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好读版及原文出处请参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79533899
[前言]
话说小弟虽然向来雅好品茗
不过关于茶艺的知识大学时期还有一些累积
经过多年
虽然品茗之喜好依旧
但茶艺知识忘却许多
今年(2023年)五月
在小弟的好友M先生的引领下
买了一本蔡荣章先生写作的“茶之造”乙书
(请参考[茶艺/书籍]新书(“茶之造”)入手),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79214926)
不久前读完该书
收获良多
并对茶艺知识重燃热情
所以在20230617(周六)在好友M先生它们的陪伴下
在博客来订购了五本茶艺书籍(分别是茶之别、茶之汤、台湾茶第一堂课、图解茶经大全
、以及古今茶事)
理论上应该早就收到了
不过因为那五本书中有一本博客来没有库存要再向出版社订货(详后)
所以前两三天书才到小弟家附近的小七
今晚(20230702周日)小弟才取回
以下非常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五本书
[蔡荣章先生的“茶之别”及“茶之汤”]
如同今年五月的新书(茶之造)入手乙文所提到
蔡荣章先生计画写一系列的蔡荣章茶之书共六本
分别是茶之造、茶之别、茶之汤、茶之美、无我茶会及茶汤作品欣赏会
就小弟所知
前五本都已经出版了
第六本我不是很确定
上个月中
在蔡荣章茶之书中小弟只订购“茶之别”及“茶之汤”二书
系考虑到目前先补充知识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毕竟还有其他的茶艺著作可以参考)
如果有需要
可以以后再订购
根据蔡荣章先生在“茶之别”序言所说的
茶之别就是识茶,是与制茶、泡茶相对应的名称
此外
对茶的认识除了用于市场上的买卖之外
重要的还在于享用
所以识茶还包括评茶及赏茶的内容
本书分八章
小弟目前对第五章茶业分类名称的形成特别感兴趣
至于茶之汤乙书就是环绕在如何泡好一杯茶上
比较没问题
[台湾茶第一堂课-顶尖茶人教你喝茶一定要知道的事!]
这本书是陈焕堂及林世煜两位先生所著
这本书是畅销书
出版于2008年
2021年十一月就初版23刷
这本书的作者序有点出两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分别是高山茶的迷思以及比赛茶评审风格对茶业的影响
就前者而言
虽然据研究指出
高度一千六百公尺以后
茶的品质已经不再随着产茶的高度递增而升级
可是在这个高度以后
茶业的价格却飞速飙升
飙到两千六百公尺的世界最高茶园时
茶价已非凡夫俗子所能想望!
而就后者而言
台湾茶业界的耆老普遍认为
比赛茶的评审风格
是造成乌龙茶绿茶化
失去半发酵茶特色的原因
评审讲究茶业外型紧结如珠
无形中引导茶农采摘成熟度不足的嫩芽
并在制程当中
轻易混过萎凋、静置、搅拌之间的发酵过程
结果茶汤淡而无味、容易流于苦涩
以致近来渐有乌龙伤胃之说
(详参该书第四页)
[图解茶经大全]
依照这本书的封面
这本书的原著是唐代的茶圣陆羽
而编著是唐译先生(或女士?)
不过依照小弟的看法
这本书只保留了部分唐代茶经的内容
基本上全部重写
而且是多人合著
“唐译”应该是一个众人共用的笔名
可参见该书序言以下一句话:
“本书以传扬茶文化为目的,特邀多位茶文化学者,并参阅诸多茶书典籍,编写成此书。
”
至于小弟之所以购入本书
一则是因为受到茶经名称吸引
再者也是因为本书内容全面
包括茶史沿革、茶品分类(包括解析华夏九大名茶)、茶文化解析(包括四大名著中的茶文
化)、茶的生态环境、茶叶的采制及加工、煮茶的用具和方法、茶的产区、中国名茶的分
布、中国十大名泉、以及养生保健茶饮方与茶的妙用
[古今茶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民国初年的胡山源先生
原书是世界书局于民国三十年出版
也是博客来去帮我调的书
这本书包括专著二十二项、艺文(文、诗、词、选句)以及故事(三百数十条)
目的是将古今有观茶事的文献汇成一编
是我这五本书里最贵的一本
不过主要是当作参考书囉!
等我看完这几本书
如果有时间跟精力
希望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几本书里面的内容!
祝大家平安健康
法喜充满
福杯满溢!
巴拿巴+_+
20230702(日)10:03 PM(台湾DELL电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