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厂壶 - 给新手的一些资讯

楼主: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17-12-30 22:41:40
一般人的品酩方式 -
注水温度 - 尽可能的沸腾状态(但其实实际离100”c差很远)。
置茶量 - 第二/三泡茶干还原刚好顶盖却又不会过度挤压。
时间 - 注与倾之间约15~60 sec,每一泡之间约2~5min。
一般人的品荐标准 -
香气 - 越高扬,越多细节为好。聚与散,香气结构越札实为好(聚),有人喜欢
在札实的结构之上有飘眇之气,。
汤水 - 滑v.s.涩,厚v.s.薄,甜v.s.苦,重v.s.轻,细v.s.粗。
也有人把 滑涩/轻重/细粗 画为质的评量。
韵 - "同声相应谓之韵”,香气及水路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动。
香水分离的茶汤无法有韵,
为什么该以紫砂一厂壶标准为茶壶的入门 ? -
以茶汤出发。 泡茶不是单纯热水+茶然后过滤。陶+热水+茶就是会有一种融合感,
不同的陶土(瓷士)对于茶香/质的融出性都有不同,就算是瓷器,中国所生产的近
年白瓷(透明釉)所成现的效果就是跟台湾近年的白瓷(透明釉)不同,更要提"白瓷
不吸味所以最完整呈现茶香”真的是一个很大误区。 器材不该单单只是为了让茶
汤与茶干分离 - 新手多把壶当作一个更简易的过滤器,所以选择多孔(或是球孔),
又或者是多人喝茶的场合里,盖碗无法掌握而选择更大的壶。行茶的过程中使用
好的器材才能让手法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香与水的结合所产生的韵味。
土胎与窑火 - 在网络上的讨论常看到一些网友提起 “黑星” “红土” “朱泥”
"茄紫” “本紫” “降坡” 等土胎小名,单方面的接收商人所给的资讯却不了
解这些名称其实与手上的实物无法联结。一样的胎土在不同的窑火(温)中所呈现
的质感完全不同,建议这两者对新手来说应该一拼观之(土+火),厂壶的好处在于
土胎与窑火的排列组合有限且稳定(相差不大),网络上所讨论的泡茶效果也才能
有所对映。
某A网友拿着一把”黑星砂”2000年后厂外壶说这一把配福寿山好喝,就算按图索
骥也几乎不可能找到一样的品项(更别提一样的效果)。
而如果有人说70年代的红土六杯标准46章与今春福寿山搭配适合,要找到一样的
品项在台湾就非常的容易(但只能求得接近的效果)。
土胎最简单的分法就是红的/紫的/其他。台湾现在主流的说法,厂壶没有朱泥而
只有”红土”。而这一个红土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侍茶表现都有一
种一致性,而越早的普偏表现越好。但其实以红土来说,不同年代的胎/厚薄/烧
制都有所不一样,所以比较起来还是有些许的差异,个人偏好早期+(较)薄胎的表
现。而紫的(咖啡色)再细分还有茄紫(本紫)/清水/黑星/拼紫,其实细细喝,每一
种表现都有不同个性。个人推荐买这类清水泥料的厂壶,往越早买/近看土胎颗粒
越大的,泡茶效果越迷人。但总的来说,红的高香,紫的软水。
承先起后 - 厂壶是最早有量产的”挡胚”技术,看懂了厂壶的制作,对于新壶的
制作/分类才会有真实的了解,对于新壶所谓的”半手”/“全手”及全模具才会
真正的了解。然后再与更早(民初/清未)的手工壶联结。再来就是窑火,从早期的
重油一次烧成到后期气窑其新式仿壶的汽电混合or纯电窑,表面所成现的火光(气氛)
就是不一样,在细节上的颈缘及盖内的气份就是辩识一厂早期壶的重点,也难以模仿。
但就泡茶效果而言,窑内气氛会影响壶本身的成色,要硬讲说仿壶用上的新土与早期
一致 -
但近年的窑烧所出来的成色本就不同,要与早期壶(或是古壶)成色相近,那配方就
绝对不会相同。
以下,给开始玩壶的人一些资讯。
开壶 -
80后期的厂壶,有些在卖家手上还未整理过,壶内还有很多土屎(修胚时的屑屑),
壶的表面还有些许的粗糙,应使使用海棉把内外清干净,然后热水煮10min以上。
(煮到壶的毛细孔有开合的感觉)
如果是重泡养的壶,可以用小苏打 or 橘子工坊(过酸氢钠)泡洗,淡淡的泡半天
既可,(千万不需要在泡的过程中加热)
泡养 -
一把壶的泡茶特性在还没有泡养前其实就会反应在茶汤之上,但泡养就是要求一
把壶的稳定性,所以也有茶友会觉得壶在养到润(表面)之前都还会吃茶,而不会
正确的表现茶汤。对玩壶的人来说泡养有很多技巧,泡含养壶垫 - 怕圈足养出
一圈茶渍,淋壶 - 怕盖身不一色,再龟毛点,每一次的清洁会以小刷清除所以
内外(包含盖孔/壶嘴内)的所有脏污。
泡养不是为了要让壶卡茶油,在漫画里那一种陶锅煮了几十年的鳖汤然后煮稀饭
都会有高汤味的情况在陶壶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清洁 -
一般的清洁方式是以内外淋热水,然后倒干后自然干。极致龟毛的壶友会以布擦
表面+毛刷清里壶嘴+牙线棒清盖纽。
而厂壶的盖纽通常是中空,会卡些许(茶)水,这部份是很多人会忽略的。壶本身
