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彭明辉-学生为何要聚在同一间教室里

楼主: lamda (钢琴加吉他)   2014-09-15 17:20:45
心得:在这篇文章中,彭明辉以他自己的角度分享了他对一些教学法的心得,
以及不同教学法之间的效果比较,某些观点我还蛮认同的,
例如同侪讨论的效果依教学内容决定并非万灵丹;
以及不要要求老师当个圣人,教育制度的成功不应该建立在老师的神圣牺牲之上
也许会觉得口气有点臭屁,但也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观点,值得一看。
from: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11.html#more
Eric Mazur: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1DLFnbGOo
学生为何要聚在同一间教室里?
“上课”就是把一群学生聚在同一间教室,有必要把一群学生聚在同一间教室吗
?这个问题是教育的核心,每个老师都该回答。而答案也很简单:去完成他们每一个人无
法单独完成的事。不过,这个简单的答案却遮掩掉太多问题,譬如:假如每一个学生的需
要和困难都不一样,把他们聚在一起学习真的有好处吗?于是小班教学、在家自学等千奇
百怪的教法都被推出来,每一种都被媒体夸大为“跨世纪的教学奇蹟”。
为了要从较宽广、完整的角度去讨论“为什么要上课”这一件事,本文会从哈佛
物理教授 Eric Mazur 的一场演讲“Memorizationor understanding: are we teaching
the right thing?”谈起。他在演讲里鼓吹两件事:(1)教育是协助学生去“理解”(
understanding),而不是“散播知识”;(2)当教育的重点是“理解”时,学生的同侪
学习(peer Instruction)成效好过于讲课(lecturing),或者至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同意这两个原则,但希望先指出演讲中几个容易被忽略的要点,希望借此提醒读者“
同侪学习不是万灵丹”。
之后,我会从这演讲开始,检讨传统教学法的功能(它绝非一无是处)、同侪学
习,以及我自己在通识课的教法,比较三者的得失与使用时机。
一、同侪学习不是万灵丹
Eric Mazur 的演讲有几点不该被忽略掉的重要事实:
(1)他出的两题电路学题
目中,较难解的那一题是 Kirchhoff's Laws 的应用。他演讲时用这一题当成“题型分析
”的典型,而另一题(三个灯泡)当“基础概念的灵活运用”的典型,这不公平,因为“
Kirchhoff's Laws 的灵活应用”和“基础概念的灵活运用”是两种不同的
understanding,不该把题型分析硬归类为“背诵”。传统工程教育太注重“题型分析”
而忽略“基础概念的深化与灵活运用”,所以才出现“有能力解课本习题,没能力分析真
实世界里的问题”。教育改革应该是视学生的特质在两者间取其平衡,而非偏废一者(
Eric Mazur 的学生聪明且好学,一旦学会“基础概念的深化与灵活运用”,就可以自己
回家读教科书来学会“题型分析”,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见得作得到)。
(2)Eric Mazur 的改变有两个部分,包括教学方法从 lecturing
引入 peer instruction,以及上课内容从标准课本的内容
(通常讲完基本概念后不去深化与灵活运用,而直接进入题型分析)
改成后来整堂课全部都在发展“基础概念的深化与灵活运用”。而他所显示学生在
“力学概念题库 FCI”上表现大幅提升,一部份功劳来自于这种教学内容的改变,
而不是完全来自于教学方法的改变。所以我们不该夸大“同侪学习”的功能,
它有值得认真引入的功能(尤其是协助学习较迟缓的人,把他们的成绩给拉拔起来),
但并非万灵丹。不要误以为任何老师若把“同侪学习”引入教室,就会有得无失。
Eric Mazur 后来完全放弃教“题型分析”,全部时间都用来敎“基础概念的深化
与灵活运用”。我认为,“基础概念的深化与灵活运用”与“同侪学习”的特质刚好是绝
配(需要的知识少,灵活运用与思考的成分大,因此本来就应该让学生多想,而不是老师
多讲);而“题型分析”与“老师讲解”的特质也刚好是绝配(需要有经验的人引导,没
经验的学生自己讨论很没效率)。
所以,你要用什么教法,跟你要敎什么必须两相搭配才合理。但是要敎什么,又
