导教授、实习单位的辅导老师与第三方评量教师共同决定,分数
掌握在上级手上,让实习老师有苦难言,受访者告知他们曾被有意无意的玩笑或威胁,像是
:“教育圈很小”、“你们以后也会遇到这些”,或者“你做事好雷喔,不要忘记你的成绩
掌握在我手上喔!”
这让许多实习老师在面对不平等情况时,不敢发声。像张子灿在筹备校庆期间,长达2个多
月都处在加班的状态,却不敢开口要求累积补休时数。因为机构不只把持了部分的实习成绩
,在教师甄选阶段,学校往往会打电话回原实习学校,询问候选老师的实习状况。受访的实
习老师几乎都表示,会尽量避免与学校产生龃龉,只能默默承受。
“帮到底式”实习,或能产生改变
https://i.imgur.com/l7xFLBX.jpg
后埔国小前教务主任、现为候用校长的邱文良,建立起“帮到底”的完善实习制度。(摄影
/杨令瑜)
实习内容的错位,却也不是无法解开的死结。新北市的后埔国小就透过完善的规画,跨出改
变的步伐,从前置环节的沟通开始,就给予实习老师有力的支持,甚至在实习结束后还持续
提供资源,成功在5年内辅导出近50名通过教甄的正式教师。
改变的起点,要从曾在后埔国小任教多年、并于2014年接任教务主任的邱文良说起。当时处
室里的实习老师不是无事可做,就是担任派遣杂工,于是邱文良开始和校内教师讨论、沟通
,透过明确的规画,改造实习老师的受训情况,几年来也经过数次滚动式修正,渐渐形成一
套稳定的机制。
每年实习的人选确定之后,学校便会在实习开始前2个月,提前邀请实习老师到校开会,事
先制定实习计画,让实习老师预先知道各项活动的时程与任务分配。实习期间,实习生每周
必须缴交观察纪录,并透过2~3次会议,与教务主任、教学组长一同讨论当周的实习心得与
疑难。
“他们的老师都满慷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们有问题的时候都满愿意协助我们,”108
学年度曾于后埔国小实习,现已考上正式老师、于台北市南湖国小服务的林冠妘说。
除了能定期和上级老师们反映实习情况,后埔国小更安排了“实习老师周”──把一整周所
有班务及教学都交由实习老师全权负责,辅导老师则从旁协助,这样的机制至今已实施约4
年,对实习老师而言是一大挑战,却也是扎实的学习机会。
现于后埔国小实习的刘宇庭说,相较平时只有观课或偶尔上台授课,“一周导师可以学习到
更多的班级经营的方法,”邱文良认为,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实习老师加强管理学生秩序、
调解纷争,以及与家长沟通等技能,比一般的观摩、演练更有实战价值。
学校也刻意将行政实习分批安排在暑假,以及教学演示完毕后等教学负担较轻的时间,落实
“教学为主,行政为辅”,也让实习老师在每个环节都能较专心的学习。 “过程对他们来
说比较辛苦,但是我们做了3、4年之后,其实他们的回馈是还不错的,”邱文良说。
在后埔国小实习,现已正在带班的林冠妘表示,现在遇到问题时,都会再回去翻阅之前纪录
的内容,并参考当时老师处理的做法,“我觉得对我的帮助满大的,”当时一点一滴的纪录
都浓缩在一本小小的册子,成为正式进入职场的养分。
“假如我们可以减少年轻人他们摸索这么长一段时间的话,那不是更好?”回顾6年来推动
的种种制度,邱文良口中的“帮到底”并非虚言。因为取得校长资格,邱文良已转换服务单
位,但实习老师的受训方式仍被制度化执行。
在这波争取津贴的声音之外,部分实习老师相较于付出的劳动成本,更看重在实习期间的收
获,“如果在培训上真的有完整规画,所有东西都是符合法规的情况下,我认为(无薪实习
)就是合理的,”现正于新北市某国中实习的宋以桢(化名)说。
后埔国小的案例,透出改善实习陈疴的一丝曙光,但若是缺乏官方的规范与资源,将解方寄
望于各实习学校的“教育良心”,终究难以改善整体环境。必须向上探究的是,为何多年下
来,官方对实习老师权益的改善措施和回应始终显得消极?
消极育才的背后:教育不缺工、流浪教师多
现阶段教育部是否有预算负担实习老师津贴?记者致电教育部一周后,取得师培艺教司综合
企画科代理科长刘家桢的书面回复:“为维护及提升教育实习品质,教育实习期间所需经费
需就实习学生经济需求、大学培育成本、教育实习机构人力、奖励制度等各层面考量。”对
于现行的配套措施是否会压缩实习教学的品质,则未正面回应。
实习老师即便撑过半年实习生活,迎接他们的却不是理想终得实现的康庄大道,而是在夹缝
中求生存的教师甄选窄门、载浮载沉的代理、代课生活。
根据官方统计,国、高中阶段的教师甄选录取率连年降低,低到只在3%左右徘徊;小学也
仅能维持1成左右。在新的一批实习生即将投入职场的当下,还有超过20,000名代理老师正
在等待着一份稳定的教职。师资年年供过于求,是否正好成为官方消极改革的借口?
https://i.imgur.com/LajvL48.jpg
后埔国小校长谢治平同意此说法,他认为若是师资极度缺乏,官方就会给出好的诱因吸引人
才投入,“但今天流浪老师这么多,官方拥有绝对的优势,还可以筛选,”改善实习环境、
吸引人才投入的迫切性自然降低。
政府课予实习义务,却放任实习老师自生自灭,“出师”的代价如此高昂,真能为国家留下
最适合的人才吗?
实习老师宋以桢认为,成为教师的成本过高,在评估付出与收获之后,根本无法期待人才投
入,“要花时间修教育学程,要去实习什么的,然后还是没有机会当老师,我觉得正常人去
评估那个成本,一定不划算啊。”
站在工会的角度,侯俊良亦认为,若环境不友善,自然无法吸引人才投入教育产业“如果未
来整体的老师的素质滑落,怎么能期待创造出够好的教育品质?”
当优秀人才不再将教职视为选项,谁能保证教育不缺工的“荣景”会长久维持?
1月24日教育部将正式回应,能否正视“出师”之难?
在12月28日的陈抗活动尾声,刘家桢出面接下学生的倡议书,但还未给出任何具体回应;此
外,他也再次向在场媒体强调实习老师的学习性质,不宜以付出劳务看待。但实习现场的落
实情形,却和教育部的想像有所落差,珍贵预备阶段反而已成为实习老师的后顾之忧。
1月底之前,政府会如何对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的提议作进一步应对,仍有待观察。教育
部颁布的《师资培育白皮书》第一章,开宗明义地写着:
“国家的未来,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品质,奠基于良师。”
每年平均有5,000名的师培生走过教育实习,渴望投身教育界,惟欣身为其中一员,面对经
济压力、失衡的实习比重,她决定摊开自己的实习生活,期盼大众协助审视:“说没有怨言
是假的,实习上种种不平等的待遇,还是有让我的满腔热血被浇熄。”不过当她谈起初入教
育现场感受到的职责,胸口仍存在火花:“学生的眼神投注到我身上、眼光里对学习抱着期
待的时候,真的会觉得一切都有价值。”
实习老师们在“出师”路上燃烧、消耗著热情,主管机关的政策是一波浇熄他们的冷雨,还
是能给予坚定支持,让教育火苗生生不息的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