既使以热水汤过,但土胎本身还是会吃点溼气,就这样收藏在密闭的空间里,久
了异味会非常的重(类似仓味)。
大小 / 型制 -
以台湾球型乌龙茶来说, 个人经验是6杯>4杯>2杯,而很多茶友又会觉得8杯>6杯
(但很少听到有茶有觉得10杯才泡得出茶味茶质)。以物理性来说 - 我自已的规纳
是茶在壶里就是该一个伸展的状态,如果连梗带三四叶的台湾球型茶来说四杯真
的是不够伸展再加上小壶掉的温度远比大壶来的快 (再没有其他辅助的情况之下)。
总合以上,其实其他类型的茶不一定6>4>2,每一种(类)茶都有适合的大小,
而不是单纯的视几张嘴巴等喝茶而定。
但茶不是只有台湾高山or普洱,有些茶适合以小壶瀹之,但如果追求开阔的茶汤及
山场气息,壶还是宜4杯以上。
发茶/试茶 -
如果想要比较一把标准壶1960/1970/1980/1990的差别,光是收集到同一壶型
/大小的壶就很废工夫了,而在实际跑过这一个过程,挑茶才是对入门者最难的。
一只本来就浓妆艳抹的茶,香气就是很粗壮,那在不同的壶里又如何去期待,
更再其中找寻层次感? 个人心得是 - 试壶时置茶量会偏少些,一把逼茶的壶
会融(发)出更多东西。
(即使同样名称叫做六杯的厂壶,而不同土胎收缩比也不同,成品出来的大小
(容量)也不同,在做这么细致的比较的时候差那5cc的水就是差非常多,之前自
已也执行了很多次土胎的比较,但最后才发现其实都是建立于完全的不科学之上,
以上纯提醒想要做类似实验。)
明星商品 -
六字章 - 荆溪惠孟臣制(四脚)/荆溪南孟臣制/宜兴惠孟臣制,这几颗章横跨了一厂前后,所以更具指标意义
六字章 - 荆溪惠孟臣制(大脚/小脚) - 这几颗章都不只有一颗(对的),再更深入的网络上这一两年正在深入讨论中。
46中国宜兴 - 46是指方章的比例四比六,跨度从60未一直到90年代都有,但60/70年代的章非常好认,所配的土胎也是。
37中国宜兴 - 37所指的也是比例,跨度从70一直到90年代。其他同上。
红蟳 - 矮肚平盖形容螃蟹,而土胎遇水又会再转变扁猪肝红而得名。
请饮系列/祥兴系列等....
[email protected]
作者: juihua (蔚蓝海岸)   2017-12-31 00:10:00
很棒的资讯,大推~
作者: sigwa (菜瓜)   2017-12-31 00:35:00
寄信来问的通常是博士介绍的....
作者: isco (踏着月光回家)   2017-12-31 01:50:00
大师开释
作者: macher (山海相随)   2017-12-31 15:41:00
超棒的总心得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7-12-31 16:38:00
壶的毛细孔最后会不会被茶油堵住? 会的话又要怎么清除?如果毛细孔被堵住是必然结果, 那是否用瓷器或玻璃就好?
作者: FSLin (认真的研究生)   2017-12-31 21:50:00
赞赞赞
作者: bdragon (奈落之夜)   2017-12-31 23:38:00
好文推~长知识了~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7-12-31 23:47:00
作者: spooky221 (Aki + Haru = 色情涂鸦)   2016-01-01 16:07:00
长知识推~
作者: Ryuji (Richard)   2016-01-02 21:36:00
推长知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1-03 14:36:00
外行问一下 瓷器或玻璃的缺点是什么?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6-01-04 13:00:00
第一次听到瓷器也会吸味这种说法,永远都不洗也许会吸吧?
作者: bluejames (阿九)   2016-01-05 00:28:00
作者: z1288 (阿邦)   2016-01-06 16:51:00
比较好奇 用银壶 或是铁砂壶煮水 再用茶壶泡茶..有差很多吗
楼主: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16-01-07 13:15:00
差 很 多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6-01-08 00:30:00
推 都差很多
作者: justcallit (在加油)   2016-01-09 22:30:00
很多内文值得思索,感谢好文常听到茶界前辈推荐老瓷杯喝茶很棒,请问您曾经试验过新老瓷杯的差异吗?
楼主: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16-01-09 22:57:00
老杯比较软。但对试茶来说来的不够开
作者: seanflower (看好了)   2016-01-12 19:02: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