牵涉到学生的特质与教学单位的定位。
我在清华,早期学生自修能力较强,所以我偏重“基础概念的深化与灵活运用”
;后来学生的自修能力较差,所以我偏重“基本原理讲解与简单应用”。老实讲,“基础
概念的深化与灵活运用”远比“题型分析”更难学,真的比较适合较聪明的学生。工学院
的任务不是敎天才,只要学生会基本原理与简单应用就够了,真正需要“基础概念的深化
与灵活运用”的问题,交给少数天才去解决就好了。所以,Eric Mazur 的教法(更根本
地说,他的教学目标)不见得适合所有工学院。
二、传统教法并非一无事处
你如果仔细看 Eric Mazur 的演讲,就可以发现:他本来就是一个擅长传统教法
的老师──机智、幽默、风趣,不需长篇废话就可以带动教室活泼的气氛;擅长跟听众互
动,会卖关子让听众想一想,然后才秀出关键结论;眼神一直注视著听众,一再提醒他们
“需要物理的段落快结束了”,而不会自闭地自说自话。
在传统教法里,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并非完全只是在“听”,而完全没有在想。擅
长统教法的老师,本来就会在上课时间引导学生去思想,控制节奏让学生跟上来,通过问
答与互动让学生有较深入思考的机会。就算我听过很严重地不擅长讲课的老师,我还是可
以边听讲边思索他的盲点,甚至去思索他的教法为何会被听讲的高中老师抱怨听不懂。
我在讲课和演讲时,都一定会随时环视全场,从听讲者的眼神和表情来决定自己
会不会讲太快,演讲内容会不会太深,听众会不会太无聊(我一年一百多场演讲,各种背
景的听众都碰过,而且经常是对陌生的听众演讲)。所以,我不需要数位科技,光凭他们
的眼光和眼神就大致上知道他们有没有跟上,会不会无聊。
所以,误以为可以用上课前的录影或短片取代敎师的人,根本就没掌握到传统教
法的神髓。
“既然有课本,学生可以自己读,为何还要老师上课?”答案:很多好老师可以
把读本(text)上艰难的观念变成易懂的“演说+表演”,先协助学习者克服阅读上的困
难,再让学生回家把书读完。传统教法的功能在于“帮学生降低自己阅读的困难,使得在
家阅读成为可能”,所以很多学生宁可听完老师讲课再回家读,而不肯预习(听完以后读
起来比较轻松且省时)。
“既然有国外名师的上课录影带,学生可以自己看,为何还要老师上课?”答案
:录影带的主角不会跟学生互动,不会看着他们的眼神与表情调整速度,不会有互动性的
问答。
对于自学能力较差(不管是资质问题、情绪困扰或家里环境不利于读书)的学生
而言,老师讲课是他们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步骤,没有这一步骤,他根本无法克服自己
阅读的难关,还谈什么后续的学习效果?所以我在谈我的通识教法时,才会刻意强调学生
具有特殊背景──因为预习本来就是很多学生欠缺的能力(不管是先天条件不足,还是后
天训练不足)。
三、新科技的本梦比
新科技的教学效果总是被过分夸大。我高中时新竹中学被选为发展“电化”教学
的学校,那时候大家相信:事前准备好各种道具,制作成像 BBC 那样的录影带,由老师
跟学生一起看,一起讨论,效果一定远超过老师干巴巴地讲课。新竹中学还为此特地将两
间教室打通,改成摄影棚。后来这个摄影棚和昂贵的设备全部闲置。原因很简单:录影带
要打败生动有趣的现场演讲是很困难的事。
我当艺术中心主任期间,国内又开始盛传:远距教学可以即时互动,将取代不良
教师。第一次堆动这计划时,叫 NII(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画),主持人是行政院副院长
连战,其中一个子计画是国内各大学各推一个十分钟左右的教学节目,给政委夏汉民先验
收。台大当时耗资相当惊人,夏汉民验收时被排在第一顺位播出;清大没花钱,我自己制
作一份 PPT,图书馆找来一架摄影机,没排演就直接上场。夏汉民听完后赞赏得不得了,
“钦点”把我的节目排到第一顺位。正式开演那一天,副院长连战有别的行程。后来,清
大通识中心听到消息,把我当重要资产,拜托我开一堂跟交大连线的课:我在清大讲,交
大学生在另一端顺便听。结果,我痛苦得不得了:交大学生在小小的萤幕上,我常将忽略
他们,要互动时也是远比现场互动困难;我要求现场要有三部以上的摄影机和一个超大萤
幕,要有导演切换画面来突显现场发生的重点,就像大家在看国外歌剧院现场转播那样,
但没人愿意承诺给这资源。一个学期后我不愿意再接这种课(对不起交大学生)。
我不相信有哪一种科技可以轻易地取代优质的“现场教学”,顶多只不过是让“
现场教学”多一个可用的工具与新型态的教学段落而已!
