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另外开一篇 目的是想多一点讨论
主要想讨论土胎类茶壶对茶味道的影响
我自己试过用金属制泡茶
发现金属真的会严重影响茶味 尤其是味道偏向淡雅的茶
多试几次以后就基本不考虑了
不过好的不锈钢会好很多 例如18/10或316就影响不大
瓷器和玻璃就差不多 对茶的味道基本上影响可以说是我感觉不出来
所以只要水温控制得当 基本都能泡得还可以
最难处理的就是土胎类茶壶
简单说就是有一堆孔洞会吸味 而且不同土的吸味状况都不一样
因为不是只会吸茶味 环境里什么味道都会吸
甚至同一把壶泡同一个款茶 不同时间泡味道都有些微差距
所以这里就是我的问题了
为什么我们要用会吸味的茶具呢?
这样每次泡的茶不就不是这次的味道 而是还包括之前的味道了吗?
又因为也会吸环境的味道 这让这种茶壶特别难保养 不是吗?
喝了几年却还在入门阶段的新手的问题
※ 引述《elpam (Absolute Purity)》之铭言:
: 一般人的品酩方式 -
: 注水温度 - 尽可能的沸腾状态(但其实实际离100”c差很远)。
: 置茶量 - 第二/三泡茶干还原刚好顶盖却又不会过度挤压。
: 时间 - 注与倾之间约15~60 sec,每一泡之间约2~5min。
: 一般人的品荐标准 -
: 香气 - 越高扬,越多细节为好。聚与散,香气结构越札实为好(聚),有人喜欢
: 在札实的结构之上有飘眇之气,。
: 汤水 - 滑v.s.涩,厚v.s.薄,甜v.s.苦,重v.s.轻,细v.s.粗。
: 也有人把 滑涩/轻重/细粗 画为质的评量。
: 韵 - "同声相应谓之韵”,香气及水路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动。
: 香水分离的茶汤无法有韵,
: 为什么该以紫砂一厂壶标准为茶壶的入门 ? -
: 以茶汤出发。 泡茶不是单纯热水+茶然后过滤。陶+热水+茶就是会有一种融合感,
: 不同的陶土(瓷士)对于茶香/质的融出性都有不同,就算是瓷器,中国所生产的近
: 年白瓷(透明釉)所成现的效果就是跟台湾近年的白瓷(透明釉)不同,更要提"白瓷
: 不吸味所以最完整呈现茶香”真的是一个很大误区。 器材不该单单只是为了让茶
: 汤与茶干分离 - 新手多把壶当作一个更简易的过滤器,所以选择多孔(或是球孔),
: 又或者是多人喝茶的场合里,盖碗无法掌握而选择更大的壶。行茶的过程中使用
: 好的器材才能让手法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香与水的结合所产生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