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不外乎水接触茶(干?)的萃取过程
所以把看的时间点先分成
水接触茶之前, 接触的过程 和 第一次接触之后
先看 水接触茶之前 想要影响水性质的动作
水本身当然有不同的来源
古人也有非常多论水的的文章和书籍
大观茶论, 茶经, 煎茶七类, 大明水记, 水辨, 水品,
茶传, 茶谱(蔡襄), 煮茶泉品, 茶解, etc.
当代对古人论述有作整理的学者也很多 包括一些版友
不少茶馆或吃茶处也会把取的水当卖点
现代科学化的 酸碱值, 水中不同溶解物的分析 也有人会参考
取水之后 静置 过滤 放竹炭/麦饭石/玉石 混不同气体(ex: 臭氧)
这些处理也都有人做
不同来源和处理过程的水可以当鸡尾酒般调配
来伺 想要沦饮的茶
冷泡的话 冰块泡现在也常见
皿出的话 茶浓度有时会相当的高
如果不是室温泡或冷泡的话
在水的加热上
也有很多变化
烧沸的时间和程度 也是自古有文讨论
烧水用的加热源 不论古今 一些文人当然崇尚炭火
不过现在变化很多 各有变化
基本上能被叫炉的大都可以用
影响方面似乎没有良好的科学化研究
烧水器算是近年来很多人蛮注重的一个点
也是茶器拍卖场子上的炒作重点之一
不同材质的名家作品或是古董器 常被当作珍品
然后 一个原始来说可能是为了方便或能源效率的动作
用 A 材质 通常比较大的烧水器作前端加热
然后再注入 B 材质 通常比较好控制出水的烧水器
作注水接触茶的器具
现在也是当成调整水的性质的方法之一
当然这样做 花费倍增 也更需要空间
这个当然也可以更多个不同器皿来做
然后看水接触茶之前 想要影响茶性质的动作
茶的方面 基本的当然是基础的挑茶 和藏茶
茶器内置茶的方式和量, 也有随意而为
和讲究的先分大小细碎 做好茶胆 的处理
茶胆的形状, 摆放方法 有歌颂却比较少分析是比较可惜的
对于可能受潮失味的茶或一些紧压茶
泡之前的当下有些茶友会用 熘茶 蒸茶 烤茶
这些都是常见的处理法
不过当然也考验茶本身和执行者的技巧
然后看茶和水交融的时间点
泡茶器的预热温度是一点
不过可以当成是泡茶器的性质之一
注水的方式当然千千万万种
从最怕物理性破坏茶叶的上投法
某些控制的中投
到控制水柱高低 入水点 和带入气体量
和刻意让茶叶翻滚或尽量不变动的各种手法
有的还需要配合的茶器几何形态
(这边根据elpam comment 小修改 放进更多可能)
不同的注水速度 位置 高低 温度 x 时间的变化
各家有所长
很可惜有做比较好的控制实验的 多半只有温度
其他很多手法 主要的验证还是依赖感官
这边很主要的变化之一是分次注水
以手冲咖啡的角度来看是很自然的玩法
次数 每次的量 和温度的控制
可惜多半缺乏讨论就是
有台南的前辈精于此道
不过煎茶道变相的有做分次注水 似乎是更早的事
虽然不一定完全是为了茶汤品质
出汤的方面
对于一些茶器 用茶针 或是其他条状物件
做引水 或是挡下碎叶 现在常见
出水到分茶容器或饮茶容器的动作也是变化很多
也不一定要一次出尽
分次出水 应该算是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修改法之一
然后有些茶一些泡者爱留底, 有些掐头 and/or 去尾.
可惜一样缺乏有控制的实验分析
出水有无过分茶容器和过滤,
高出还是相反, 分配到饮用容器的过程和时间
也有在分茶容器中加水稀释的
这些也是有些人讲究的点
在茶叶第一次接触水之后的其他的操作至少还有
很直接温润泡/洗茶(不一定只有一次)
泡到一半补新的茶,
A茶当水冲C茶,
用茶针翻动/调整茶胆,
换到大的茶器续泡,
直火对泡茶器加热(煮茶)
这些点都还忽略的泡茶器本身的物理性质
那边更是复杂和变化多端
啃古人文之时也应该要注意作者当下喝的茶的形态
这点会影响见解甚大