四、上课要不要分组讨论
Eric Mazur 的教法里没有正式的分组讨论,只是非正式地“你们聊聊”──等于
是让学生自己凭友情进行分组,又保留一点变动的弹性,这跟正式分组比起来,有何优缺
点?
如果在传统阶梯教室里不分组,就可以“讲课”、“跟同学聊聊”两种模式自由
地交换;而且学生讨论时我还是可以从讲台看见大多数学生的表情,而猜出教室内大概发
生了什么。如果分组且座位变成同一组面对面,就注定要以讨论为主;我必须按组轮流去
旁听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所以,要不要分组且把座位调成同组面对面,视老师要以讲课为
主,或以讨论为主;以全班共同讨论为主,还是以小组讨论为主。
我的通识教法里,最大缺点是每个学生能分到的发言时间太少,最大优点是我可
以及时阻止所有失控或浪费时间的讨论,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渐学会哪些话可以讲,哪
些要简短,哪些不该讲。
任何两种方法,通常都会有相对优缺点,很少有只优点而无缺点的。要不要分组
,看你的教学目标、敎材与方法而定。
我觉得最幸运的学生是:全校有共同的整体教学目标,不同课可以用不同的教学
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某些学习能力与学习目标,而不是全校所有课程都只有一种教法。
佐藤说,学习共同体要全校一起推动,成功机率较高。我相信这才是真心话。一
个老师自己当明星、当英雄,那是他家的事,他高兴就好。一个老师自愿推动教学改革,
却被家长质疑牺牲自己孩子的受教权(譬如,班上成绩原在前茅的学生在补习班的成绩退
步了,不管真实原因为何,家长都可能怪老师采用新作法“哗众取宠”),这种压力该叫
老师自己去扛吗?还是校长该扛?更别说,每一堂课的定位,决策责任原本就在校长(因
为应该要配合全校总体教育政策与方针)。
就是这样,才会有理念学校的诞生,才会有老师宁可辞去公立学校的职而去私立
的理念学校,所以理念学校才会面试家长,婉拒理念不合的家长。
那么,教改要成功,是靠一个人?还是靠一个团队?
五、别要求老师当圣人
电影〈街头日记〉里,主角牺牲时间去救起学生,我非常感动,却不敢鼓励老师
们跟着做。别忘记,在真实的人生里,Erin Gruwell 这位老师因为老公不谅解而离婚了

老师是良心事业,但不是宗教事业,你不能要求每一个老师都为学生而牺牲自己
的家庭和其他的一切。
我会想介绍英国精英高中的教法与我自己的通识教法,就是因为方法简单易行,
不需要老师多花太多时间;跟传统教法截长补短,不至于太惊世骇俗。合起来,阻力较小

我希望社会进步,但不愿意看见有人牺牲太多──除非他是自愿的,乐在其中。
六、为何要把学生绑在教室里
写了那么长,我还是没有把“为何要把学生绑在教室里”这个最根本的问题给讲
清楚。真要讲清楚,就是一本书,或者数场演讲。“书写”本来就是很无效的表达工具,
而我看问题的架构又经常太大,根本不是部落格容得下的。
10/8 13:10-15:00,淡大淡水校园教育馆ED201
11/13 1:00~3:00,桃园高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